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与图书馆公共空间价值的提升

2012-02-15 10:00王冬阳
图书馆研究 2012年2期
关键词:志愿志愿者图书馆

王冬阳

(深圳图书馆,广东 深圳 518036)

图书馆是一个共享的空间,是人与人彼此共存、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公共场所,这样的空间环境非常适宜志愿者参与其中。以用为本的思想决定了图书馆不仅是信息资源的中心,更是人力资源的中心。信息资源随人“走”,从而使得图书馆成为聚集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公共知识空间。促进信息资源与人力资源在图书馆的有效结合和合理配置,是提升图书馆作为公共空间社会价值的重要前提。志愿者参与图书馆公共服务,是图书馆人力资源的重要补充,志愿服务与图书馆公共服务交互发展是提升图书馆公共空间价值的有效方式。

1 引入志愿服务对提升图书馆公共空间价值的意义

图书馆事业持续繁荣发展,社会公众持续享受便捷、周到的图书馆服务,除了各级政府继续加大投入、图书馆人不断努力之外,志愿者的加入起到了重要作用。图书馆志愿者的贡献不仅在于提供服务、完成各项工作,同时无形中为图书馆公共空间增添新的价值。

1.1 传播志愿精神,提升图书馆公共空间的教育价值

志愿精神具有“春风化雨”和“润物细无声”的感化作用,无形之中能够对服务对象和周围的人群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志愿者的奉献行为具有潜移默化培育读者品格的功效。弘扬志愿精神,对于造就高素质的读者群体具有积极意义。与此同时,志愿者参与图书馆服务,有利于激发图书馆正式员工更好地对待本职工作,从而为公众提供更加优良的服务。志愿者参与图书馆工作,志愿行动具有示范效应,志愿精神具有感化作用,能够提升图书馆公共空间的教育价值。

1.2 塑造公众文明,提升图书馆公共空间的文化价值

一个地区志愿事业的发展水平是该地区文明程度的反映。通过图书馆和志愿者共同的文明召唤,吸引越来越多热衷志愿事业的人加入到图书馆服务中,既能充分利用图书馆这一公共空间促进志愿精神的发扬,又能借助志愿服务推动图书馆精神进一步传播。具有优良素质和敬业精神的图书馆志愿者一定能够为图书馆事业发展增色添彩,为图书馆带来更多的文化内涵和公共价值。

1.3 吸引社会支持,提升图书馆凝聚社会关系的空间价值

志愿服务所体现的社会资本的价值还在于志愿者联系着广泛的社会关系,图书馆志愿者对图书馆的宣传和推崇能够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吸引更多社会关注、吸收更多社会资助。社会力量对图书馆事业的支持反过来又促进图书馆公共空间社会认知度的提升,从而使图书馆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志愿者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图书馆发展凝聚更加广泛的社会联系,既有助于利用社会力量支持图书馆服务开展,又有利于借助社会人士参与推动图书馆的发展。

2 志愿服务参与提升图书馆公共空间价值的可行性

图书馆主要是由政府全额拨款举办的公益事业单位,政府主导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与此同时,图书馆服务公众离不开社会大众的认可与支持,公众认可和支持是图书馆持续发展的动力。志愿服务与图书馆服务具有高度契合的属性。志愿者参与图书馆公共空间建设,使志愿活动和图书馆工作两项事业交互发展,既能进一步深化图书馆公益服务,又能丰富志愿服务的社会表现形式。

2.1 志愿精神与图书馆精神具有天然联系

志愿者秉承“服务社会,传播文明”的宗旨,倡导“参与、互助、奉献、进步”的精神,传播“助人自助”,“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互助理念,这与图书馆公益、利他、无偿的基本原则一脉相承。图书馆精神与志愿精神同样以传承人类文明、服务社会公众为己任,同样表现出对社会公益事业的高度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由于精神层面的高度契合,志愿服务的引入对图书馆公益事业的发展,一定能够产生推动作用。

2.2 志愿服务与图书馆服务同为重要的社会资本

社会资本是人们所拥有的社会结构资源,主要表现为基于信任与规范而形成的社会网络。社会资本是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要素,为社会结构内部的人们提供便利。社会资本不会由于使用而减少,相反,社会资本能在使用中不断增加其价值。志愿服务与图书馆服务同为重要的社会资本。志愿服务是以互助与奉献作为表现形式的社会资本,通过无私奉献,促进各种社会关系、人际关系互动合作、协助发展。志愿服务所具有的社会资本的价值体现在公民之间的信任、互惠与合作。图书馆是以信息网络作为表现形式的社会资本,通过奉行平等、免费、开放的服务宗旨,履行公共服务职责而获得公众的普遍认可,从而成为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志愿服务与图书馆服务交互发展能够使得两种社会资本的价值共同提升。

2.3 图书馆公共空间是志愿服务的最佳平台

图书馆是公众学习知识、获取信息和休闲娱乐的中心,是人与人交往的公共场所,能够为志愿者参与公益服务、奉献社会提供平台。各类志愿者组织可以利用图书馆公益服务活动,促进志愿者资源的进一步发掘。志愿者为图书馆公共服务提供各种支持,成为图书馆与读者之间沟通与交流的桥梁和纽带,既能有效地宣传图书馆职能,促进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开展,又能使图书馆传播文明的使命获得源源不断的公众认可和实际支援。图书馆是最适合志愿服务发展的公共空间,是志愿服务的重要阵地。

3 引入志愿服务,提升图书馆公共空间价值的具体方式

目前,图书馆志愿服务工作岗位的设置主要涉及秩序维持、语言服务、导读、检索培训、图书整理等。除此之外,志愿者参与图书馆服务工作,还可以有更多方式。

3.1 参考咨询志愿服务

不同职业的志愿者可参与到图书馆所开展的各种参考咨询服务中,提供丰富的专业知识、精深的社会经验和最佳实践案例。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引入志愿者参与,既能延伸志愿者本身的职业价值,又能提升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的功能,促使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走多元化发展的道路。

