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地区大豆生产情况调研报告

2012-02-09 03:04王树圆
大豆科技 2012年4期
关键词:佳木斯积温单产

王树圆

(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绥化中心支公司,黑龙江 绥化 152000)

佳木斯地处祖国东北边陲的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汇流而成的三江平原腹地,隔乌苏里江、黑龙江与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比罗比詹相望,是祖国最早迎接太阳升起的地方,被称为东方第一城。佳木斯市现辖6个县(市)、4个区、4个乡(镇),全市总面积为.27万平方公里,是黑龙江省东北部地区的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中心。现有耕地面积2000万亩左右,是黑龙江省大豆主产区之一,也是我国主要的大豆商品粮生产基地。

1 佳木斯地区大豆生产情况

1.1 近年大豆生产情况

佳木斯地区是黑龙江省大豆主要产区。大豆是佳木斯地区的优势作物,大豆的商品率达到80%以上,是黑龙江省大豆的主要供应基地。大豆生产位居全省前列,近几年大豆种植面积虽有所波动,但始终是本地区的主要作物。据统计,2005—2010年大豆年均种植面积为854.4万亩,占同期全省大豆种植面积的13.34%,总产106.2万吨,占黑龙江省大豆总产量的17.27%,大豆单产1878.0公斤/公顷,较全省平均单产(1585公斤/公顷)高18.5%(见表1)。

表1 佳木斯大豆生产情况表(2005—2010年)

佳木斯地区大豆种植主要分布在富锦、同江、桦川、桦南、汤原、抚远及郊区等市县及辖区内的部分农场。种植面积最大为富锦市,2008—2010年3年种植面积平均为256.4万亩,占佳木斯地区总面积的28.4%;其次为抚远县,3年平均为186.9万亩,占佳木斯地区总面积的20.7%;第3位是桦南县,3年平均为172.9万亩,占佳木斯地区总面积的19.2%。各县市大豆种植面积出现波动式变化趋势。2010年各县市大豆种植面积比上年普遍降低,其中同江市减少51万亩,降低33.7%;富锦市减少35.2万亩,降低12.2%;桦川县减少30.5万亩,降低37.9%;桦南县减少9.8万亩,降低5.3%;汤原县减少4.4万亩,降低10.8%;抚远县减少34.5万亩,降低16.1%;减少比例最大的是桦川县,减少面积最大的是同江市(见表2)。

表2 佳木斯地区各县区大豆种植面积(2008—2010年) 万亩

1.2 佳木斯地区2011年大豆生产特点和面积、产量情况及变动原因分析

1.2.1 2011年大豆生产特点

(1)大豆种植面积下降,总产降低,单产提高。大豆播种面积568万亩,比2010年减少了268.2万亩,下降47.2%。总产73.55万吨,比上年减少31.45万吨。大豆平均单产1942.5公斤/公顷,比上年增加58.5公斤。

(2)大豆连片种植的面积大,最大的地号可以达到1万亩。生产力水平高,机械化程度高,大豆品种的优质率及商品率高,良种覆盖率达到100%,商品率达90%以上。

(3)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大豆重迎茬种植面积减少,病虫害发生轻。

(4)春季干旱,造成部分地区大豆生育推迟,百粒重降低。2011年,佳木斯地区由于受播种前气温波动大、回暖慢和播种后持续低温多雨、地温较常年偏低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导致大豆播种后萌动发芽缓慢,出苗时间延长。生育后期低温、干旱,造成大豆早衰现象,青豆依然存在,占5%左右,个别地块严重的达到20%~30%。大豆百粒重比2010年要低10%左右。

1.2.2 2011年大豆生产面积变动原因分析 主要是种植大豆效益不好,进行了种植结构调整,增加了水稻、玉米的播种面积。

为了振兴我国大豆产业,保障豆农增收,建议各级政府关注、重视与支持大豆发展,希望政府能够制定和实施切实有效的保障措施,大豆发展需要政府给力。

2 佳木斯地区大豆品种、技术推广应用情况

2.1 生产上应用的主导品种与种植情况

大豆品种是大豆生产的最基本生产资料,优质、适应性强、稳产高产的品种是确保大豆连年丰收的重要保证。佳木斯地区处于二至五积温带,大豆种植在四个积温带内。从二积温带到五积温带,无霜期天数逐渐缩短,生长期逐渐缩短,积温逐渐降低,大豆品种由晚熟品种逐渐过渡到早熟品种。生育天数从二积温带的120天以上降到五积温带的100天左右,品种需求的熟期跨度很大。全区2011年生产上应用的面积在1万亩以上的品种共有30个,处于前5位的主导品种有合丰50号、合丰55号、垦丰16号、绥农26号、东农53号,其播种面积占全区总播种面积的91.88%。其中面积最大的品种为合丰50号,面积180万亩,占全区总播种面积的28.03%(见表3)。各积温带的主导品种:二积温带的主栽品种有垦丰16号、合丰56号、合丰50号、合丰55号和黑农48号;三积温带的主栽品种有合丰51号、黑河48号和绥农24号;四、五积温带的主栽品种有黑河38号、黑河43号、北疆九1号和合丰42号。

