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陶瓷古籍文献精粹》所载陶瓷古籍文献考

2012-02-15 10:00胡英明
图书馆研究 2012年2期
关键词:浮梁县古籍景德镇

胡英明

(景德镇市图书馆,江西 景德镇 333000)

为了传承文明、弘扬陶瓷文化,江西省景德镇市图书馆将馆藏 《陶记》、《陶说》、《景德镇陶录》、《景德镇陶歌》四部陶瓷古籍文献汇编成《景德镇陶瓷古籍文献精粹》一书,并于2011 年8 月分上、中、下三册由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影印出版。 《景德镇陶瓷古籍文献精粹》, 是学者研究景德镇、探究制瓷奥秘不可缺少的工具, 是景德镇制瓷历史的百科全书。 为使陶瓷界人士及感兴趣的读者对陶瓷古籍文献有个基本的了解, 笔者对该书涉及的四部陶瓷古籍文献的版本、作者、内容和史料价值等情况进行了考究。

1 《陶记》

《陶记》最早见于景德镇市图书馆1978 年发现的国内孤本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浮梁县志》上,随后清乾隆、道光年间的《浮梁县志》中均收录《陶记》,且被康熙以后的《饶州府志》、《江西通志》等志书转录,但从未见单刻本。《浮梁县志》于2010年入选第三批《全国珍贵古籍名录》,并在由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举办的“国家珍贵古籍特展”进行展示。

《陶记》的作者为蒋祈。 关于蒋祈,其籍贯、生平均不详。 在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浮梁县志》中将《陶记》题为“蒋祈陶记附”,但未注明写作年代。 在清乾隆七年(1742)《浮梁县志》中却题为“元蒋祈陶记略云”,定为元代著作。 此后,学术界一直沿袭该书著于元代的说法。 20 世纪80 年代初,我国著名陶瓷考古学者刘新园先生根据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浮梁县志》考证,《陶记》著于南宋中后期,并由此引发了一场关于《陶记》著作年代的论辩与争鸣。 论辩双方均引经据典,各抒己见,至今《陶记》成书时间仍存在“南宋说”与“元代说”两种说法。

《陶记》全文共1 090 个字,言简意赅,寓意深邃,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记述景德镇瓷业史的文献,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系统记述瓷器的文献。 在此之前的历史文献中虽有景德镇陶瓷业的记载,但系统性不强。 《陶记》则较全面系统地记述了当时景德镇瓷器的生产组织形式,陶工分工情况,原材料的等级、来源,器物的名称、种类和式样,釉料的制备与装饰方法,瓷窑的形式、装烧工艺、火候,瓷器的行销地区和市场以及赋税等, 并对当时景德镇陶瓷业不景气的原因作了深刻的剖析与探讨。

蒋祈的《陶记》因其内容丰富,涉及面广,而引起国内外陶瓷专家学者们的广泛关注。 据有关资料介绍,此书早传至国外。 1910 年,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的巴沙尔(S.M.Bwshell)的《中国的陶瓷》曾作过该书英文的节译。1937 年,日本《陶瓷》杂志第九号发表了尾崎洵盛对该书的译注本。 在国内,有一些专家、学者对该书作了研究,校注、译注的版本多达4—5 种。 《陶记》为学者今后进一步研究景德镇古代瓷器史,研究中国陶瓷发展史、科技史、经济史, 以至研究世界陶瓷史都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珍贵史料。

2 《陶说》

《陶说》的最初刻本是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 鲍廷博刻本, 第二刻本见于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 年)马俊良所刻《龙威秘书》一书中。 此后刻本渐多。 编入《景德镇陶瓷古籍文献精粹》的《陶说》为1914 年文友堂铅字排印单行本。1984 年,轻工业出版社出版了由傅振伦详加考订注释的 《陶说》译注本。

《陶说》的作者为朱琰。 朱琰,字桐川,别号笠亭, 生卒年不详, 浙江海盐人。 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 丙戌科进士。 是年至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为江西巡抚吴绍诗的幕僚,后授直隶阜平县知县。 阜平素无志书,朱琰首创编纂,惜未及完稿,积劳过度,卒于任上。

