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重视和培养学生“质疑”能力

2012-03-15 09:32李萍
中国人民教师 2012年1期
关键词:质疑教材教师

李萍

古今中外的哲人是很重视发现问题的。费尔巴哈说:“新知识从疑问中产生”。我国宋代的教育家张载说:“学则需疑,学贵善疑”。李政道博士说:“学生最主要的就是学会提问,否则将来就做不好第一流的工作”。我们要培养开拓性人才,就应该教会学生生疑、质疑、善疑,而不是由教师来代替他们,要把由教师提出的问题逐渐变成就学生来提出。初中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基础,经过有计划的训练,是能做到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发展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才能使学生由“学会”转变为“会学”,使教师就“教”过度到“不教”。那么,怎样来培养学生生疑、质疑、善疑的能力呢?

首先,要形成一种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每个学生都有求知欲、表现欲和成就欲,这是产生学习兴趣并进而形成学习动机的基础,而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是满足学生求知欲、表现欲和成就欲的前提。教师应当用广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可亲的教态、生动的语言、富有吸引力的教学方法,启发诱导鼓励学生去思考、去探究;要爱护和相信每一个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自信自强;对学生的每一点发现、每一点提高都给予充分的肯定。应当设造这样一种环境氛围:每一位学生随时都可以提出问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不管自己的意见正确与否,都会受到正确的对待,因为任何探索都是有意义的。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才能积极的生疑、质疑、解疑。那种“一言堂”“满堂灌”,容不得学生发问的做法,只能压抑学生的求知欲,久而久之,只能把学生培养成为被动的知识接收器。

其次,教师示范,授之以法。学生生疑、质疑之后,还要教会学生善疑,这才是最重要的。学生往往是从模仿和借鉴开始的,要教会学生善疑,首先教师要做好示范。而课堂上分析作品时,教师要做到立场观点正确鲜明,思路条理清晰,方法科学得当,语言准确生动。具体操作时,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把一篇作品遵照其逻辑规律,分解为切入角度准确、梯度合理、深度适宜的一个个问题,然后分析问题。不仅要搞懂“是什么”,更要弄清“为什么”,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教师的示范,目的不仅是要让学生学会教材,更重要的是从中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立足于学习它遵循的思路和使用的方法,重视对隐含信息的发掘、零散信息的总结以及对他们的评价,落脚于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和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古人说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正是这个道理。

再次,激发引导,组织调控。学生生疑、质疑、善疑的能力是逐渐培养出来的。教师要有计划地由自己提问过度到学生提出问题。开始,教师要先激发学生生疑、质疑,要激活学生的思维,扩展学生的思路,诱导学生开口。常用的方法有:投石法、暗示法、悬念法、辨析法、对比法、连续法、联想法等等。学生动起来后,要引导学生反复深入思考。不仅从常理、常规、常式中去生疑,也要从特殊、拗格、变式中着眼去生疑;要多注意教材中的深沉含蓄和意在言外的文句,多注意起关键作用的部分;要培养学生由提出孤立的单个问题而逐渐能提出系列化的问题;由提出比较简单的表面化的问题到提出比较复杂的深刻的问题。这当中,如果学生提到了独到的有新意的问题,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学生开始生疑、质疑后,会出现种种问题,这就需要教师的组织调控。当学生的思维裹足不前时,这就需要教师点拨疏通;当学生提出的问题偏离了教材时,这就需要教师调整修正;有时学生提出的问题过于分散杂乱,这就需要教师集中理顺。当时机成熟时,还要归纳总结。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一般来说,教师不要急于表态下结论,而应组织学生讨论,最好是七嘴八舌,甚至是争得脸红脖子粗。这样多方交流,相互启发,深刻反思,使思维处于最积极最活跃的状态,将大大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而且最容易出现“顿悟”,产生认识上的飞跃。有时,学生提出的问题不宜让学生讨论,教师也可以来讲解,但讲解要有启发性。如问题没有普遍性,可指点途径,让学生课后自己去解决,或者在课下做个别讲解。

最后,提出问题的方式多样。学生可以在教师讲授和学生讨论中随时提问,也可以在教学进行了一个阶段后教师留出的一定的时间内提问;可以单人提问,也可以在小组内讨论的基础上提问。方法可以不拘一格,目的是让学生多提问题,多提有价值有水平的问题。

当然,培养学生生疑、质疑、善疑的能力,对教师的要求也将更高。要求教师要知识广博,尤其备课要充分,不仅要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还要着重备问题,要预知学生可能提出的各式各样的问题,有备在先。尽管这样,仍会遇到一些出乎意料的情况和问题,这就需要教师随机应变,实事求是,妥善处理。

(作者通联:444324湖北省巴东县民族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质疑教材教师
教材精读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秋天在哪里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和谐的课堂应充盈学生的声音
对《老人与海鸥》的一点质疑
美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