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错赌政治:谁玩了谁

2012-02-11 11:49冯占宇
百家讲坛 2012年4期
关键词:吴王汉文帝皇上

冯占宇

戴着皇帝老师、御史大夫的文帽,晁错登上了权力巅峰,可倏忽间被腰斩于市。“七王之乱”的“清君侧”是他死亡的真正原因吗?当一个治国君子成为政治嫖客,玩不了政治就只能被政治玩了吗?

上疏控

开始的时候,晁错的理想就是做一名政治、法律工作者,并特意去学习政治法律知识。参加工作后,因为书读得多,知识面比较宽,就在太常衙门里负责礼仪制度等方面的工作。

后来,汉文帝因为政府工作人员里没有熟悉《尚书》的人,就搜罗通晓《尚书》的人才,晁错有幸,被派去学习《尚书》。

这次学习,对晁错帮助很大,原来他专攻的是政治法律,现在又学习了儒家理论,知识面更宽了,层次更高深了。在他学成归来后,受到了汉文帝的接见,汇报学习情况并阐述《尚书》一书的要义,并趁着这个千载难逢的跟皇帝接触的机会,晁错把自己的一些政治观点掺融到《尚书》的讲解之中。

汇报结束后,晁错就升职了,去做太子舍人,辅助太子的学习工作。很显然,汉文帝很欣赏晁错的才华。晁错在太子的身边,春风得意起来,由太子舍人一直升职做了太子家令,成为东宫的主管官员。

太子这个时候的任务就是学习,没有什么具体的工作要做,晁错这个主管也没有具体的政务工作,他除了思考国家大政方针外,每天就给大家上课,包括太子在内,给大家宣讲政治、经济、文学、法律等上层建筑问题,可能还涉及到一些军事知识。晁错以其丰富的知识和出众的口才,征服了太子及太子身边的工作人员,太子刘启最后都有些崇拜他了,大家都称晁错为“智囊”。

虽然太子家令有其本职工作,但晁错一直关注着国家大局,他一连给汉文帝上了几封建议书。

汉文帝在认真看了建议书后,很是赞赏,还特地给他写了一封回信,以表示对上书的重视。

晁错从汉文帝欣赏的态度中获得了鼓舞,建议不但得到了老大的重视,而且被采纳,转化成了国家的大政方针,这让晁错上书言事的动力更加强劲,他马不停蹄地再写建议书,其中最著名的一封,就是对当时社会及后来社会商业发展影响深远的《论贵粟疏》。

在疏中,晁错提出了要顺应天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也就是抽肥补瘦,跟“均贫富”的意思差不多。贫富悬殊,势必会使贫的一方心理不平衡,而不平衡的又往往是占社会人口绝大多数的老百姓,这样社会就很危险。

此外,晁错还表达了对奸商群体的强烈不满,揭露商人们扰乱市场,发不义之财,败坏社会风气,与不良官吏勾结,危害社会,应该受到鄙视。晁错这种“贱商”思想,也影响了中国一代又一代人,经商虽然可以致富,却有很多人不屑为之,形成了“义不经商”的观念。

晃错所提出的“贵粟”主张,与贾谊的重视农业贱视商业主张,在他们身后的两千多年里,对中国社会的农业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推动作用。对于今天,我们社会主义解决农村农业农民的问题,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这样的建议文帝不仅采纳,还特别予以嘉奖。这使晁错很感动,也很感激。得到老大如此的肯定,晁错当初立志当一名法律工作者的理想,也渐渐丰满为匡扶社稷。为向文帝表示诚挚的感谢,晁错同志奋发图强,激扬文字,又写了30篇建议书。

博上位

一封一封饱含治国大计的上疏被送到汉文帝的办公桌上,其中一部分是修改政令的建议,而更多的是削弱诸侯王实力的建议,这是汉文帝不愿触及的层面,晁错的奏疏已经有意无意地戳到了汉文帝心底那隐隐作痛的伤疤。分封诸侯王是高祖定的规矩,现在把这些诸侯王都做掉,难度之大,可想而知,于是汉文帝选择了等待。

在等待中,文帝去世了,太子刘启成了皇帝。原“太子系”的晁错成为最受重用的人,他被任命为内史,即长安城的最高长官,参与国是的商讨。

晁错真正意义上的政治春天终于到来了!

