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民生的内涵及意义

2012-01-28 16:36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民生转型文化

敖 翔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北京 100091)

一、文化民生的内涵

当前我国总体上满足了国民的生理与安全需要,以社会需要和尊重需要为核心的民生问题成为时代的主题,即我国的发展阶段由解决物质匮乏阶段进入解决精神文化匮乏阶段。“人们是站在高级需要一边而反对低级需要这个角度来看待所有文化及其工具。所以,文化必然是一种控制因素和阻挠因素,充其量是一种不幸的必需品。”①人们对文化的需要是对物质需要的更高级阶段,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新的动力。因为在我国当前阶段,物质需要的激励性表现出了它的有限性,同时人们的文化需要体现出更大的激励性张力,人们在对物质与资本“原罪”思索的同时提出了对文化与精神的高层次需要,文化发展成为民生之魂。

简而言之,“文化民生”指的是文化层面的人民生计,指的是在人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之后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的需要。“文化民生”这种需要的创造主体是“民”,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人民幸福指数的重要衡量尺度和改善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具有“惠民”、“育民”、“富民”等功能。即从文化发展为了民、依靠民和成果由人民共享的角度体现出最广大群众的利益。“因此,我们也可以这样来看良好的社会或健康的社会:所谓良好社会或健康社会,就是通过满足其成员的所有基本需要来促使他们最高目的出现的社会。”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文化民生”成为时代发展的重要内容,具有增强综合国力、提升人民幸福指数、深化改革开放、推动发展方式转型、提升党的执政能力等方面的积极意义。对文化民生的认识和发展自然就成为新的时代使命。

二、文化民生的积极意义

1.增强综合国力

当今世界上国际竞争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国家的经济、军事、政治实力,而是体现在综合国力上。更何况在全球化的推动下,文化不仅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构成因素,而且成为国际沟通、建立和谐世界的重要桥梁。因为,和经济上的相互争夺、彼此制裁相比,或者和军事上的军备竞赛、以强凌弱、恐吓与制裁相比,文化具有更宏观、更普世、更文明和更有益于人类大家庭和睦相处的作用,更有利于构建和谐而美好的人类生活。文化是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中最根本、最持久、最难复制替代和模仿的核心力量。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

正因为如此,文化民生已经被视为一种软实力。“文化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的文化资源及其软性运用过程中所产生的维护国家利益、实现国家战略目标的能力,是一个国家整体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体现为一个国家文化的吸引力、同化力和感召力等。”③文化不仅影响国家行为的各种动机,而且还影响国家的基本特征即所谓国家的认同。一个国家保持与外界接触和交流是其文化产生吸引力的前提。文化软实力的功能主要是通过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以及国家在各领域、各层次的对外活动、行为等来实现的。先进的、发达的文化总是具有产生吸引力的相对优势。所以,为了增强综合国力,就必须保持文化的先进性和创造力;文化民生也就必然地具有增强综合国力的功能。

2.提升人民幸福指数

经济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就是实现人的幸福,而文化需求正是人民幸福感不可或缺的组成因子之一。民生的改善不仅是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更重要的是精神生活层面满足感的改善。我们要人民真正生活得幸福和有尊严,就要切实建设好文化民生。文化享受是人民幸福指数的重要指标,既包括基本文化服务也包括多样性文化服务。这是因为:第一,文化消费是文化民生的基础,文化产业的发展不是为了提供最基本的文化产品,而是提供丰富多样高品质的文化产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人民通过文化消费获得文化享受;第二,民众幸福感的实现离不开精神需要的满足,而文化产业能够提供民众精神生活需要的大部分文化产品,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的高低是决定民众幸福感的重要方面。

通过文化民生提升人们的幸福感就应该着眼于文化民生的“共享共建”。“共建”是解决文化民生的“客观条件”的问题,“共享”是解决文化民生的“主观体验”的问题。这种“主观体验”是人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幸福情感,是人的存在的最高、最完美、最和谐的状态。“因为这是一种自然体验,属于科学的势力范围,我把它称为高峰体验。”④在文化民生共建共享过程中产生的“主观体验”本身就是文化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导致民众产生“主观体验”的制度、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等又和文化密切相关,只有运用更科学更合理更人文的制度、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才能提高民生的幸福指数。因为民众的文化精神需要属于人的较高级需要。“对人来说,较高层次的需要才是更重要的需要,才能给人们持久而真正的欢乐”⑤,“高级需要的满足能引起更合意的主观效果,即更深刻的幸福感、宁静感以及内心生活的丰富感”⑥。

