联合用药治疗菌痢30例

2012-01-28 16:10任洪祥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16期
关键词:细菌性痢疾磷霉素头孢哌酮

任洪祥

联合用药治疗菌痢30例

任洪祥

(浙江省上虞市梁湖镇卫生院,上虞312351)

细菌性痢疾;磷霉素;头孢哌酮;疗效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系由痢疾杆菌所致的肠道传染病,其主要病理改变为结肠弥漫性炎症。临床表现主要有发冷、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粘液脓血样大便。中毒型菌痢起病急骤、突然高热、反复惊厥、嗜睡、昏迷,迅速发生循环衰竭和呼吸衰竭,病情凶险。菌痢常年散发,夏秋多见。笔者从2006年1月至2010年6月应用磷霉素联合头孢哌酮治疗菌痢30例,取得满意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1月至2010年6月收治菌痢患者中选取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8~60岁,其中发热患者22例。主要根据病史、体征、实验室大便常规检查确诊为菌痢。

1.2 方法 30例患者均应用磷霉素联合头孢哌酮治疗,磷霉素剂量为0.1~0.3g/k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 250~500ml每日1次,静脉滴注;头孢哌酮用量为成人3g/次(儿童100mg/k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250ml每日1次,静脉滴注。高热者给予退热药,直至无发热、中毒症状消失、粘液脓血便消失、实验室检查大便常规正常。

2 结果

30 例菌痢患者中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等主要症状于24h内消失者9例,48h内症状消失者15例,72h内症状消失者4例,5d内症状消失者2例。无症状加重、无死亡病例。治疗3日后大便常规检查正常者22例,余8例大便常规检查1周后均正常。30例患者经治疗后,随访未见复发,治疗中有1例在输注头孢哌酮过程中全身皮肤出现少量荨麻疹,经对症处理后消退,其余29例均未发生不良反应。

3 讨论

由于痢疾杆菌对许多药物耐药率不断增加,因此很多临床医生都在探求细菌性痢疾的新型药物或探讨有效治疗方法。磷霉素及头孢哌酮均为常用抗生素类药。磷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等革兰阳性球菌有抗菌作用,对大肠埃希菌、沙雷菌属、志贺菌属、耶尔森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产气肠杆菌、弧菌属和气单胞菌属等革兰阴性菌也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磷霉素可抑制细菌细胞壁的早期合成,其分子结构与磷酸烯醇丙酮酸相似,因此可与细菌竞争同一转移酶,使细菌细胞壁合成受到抑制而导致细菌死亡。头孢哌酮为第三代头孢菌素,对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变形杆菌属、伤寒沙门菌、志贺菌属、枸橼酸杆菌属等肠杆菌科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有良好抗菌作用,对产气肠杆菌、阴沟肠杆菌、鼠伤寒杆菌和不动杆菌属等的作用较差。流感杆菌、淋病奈瑟菌和脑膜炎奈瑟菌对本品高度敏感。本报告证实使用磷霉素联合头孢哌酮治疗菌痢起协同抗菌作用,痢疾杆菌对磷霉素联合头孢哌酮极其敏感,特别对于耐药性菌痢效果尤其明显。证明使用磷霉素联合头孢哌酮治疗菌痢疗效高,疗程短,方法简便,价格低廉,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王治华

2012-06-24)

猜你喜欢
细菌性痢疾磷霉素头孢哌酮
磷霉素细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磷霉素在多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感染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报告分析及使用注意事项探讨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分析与预测模型构建
西药药剂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临床应用疗效观察
某市暴雨洪涝对细菌性痢疾发病影响的时间序列分析*
耐药形势下磷霉素的临床应用
头孢哌酮治疗细菌性痢疾的临床效果分析
血清白细胞介素及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细菌性痢疾患者中的变化研究
2008~2012年龙城区细菌性痢疾和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流行特征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