自从被任命为内史之后,晁错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也就愈加浓烈了。多年来对国家政务的观察、研究与思考,使晁错的政治主张更加丰富,治国理论更加成熟起来,具体的策略方法也都完备于胸中。他急于把这些积累付诸实践,在国家机器的运转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为了不辜负汉景帝对自己的信任和崇拜,晁错像是上足了劲儿的发条,不知疲倦地工作起来。

晁错经常向皇上刘启提出工作建议,锲而不舍地修改政令,发布章程。晁错的意见不怎么在朝廷会议上提出,每次都是要求跟刘启同志私聊,由刘启同志首肯,即行通过。于是,一条条制度被修改,一项项法规出台……

當时的国家政务,几乎由晁错一人包揽,其他同志都丧失了主持、参与、知情的权利。晁错的忘我辛勤,换来的是刘启的宠爱和政府高层们的普遍不满,其中最为不平衡的是丞相申屠嘉。

本来,最有资格最应该直接跟皇上交流工作的是丞相,这是丞相的权利,更是丞相的荣誉,组织制度基本上也是这么规定的。现在,申屠丞相被晾在了一边,看着属员晁错在皇上那儿进进出出,还耳边嘀嘀咕咕,越来越受刘启的重视,宠爱超过了所有的部长们,势头一路飙升,越来越火,申屠嘉的心里也越来越火!

申屠嘉决心打倒晁错,抢回属于自己的荣耀。要是从工作路线上、执行中入手,难度大了些,申屠嘉知道,自己的实践操作不如晁错,理论能力更不是对手!

就在申屠嘉干瞪眼没处下手的时候,晁错给了申屠总理一个重拳出击的理由。

晁错的办公机关,即内史府,建在太上庙的旁边。府门建在东面,这样来回进出要绕路,不太方便,为了节省时间,少跑一段路,晁错对内史府进行了改建,在南墙凿了一个门,又在太上庙围墙上也凿了一个门。这样,出入就方便了。

门凿好了,娄子也凿出来了!这是个足以让晁错粉身碎骨的娄子!

丞相申屠嘉知道这个情况后,大怒:晁错这小子,仗着皇上罩着他,就胆大妄为无法无天了!为了自己省几步路,居然丧心病狂地去凿太上庙的围墙!太上庙里供的是高祖刘邦的老爹,是皇上刘启的太爷爷。那是能随便动的吗?

申屠总理心里又有一丝窃喜,他打算用“凿墙事件”让晁错跟这个世界说拜拜。

就在申屠嘉决定干掉晁错的当天,泄密了!这个消息传到了晁错门客那里,门客又向晁错做了汇报。晁错当时如雷击顶,魂飞魄散,仿佛真的被人砍了脑袋!

一阵子亚休克状态之后,晁错清醒了,他赶紧跑进了皇宫。晁错知道,这个时候,只有刘启能救他,自己能耐再大,理论水平再高也不管用了!

见到刘启之后,晁错先进行了自首,坦白了扒墙的罪行。然后请求刘启保护自己,此时的晁错显得很脆弱,也显得很弱势。

强大的偶像,深邃的“智囊”,一下子变得如此哀婉,刘启觉得不太适应,顿时心生怜悯,他安慰晁错:“说明白了就好,我会妥善处理的,你放心,回去吧!”

第二天,申屠嘉满怀信心地上朝了,他觉得有把握扳倒晁内史,并把他判处死刑,以消瘀积在心头的怨气。

在汇报完一些日常工作之后,申屠总理开始张罗杀人了!他义正辞严,痛心疾首地控诉晁错目无法纪,唯我独尊,为了自己方便竟然扒皇太爷的庙墙,这是欺负皇上的太爷爷,欺负皇上的太爷爷,比欺负皇上更恶劣。

最后,申屠嘉向皇上请求:“应该把晁错砍头正法,以捍卫皇室的尊严,消除不良影响!”

刘启凝望着申屠嘉同志的脸,庄重地回答说:“丞相搞错了!”

“怎么会错呢?皇上,晁错确实凿了皇太爷的庙墙啊!”申屠嘉有些急了。刘启不紧不慢地解释:“晁错凿的不是皇太爷的庙墙,而是庙里空地上的围墙,并不能算触犯法律!”

领导的话,总是正确的,只要这个领导还在台上!

