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型社会背景下高校馆在师生终身学习中的作为❋

2012-02-15 13:08朱小玲
图书馆 2012年6期
关键词:学习型师生数字

朱小玲 刘 亚

(1.浙江工商大学图书馆 浙江杭州 310018;2.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 浙江杭州 310037)

1 学习型社会的背景介绍

十七届六中全会将文化作为中央全会的议题,充分说明了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局中的重要性。简而言之,就是要文化强国。而文化强国建设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要提高公民的人文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设学习型社会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产物,是促进公民的终身发展与完善的需要,是培养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需要,也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需要。

上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哈钦斯在《学会学习》一文中最早提出了学习化社会。他认为在一个学习化社会,必须保证向所有公民提供发展所需的教育和学习机会;强调个性化学习,每个公民可以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和兴趣自主地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法。更为重要的是强调学习不再是一种义务,而是每个公民的一种社会责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2年在其著名的《学会生存》报告中,把“学习化社会”作为人类未来社会形态的构想和追求目标。20世纪90年代起,日、美、新加坡等国纷纷在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方面进行机构调整和政府引导,1997年3月在加拿大渥太华召开的终身学习会议,提出了“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的思想〔1〕。越来越多的国家把建设学习型社会作为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追求的战略目标。在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江泽民提出了致力于“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的主张,在十七大报告中他再次提出要“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所谓学习型社会,就是有相应的机制和手段促进和保障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社会。各种非正规教育、阶段教育、职业教育等和学历教育一起成为学习型社会并重的教育方式,图书馆作为重要的社会教育资源,在学习型社会中将发挥出更大的效用和影响。教科文组织发布的《公共图书馆宣言》中,认为教育是图书馆的使命之一,图书馆是“长期教育战略的基本组成部分”〔2〕。蔡元培说过:“教育不专在学校,学校之外,第一是图书馆。”这充分说明了图书馆在学习型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有研究表明,“一次教育”的概念已过时,大学阶段只能获得需用知识的10%左右,其余90% 的知识都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才能取得,那种靠正规学历教育受用一生的概念早已过时,不断学习已和现代社会的工作、生活紧密交织在一起。学习型社会对图书馆教育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如何紧跟社会发展趋势,正确处理与学校教育各个环节和课程的紧密联系,开辟一条有利于师生终身学习的教育创新路径,在学习型社会建设中有所作为,成为当前高校馆发展建设的重要课题。

2 数字时代师生利用图书馆资源状况调查

为确切掌握师生阅读变化的第一手资料,笔者以杭州下沙七所高校师生为问卷调查对象,2011年4月对师生阅读,特别是数字资源利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不容乐观〔3〕。

2.1 图书馆的数字资源没有得到很好利用

有69.1%的同学上网是为了玩游戏、看电影等娱乐活动,或看新闻、收发邮件等,真正利用图书馆网查阅专业电子图书或期刊资料的读者很少。即便是使用图书馆数字资源,其主要目的也多为完成毕业论文或课程作业,较少用于了解更深层次的经济资讯或国外学术发展情况。

受调查的教师上网的主要目的是查阅期刊资料,看新闻等,而使用图书馆电子资源则主要是为了跟踪国内外学术进展情况,进行科学研究、教学或实验需要,对比之下教师利用图书馆资源有学习和研究的针对性目的,更加理性和科学。

2.2 不使用图书馆电子资源的主要原因

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师生均回答因为有其他途径可以满足信息的需要而不用电子资源,可见在信息发达的社会中,师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增多了。但有26%的同学和36%的学生分别因为不知道有电子资源和不懂如何使用而不用,教师竟也有21%的人“不知道如何使用电子资源”。

2.3 学生用在阅读上的时间随年级逐渐增加

有22.3%的大学生阅读时间在半小时以下,甚至于不阅读,特别是大一学生,这样的阅读状态竟占了25.3%,阅读在1-3小时以上的只占43.2%。高考重压之后的阅读空白很值得关注和探究。除教学备课外,教师每天花在阅读上的时间1-3小时以上的占72.9%,明显高于学生。但也有近10%的教师阅读时间少于半小时、甚至是零阅读。

3 学习型社会背景下图书馆在师生终身学习中的作为

大学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场所,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也是文化创新的引导先锋。一所大学的文化与品味、志趣与校风,可以体现出该大学价值观的高下。在创建学习型社会中,大学如何站在精神高原之上,创新优秀文化,引领高雅文化,抵制低俗文化,这是大学应该深思的问题〔4〕。

