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片元素”点缀多国电影

2012-03-01 12:53
环球时报 2012-03-01
关键词:奥斯卡好莱坞艺术家

本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程 岗 本报特约记者 张依诗

曾几何时,“默片”已然是电影博物馆里的名词,但就在本周,一部形式感强烈的法国电影《艺术家》却凭借致敬式的讨巧手法击中奥斯卡的芳心,一举拿下5座小金人。这部现象级黑白作品迅速引发电影界的反思:一部无声电影,在今天还会不会受欢迎?

默片在当今影坛属于“易碎品”

对于《艺术家》(见图3剧照)“无声胜有声”的表现,《好莱坞报道者》评价说,“以现代眼光看,这部影片的观赏性虽不及商业大片,却有别具匠心的意味”。更有媒体称其承载着带领年轻人了解电影本源的使命感。作为电影最初的形式,默片的“默”并非没有声响,而是指没有对白和音效。电影创始者卢米埃尔运用景深和特写镜头创作了《工厂大门》、《火车进站》等最初一批“最沉默的电影”。很快,默片时代的导演就懂得为电影配上音乐,早期的电影在播放时甚至需要一个音乐团在旁“配乐”,所以电影当年被称为“伟大的哑巴”。

如同《艺术家》中讲述的从默片到有声歌舞片的变迁一样,有声电影曾遭到一些默片大师的抵制,包括卓别林、爱森斯坦、小津安二郎等大师级导演。不过他们都在抵制一段时间后转投有声电影的怀抱。卓别林在1936年拍摄了自己最后一部默片《摩登时代》(见图2海报)。至此,默片终于寿终正寝。如同现在3D技术席卷好莱坞一样,有声片是当时电影的大势所趋。目前各国每年出品的默片数量寥寥。消费也好,怀念也罢,大银幕上重现《艺术家》这样纯粹的黑白默片,既可看作极具勇气的挑战,也可视为卖点精确的“计算”。

“默片元素”爱上怀旧和幽默

尽管作为类型片,默片在本世纪的电影史上已经没有立身空间,但这些年,全球导演没少用“默片元素”来展现怀旧情结或者创意化的幽默感。观众能在很多电影里看到“默片化”的片段。从早年法国大师梅尔维尔影片中的无声场景、苏联电影家塔可夫斯基的静默,到日本导演沟口健二的不语,都流露出各国电影人对默片的“深情一瞥”。西班牙著名导演阿尔莫多瓦则干脆在电影里直接插入一段默片。在本届奥斯卡大热影片《雨果》(见图1海报)中,斯科塞斯加入的默片连放段落也表达了对老电影时代的回忆。无独有偶,今年贺岁档上映的国产电影《大魔术师》,也借用黑白、字幕、快速镜头等默片元素营造出意外的喜感。

默片抛弃台词的特性决定其返璞归真的表现力,这种沉默的艺术反倒能聚焦更精准的表演和更真挚的情感。法国《费加罗报》说,现在的默片更多的代表着一种怀旧情怀。尽管19世纪30年代乔治·梅里埃让默片变成彩色,但现代人拍摄的默片以及默片片段均倾向于用黑白无声展现最初的审美情趣。对此《艺术家》导演迈克尔·哈扎纳维希乌斯表示:“我知道很多人都有默片梦,因为这是最纯粹的讲故事方式。”

默片复兴还是昙花一现

虽然《艺术家》横扫2012年的各大颁奖季,无声地征服了影评人,但连其导演都承认,这只是一次取巧的尝试,和《雨果》一样,都是用不同形式,在传统胶片电影遭遇数字技术冲击的当下,提醒人们记住电影的意义。

可除了致敬,《艺术家》这种纯默片并未在大众范畴内得到商业认可。在其拿到2012年金球奖的当周,北美市场特意为其扩映到662家影院上映,拿到237万美元的票房。截至目前,该片的总收入未能达到2000万美元。与去年《社交网络》、《国王的演讲》的票房成绩相比,这部黑白默片在铁杆影迷之外很难再吸引到多少主流观众。无论奥斯卡给出多少肯定,《艺术家》对于默片时代的致敬很可能止步于温暖人心的观感。谈到默片的前途时,该片导演迈克尔·哈扎纳维希乌斯更是直言:“好莱坞很明智,我想电影人都不会跟风拍默片的”。▲

猜你喜欢
奥斯卡好莱坞艺术家
好莱坞灵异跑车之谜
CRAZY RICH ASIANS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暖!一猫有难,众猫支援
动物奥斯卡
阿达姆松
怎样打造好莱坞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