巨大的失败感和失望击中申屠丞相,但是,他没有就地倒下,而是向刘启表示了歉意:“对不起,皇上,您是正确的!”在致歉的时候,申屠丞相的面色是苍白的。

回家以后,申屠嘉恨声不绝。他的刚烈和妒忌难以兼容晁错的进取和受宠,该同志又不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越想越生气,身体就吃不消了,激动中口吐鲜血,没有抢救过来,申屠总理就这样走了,他单薄而又厚重的一生就这样结束于气愤!

在过去的战场上,申屠嘉开弩拉弓,射击敌人,看得很准。现在,他却没有看透刘启,皇帝汉景帝现在需要的是长于治国之道的晁错,而不是他长于拉硬弓的申屠嘉。

申屠嘉去世不久,敢扒皇太爷庙墙的晁错被提升为御史大夫,坐上了一个非常非常显要的官位。

大汉的御史大夫这个岗位,相当于现在的纪委书记。晁错对御史大夫这个岗位理解得很准确,上岗之后,就开始纠查违法乱纪行为,而且把矛头直指他的老冤家袁盎。

身处那个位置,如果对亲朋好友开炮,会使人称赞你大公无私,秉公办事;如果你急不可待地向冤家对头开火,就会让人觉得你心胸不开阔,甚至有公报私仇的嫌疑。其实晁错跟袁盎之间没什么仇,开始时,就是谁看谁都不舒服,不顺眼,最后,日积月累的晦气结成了怨恨,理所当然地成为对立的两方。

晁错追查的,就是袁盎在吴国任丞相期间,收受了吴王刘濞的财物等违法事实。不久,袁盎就落马了!他确实接受了吴王的钱财,被晁错给查了个无处遁形。这下,我们不必去猜测晁错同志的用心了,他把袁盎作为纠查目标,并不是捕风捉影。但是,晁错真的一点没有整人泄愤的用意吗?

善辩能侃大名鼎鼎的袁盎一下子翻了船,皇上刘启亲自宣布了对他的处分:革职为民。就这样,袁盎在晁错的关照下,回家当老百姓去了。

至此,晁错处于权力的巅峰,风光无限。

强削藩

早在晁错做太子家令,被称颂为“智囊”的时候,就向当时的太子刘启灌输削藩的思想。在怂恿刘启将来一定要对吴王刘濞下手的同时,晁错还不止一次向汉文帝提出书面建议,削减诸侯王们的土地。文帝不忍心强制拆迁,就没有领晁错的一番盛情。

在晁错不懈的说教渗透下,刘启开始对“削藩”产生了兴趣。在公元前155年,因赵王犯有过失,中央把赵国的常山郡给收回了。

然后,山东的胶西王、楚王等兄弟的封地也纷纷被削。

接二连三的胜利,使晁错很受鼓舞,他提出,要把“削藩”作为政府的中短期工作方向,并把枪口指向了吴王刘濞:不削他的土地,他造反會晚一些;削他的土地,他造反就早一些,肯定是要反的!与其让他迟一些准备充足了,不如让他早点暴露了,这样也能省点事儿。

老大刘启把晁错的提案交给政府高层们(包括皇族和列侯)研究讨论,大家一片默然,谁也不敢反驳晁错大人,晁错正红正狠呢,谁敢招惹,那是找不舒服呢!

吴王真的有造反的想法吗?真有!在这一点上,晁错判断得没错。自从儿子被刘启亲手给打死后,吴王刘濞自然地对中央不满起来。此外,刘濞还充当了一个不太光彩的角色—窝藏犯。别的地方的犯罪分子,只要逃窜到吴国,就会被以吴王为首的政府窝藏起来,既不会被引渡,也不会被移送给案发地的公安机关。吴王刘濞会安排他们就业、生活,在吴国逍遥法外。可以认定,刘濞的这种贴心的窝藏行为绝对是别有用心。吴国的现状是:财大气粗,国力强;老百姓和士兵拥护吴王;还有大批的亡命徒能为刘濞卖命。

就在晁错摩拳擦掌,对吴王跃跃欲试的时候,有胆子出来劝阻的人出现了,这人就是晁错的老父亲。

从晁错步入权力中心后,一共修改了30章法令,这些条款都是针对诸侯们、对诸侯国进行毫不留情的制约。晁错的手段,也理所当然地遭到诸侯们的反对,晁错本人也遭到了诸侯们的痛恨。抗议晁错的声浪,一浪连着一浪,一浪高过一浪……

此时的晁错,因为刘启的重用,政治行情一路看涨,却是已然自己把自己抛到了风口浪尖。

身在老家颍川(今河南禹州)的老父亲,听到儿子在长安挥刀抡斧,受到诸侯们一致的仇视,晁老爷子在家里坐不住了,来长安劝儿子住手。

晁老爷子一路上走得很急,坐下来就呼哧带喘地责问儿子:“皇上刚登基不久,你也刚主持政府工作,就去侵害诸侯的利益,削弱他们的权力,这是疏远人家皇室骨肉哪!人们对你议论纷纷,你说说,为什么要这么做?”

