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患儿A群轮状病毒感染300例检测分析

2012-03-15 10:19梁友宝朱穆喜
淮海医药 2012年5期
关键词:同年龄组轮状病毒病原体

梁友宝,朱穆喜

轮状病毒(RV)是世界范围内引起婴幼儿病毒性腹泻和肠炎的重要病原体,发病高峰在秋季,又称为“婴幼儿秋季腹泻”[1]。能够造成人类腹泻的RV只有A、B、C群,人们较为熟悉的婴幼儿腹泻病毒是A群轮状病毒,B群至今只在我国曾有暴发流行,C群仅有个别发现[2]。为了解本地区A群轮状病毒感染情况,本文对来我院就诊的腹泻患儿的粪便进行轮状病毒检测,同时进行显微镜常规检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检测材料 标本来源:我院儿科门诊及住院部的腹泻患儿新鲜粪便标本300份,男198份,女102份。主要试剂:轮状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由杭州艾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1.2 检测方法 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在规定时间内判定结果。

2 结果

2.1 不同性别患儿RV阳性率比较 RV阳性男患儿72例和女患儿40例,阳性率分别为36.36%和39.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性别的患儿RV阳性率比较

2.2 不同年龄组RV感染情况比较 以6个月~2岁组的RV感染阳性率最高,占43.58%,与其他年龄段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2.3 粪便镜检情况 经同时对112例RV检测阳性的粪便标本进行显微镜镜检,其中53例脂肪球阳性,12例白细胞阳性,分别占RV检测阳性例数的47.32%和10.71%,二者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

表2 不同年龄组RV感染情况比较

3 讨论

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重要病原体,根据其基因结构和抗原性,可将其分为A、B、C、D、E、F、G 7群,其中A群轮状病毒是最常见的病原体。本检测显示,轮状病毒引起的婴幼儿腹泻无性别差异,而不同年龄组则有差异,以6个月~2岁的婴幼儿感染率最高,而<6个月和2~5岁的检出率较低。因为<6个月婴儿可通过乳汁获得分泌性IgA以及通过胎盘从母体带来的特异性抗体,使得婴儿不易感染或感染后无症状或症状很轻[3]。同样,大于2岁的幼儿其免疫系统逐渐完善,使其感染率降低,而6个月~2岁的婴幼儿是在外来免疫抗体降低而自身免疫还不够强大的时期,最易受感染。

轮状病毒感染后的表现是呕吐和腹泻,大量的水样稀便或稀米汤样便,不伴有脓血,本资料也显示,粪便常规镜检以脂肪球为主,这将给临床治疗提供帮助。若治疗不及时或方法不正确将危及患儿生命[4]。

[1] 胡亚美,江载云.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89.

[2] 牛 雷,黄莉莉,王 兰,等.386例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调查[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8):2006-2007.

[3] 杨凌云.母乳中抗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作用[J].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2005,32(3):174.

[4] 张希兰.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情况调查[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13):1565-1566.

猜你喜欢
同年龄组轮状病毒病原体
猪轮状病毒病及其防控措施
不同年龄组人群接受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途径的分析
野生脊椎动物与病原体
病原体与自然宿主和人的生态关系
揭开“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的面纱
伊犁地区蝴蝶兰软腐病病原体的分离与鉴定
病原体与抗生素的发现
微刺激方案在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患者不同年龄组中的临床结局分析
犊牛轮状病毒腹泻的防治
一起兔轮状病毒的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