3.深化改革开放

1978年实施的改革开放最初阶段是以经济生产为中心的,“搞社会主义,中心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⑦,并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可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没有发生根本改变,依然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前一部分(物质需要与落后的物质生产之间的矛盾)综合而全面地得到了解决,这一矛盾的后一部分(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与落后的文化生产之间的矛盾)不仅没有真正得到解决,而且还有激化的可能。因为,中国人被全面激发的物质需要(欲望)的增长速度超过物质生活资料的增长速度,以至于人们的满足感及幸福指数有日益下降的趋势;资本与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导致社会转型期人们精神与价值观的迷失,带来“口袋”殷实但“脑袋”空虚的不协调发展,对社会平稳转型带来巨大风险。拓展和提升人民的文化需要,促进经济、文化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实现社会系统的平稳转型,这既符合马克思关于推动历史发展的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两个“主车轮”的理论,又符合邓小平“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指导思想。

可见,发展文化民生对新时期深化改革开放具有巨大的推动功能。“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两个开放,即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这个政策不会变,我们现在进行的改革是两个开放政策的继续和发展。改革需要继续开放。”⑧“没有改革就没有今后的持续发展。”⑨只有以文化为魂的民生的发展,才是更高层次与可持续的发展,才是促进继续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和社会平稳转型的发展。文化民生既是深化改革开放的动力,也是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精神生活。

4.推动发展方式转型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的发展经历了以阶级斗争为纲——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科学发展几个时期,尽管中国已基本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并成功地实现了经济起飞与经济总量的快速扩张,但发展方式问题尚未破题。当前,中国正处在发展方式转型的十字路口,正处在对历史的正反总结、再认识、再提高和对科学发展的深化阶段,文化民生的提出无疑是对以往政治中心论、经济中心论的一个补充纠正和时代升华,使发展更全面、更协调、更持续,更能体现出“以人文本”的时代内涵。

第一,中国正处于出口导向模式向扩大内需模式转变时期。后经济危机时代国外需求的萎缩是中长期的,加之我国作为一个大国,经济不可长期建立在外需基础上,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内需尤为迫切。内需是全面的,既包括经济方面的民生需求,也包括文化方面的民生需求,这种需求的转向必然带来文化民生的发展繁荣。第二,中国正处于以GDP为中心的增长主义向以绿色GDP为中心的发展主义转变阶段。过去把经济增长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目标,在实际工作中就是把量化的GDP指标作为考核所有工作的核心,不惜一切代价提高GDP的速度与总量,结果是不可避免地形成以“物”为中心的“见物不见人”的局面,更谈不上文化的同步发展了。所以,中国的发展方式的转型离不开文化民生的发展与繁荣,文化民生的发展与繁荣既是转型的不歇动力,也是转型本身的内涵所在。第三,中国正经历从生产大国到消费大国的转型。其中的生产与消费不仅物质上的,也包括文化上的。只有文化民生的同步发展与繁荣,才能实现科学、合理、全面和可持续的生产与消费。第四,我国政府正在由发展主义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型,这里的公共服务也包括文化民生的公共服务,也就是说,提供文化民生服务是新型政府不可或缺的职能与使命。

5.提升党的执政能力

社会转型对政党转型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其中就包括社会价值观多样化要求中国共产党要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党如何引领多样性的社会价值观,引导并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这是中国共产党不能不思考的问题。这一点体现了文化民生是党执政的时代要求。同时,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其历史使命由过去的通过革命取得政权,进一步发展为统领我国社会的全面发展,而文化民生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离开文化的经济是没有“魂”的经济,离开经济的文化也是没有“根”的文化,文化民生是党执政的任务所在、精神支撑和智力支持。

同时,转型社会中存在文化风险,即人们的思想观念与意识、行为与传统的标准有发生冲突、紧张和不适应的可能性,在横向上表现为与外来文化的紧张与冲突,在纵向上表现为与传统文化的紧张,在个人或群体上表现为世俗主义的盛行所产生的精神空虚与普遍的“信仰危机”等,从而导致社会风险具有多发性、敏感性、系统性和扩散性等。在这个时期就更要求党对文化风险有全面、科学的认识,积极探讨和实施解决文化风险的途径。党对文化民生的具体解决的过程,也是党执政能力提升的过程。

注释:

①②④(美)亚伯拉罕·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许金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5、40、138 页.

③孟 亮.大国策——通向大国之路的软实力[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50页.

⑤⑥(美)亚伯拉罕·马斯洛.马斯洛人本哲学[M].成明,编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年版,第53、59页.

⑦⑧⑨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第 130、113、131 页.

猜你喜欢
民生转型文化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谁远谁近?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