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看中越数字及其文化含义的异同

2012-03-20 00:31苏武诚栾育惠
文山学院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越南语越南人含义

苏武诚,栾育惠

(1. 越南太原大学 外国语学院;2.文山学院 外语系,云南 文山 663000)

从“一”看中越数字及其文化含义的异同

苏武诚1,栾育惠2

(1. 越南太原大学 外国语学院;2.文山学院 外语系,云南 文山 663000)

中越两国都是喜欢数字的民族。越南古代曾经使用汉字作为记载工具,因此越南人对数字的认知与数字运用都与中国人比较相近。文章重点探讨中国和越南文化中对于数字“一”的异同观念。

数字;中国;越南;异同

一、 中越数字文化含义的共同观念

(一)对数字的共同认知

中国和越南都属于亚洲国家,中国人和越南人对大自然的变化与社会的发展认识,在某些方面跟西方人有一定的差别。中国人和越南人都注重和谐,以和为贵,所以都强调“顺应自然”,而西方人则是“改造自然”。数字的产生是人类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它用来计算并成为揭开大自然规律的一把钥匙,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字,而数字在运用中也被赋予了很多特殊的文化含义。不管哪个国家,数字都能反映其民族的思想和传统文化等。中越两国都是喜欢“数字”的民族。中国和越南一直以来都是“山连山,水连水”,因此无论是心理基础、传统文化还是民族个性都比较接近。越南古代曾经使用汉字作为记载的工具,所以中越两国人对数字的认知及数字运用都比较相近。

(二)使用数字的共同习惯

“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都会有与其他国家和民族相同或相异的文化,也都会反映在语言里。”[1](P11)汉语和汉字很早就传入越南,那时越南还没有自己的文字,所以在很长的时间内,汉语和汉字成为越南通行的语言和文字。以汉语和汉字作为载体的中国文化在越南广泛传播,并影响了越南的各个层面,尤其是哲学方面,因为中国数字早就出现在中国的哲学思想中,反映了中国浓厚的数字文化内涵。越南人很熟悉中国的“易经”、“八卦”、“阴阳”、“五行”、“三才”等里面的数字,而且也非常重视这些数字所包含的意义。比如:中国的“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越南人吸收和发展了中国“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并把“五”这个数字看作一个有“崇高”地位的神秘数字。另外,“阴阳数”也是这样,越南人也把单数1、3、5、7、9等看为阳数,把偶数2、4、6、8、10等看为阴数。为了让每件事情都能够顺利发展,越南人使用数字的时候也要考虑到这些阴阳数的搭配。越南的十二生肖也是如此,除了将中国的“兔”改为越南的“猫”以外,其他的11个生肖都是一样的。这说明越南继承了中国大量的文化内容与哲学思想,越南受到中国的影响是不可不承认的事实。

另外,汉字传入越南之后,起了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促使越南语从多音节转变成单音节,如“Mlinh”成“MLinh”、“Tlem”成“TLim”等等。汉语和汉字也是汉越音产生的主要因素,使越南语表达更加简洁有效,减少了越南语的重复,如“Hng H”(sng hng: 红河)、“HNi”(gia hai conng: 两条河之内)、“tr”(HnưVt: 越国之湖)等等。[2](P31)

此外,中国与越南都是以农业为主的国家,生产水稻,因此两国的风俗习惯相同。中国和越南基本上都过同样的农历节日,虽然有一些节日的意义不同,但是节日的习俗都很接近,这些都源于在生活中具有同样的数字理念。越南对“中国数字”及“中国数字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有相同的认知。笔者重点探讨数字“一”在中越文化中的异同观。

二、 中越文化对数字“一”的异同观念

(一)汉语“一”特有的文化意义

与其他语言相比,汉字“一”的文化含义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其中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一”的字形本身就有着极精妙的文化含义。从它的字形来看,虽是简单的一横,但通过这一横,让全世界看到一个民族的哲学思想、创造能力和科学素质。

中国古人以“一”为中心,以“一”为出发点。《玉篇》的解释是“一者,数之始也”,《史记·律书》说“数始于一”,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老子在《道德经》也讲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等。这些说明,“一”在古代人们的思想中是万事万物的起始,“它被看作是世界的本原或是宇宙初萌的象征”。[3](P7)那么从“一”的本身我们能看到什么呢?

