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智慧的实现

2012-02-15 06:48刘志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1年12期
关键词:经验智慧理论

刘志

教师教育贯穿于教师职业生涯的每一阶段,从教师的培养开始直到教师光荣地退休。这一过程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教师教育智慧在不断地学习中和教育实践中获取,经过教师个人反思,从熟练掌握到潜移默化地运用于实践。按照教师成长的特点,教师教育智慧可分为:教育准备,即教育理论智慧的获得;教育实践,即教师在实践中运用理论并且获得教育实践智慧;教育反思,在理论学习和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是对理论和实践的超越,形成个人风格,也就是教育智慧的真正获得。

教育准备

教育智慧是一种教育能力,也是一种教育境界。这种能力或境界需要建立在认知的基础上。亚里士多德说:“智慧由普遍认识产生,不从个别认识得来。”教育智慧即以掌握丰富的知识、理论和教育规律为基础,其中包括一般文化知识、学科专业知识、教育学科的基本知识、教育教学的基本技能和艺术,并且是经过加工后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它们包含了一切与教育有关的普遍规律。这些理论和教育规律经过无数智慧头脑分析和哲学思维加工得来,是人类智慧的积累和提炼。教师教育在教师的职前培养阶段应该做的就是尽可能多地让教师掌握基本的专业素质,获得教育理论智慧。这是教师的准备阶段,恐怕教师教育在这阶段不能给教师以教育理论智慧已经很久了。教师教育智慧的前提是关于教育教学的知识,包括科学文化知识、教育科学知识和教育情感及价值知识。教师教育的前期工作应该做好知识教育,培养教师教育理论智慧,为教师实践做准备。

教育实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师在教育准备阶段学习获得的教育理论智慧需要运用于教育实践,通过教育实践把学来的智慧转化为自己的智慧。也就是说,通过教育经验与教育理论的碰撞产生的火花才是教师自己的智慧火花。教师需要学会说自己的话,走自己的路,拥有自己的教育实践智慧。“教育实践智慧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有关教学整体的真理性的直觉认识。它来源于教学经验,通过对具体的教学情境和教学事件的关注和反思,将感性的、表面化的经验提升,使其内化为教师的实践能力。它是在实践中知道‘如何做的一种综合能力表现,是教师应用长期积累的经验灵活把握、恰当处理各种教育问题的能力”。在教育实践中,教师是教育目的、意义、价值的直接体现者、承载者和实践者,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教育智慧主要通过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体现。教师的智慧就是体现在应对这些备课教案之外的随机事件中。在这种环境中教师的智慧得到提升。博学并不一定能产生智慧,犹如最优秀的数学家未必能讲好一堂中学的数学课一样,所以教师需要教育实践,在教育实践中运用教育理论,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产生教育智慧。

教育反思

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是教学反思的过程,更是教育智慧提升的过程。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反思是智者修身养性的方法,教师修正自身思想和行为更要反思。每位教师都是通过获取间接经验来提高专业素质的,间接的经验包括教育理念、教育价值和教育技艺,教育理念和教育价值将影响到教师的教育行为。教师在教育行为之后将产生教育结果。教学反思即教师在一定的教育观念指导下,对教学的目标和结果以及教学过程的思考、质疑和评价,总结利弊,对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方法进行扬弃、改正和提高。教学反思有利于教师对教育行为的全面的、深刻的认识和教育经验的积累,有利于教师教育思想的积淀和升华,也有利于教育创新。教师对自己工作的反思也是教师教育责任心的体现,是教师对工作负责,对学生负责,更是教师的教育精神。

教育智慧是教育理智(包括明智)与科学教育意识、教育能力与教育艺术的统一。通过感性认识获得的间接经验是知识,亲身实践得来的是经验,在此基础上的行为是模仿,不能称为理智、能力和艺术,必须经过思维加工与创造过的知识和经验相结合才能产生理智和能力。教师在教学之后通过个人反思,总结经验,通过小组讨论,发现优缺点,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这种反思是教师的教育价值观念的更新,是教师们思想的交融和互动,也是教师集体智慧的结合过程。教师的教育境界在教育反思中得到提升。

教育准备、教育实践和教育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必要途径,对教师教育智慧的生成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师教育中,教师教育智慧形成的每一个过程都应该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育和学习的过程,也是教师个性形成的过程。

(作者单位:四川广元市教师培训中心)

猜你喜欢
经验智慧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