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结构血液动力学分析

2012-02-10 03:18李小茜杨英昕王馨蕊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2年11期
关键词:椎动脉内径颈椎病

陈 晶,朱 娜,李小茜,杨英昕,李 铮,杨 阳,王馨蕊

(沈阳军区总医院北陵临床部超声科,辽宁 沈阳 110034)

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已经成为现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彩色多普勒超声已成为其检查的重要手段[1-2],为揭示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颈部结构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本研究对127例临床诊断为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5年5月—2012年3月我院软伤科 (全军软伤治疗中心)诊断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共127例,男61例,女66例,年龄22~55岁,平均(39.4±8.2)岁,同时选择正常对照组40例,年龄18~51岁,平均(37.5±7.8)岁。

1.2 诊断标准

目前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标准多参照1993年全国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提出的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3]:①颈性眩晕,曾有猝倒发作。②旋颈试验阳性。③X线片显示节段不稳或钩椎关节骨质增生。④多伴有交感症状。⑤除外眼源性及耳源性眩晕。⑥除外椎动脉第1段及第3段受压所引起的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1.3 仪器与方法

应用Neusoft 38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颈部椎动脉(Vertebral artery,VA),探头频率7.5 MHz,患者仰卧位,充分暴露颈部,头稍偏向对侧并向后仰,探头置于检查侧颈中部,二维显示颈总动脉纵切面,然后探头向后扫查显示一排颈椎横突及其后方声影,在颈椎横突之间可见椎静脉后方的椎动脉,向下追查至锁骨下动脉开口处,向上追查至颅底横突孔,检查椎动脉的内径、走形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方向,脉冲多普勒调整角度小于60°,测量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等血流动力学参数。走形异常的患者行转颈试验[4]后再次测量血流动力学参数。

1.4 统计学分析

用统计软件SPSS 11.5对所测数据进行分析,内径及血流动力学参数以±s表示,多样本比较用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2 结果

40例正常对照组椎动脉右侧内径为(3.04±0.17)mm,左侧为(3.05±0.18)mm。127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中,有57例行CTA及DSA检查,与超声诊断相符合。单侧椎动脉内径偏细(小于正常对照组x-2s,即右侧<2.70 mm、左侧<2.69 mm)共57例(占44.88%)(图1,2),其中右侧30例,左侧27例;双侧椎动脉内径同时小于正常组相应侧共21例 (占16.54%)。因此127患者中内径偏细共右侧51条、左侧48条,其血流动力学参数与正常组比较,Vm低于对照组而PI、RI高于对照组(图3),且均有显著差异(P<0.05)(表1)。

40例正常对照组椎动脉走形未见明显异常改变,127例患者除单侧椎动脉内径偏细57例、双侧偏细21例(共78例)外,另外49例患者均为走形异常,其中,单侧椎动脉走形弯曲29例(占22.83%,右侧18例、左侧11例)(图4,5),双侧椎动脉走形弯曲15例(占11.81%),走形弯曲右侧共33条,左侧共26条,剩余5例患者为椎体外走形 (占3.94%)(正常椎动脉从锁骨下动脉发出后由第6颈椎进入,该5例患者由第5或第4颈椎进入)(图6),其中右侧3例,左侧2例,因此,走形异常右侧椎动脉共36条、左侧共28条。49例走形异常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未见明显差异 (P>0.05)(表2),而转颈试验后有明显差异(P<0.05)。

