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成人教育的历史和现状:分析和比较

2012-03-20 00:31
文山学院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成人发展教育

谭 莉

(文山学院 成教处,云南 文山 663000)

当今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本国经济,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已进入高度信息化阶段,知识更新周期在缩短,人类的知识量骤增。教育特别是成人高等教育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美国是世界上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比较和分析中美两国成人教育的历史和现状,对我国成人教育的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美国成人教育的历史和现状

(一)萌芽阶段

美国成人教育早在殖民地时期的教堂聚会就拉开了序幕,初期的成人教育多表现为民众文化活动形式[1]。19世纪30年代,美国开始建立免费的公立图书馆。1824 年在费城创办的富兰克林讲习所后改名为富兰克林学院。1848年,马塞诸塞州授权各城镇设立成人学校。1862年的摩瑞尔法案已有关于继续教育的记载。1900年,全国共有156个城市成立了成人夜校。20世纪初美国的著名学府哈佛大学开设成人夜校,专门针对成人授课,如今哈佛大学的成人夜校已经更名为哈佛大学成人高等教育学院,成为引领成人教育走向的重要基地,同时也使成人教育独立成为一个教育领域,而不再是依附于普通高等教育的一部分。

(二)制度化阶段

20 世纪初美国出现了组织成人教育的各种机构,美国成人教育开始立法,使成人教育逐渐走向制度化。1913 年美国设立了全国企业内教育协会。1914 年美国制定了《史密斯—休斯法》,这是一部职业教育法律。1946 年的《乔治·巴登法案》规定对渴望就业者和有必要提高工作能力者进行培训和再培训。这些法律从国情出发,根据社会变化及时进行补充和修改,对推动美国成人教育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2]。1915 年美国全国大学推广部联合会正式成立。1926 年美国成人教育协会成立,其主要目的是扫除文盲和同化移民。美国成人教育协会由国内知名专家和学者组成,是美国重要的成人教育组织。该协会成立之后使得美国成人教育各组织间的合作趋向协调,地区性的团体相互交换信息,举办会议,推进了地区研究,增进了各地区的相互了解。总之,美国成人教育协会的成立标志着美国成人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三)终生化阶段

到了20世纪60年代,在人口运动、人权运动、黑人运动等复杂的社会背景下以及人力资本理论、实用主义的兴起,使得成人教育成为教育体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1966年美国颁布《成人教育法》,对成人教育的目的、任务、内容等问题做出规定,教育管理体制是典型的地方分权制,即地方分权、地方主管为主。美国政府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成人教育,政府只作辅助性干预、调整、间接管理,具体项目的实施由机构自行管理执行。在这样宽松的管理模式下,孕育出了美国灵活的成人教育制度,其成人教育能够根据市场需要、人才需要灵活调整培养方针,保证了美国人才市场上的有效供给。1973年出台《全面就业与培训法案》,1976年出台《终生学习法案》,而后相继出台《成人高等教育法案》、《职业教育法》、《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法》、《就业培训合作法》等20多种法令。1994年克林顿在位期间,美国国会通过了《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法》,旨在“为成人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达到改进成人的技能,拓展其潜力的目的”。一系列法案的颁布使美国成人教育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得到了法律保障。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推动和美国各界的宣传号召下,终身教育已经成为美国流行的教育思潮,并逐渐成为国家的基本教育策略和政策。

美国的成人教育抓住社会发展的快速性和成人学习的特点,广泛依靠学校、企业、社会及民间组织的力量多渠道办学,学员可选择日校、夜校、周末班及函授或广播电视大学。同时教学内容上不拘一格、灵活多样,根据学员自身特点及社会发展的需要授课,且学制有长有短,学习地点亦是丰富多样。在教育手段上,美国对成人教育的投入从来也是不遗余力。以现代化的教学方法进行授课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开始,教学通过广播、电视、录像等方式实施教学活动,还利用卫星通信系统建立直播教学、电话问答系统以方便学习者能够在任何时间、地点进行学习。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众多高校纷纷开设网络教学、网络课程。这给成年人尤其是有家务在身、工作时间不固定及工作地点经常变动的人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互联网教学的开启为这些人群提供了学习机会。

