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容外部献策的中国才是自信的

2012-03-01 17:36
环球时报 2012-03-01
关键词:社评判断力世行

“独立学者”杜建国星期二在世行行长佐利克记者会上做当面声讨,引起舆论广泛关注。杜建国猛烈抨击世行与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共同撰写的报告,称其为世行对中国下的“一剂毒药”。互联网上迅速有人跟风,给该报告贴上“鼓励国有企业私有化”等标签。

看来一些人并未认真研读该报告,或者他们对信息的辨识出了问题。报告确实提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但这是中共15大以来国家的一贯主张。该报告中并无一处提“国有企业私有化”,一些批评者树立的靶子不真实,加入了大量他们自己的想像。

更重要的是,反对中外学者搞联合研究,这种态度过于保守。中国与世行的合作已经持续几十年,世行向中国提建议是正常的,保持它对华建言的积极性,对中国有益。此外世行参与研究,也是在国际上传播中国真实信息的过程。中国应有自己的判断力。我们不应像小孩子一样容易轻信,或者看着所有“外人”都像“坏人”。

联合报告中的所有主张都是建议,而非中国的政策。维护机构和学者政策建议的积极性同样很重要,中国不能所有事情一出来就是政策,必须有一个意见博弈和学术研讨的开放过程。

在记者招待会上当面声讨佐利克不应受到鼓励。西方也会偶尔出现这样的“个性化抗议”,但这种抗议无论在哪,都会被归入非理性范畴。它们不会被当成抗议者有尊严的表现。

环球时报2月28日曾就上述联合报告发表社评,对其中大部分观点表达了认同。同时也提出,该报告为描述2030年的中国,使用了“高收入社会”的概念,中国政府不应将它接过来。尽管世行的“高收入”标准只有大约人均GDP一万美元,但这个概念很容易给中国社会造成误解。中国应坚持用“小康社会”、“中等发达国家”等描述国家的愿景。

该社评还提出,“中国现在需要思想碰撞,因为我们需要一些意外的触动”。在出现佐利克遭抗议风波后,我们重申坚持2月28日社评中的这些观点。

经济总量以及综合国力已是世界第二的中国,能不能继续发展好,心胸至关重要。我们不仅要听得进不同意见,甚至要受得了外部为了各自利益对我们使出一些小动作。我们当然要维护自己利益,甚至有时针锋相对,但不能主动将摩擦转化为敌意,让对外部“用心”的质疑堵住我们的思路,我们的包容必须是连着战略的自信。

世行在中国的改革和发展中总体上扮演了促进者的角色。尽管世行的政策建议会含有“复杂因素”,但这种“复杂性”应当说没有超出正常区间。世行的思想方式从来没有主导过中国的决策过程,它不可能取代中国人的判断力。

我们支持中国学者对世行的各种主张开展辩论。其实中外学者联合撰写报告就是思想交流和碰撞的过程。它帮助中国人和世行都开阔了眼界,世界也通过世行的参与更多了解了中国。现在有更多人参与到争论中来,这是好事。但我们必须记住,争论不等于排斥,兼容的境界更高。

猜你喜欢
社评判断力世行
张季鸾写作特色评析
世行行长连任遭工会阻挠
机械能守恒定律应用易错题分类解析
环境会影响判断力
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