作为教育支柱之一的高校图书馆,在建设学习型大学、学习型社会中应担负起更多的社会教育责任。针对上述调查问卷中师生阅读现状,为了更好地开展导读服务,使其养成利用图书馆文献资源的习惯,进行积极有效的学习,并掌握利用图书馆的技能,特别是利用电子文献资源的技能,为他们将来终身学习奠定厚实的文化底蕴和技术后劲,笔者认为图书馆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作为:

3.1 改进传统服务,提供一站式检索

随着数字资源的日益丰富和普及,图书馆应与时俱进,有所变革。首先是整合各种信息资源,方便读者同一入口检索;其次细分读者队伍,提供更加针对性的个性化特色服务,提升读者体验感受。从问卷调查已知,网络阅读确已成为师生业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便于读者方便、快捷地在浩如烟海的数字文献中精确地查到所需资料,我馆推出了“一站式检索”服务平台,为师生终身学习提供了极为便捷的平台。

在“一站式检索”服务平台中,图书馆把全馆所有的中外文数字资源进行了有机整合,读者只要在一个检索框内输入关键词或文献名称,就可以查到馆藏的所有相关文献,包括图书、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等。在教学区IP范围或VPN代理环境下,均可以直接获取全文。同时,“一站式检索”还能与本馆的纸本图书统一检索,极大地方便了读者。“一站式检索”服务平台还可运用云计算技术,实现了云服务。图书馆与全国1000余所高校图书馆建立了云共享服务,如果读者查到的文献本馆没有收藏,可以通过云邮箱服务从其他有馆藏的图书馆便捷地获取需要内容。

3.2 追踪校友读者群,开发电子图书馆远程教学

高校图书馆目前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学习教育资源,但这些资源大都不对社会群体开放,造成了大量的资源闲置或利用率不高。同时由于众多的学习资源不能对外开放而造成不能共享,很多具有学习愿望的社会组织和个人无法利用这些学习资源。

每个高校都有庞大的校友群体,如能首先确立为各自校友的读者群保持终身服务的理念,不放弃、不抛弃,以此为突破口进一步向社会开放,那么高校馆在学习型社会背景下的作用也就能无限延展了。

数字时代,使得广大校友读者便利地从校外获得母校图书馆馆藏资源服务成为可能。图书馆要顺应学习型社会的发展需要,充分发掘电子图书馆的新功能,整合各种教育培训资源,参与编制远程教学计划,组织远程课程教学。编制各种与教学相关的专题节目,和供自学的各种专题书目,让读者既可以在校园范围使用,也可以在其他网络许可地址使用,从而产生新的网络学习或教学社区,即便是离校多年的校友也能随时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母校的教学、文献资源,充电加能,保持终身学习的旺盛热情。

电子图书馆在支持非正式教育和远程教育上,比正式的学校系统更具优势,符合学习型社会时时有学习之机,人人有学习之所的需要,能确保校友在终身学习中无后顾之忧。

3.3 开辟数字资源教学演示场所,实施一对一上门辅导

目前高校馆对数字资源的投入都在逐年增加,但用巨资购买的数字资源利用却不尽人意。从问卷调查中得知,师生对如何使用数字资源均存有困惑。为使昂贵的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加强数字资源利用教育刻不容缓。

现在各图书馆基本上都有如何利用数字资源的常规性讲座,一般图书馆都提供了电子邮件、QQ实时解答,许多图书馆还采用了微博、博客、阅读社区等最新流行的数字化服务手段,可谓多途径多方式。但由于读者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图书馆又基本上是等客上门,所以效果仍不明显,必须创建新的教育通道。

除传统的电子阅览室外,高校馆要充分利用自己现有的场所,随时对读者进行图书馆信息意识教育、信息知识教育、信息技能教育。可利用流通书库读者大量进出的特点,进行数字资源利用教学,在借阅大厅不间断地滚动播放各种课件,如数据库的介绍,使用方法、特点、常见问题解答,最近的讲座内容和安排等等,不失时机地进行宣传,让师生耳濡目染,提升信息素养能力〔5〕。要把数字资源的各种讲座信息、课件等视频教学片醒目地挂在图书馆主页上,供读者随时下载使用。同时要对不同阶段新添置的数字资源,写出相对应的宣传材料,除了在网上发布外,还可以通过邮件直接发给相关的读者〔7〕。图书馆主页应主动链接到各学院网页上,方便师生利用各类文献资源。对于问卷调查中读者对获取全文数据感兴趣又不知道如何获取这一困惑,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文献传递宣传普及工作,把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功能发挥到极致。

