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课表过程化管理探讨*

2012-01-29 21:00陶凌云
职业教育研究 2012年7期
关键词:课表教务处调度

陶凌云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18)

高职院校课表过程化管理探讨*

陶凌云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18)

由于高职院校课表比较复杂,往往导致课表编排、教师调停课、场地调度等教学运行管理工作效率偏低,容易出现差错。目前,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比以往有了很大提高,采用过程化管理课表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当前普遍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课表;过程化管理;人机交互式排课

课表是学校执行各类教学活动的依据,它在高职院校日常教学运行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合理地管理课表不仅能起到稳定学校教学秩序的作用,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随着高职院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日益推进,传统的周课表及其相应的管理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管理工作的需要。我们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学期课表实行过程化管理,从而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工作质量的目的。

高职院校课表管理现状

从广义上来讲,课表管理包含了课表编排、教师调停课、场地调度等日常教学运行工作。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已经实现了计算机自动(或辅助)编排课表,但对于教师调停课、场地调度等工作仍采用手工管理。究其原因,一方面,因为许多学校使用的课表信息量有限,只能显示一周的教学活动内容(简称周课表),无法在这个基础上实现调停课、场地调度等功能;另一方面,由于学校的二级管理工作仍然不是很到位。随着“工学结合”、“项目化教学”在各高职院校的推广,周课表及其相应管理模式已经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瓶颈”,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周课表无法包含复杂的教学活动信息。高职院校很多专业课程包含了学时不规则分布的实训教学环节,这就导致了这些班级的其他课程出现“断周”现象。例如,某班级的实训教学环节安排在第三、五、十周,那么,该班级其他课程的授课时间必须避开这些时间段。除此以外,高职院校的不少专业课程已经逐步向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过渡,上课地点非常灵活。然而,周课表只能简单地标识课程的起止周或单双周授课,仅仅适用于每周周课时分布较为规律的课程,无法准确反映高职院校教师实际上课情况,这给日常教学管理带来一定的影响。首先,由于周课表体现的信息不够全面,为了保证教学检查工作能够顺利进行,教务处和教务秘书不得不定期收集课表的补充信息,大大增加了工作量,同时,也不便于教师和学生查阅当前课表。其次,周课表不能保证课程信息的完整性,教务处只能手工处理教师的调课信息,无法使用方便快捷的网上调停课功能。最后,教学场地调度容易引起冲突。无论是课表管理、考试管理,还是其他教学活动管理,都会涉及场地调度问题,由于周课表无法包含考试、讲座、会议等其他活动信息,许多学校不得不安排专人进行协调。

为了满足各系部及相关职能部门的需要,教务处往往提供了多种类别的课表,如班级课表、教师课表、场地课表等。其中,班级课表主要是提供给学生查询课程信息;教师课表的使用对象主要以教师本人及教学管理部门为主;场地课表不仅便于督导、教务处等部门进行日常教学检查,也为教师调停课及教学场地调度等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由于各类课表之间缺乏一致性,每次修改课表不得不通知所有相关部门进行更新。课表修改、教师调停课、场地调度等工作仅仅依靠手工管理可能会导致信息延误,甚至造成教学事故。

过程化管理学期课表

由于以往课表管理存在的问题已经影响到正常教学工作运行,因此有必要采用学期课表取代周课表。学期课表包含的内容从开学第一天起到期末考试结束为止,可以查询所有班级、教师每天各种教学活动信息,这就使学期课表所包含的信息量远远大于周课表,完全可以满足高职院校课表管理的需要。

为了保持课表编排、教师调停课、场地调度等课表管理工作信息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减少重复劳动,我们可以把与课表相关的教学运行管理工作整合在一起,实现过程化管理课表。过程化管理课表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课表的精确性、实时性和动态性这三方面:

精确性是过程化管理课表的基本要求 所谓精确性是指课表中反映出来的信息必须与实际教学活动完全一致。即使是学生班会、课外讲座等教学活动以外的其他信息,也必须在场地课表中有完整的体现。课表如果缺少了精确性,那么,动态性和实时性也无从谈起。

动态性是过程化管理课表的必要条件 编排完的课表往往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无论是修改课表,还是教师调停课,都应该在课表中动态地体现出来并保留历史记录。

实时性是过程化管理课表的重要保障 课表修改、教师调停课、场地调度等操作一旦审核无误后应当立即生效。只有如此,才能保证各项工作之间数据的连贯性和一致性,避免产生信息冲突。