表1 椎动脉内径偏细患者与正常对照组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

3 讨论

本研究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临床诊断的127例椎动脉型颈椎病行颈部血管检查,主要表现为椎动脉单侧(44.88%)或双侧内径偏细(16.54%)、单侧(22.83%)或双侧(11.81%)走形弯曲及椎体外走形(3.94%)等解剖结构上的病理性改变,研究表明,椎动脉内径偏细及椎体外走形均为先天性的结构异常(共占65.36%),并成为椎动脉型颈椎病主要的发病原因,而椎动脉走形弯曲可由多种原因引起,诸如颈椎弯曲、颈椎及周围韧带病变等,这些病变主要由后天性疾病引起,因此说明从结构上讲,椎动脉型颈椎病先天、后天因素均可成为其病因。文献报道椎动脉型颈椎病还与椎动脉局限性狭窄(血管壁动脉硬化斑块等)有关[5-6],椎动脉管壁动脉硬化斑块常形成于年龄较大的患者,本研究中未发现局限性狭窄的病例,可能与样本选择的年龄为中、青年有关。

表2 椎动脉走形异常患者与正常对照组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

图1 椎动脉内径偏细。 图2 CTA示椎动脉内径偏细。 图3 椎动脉血流速度降低。 图4 椎动脉走形弯曲。 图5 CTA示椎动脉走形弯曲。 图6 椎动脉椎体外走形。Figure 1. The inner diameter of the vertebral artery was narrow. Figure 2. CTA showed the inner diameter of the vertebral artery was narrow. Figure 3. Decrease of vertebral artery blood flow velocity. Figure 4. The tortuosity of the vertebral artery. Figure 5. CTA showed the tortuosity of the vertebral artery. Figure 6.Course of vertebral artery outside the vertebral body.

研究进一步说明,解剖结构上的椎动脉内径偏细最终引起了血供不足、弹性降低、阻力增高等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而椎动脉走形异常通过转颈试验后也诱发了上述病理性的血流动力学改变,这就解释了临床一部分患者突然改变颈部体位、姿势引起眩晕等临床表现的机制,总之,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的临床表现均由解剖结构上的病理改变最终引起血流动力学上的病理性改变所致。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传统影像学检查主要依靠X线平片、MRI等,其对该类患者结构上的诊断有其不可替代的优点[7-8],而超声不仅可观察解剖结构的改变,更是唯一可观察椎动脉血流动力学资料的影像学检查的手段,能弥补其它影像学检查的不足,因此,笔者认为,诊断椎动脉型颈椎病,只有结合超声与X线平片、MRI等,才能从结构上和功能上给予全面评价。

[1]Krejza J,Baumgartner RW.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transcranial color-coded duplex sonography[J].J Neuroimaging,2004,14(3): 215-225.

[2]Baumgartner RW.Transcranial color duplex sonography in cerebrovasculardisease:asystematicreview [J].CerebrovascDis, 2003,16(1):4-13.

[3]孙宇,陈琪福.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J].中华外科杂志,1993,31(8):472-476.

[4]Weintraub MI,Khouty A.Cerebral hemodynamic changes induced by simulated tracheal intubation a possible role imperioperative stroke?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and flow analysis in 160 cases[J].Stroke,1998,29(8):1644-1649.

[5]陈苏宁.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椎动脉的临床意义[J].上海医学影像,2007,16(4):290-291.

[6]Chaturvedi S,Lukovits TG,Chen W,et al. Ischemia in the territory of a hypoplastie vertebrobasilar system [J].Neurology, 1999,52(5):980-983.

[7]张兆岩.椎动脉型颈椎病MRA分型探讨[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5,15(5):3642.

[8]Bash S,Villablanca JP,Jahan R,et al.Intracranial vascular stenosis and occlusive disease evaluation with CT angiography. MR angiography and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J].Am J Neuroradiol,2005,26(5):1012-1021.

猜你喜欢
椎动脉内径颈椎病
钢筋混凝土排水管
对上颈椎后路手术并发椎动脉损伤防治策略的探讨
产前MRI量化评估孕20~36周正常胎儿心室内径价值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脑循环与低频电刺激联合治疗颈椎病导致脑供血不足的效果观察
接触式轴承内径检测机检测探头的结构设计
游泳 赶走颈椎病
超声诊断右侧椎动脉罕见变异1例
窄内径多孔层开管柱的制备及在液相色谱中的应用
钛项圈治颈椎病有科学依据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