“如果不削藩,皇帝就得不到尊重,国家将来也不会安定的;只有削藩,才能使我大汉国运昌盛,人民生活才能幸福!”

晁老爷子喟然长叹:“你这样做,刘家的天下安定了,可是,我们晁家却要遭殃了!”

但御史大夫晁大人却是黑不吃、白不吃,油盐不进,把老父亲的观点一一驳回、化解:一定要削藩,非削不可!

长安之行,晁老爷子收获的只有失望,还有深深的忧虑、恐惧。回到颍川老家后,晁父即服毒自杀了,老人的临终遗言是:我不能等着祸患连累到自己头上!

改革者,有好下场的不多,晁错最先承受的不幸,是父亲的尸谏。

晁错对老爷子的衷心劝告,还有老爷子讲的道理,不可能不懂,可为什么不为之所动呢?在晁错的心中至高无上的,应该是皇帝的尊严,以及国家的安定,人民生活的幸福。为了这些,他不惧任何牺牲。实现这些,也是晁错九死不悔追求的理想。

在晁错的身上, 我们看到了一种真正的契约精神!晁错把自己签给了皇上,签给了帝国。

这种士大夫的气概或者理想,一旦进了文人的头脑里,那么他一定会变得像着了魔一样,不是要撞上南墙才回头,而是一定要顺带着把南墙撞倒!

清君侧

在晁错跃跃欲试,要拿刘濞动刀子的时候,刘濞也没闲着。他知道自己肯定会被枪口瞄准,然后被毫不客气地射中,刘濞决定不再等了,一定要造反了。不能坐以待削,刀子割到肉上时,就晚了!

刘濞也清楚,造反不会像请客吃饭那么简单,也不会像造钱、窝藏罪犯那么容易,不能成功,就是粉身碎骨,以他自己的力量,扳倒中央政权,成功是没什么把握的,他要把被削过的、将要被削的、害怕被削的诸侯们发动起来,把他们捆到自己的战车上,一起造反。

经过暗中沟通,刘濞联合了胶西、胶东、济南等几位藩王,发动他们一起来造反。

削地的文件一到吴国,造反发起人吴王刘濞,就在他的都城扬州扯起了第一面反旗。大汉的天空阴云密布,烽烟四起。

历史上具有一定震撼性的“七王之乱”被催生了,主持手术的应该是晁错同志,术中没有安排麻醉师。

一时间,血染山河。

汉景帝安排好长安警备司令周亚夫,以太尉(相当于国防部长)的身份领军平叛,并安排总后勤部长窦婴保障后勤供应,之后,在平叛工作会议上问晁错:“晁大夫,你看还有什么好办法呢?”

他也只能问“智囊”了,这个时候,别人都不敢说话,也没人愿意说话。

晁错慷慨地回答说:“皇上,您应该亲自统兵,去平息叛乱,有您在前线督战,能鼓舞士气,平叛也就容易了!”

汉景帝的头一阵眩晕,镇静了一下,问晁错:“我去前方了,长安这里由谁来主持?”

“后方就交给我吧,我愿为皇上分担!”晁错的态度倒是很积极。

晁错能想出这样的对策来,可以说让汉景帝很吃惊,还有些失望,甚至渐渐猜疑晁错有不良用心。如果爱护皇上,就应该去保证他的安全,而不是把他往刀光剑影的前线推。

看到汉景帝对自己的提议没什么反应,晁错又出了个主意:趁吴王还没占领徐县(江苏海里洪泗县东南),还有僮县(安徽省泗县东北),就把这两个县送给吴王刘濞,给点好处,争取让他退兵,就天下太平了。

在一些文章中,大都称晁错为政论家,而没有称他为政治家,肯定是有道理的。政治家应该是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有所作为的,现在看来,晁大人在处理政务,特别是应对重大变故时,真的是有些蹩脚。