二、我国成人教育的历史和现状

(一)形成时期

我国的成人教育开始于战国时期的稷下学宫。汉代以前都是通过私学来传授知识和培养人才。宋朝时期,因为国家刚实现统一,统治者急需大量的治国人才,所以注重通过科举制度选拔人才,出现了一种新生的教育组织——书院,“成人教育自古有之,因为在古代漫长的历史中,成人教育与非成人教育是很难区分的”[3](P51)。

1949年11月,新中国建立一个月后成立了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针对当时文盲占人口总数80%,在校生仅占5%的落后状况[4],要从根本上提高人口素质,要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仅要发展普通学校教育培养人才,而且还要大力发展成人教育。首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的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明确指出“要加强对劳动者的业余教育和在职干部教育”。1951年10月国务院公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以法令的形式确定了成人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1958年国务院在《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指出:“成人教育与儿童教育并举,全日制学校和半工半读、业余学校并举,学校教育与自学并举,……”从1949年到1966年的17年间我国教育体系四大板块中的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都取得了不可否认的成绩。1966年至1976年,成人教育因受“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的影响难以正常开展工作。

(二)复兴时期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提出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成人教育迅速恢复,蓬勃发展。1981年2月,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加强职工教育工作的决定》,在全国各地普遍开展了对青壮年职工文化技术补课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北京、上海、天津、沈阳四个地区先行试点,在此基础上全国范围普遍建立了自学考试制度;普通高等学校在恢复办学和招生的基础上,通过电大、夜大、函授等多种形式,举办了作为学历补偿性质的成人高等教育。1987年,由国务院批转的国家教委《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明确了成人教育的发展目标和任务,这在我国成人教育发展史上是重要的里程碑。

(三)改革发展和提升时期

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学位条例》,国务院设立学位委员会,负责领导全国学位授予工作。1986年《义务教育法》指出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1993年《教师法》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1995年《教育法》明确指出国家实行职业教育制度和成人教育制度,各级人民政府、有关行政部门以及企业事业组织应当采取措施,发展并保障公民接受职业学校教育或者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同时,国家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成人教育,使公民接受适当形式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业务教育和终身教育。1996年《职业教育法》指出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1998年《高等教育法》指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系列教育法律的颁布,标志着教育法律法规体系的基本框架已经建立起来。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制定改革和发展的全局战略时,将教育与科技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教育承担着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具有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人才的重要使命。在改革中不断完善以学历教育为主的学校教育系统,通过建立现代企业教育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采取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在全国各个地区和各个行业形成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并举、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重的终身教育网络,并使之制度化、规范化。此外,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和其它继续教育,完善自学考试制度,为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劳动者提供多元化、多样化、社会化的受教育机会,为构建我国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学习型社会奠定基础。

三、给我国成人教育的启示

对照美国和我国成人教育发展的历程,美国成人教育表现出如下几个特点:成人教育法制化,管理模式宽松化,教学市场化,学习终身化,教育手段信息化。这正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一)加快法规制定

美国的成人教育快速发展的时期正是美国二战婴儿潮时期的婴儿变成成人教育主体的时期,美国政府在20世纪60年代为了保持国民素质在未来不降低,积极推动了1966年《成人教育法》的制定,美国的成人教育在法律上有了指向性的方针。在此之后的50多年间得到极大完善,保证了美国成人教育的终身性、灵活性。

