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顶层设计的基本路径

2012-03-20 07:04钱结海
文山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思政理论

钱结海

(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基础部,安徽 马鞍山 243041)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顶层设计的基本路径

钱结海

(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基础部,安徽 马鞍山 243041)

顶层设计是实现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规范化、制度化、实效化的迫切需要。顶层设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基本路径一是课程化处理,修正实践教学无序状态,其中心任务是编制课程标准;二是专题化处理,以思政课理论教学内容为灵魂,对实践教学实行任务群管理;三是项目化处理,抓好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项目管理和项目教学;四是特色化处理,着重抓好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载体选用工作。

思政课实践教学;顶层设计;路径

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顶层设计是基于高校在全校范围内统筹管理思政课教学的需要,是促成思政课实践教学实现资源的最优化、管理的制度化和运行的长效化的需要,也是增强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效性、针对性、灵活性的需要。笔者拟从四个方面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顶层设计提出原则性方法。

一、课程化处理

目前,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着系统建设不力、不到位的问题,从而导致比如教学资源不足、教学内容重叠、课时安排拥挤、考核方法简单、指导力量单薄等问题。在诸多问题当中,最为突出的是实践教学没有课程标准,这里包括内容标准、课时标准、考核标准等,而作为更高标准的课程性质、教学目的、教学原则也都没有得到很好地明确。在“无标可依”的情况下,一些高校在把教学任务交到教师手上之后,教师们“单兵作战”、“各自为政”,致使思政课实践教学总体上处于一种无序状态,教学质量很难保证;还有一些高校简单潦草地把实践活动当作思政课实践教学本身,致使思政课实践教学有活动无教学、有形式无内容、有体验无思想,这种“浅化”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做法,更谈不上所谓的质量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方法,笔者认为需要对思政课实践教学进行“课程化处理”。

课程化处理思政课实践教学,是当前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的首要问题。所谓的“课程化处理”,是指按照课程开发建设的理念方法,以学校法定教学文件的形式,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目标、内容、组织、评价做出明确规定,提出明确要求和执行标准。“课程化处理”的核心工作是编制课程标准。课程标准作为课程的核心要素,它规定了课程的性质、目标和内容框架,从而成为教材编写、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的基本依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简称《意见》)指出,思政课教学要引导学生“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针对实践教学,《意见》要求“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1];《意见》还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1]。这是《意见》从不同角度分别明确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根本任务、课程目标和课程性质。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容框架是对课程任务和教学目标的具体展开。教学内容框架的构建有两种体系依据:一是按学科知识体系构建;二是按照行动知识体系构建。姜大源教授倡导的针对于职业教育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2]的课程就是按照行动知识体系来构建教学内容框架的。这一模式给思政课实践教学设计的启迪是:基于“工作过程”来安排教学内容、设置典型情景、实施“教学做一体化”,从而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促进对学生的综合锻炼、综合培养,有利于提高师生“做”的能力、“学”的成效。