图书馆可以设立志愿者参考咨询员岗位,开发由志愿者提供的专业参考咨询服务。参考咨询志愿服务还可以延伸到互联网。志愿者借助网络登录图书馆公众服务网开展参考咨询志愿活动,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另外,志愿服务时间由软件计时,服务质量由程序设计进行评估。

图书馆构筑的公共空间,既是信息资源的中心,又是人力资源的中心;既是物理实体空间,又是网络虚拟空间。参考咨询志愿服务的有效引入,使图书馆服务资源动态化的趋势更加明显,服务效果将更加明显。参考咨询志愿者的参与,增加了人与人之间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交流,更加突出图书馆作为人的中心的社会空间价值,而志愿者参与图书馆网络参考咨询服务,也拓展了图书馆公共空间的网络边界。

3.2 专家志愿者公共讲坛

图书馆举办公益讲座已成为普遍现象,然而对大多数图书馆而言,聘请专家开展讲座的费用不菲,长期坚持更是困难重重。一方面,图书馆不应放弃公共讲坛这一服务形式;另一方面,图书馆有限的经费资源首先要保障基本服务的开展。因此,通过广泛宣传和引导,吸引专家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图书馆公共讲坛是非常有益的做法。对图书馆而言,专家志愿者公共讲坛的举办,使得图书馆公共讲座这一重要的服务形式能够持续开展;对讲座专家而言,他们既能以专家的身份传播学术思想,又能以志愿者的身份传播志愿精神。当然,专家志愿者公共讲坛的最终受益者是社会公众,这是图书馆和专家志愿者共同的愿望。专家志愿者公共讲坛的开办,能够进一步强化图书馆服务的公益性。

3.3 图书馆网络社区志愿建设

图书馆建设网络社区是进行阅读推广的重要方式。作为公益性、专业化的信息资源提供机构,图书馆是建造公共知识网络的资深专家。图书馆可以向大型的网络社区学习,构筑基于图书馆的网络社区,一方面展现图书馆专业的职业特长,为用户提供规范化的各类显性知识和精准的信息,并不断拓展数字资源网络访问的空间;另一方面,则以谦逊的姿态,尊重广大网民的信息采编能力,着力促进各类隐性知识在网络社区中实现显性化,以此延伸图书馆的内涵:图书馆是一种社会制度,更是一个社会平台。在图书馆的平台之上,用户既是资讯的消费者也是生产者,用户与图书馆员之间、用户与用户之间都可以无障碍地进行互动,用户与图书馆一道成为阅读推广的主体。

图书馆构筑的网络空间既可以是网络论坛、维基百科,也可以是博客、微博等多种网络社区模式。构筑这样的图书馆网络社区,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尤其需要对此具有兴趣爱好和奉献精神的人们的参与网络管理,志愿者正是合适的参与群体。广大青年网民是图书馆网络社区建设的潜在志愿者。图书馆网络社区的构筑以及网络志愿活动的开展,既能丰富图书馆服务的形式和内容,又能使得图书馆公共空间向互联网延伸。

3.4 社区图书馆志愿服务

图书馆服务可向社区延伸,为社区群众提供便捷的信息资源服务。为保证服务持续有效地开展,需要社区志愿者的支持和参与。社区图书馆志愿服务有利于志愿者就近参与图书馆志愿工作,既方便志愿活动的开展,又不影响志愿者的正常生活;既为社区群众参与社区生活提供图书馆服务,又丰富了志愿者本身的社区生活。社区图书馆志愿者是社区图书馆发展的重要保障,社区图书馆志愿者的广泛参与,能够有效延伸图书馆的公共空间,使图书馆的服务范围有效辐射至社区,拓展图书馆服务空间的地理边界。

3.5 “走进图书馆”志愿行动

意识产生行为,行为固化习惯。公民有了图书馆意识,才会更多地走进图书馆,政府也才会有发展图书馆事业的动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需要开发人们的图书馆意识。开展“走进图书馆”志愿行动,精心设计图书馆公益传单并请各类志愿者协助分发,可以促使更多的人认识图书馆,更频繁地走进图书馆,更好地利用图书馆。广告的目的是让受众印象深刻,图书馆志愿者可以成为将图书馆“广而告之”的行动主体。借助图书馆志愿者作为“中介”和“导游”的角色,解决图书馆与读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让图书馆更加了解公众,也让公众更加了解图书馆。

志愿服务是图书馆建设书香社会、传承文化、传播文明的重要补充。随着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志愿者走进图书馆,能够为图书馆文明空间的打造贡献力量,不断丰富图书馆公共空间的内涵,并以积极参与的姿态促进图书馆公共空间价值的提升。图书馆应该主动创造条件,广泛动员和激励志愿者参与到图书馆建设中。

[1]王铮.图书馆志愿者服务怎么开展[N].中国文化报,2011-02-01(5).

[2]詹福瑞.在中图学会年会上关于图书馆志愿者行动的讲话[J].图书馆,2006(4):29.

[3]宋中英.论社会资本概念的分类及其意义[J].齐鲁学刊,2011(1):95-99.

[4]吴建中.拓展图书馆作为社会公共空间的功能[J].公共图书馆,2011(1):3-5.

[5]王子舟.公共知识空间与图书馆[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6(4):10-16.

猜你喜欢
志愿志愿者图书馆
志愿者
我志愿……
我是志愿者
拥有《鹿鸣》书与卡,填报志愿成行家
为志愿者加油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
我是小小志愿者
图书馆
因爱汇聚,志愿同行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