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历史

2012-01-29 02:53
中国远程教育 2012年12期
关键词:广播电视转型战略

广播电视大学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任务,如果一言以蔽之,就是“办好开放大学”。再具体点说,就是基于开放大学的宗旨、定位、功能作用及其对于质量和特色的追求,实现广播电视大学战略转型——换个说法,实现早就确定的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远程教育开放大学的发展目标。人们注意到,对所涉及的许多问题,比如什么是开放大学,在中国要办的是什么样的开放大学,怎么才能办好开放大学,怎么才算办好了开放大学,现在都还不能说已经形成足够共识。开放大学和广播电视大学到底是什么关系,似乎也有些似是而非的说法,甚至有意无意贬损广播电视大学及其30多年探索开放大学发展道路的实践,自然难免引起人们的忧虑,还有惶惑。

邓小平当年批准创办广播电视大学,初衷就是要办中国的开放大学,从而开启了在中国探索开放大学发展道路的历史进程。开放大学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会有不同的发展轨迹,而且开放大学建设本来就是个过程,不同发展阶段也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我们说广播电视大学就是30多年来开放大学在中国的存在形态——尽管中国教育乃至中国社会总也没有真正准备好接纳开放大学这样的新型大学,广播电视大学作为开放大学的功能并不完整,但在国际上早被普遍承认就是中国的开放大学。探索过程中有很多曲折和遗憾,但无论出于何种动机和考量,对广播电视大学及其30多年的探索采取历史虚无主义态度,恐怕都是要不得的。

广播电视大学战略转型,显然不能说是“翻牌”为开放大学。置于开放大学发展历史进程中考察,更意味着开放大学在中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中国社会发展及教育需求变化,教育改革特别是教育体制改革,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与教育深度融合的趋势,还有广播电视大学自身长期以来蕴蓄的变革能量,都要求广播电视大学战略转型,而且为其实现战略转型提供了强大动力。有人说广播电视大学是否改称开放大学并不那么重要,似乎不无道理。中国人讲究名正言顺,在广播电视大学基础上建立开放大学或者更名为开放大学,当前可能是比较现实的选择。需要强调的只是既要重“名”,更该重“实”,最要紧的还是以此为契机,破解那些制约开放大学作为新型大学生存和发展的瓶颈问题。

创造未来或许当以敬畏历史为逻辑起点。本刊卷首数次提及国外学者关于采用历史研究方法研究远程教育的观点,意在倡导借鉴这种方法研究我国远程教育发展问题,并表达本刊对于相关研究成果的期待。以在中国特有国情条件下探索开放大学发展道路为主线,研究广播电视大学30多年发展历程及历史经验,包括进行深刻的历史反思,可能是个很有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非常需要这种“历史研究”的学术视角和研究方法。

猜你喜欢
广播电视转型战略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战略
转型
战略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