除传统讲座外,图书馆还可以开展一些直接有效的主动服务,针对某个学院或一些老师的需求做针对性小范围的个性化讲座,可派资深馆员深入到校办公大楼、学院会议室、教师家中、学生宿舍,甚至是已毕业的校友读者群中,上门传经送宝,宣传图书馆文献资源,尤其是数字资源的利用。这种直接的面对面交流和示范对一些老年读者或有一定“网盲症”或技术障碍的读者是最有效的服务方式。

3.4 发挥图书馆教育职能创建新颖阅读区域

当今社会,各种娱乐活动丰富,诱惑多多,读者只依靠自身求知欲的驱动进行学习是不够的。图书馆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职能,要从事净化灵魂、延续文明的事业,要理性和坚守,要搏击和创新,要注重精神的凝聚和脚踏实地的文化自觉行动,营造向上的阅读氛围,吸引读者进行文化的滋润,进而获得积极的价值取向。

阅读环境会干预读者学习活动的热情、影响学习活动的效果。图书馆要善于利用空间打造来激发读者的阅读欲望和心情,让散发着迷人墨香的书籍插上充满活力的翅膀,与读者倾心交谈,以境育人。要敢于尝试突破常规的导读方法,与时俱进,大胆革新,创建一个不同寻常的温馨雅致的阅读区域,即一个能满足读书人心中对灵魂安慰的隐秘渴求的栖息地。这里的书是精挑细选的,读书的氛围是优雅舒适的。这个区域的真正优势在于选择书籍的眼光,垃圾书没有存活空间。

传统阅览室成排成排的书架,像一片大海,茫茫无际,读者必须有较高的阅读修养才能挑出好书,否则很容易迷失;要么空间局促,很容易让人失去阅读的兴趣。新的阅读专区陈列的图书不追求齐全,只要求有品位、有内涵、有热点,书架上的任何一本书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值得反复阅读。高品位的遴选,不会浪费读者的时间,还能起到阅读指导作用,培养终生阅读的兴趣。目前出版业供过于求,有悖于出版生产规律的高歌猛进,趋利附势的媒体效应,短视的价值追求,干扰了读者的阅读视线。图书售价并不代表其真正的价值,要帮读者遴选真正的好书,选择与推荐为读者创造更多价值的好书。要让爱书的人容易找到值得爱的书,要让爱书的人因为图书馆员的精彩推荐而产生共鸣,迫不及待地坐下来阅读,进而借回家细品。

4 结束语

校园文化建设靠的是内涵的支撑,学习型社会背景下图书馆在引领读者学习时,要切实防止无为而治带来的娱乐化、低俗化的阅读倾向。轻松、多元的阅读当然也是一种文化消费需求,但校园文化的主流应是宣扬、传承中国的文化精神,培养自觉、自信的民族文化,文化的价值诉求应与高等学府的形象相匹配。图书馆需要提升对文化内涵的认识、理解和自觉,在自觉的思考中努力探索、实践,没有健康核心价值观支撑的校园文化只能是一个灵魂苍白的躯壳。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学习型社会,不是一句应景的口号,而是艰巨的世纪任务。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要求包括图书馆在内的所有社会教育资源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学习场所和学习机会,图书馆具备的特殊优势还可以为读者提供专业的知识领航,这也是图书馆责无旁贷的教育责任和时代使命。

1.刘岚.图书馆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中坚力量.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4(1):15-16

2.张璟.论图书馆在创建学习型社会中的作用.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4):128-129

3.朱小玲等.浙江省高校图书馆读者阅读问卷调查统计分析报告.浙江高校图书情报工作,2011(5):35-46

4.郭丹.大学文化的内涵与建构.文汇读书周报:2012-02-17(3)

5.王亚秋.学分制下高校图书馆多元化文献资源保障体系的构建.农业网络信息,2008(7):57-59

6.乔冬敏,于丽萍.新信息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用户信息需求调查分析.图书与情报,2010(4):91 -93,99

猜你喜欢
学习型师生数字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五环节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做学习型父母 和孩子共成长
答数字
数字看G20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双成对
新时期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建设学习型关工委的回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