表3 2011年佳木斯地区种植面积前5位品种情况

2.2 佳木斯地区主要栽培模式及技术推广应用情况

在大豆高产栽培方面,主要应用垄三栽培、窄行密植和玉米冬收原垄卡种大豆等耕作栽培模式,在不同的生产条件可选用不同的栽培模式。其中垄三栽培模式实行垄底深松、垄体分层施肥、垄上双条精量播种为主要栽培模式,应用面积占大豆种植面积的80%以上。窄行密植技术主要采用45厘米小垄窄行密植技术,在萝北、绥滨等地大面积应用,应用面积占本地大豆面积的10%以上。玉米冬收原垄卡种大豆是指在不翻动土壤的免耕情况下,配合前茬玉米秸秆还田,在原垄上直接播种大豆的一项栽培技术措施,具有保护耕层、抗旱保墒、省工省时、节本增效等优点。该技术在佳木斯地区农场系统大面积应用,是大豆创高产的一项新技术。这几种模式对提高佳木斯地区大豆生产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与此同时,佳木斯地区大豆生产全面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种子包衣技术。应用生物防治、生物肥料,向有机、绿色、无公害化发展。利用专家决策支持系统,加强耕作制度建设。在栽培管理方面,大力推行以深松为主、以大型机械作业为核心的“三.三”轮耕制,建立科学、合理、安全的耕地培肥制度。

2.3 佳木斯地区高产典型介绍

对服务区域内大豆的高产典型进行调查:其中,佳木斯综合试验站依托单位高产创建示范区,面积3亩,采用窄行密植栽培技术和节水灌溉等措施,创造了小面积平均亩产364.5公斤的黑龙江省最高纪录。八五三农场示范区,面积分别为1200亩,品种为合丰50号、55号,配套技术玉米茬原垄卡种大豆技术,平均亩产分别为278.8和283.8公斤,创造了大豆生产较大面积的高产典型。同江市三村镇庆安村高玉江种植大豆150亩,选用合丰55号,垄三栽培,平均亩产236.7公斤。富锦市头林镇二林村种植4500亩大豆,采用了垄三栽培技术,秋天实收后全村大豆平均单产204.0公斤/亩,产量达到富锦市大豆村级最高水平。萝北县团结镇新星村赵福友,面积120亩,品种为垦丰16号,配套技术45厘米窄行密植栽培,平均亩产208.1公斤。绥滨县北山乡友谊村张军种植大豆100亩,品种为合丰42号,配套技术45厘米窄行条播栽培,亩产152.4公斤(见表4)。

表4 各示范区的产量表现

3 佳木斯地区大豆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技术需求

(1)农田的抗灾能力还很薄弱,水利设施配套率不高,田间工程不配套,做不到旱能灌、涝能排,还处于雨养农业阶段,一遇到旱涝等年份大豆生产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2)大豆单产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虽然近年来大豆的单产在逐年提升,但与同期的国外相比,差距还很突出。2009年美国大豆单产为2910公斤/公顷;巴西、阿根廷在受干旱影响的情况下,单产水平也分别达到2630公斤/公顷和2000公斤/公顷;而佳木斯地区大豆却仅为1942公斤/公顷,公顷产量相差1000公斤左右。

(3)农民科技意识不强,有些技术不配套或走样,需要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科技意识,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素质,普及新技术。

4 佳木斯地区发展大豆生产的建议

为尽快扭转大豆种植面积逐渐萎缩、大豆产量急剧下滑的现象,综合现有的基础条件,充分利用现有的科技人才优势、耕地资源优势、科研成果优势、高新技术优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出发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资源优势为依托,以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为动力,以提高单产和品质为突破口,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大豆规模化种植、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加大政府保护和支持力度,全面提升佳木斯市大豆产业的竞争力。

(1)选育、推广优质高产品种。为了提高大豆品质和产量,从生产的源头抓起,以加快优质专用品种和高产、超高产、广适应性品种选育、推广速度为核心,建立原原种、原种和良种生产基地;在生产上进行区域化种植,实施规模化经营,提高产品竞争力,增加

经济效益。通过加大新、优品种的推广速度,使大豆优良品种利用率达到100%;通过实施专用品种统一栽培、统一收获、统一加工使用,杜绝混种混收降低品质,从而提高农户、企业效益,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通过推广应用秆强、抗倒、丰产的优质大豆品种,可使大豆亩增产10%左右,进而大幅度提高大豆单产水平及总产量。

(2)推广应用先进栽培技术。积极研发各主栽大豆品种良种良法配套栽培技术,通过新技术、新措施的集成组装充分挖掘品种增产潜能,通过高产创建活动的开展全面提高单产水平。重点推广大豆窄行密植高产栽培技术;实施大豆工程化栽培技术,土壤改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以种子包衣为中心的大豆病虫害防治技术;开展生物技术的应用与示范,专家决策支持系统的应用;加强耕作制度建设;控制大豆重迎茬减产技术。针对大豆生产合理轮作要求高、机械化作业依赖强等特点,大力推行以深松为主、以大型机械作业为核心的“三·三”轮耕制;加快大型农机具的更新、改造,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建立科学、合理、安全的耕地培肥制度。力争在3~5年内使大豆平均单产提高20%~30%。

(3)加大政策支持大豆产业力度。一是国家及省应对国内大豆油脂企业实行政策性补贴,让企业在保本或微利的前提下,开工生产,使农民手中大豆变现;二是对国内大豆实行长期保护价收购,对进口大豆可在价位低时多储备一些,价位高时多拿出一些,采取低吸高抛战略;三是坚持和扩大对大豆生产者和消费者给予一定的补贴政策,提高良种补贴标准和扩大补贴范围。

猜你喜欢
佳木斯积温单产
农大农企联手创山西小麦最高单产新纪录
油菜“不务正业”,单产3.4吨
单产948.48千克!“金种子”迸发大能量
我国玉米单产纪录第七次被刷新
佳木斯防爆电机研究所
佳木斯大學张莉莉水彩作品选登
湟源县30年0℃活动积温变化特征分析
石河子地区近50年积温变化特征分析
1960—2013年中国≥10 ℃积温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主导因素分析
利德华福与佳木斯电机签约战略合作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