过程化管理课表的具体实践

为了保证过程化管理课表的顺利进行,我院委托软件公司对教务管理系统中的排课模块做了一些修改,同时,对编排课表、教师调停课、场地调度等工作流程进行了调整。

(一)编排课表

人机交互式排课比较适合过程化管理课表 课表管理主要包含编排课表、调停课、场地调度等内容,其中,编排课表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工作环节。课表的精确度直接决定了过程化管理是否能正常开展。虽然各个院校排课方式不尽相同,但大致可以分为三类:(1)手工编排课表。不少高职院校在建校初期班级数量比较少,即使手工编排课表的效率比较低,也不会产生很大的问题。但由于招生规模的扩大,目前大部分院校的班级数量往往在100个以上,手工排课已经变得极为困难。(2)计算机自动排课。许多学校开始采用计算机自动编排课表。教务工作人员只要录完教学任务并设定好排课限制条件后,系统能在短短数小时内编排完大部分班级的课表,最后只要对课表稍作调整即可定稿。但自动排课只可用于周课表的编排,高职院校的学期课表太过复杂,目前常用的排课算法(如遗传算法、模拟退火算法、回朔算法、专家系统等)均不能编排出合适的学期课表。因此,到目前为止,计算机自动排课仅适用于中小学和部分本科院校。(3)人机交互式排课。人机交互式排课把计算机编排课表和手工编排课表的优点充分整合在一起。其操作方式是排课人员通过人机交互式系统手工编排课表,同时,由计算机对各类排课元素(教师、场地、时间等)的冲突情况进行检测。排课人员通过人机交互界面可以对所有课程在某段时间的授课节次及场地进行调整,最终编排出完整的、精确的学期课表。到目前为止,人机交互式排课是大部分高职院校过程化管理课表的最佳选择。

编排课表操作流程 我院长期采用院系二级管理模式进行排课,为了更好地实现过程化管理课表,在原来的基础上,我们对编排课表的工作环节做了一些调整:(1)教务处将当前学期的教学任务下发给各系部,由各系部完成安排任课教师、设置合班课及录入每门课程的起止周等工作。(2)教务处根据各系部已排完的教学任务生成排课总任务,并通知各系部修改学时分配表。各系部可以通过修改学时分配表来实现课程周课时的不规则分布。(3)教务处统一编排全校的公共课,并协助各系部完成专业课的编排工作。(4)教务处负责检查全校课表编排是否合理、数据是否准确,并通知相关系部在指定时间内解决存在的问题。

(二)修改课表

编排完的课表并非永久不变,实际工作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意料之外的情况,致使课表发生变动(如更换任课教师、调整授课时间、变更教学场地等)。我院以往一般采用书面形式通知督导、现教中心等部门课表的变动情况,相关负责人必须参照申请表手工修改课表。这种工作模式不仅手续复杂,而且和教师调停课、场地调度等工作存在一定的时间差,可能会导致场地冲突。为了彻底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将课表修改工作整合到课表过程化管理中。首先,由教师提出书面申请,经系部核实并同意后交教务处审批。教务处在课表管理模块中完成课表的修改工作,教师、学生和相关职能部门可以上网查询最新课表。网上的课表不仅反映了最新信息,而且也包含了课表修改前的内容。例如,某班《经济学概论》这门课程在课表中显示第1~7周为教师甲,第8~18周为教师乙,说明教师甲由于特殊原因(如身体健康等)从第8周起将课程转交给教师乙负责。

(三)教师调停课

教师调停课与修改课表不同。教师申请调停课往往是暂时的、短期的,一般不会出现更换教师等情况。过程化管理课表要求教师上网申请调停课,经系部、教务处审核同意后直接生成调停课记录。教师调停课产生的场地变动情况会直接反映在场地课表中,保证场地调度工作能顺利进行。

(四)场地调度

场地调度受课表修改、教师调停课、考试场地安排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是教学运行管理中最繁琐的工作之一。教务处往往需要对全校教学场地的空余情况进行手工汇总,同时还牵涉到系部和其他职能部门,不仅耗费人力,而且极易出错。而过程化管理课表能根据当前课表、教师调停课记录、考试安排等各类教室使用情况自动汇总成实时更新的场地课表,教职工可以上网查询该课表信息并预定教学场地,实现教学场地的统一管理。

我院采用过程化管理使课表的精确性有了很大改善,在此基础上,场地课表的实用性得到充分发挥,保证了课表修改、教师调停课、场地调度之间信息的一致性,提高了工作效率。

[1]傅锦,徐开金.“统分结合”排课方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0(5):50-51.

[2]张同心,李永斌.二级管理体制下排课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0(9):42-44.

[3]陈宁江.高职院校分级排课的实施与探讨[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1(8):46-47.

[5]李浩波.浅谈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模式下的排课系统[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28-29.

[6]张慧如,尹强国.谈高校院系两级教学管理模式下的高效排课[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10(23):57-58.

[7]张淑琴.院系二级排课管理模式的研究[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1):8-10.

(本栏责任编辑:杨在良)

G717

A

1672-5727(2012)07-0063-02

陶凌云(1981—),男,浙江杭州人,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教管理。

猜你喜欢
课表教务处调度
学生出招解决”日课牌“问题
服务现代警务新体系 构建“新公科”专业平台(顾国达等摄影 教务处报道)
如果我是校长
《调度集中系统(CTC)/列车调度指挥系统(TDCS)维护手册》正式出版
电力调度自动化中UPS电源的应用探讨
基于强化学习的时间触发通信调度方法
CTC调度集中与计算机联锁通信接口的分析
INNO EDU 创新教育大会
好处费
高中教务处工作信息化管理经验略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