中国计划生育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推广,到21世纪的今天,中国社会老龄化问题已变得不可忽视。目前中国年龄超过60岁的人口大约为十分之一,预计到2030年将变为四分之一,到2050年有可能变为三分之一,所以在当前抓住成人教育发展机遇,大力提高国民素质,争取在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变得更为严重前提高国民就业能力,为未来促进老年人就业打下基础。我国教育体系四大板块中的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中唯有成人教育未立法,虽然《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曾提出过“成人教育是传统学校向终身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型教育制度”,《教育法》中也提出“国家实行职业教育制度和成人教育制度”,“鼓励发展各种形式的成人教育”并“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但具体的条款简单、抽象,并未形成系统性、全面性。要保证成人教育健康发展就必须加强成人教育的立法工作[5]。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对成人教育有需求的成人学生也不在少数。如果成人教育得不到足够重视,人才培养没有指向性的目标,学员的教育导向作用可能会大大降低,这样极不利于国民素质的长期培养。以我国目前近14亿人口的基数,如果在21世纪初的几十年不大力支持成人教育,那么在21世纪中期,国家在人才上的竞争力有可能会大大降低。同时,在政策法规制定过程中,注重对成人教育宏观战略层面和策略规划的研究,确立成人教育的目的、性质、主要内容,还有带薪休假制度的完善,鼓励成人接受再教育。

(二)下放教育管理权力

美国成人教育法规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成人教育的理念和基本方针能够执行,具体的教育决策权和管理权则全部下放到各州,由各州成立教育委员会根据各州的实际情况制定自身的教育发展计划和目标,具体的课程设置、学校管理等内容由学校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调节。最后每年接受美国成人教育委员会的检查即可。

我国是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并且市场经济只发展了30年的国家,在众多领域的发展还不够完善,但国民教育又关乎国家未来的兴衰,在这方面应该得到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教育立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立法需要一定的时间。但我国可以建立一个教育委员会研究成人教育的目的、内容、目标,结合成人教育的特点,制定适合成人教育发展目标的政策,并由其专门负责检查各高校成人教育的成果,同时鼓励社会参与成人教育,通过市场弥补我国教育发展的不足。

(三)逐步以市场调节教学

在目前教育体系中,国家应更积极地推动社会各界参与到成人教育中来,并保证监管力度。成人教育培养的学生所学知识要具有实用性,培养人才应满足市场需求,培养体系灵活,减少国家教育大纲对社会学员的影响。在不影响当前成人教育模式的情况下,国家要逐步在一群新学员中实验出更成功的成人教育模式,并逐步推广开来,最终双向接轨,推进我国成人教育体系的改革。

(四)改变成人教育观念

这一点应该由教育主管部门开展从上至下的引导,树立学生终身学习的理念,从孩童时代抓起。减少应试教育成分,尝试兴趣导向的学校教育。这样能使新一代在步入工作岗位时以更积极、更良好的心态对待工作。同时淡化铁饭碗的求职导向,加强学生自主择业观,将大多数优秀学生投入市场,用市场需求来吸纳相关人才。此外,要建设好相关职业教育渠道,保证学生能够在有需要时及时充电,应对未来新的职业选择。

(五)加强信息化建设

《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指出“加快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资源建设和人才培养”。成人教育中的信息化建设不仅指教学手段的信息化,还可在学生管理、教学管理等方面全面实现信息化,以提升工作效率。在当今信息化社会,建设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育体系能够大大提高人们的学习效率、提升成人的学习兴趣,共享教育资源,使学习者的学习成本大大降低。因此,利用好现代信息技术,能更快更好地推进成人教育。

[1] 周小粒,黎奕林. 美国成人教育的发展及特点[J]. 中国成人教育,2008,(10):110-111.

[2] 曾煜. 中美成人教育差异:比较与启示[J]. 中国成人教育,2010,(18):20-22.

[3] 董存朴. 中国成人教育史纲[M]. 中国劳动出版社,1990.

[4] 李燕,马勇. 对中国成人高等教育历史发展的认识与思考[J]. 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1):43-45.

[5] 刘凤存. 谈成人教育发展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J]. 继续教育研究,2005,(3):23-25.

猜你喜欢
成人发展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成人不自在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Un rite de passage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