朱琰工诗善文,一生著作甚丰,著有《金华诗录》、《明人诗钞》、《唐诗律笺》、《笠亭诗钞》、《金粟山人遗事》等。 朱琰还擅画山水,精鉴赏。 主张“学而求其实用,有裨于国计民生者”。 客居江西时,他亲见景德镇制瓷业, 通过参考经史子集中有关文献与访问老艺人,考察当时窑器烧制方法和成品,撰《陶说》一书,记述中国陶瓷的制作技术及其发展历程。

《陶说》共六卷。 卷一“说今”篇,叙述清朝饶州窑(景德镇窑)及生产过程;卷二“说古”篇,叙述窑器起源,推溯到神农时期,并叙述了唐代到元代的名窑及其产品;卷三“说明”篇,叙述明代历朝官窑器及其生产技术;卷四至卷六“说器”篇,叙述唐虞以至明代各时期窑器。 这六卷中,重点内容是一、三卷即“说今”与“说明”。

《陶说》是我国第一部陶瓷史专著。 《陶说》刊行后,不仅在国内产生了影响,而且也引起了英、法等西方国家的重视。 1856 年,法国人汝莲(M.S.Julen)翻译了该书(节译本),1891 年,英国人布希尔(S.W.BuShell)也翻译了该书(全译本)。 因其“为有用而作”和“为陶人之职志”、“本朝之良史”,故《陶说》成为中外学者和陶瓷工作者研究中国陶瓷发展史和景德镇官窑的一部必读的重要陶瓷参考书。

3 《景德镇陶录》

《景德镇陶录》,蓝浦原著,共六卷,后经弟子郑廷桂增补为八卷,另加入卷首《图说》和卷尾《陶录余论》共十卷,在清嘉庆二十年(1815)由翼经堂刻印出版,清同治九年(1870)重刊,清光绪十七年(1891)京都书业堂又刊。 编入《景德镇陶瓷古籍文献精粹》的为清同治九年(1870)景德镇同文堂重刊本。

蓝浦,字滨南,号耕余,江西浮梁景德镇四图里人,生活于清乾隆时期。 生平敦行力学,然无甚功名,唯以教书为业,著《陶录》未成而抱志以殁。郑廷桂,字问谷,世居景德镇南门,受业于蓝浦,文学上有很深的造诣并名溢乡里。 清嘉庆十六年(1811),在浮梁县令刘丙的帮助支持下,他继承先师的遗志,经过整理、补充和修订,于清嘉庆二十年(1815)定稿刊布,并将书名定名为《景德镇陶录》。

《景德镇陶录》共分十卷,由刘丙作序,郑廷桂作后记。 卷一图说,为景德镇地理形势、御窑厂和从取土到烧炉等十四道工序的陶成图; 卷二国朝御窑厂恭记和镇器原起, 叙述清朝廷在景德镇御窑厂烧制各种御用瓷器及在镇派驻官员督办陶务等事宜; 卷三陶务条目, 叙述景德镇瓷器生产组合、产品窑别、工种、作坊、瓷器款式、各种釉料与配方及产地;卷四陶务方略,叙述瓷土、胎骨、釉果、釉彩及其产地、特征、用法与运销情况;卷五景德镇历代窑考, 历叙唐代以来各代镇窑以及清朝御窑等情况;卷六镇仿古窑考,对古代各名窑均有论证,并列举了仿古器所用的原料;卷七古窑考,附以各郡县窑考及外译窑考;卷八、卷九为陶说杂编,从笔记、小说、文集、丛书和方志里汇录了大批有关资料;卷十陶录余论,计五十三条。