其实,“一”含义最重要最深刻的一个义项就是:“以一个代表一切。”“一”除了代表一个“数字”之外,还能代表什么?按照东汉许慎的解释,首先“一”应该指的是“道”的概念,然后“一”也指“天”和“地”这两个概念,“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再者,老子的《道德经》对“一”的解释更符合这种观念,“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即:有了“天”和“地”就产生了另外一个“一”,就是“人”,那么“一”也指“人”的意义,然后才“化成万物”。到了最高境界“一”就化成万物。

此外,“一”还表示完整、统一的意义。它不仅是万物之始、造分天地,并且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不断地变化、完善,然后化成一个完整的世界,这就是“一分为二”和“合二为一”的哲学道理。如《管子·形势》:“异趣而同归,古今一也。”分开来是万事万物,合起来是一个整体。因此,“一”又引申为归一,整体之一。例如,一个人,出生之后他就是一个完整的个体,但他不能只停滞于此,必须追求发展到一个更高、更完整的程度,一定要努力学习、工作、结婚生孩子创造一个新的个体,那就是一个家庭。“家庭”在这里是表示一个人更高、更完善的结果。中国古代历史发生的战争主要是内战,原因是“统一天下”,因为只有统一的领土、统一的国家、统一的法律制度等,才能够让老百姓过平安的日子。汉语成语中有不少表示“完整、统一”的意义,如“一统江山、浑然一体、一衣带水、一统天下”等。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已经了解到简单的“一”代表了这么多的东西,然后化成极其复杂的万物。其实,要是深入考虑它所包含的字形特征,“一”还用来表示地平线,分上、下及高、低的一种地平线。比如把“上”、“下”这两字拼在一起,那么“一”就是地平线,划分上面和下面。“因此,一又代表不同事物的交界与融合、过渡,它同时代表着对事物的分割和分割事物的融合,正是从这里产生了数字二,以及一分为二,合二而一的循环往复变化。”[4](P185)同时,它体现出一种自然而辩证的规律。那么“一”有何辩证规律呢?可能也有人怀疑“一”怎么能化成万物?又合为一个整体呢?觉得这样太抽象了,其实从辩证的规律来分析,我们的世界并不是什么都有,一切都需要一个积累与发展的过程。每一种物质都从“一”而起,如一棵树不能成林,但一棵一棵的增加,达到一定数量的界限,事情就因量变而发生质变。其他事物也是按照这种辩证规律发展的,然后才形成我们现在拥有的世界,变成一个完善的整体。因此“一”不但是万物之始,而且还是化成万物的根源。这样的理解具有高度概括性和科学性,而且也并不难理解。

数量很小的“一”既表达了一种概括性,又表示无限的数量,所以仅仅论述“一”的哲学含义就已如此多样了,那么再阐述它的文化含义就更加丰富多彩了。“一”代表单独个体或单纯的性质,同时又表现整体复杂的一面。如“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世界、一个地球”等,如果我们分开它们每一个都是单独个体,而连在一起又是一个整体。一个人成不了一个家庭,而一个家庭肯定包括两个人以上,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也是这样。“一”在这里不止表示“一个数量”,而表示一个概括性。这个概括性可化为许多个个体形象,又通过这些个体形象表示群体。因此,虽然只是一个表示最小数量的数字,但在文化意义上它又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超过所有其他数字,只要归于一个范畴,一个群体都可以用“一”来表示。另外,送别的时候,中国人常说“一帆风顺”或“一路平安”的“一” 也不单纯是“一个”,更不是指“一张帆”或“一条路”,而是表示另一种文化意义。“一”在这种情况下表示“一切”,不管你走到哪里,干什么事情,一切都顺顺利利、平平安安的。因此,在想要表达“一切”时就用“一”,而其他数字则没有这样的意义及效果。当然,“一”在所有的整数中,毕竟又是最小的数字,在日常的生活中也被用于表示“少、小”的含义,特别是跟其他数词相比较而言,如“九牛一毛、千钧一发、八字还没一撇、百无一是、独一无二、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一失足成千古恨、一文钱难倒英雄汉、一寸光阴一寸金”等,不胜枚举。此外,“一”还用于表示时间极短的意义,如“一见钟情、一目了然、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等。