先前恶狠狠地要削藩,人家动起手来了,就要送人家土地,如果汉景帝真的这么做了,叛乱的七国真的罢手,各回各家,你以后还削不削藩了,你还怎么混江湖!不过,晁错既然能提出这样的主意,说明他也许不在乎那些。但是,汉景帝没有采纳晁大人的建议,汉景帝实在没弄明白晁大人想搞什么。

在汉景帝为了叛乱的事吃不好饭,睡不好觉,还听不到好的主意,着急上火的时候。晁错同志思想却有些溜号,他开始考虑另一个问题:这个时候,可以把袁盎整死。

晁错先是跟他的下属们商议杀袁盎,他对下属们说:“袁盎做吴国丞相时,收过吴王的钱,替吴王掩饰,说他不会造反。现在,我想请皇上把袁盎抓起来严惩,让他交代吴王的阴谋。”

属官们提出不同意见:“如果在吴王没起兵时,惩办袁盎,也许会中止吴王的叛乱。现在已经乱了,再审查袁盎也不起什么作用了。何况袁盎不会参与阴谋,他也不会知道吴王造反的计划。”

晁大人那些下属们不但驳回了领导的提议,还给他泄密了。于是,正在家闲得发慌的袁盎收到了这个信息,他害怕了。

袁盎绝对不是个任人宰割的主儿,听到消息后,确实有些害怕。当他踱了几圈步,低头沉思了一会,再次昂起头时,目光是坚毅的,还透着几丝凶狠。袁盎没有等到第二天,他穿好衣服,连夜找窦婴去了。

在国家危难时,不去努力地想办法渡难关,却想怎么收拾异己。晁错同志搬起的石头太大、太沉了!

在危险来临时,袁盎倒是临危不乱,他之所以找窦婴,因为窦婴也曾经出任过吴国丞相,如果袁盎因为曾在吴王那里任职而被追究到死,窦婴也好过不到哪儿去。而且窦婴十分反对“削藩”政策,不但与晁错政见不合,而且矛盾公开化,在工作会议上发生过激烈的争吵,而袁盎与窦婴感情极为融洽,正好结成“反晁”同盟。并且窦婴刚被任命为大将军,通过他,可以见到最高领导,对晁错实施扼杀性反击。

窦婴也觉得时不我待,要抢在晁错前面,他马上带着袁盎进宫去见皇上刘启。

袁盎对汉景帝泰然说:“据我所知,吴王和楚王在通信中流露出怨恨,说土地是高祖分封给他们的,现在贼臣晁错肆意欺负他们,侵夺土地,所以才造反。他们就是想杀了晁错,恢复原来的封地。想让他们停止军事行动,只要杀了晁错,赦免七国诸侯王的罪行,叛亂就平息了,不用动刀动枪!”

刘启同志沉默了,袁盎也跟着沉默……

公元前154年正月二十九,中尉来到晁错家里,传达皇上的命令,要晁错一起巡视城区。

晁错没有任何不祥的预感,庄严而隆重地穿上朝服,坐上了车子,跟着中尉一起,在长安城里转悠了起来。巡视的队伍转悠到长安东市时,中尉命令队伍停了下来,他来到晁错的车前,恭敬地请晁大人下车,说还有皇上的诏书要向晁大人宣读。晁错下车跪倒,中尉取出了判决书。一代风云人物,就这样惨死……

我们不禁要问,晁错到底牺牲在谁的手里?是袁盎与窦婴的双剑合璧吗?袁盎固然口舌如刀剑,窦婴也推波助澜,但是,最终决定晁错生死的人,显然不是袁盎和窦婴,更不是七王之乱,他死于汉景帝的心机。

玩政治,就像赌博。一旦玩不好,就会被政治玩。像晁错这种性格的政论家而非政治家,玩政治的结果只能是后者。不过,晁错不在乎,因为,从他开始玩的那时起,他就摆明了要孤注一掷,他是文人,他脑子里填的只有治国的理想。

编 辑/惜墨

猜你喜欢
吴王汉文帝皇上
吴王光鉴铭文复原考释
拔刺
孙武为何敢于斩杀吴王宠妃?
丞相的职责
不开“宝马”上班的汉文帝
宝宝国学堂
皇贿
英雄要离
冗文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