《景德镇陶录》一书是继朱琰《陶说》之后,系统全面地叙述了景德镇制瓷历史和烧制情况,是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景德镇陶瓷史专著。 作者见识广博,访求了许多能人工匠,经过耳濡目染得来知识,查考诸多古陶瓷文献,使该书内容更加丰富翔实,对研究景德镇陶瓷的发展,尤其是明清时期官民瓷业的生产技术成就和生产方式, 具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凡中外研究镇瓷史者无不奉之为圭臬。 法国汉学家汝莲将其译为法文,并参考它和《陶说》撰《中国瓷器的历史及造法》。 日本明治四十年(1907)由京都开益堂出版藤江永孝的《和汉对照景德镇陶录十卷》。 国内近年来也有一些关于《景德镇陶录》的“详注”、“校注”、和“图说”本相继出版。

4 《景德镇陶歌》

《景德镇陶歌》,龚鉽著。 该书未见原版,从书后跋中可知该书初刻于清道光四年(1824),现所见版本为民国时期中国书店的校印单行本, 且该版本目前国内也不多见。 20 世纪90 年代以后,国内有几家出版社陆续出版有关陶瓷古籍的汇集本均将其收录其中。

龚鉽,生卒年不详,字适父,又字季适,号欧可,南昌县人,生活在清嘉庆、道光年间,历任庐陵、宜黄、永宁等县教职,著有《六如集》、《龚欧可文钞》、《龚欧可诗钞》、《南昌年俗考》、《乐府诗钞》等诗文集。 《景德镇陶歌》由龚鉽自己作序,叙其著书原委。 书后有其友人杨振纲作跋。 据其自序可知,作者曾在浮梁任幕僚四年。 在此期间,他留心陶业,“谒御窑厂,探坯房窑户,看满窑辄经日”。 天长日久,龚鉽结识了不少穷朋友,窑工见他平易近人,便将许多烧瓷的艰辛和要领向他倾诉。 龚鉽将这些均写成诗,有100 余首。 后诗稿失散,清道光三年(1823),龚鉽从友人处复得旧稿,于是从中精选60 首,“题曰陶歌”,刊刻出版。

《景德镇陶歌》60 首,均为七言绝句,每诗均无题, 每首诗后都有简短的原注。 诗的内容非常丰富, 主要记述清代景德镇制瓷工艺并涉及陶瓷历史、陶瓷贸易、生产管理、民情风俗、窑民生活等各个方面。 其中约三分之一的篇幅具体翔实地记载了清代陶工制作瓷器的全过程,从原料、成型、烧成、上釉、彩绘到各工艺细节几乎都有描述。 因此,可以说《景德镇陶歌》是一部反映古代陶瓷工艺的通俗史料和一轴制瓷劳作的画卷, 形象而真实地再现了景德镇窑业的历史。

《景德镇陶歌》是我国第一部陶瓷诗歌专集,与前述三部陶瓷古籍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之处。共同点是同是叙述景德镇的制瓷史、工艺史,不同的是其表现手法。 《景德镇陶歌》以诗歌专集的形式,将瓷业、瓷技、瓷风、瓷俗融为一体,从这个意义上说,《景德镇陶歌》不仅具有珍贵的文学价值,同时还具有珍贵的陶瓷史料价值, 是景德镇陶瓷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1] 林景梧.瓷都史话[M].南昌:百花洲出版社,2004.

[2] 傅振伦.朱琰《陶说》简介[J].景德镇陶瓷,1981(1)38-39.

[3] 卢家明.《景德镇陶录》探析[J].自然科学史研究,1998(2):176-187.

[4] 傅振伦.景德镇陶录详注[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3.

[5] 童光侠.漫谈《景德镇陶歌》[J].景德镇高专学报,1995(3):1-11.

[6] 杨静荣.《景德镇陶歌》及其历史价值[J].故宫博物院院刊,1994(1)33-35.

猜你喜欢
浮梁县古籍景德镇
景德镇陶瓷夏令营
浮梁县:荻湾乡村振兴开发项目引领乡村全面振兴
中医古籍“疒”部俗字考辨举隅
浮梁县实施“两山”银行的可行性分析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
景德镇明清御窑厂遗址保护区
关于版本学的问答——《古籍善本》修订重版说明
我在景德镇遥望耀州瓷——两个“瓷都”相距千里
关于古籍保护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
景德镇市浮梁县的“慢城”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