从古文字中的“一”字的字形一直发展到现在的楷书仍是同一个字体。这就是“一”其中的一个奥妙。加上“一”是唯一乘任何数,除任何数都仍得其数的数字,“一”的任何次方仍得“一”。因此“一”在文化方面还有不变的含义,如“始终如一、一以贯之”等,强调永久不变。

作为序数,“一”就不是“小、少”,而是老大,排在前面。它在序数中占领一个独特的位置,导致一种明显的分级。因此在文化意义上,它还带上“第一、带头、最高、最好”的含义。在生活中,这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心理,所以人们都追求它的位置,不管做任何事情大家都努力地想把那个“无形的一”抢到自己的手中。当然各种各样以“一”作为最高标志的文化现象随之产生,如“一流(产品)、一级(运动员)、一等、一品”等。这些正显示了汉文化对“一”的看重。此外,在文学中,“一”还用于表示“早”的含义。民间中还传下来这样一个故事,唐朝有个诗僧叫齐已,很喜欢作诗,一次他写好了一首诗就登门求教袁州诗人——郑谷。其中有《草梅》诗曰:“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支开”。郑谷看后笑着对他说:“‘数支’非早也,不若‘一支’则佳。”齐已感到“一”字之改真有点石成金之妙,不禁跪拜致敬。[3](P8)其实,把诗中的“数”改成“一”之后,读起来真有“早”的感觉。该故事再次证明“一”的灵活性及其意义的奥妙。

它最突出的义项主要来自数学本身的意义。作为一个最小的数字,当然带上“少、小”的含义,并且还带着另一种文化含义。如“mhnh mbng”(一个人,一个身影:表示形只影单)、“mclm chln non”(一棵树成不了大山)、“mchmtay”(一手一脚)、“mt đg chthg đi ch”(一文钱难倒英雄汉)等。另外还表示独一的意义,如:“con mt”(独家子女)、“giưng mchim”(床一张,草席一片)、“cmcànhhoa mnhánh”(树一支,花一朵)等。

总而言之,汉语“一”的含义比越南语的丰富、深奥。通过分析我们能看出两者的异同之处,并了解汉语对越南语的影响。此外,“一”的另外一些文化意义,需要跟其他数字比较才能辨别其异同,此文不赘述。

[1] 范宏贵,刘志强.越南语言文化探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2] 阮灯维.越南文化[M].河内: 河内出版社,2004.

[3] 吴义方,吴卸耀.数字文化趣谈[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5.

[4] 王红旗.数字神奇含义[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

(责任编辑 田景春)

An Analysis on Difference and Similarity of Digital Culture between China and Vietnam from the Digit “One”

SU Wu-cheng1, LUAN Yu-hui2
(1.Foreign Languages School, Taiyuan University, Vietnam; 2. Foreign Languages Department, Wenshan University, Wenshan 663000, China)

Both Chinese and Vietnamese are in favor of digits. In ancient times, Vietnamese use Chinese characters as record tool. Vietnamese cognition on digits and their use are relatively close to the Chinese people. The paper focuses on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the number “one” concept in Chinese and Vietnamese culture.

Digital, China, Vietnam, similarity and difference

K2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4-9200(2012)02-0076-04

2011 - 10 - 19

苏武诚(1981 -),男,越南太原人,越南太原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应用语言学研究;栾育惠(1978 -),女,云南文山人,文山学院外语系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越南文化和越南语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越南语越南人含义
Union Jack的含义和由来
现代越南语程度副词研究述评
纳苏彝语越南语亲属称谓特征及其文化内涵异同研究
一声叹息:越南人未富先老
把握实数的多重含义
汉语经历体标记“过”及其在越南语中的对应形式
现代汉语与越南语存在句否定形式与情态特征的比较研究
越南人爱看中国电视剧
关于“获得感”之含义
五星红旗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