二、专题化处理

专题化处理思政课实践教学,是参照高校思政课理论教学的内容设计主题,筛选出在同一主题下若干实践教学任务,组成实践教学任务群,实现思政课实践教学任务的集群管理。

专题化处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要义有两点:一是确定专题的主要依据是高校思政课理论教学的内容,而不是别的什么内容。这是思政课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之间的关系决定的。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尽管是思政课教学不同的组织形态,但都应服从于高校思政课教学目标的实现。思政课理论教学的内容是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根本依据,这就决定了思政课理论教学的内容则是实践教学的灵魂,实践教学必须贯穿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吸收和提升;实践教学只能是理论教学的实践形态,理论教学也必须有实践教学的补充,并通过实践教学提高实效性。如果不能把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统一于高校思政课教学这一范畴,结果便是:要么偏离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轨道,降低内容上的思想性和政治性,成为基础教育思想品德课的实践教学;要么脱离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轨道,消解内容上的思想性和政治性,成为自发性质的社会体验活动。当然我们仍要明确的是,确定专题的依据是高校思政课理论教学的内容,但这不等于说是实践教学必须按照思政课某一门课程的学科体系来设计,实际上这既做不到,也不必要。因此,确定实践教学主题的依据的“内容”,可以是对大学四门或两门思政课理论教学内容的综合,如“城镇社区考察”实践教学,在理论内容上就可以综合哲学中马克思主义的事物发展规律的观点,政治学中马克思主义的居民自治理论,经济学中马克思主义的经济体制改革理论,伦理学中马克思主义的公民道德建设理论,社会学中马克思主义的人口理论等等。二是对思政课实践教学任务实行集群管理。这种管理方式是借鉴了职业院校有关专业群建设的理念,即对“有着共同的资源基础、技术基础和社会关联基础相近,能在同一实训体系内完成实践教学任务的各专业实行集群建设”[3],它的基本特征是“专业建设要素的集成性、专业建设形态的集群性、专业建设目标的集约性”。对思政课实践教学实行集群管理,核心工作是在同一主题下“基于工作过程”设计若干实践教学任务,组成一个实践教学任务群;在管理运行上,学校负责实践教学任务群的设置统筹和资源投入,师生则按规定在各个任务群中必修和选修具体的实践教学任务。比如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主题,可以设计出“我与马鞍山的文化事业”的实践教学任务群,群内的实践教学任务可以因地制宜地设计为“参观活动”——开展马鞍山市主要文化景点参观活动;“社会调查”——开展马鞍山市民思想道德状况调查活动;“社区共建”——开展与学校周边社区的文化共建活动;“文化传播”——开展文艺下乡、科技下乡、法制下乡等活动:“文化创造”——组织开展校园文体科技节、参与马鞍山市的科学研究活动。

对思政课实践教学任务实行集群管理的意义在于: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避免一些割裂思政课实践教学与思政课理论教学关系的做法;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统筹管理好各年级各专业的实践教学,形成良好的思政课实践教学秩序;在全校范围内优化整合思政课与团学工作的教育资源,提高实践育人实效。

三、项目化处理

“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体现的是“工学一体化”、“教学做合一”的人才培养思路。当中的“项目”指的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生产情境中实际完成某一工作任务。笔者所指的项目化处理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学校开展的思政课实践教学项目化管理;二是思政课教师开展的项目化思政课实践教学。项目化管理是学校在明确思政课实践教学定位、目标和总体任务的基础上,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整个运作系统进行细化,使之成为一个个具体项目,然后再分解给相关的部门、单位加以落实,比如把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建设“大系统”分解为“课程标准的编制与实施”、“课程计划的制定与落实”、“教材的编写与使用”、“教师的调配使用与培训”、“实践教学基地的开发与建设”、“实践教学的研究与实践”等等。项目化实践教学是思政课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按照课程标准,依托现有的实践教学资源,对教学内容继续细化,将之分解为若干个具体的活动任务(“工作任务”),并指导学生按照一定的活动流程和方法去落实。

项目化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方法,可以按照姜大源“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理念来设计。一是每一个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活动项目,明确活动主题后可以按“六个步骤”来设计:“制定活动计划——实施任务分解——落实活动任务——开展活动调控——进行成效考评——做好分析与总结”;二是在同一范畴(主题)下设计出三个以上的实践教学活动项目。“按照工作过程展开的课程内容设计,必须采取比较学习的原则。在这里,要求比较必须具备三个基本要求:其一,比较必须三个以上;其二,比较必须同一个范畴;其三,比较中重复的是步骤(工作过程)而不是内容。学生在同一个范畴的三个以上工作过程构成的课程单元——学习情境的学习中,通过步骤的重复掌握技能,融入知识,又在不同内容的比较中,提升自己的能力。”[2]比如“大学生诚信状况社会调查”,就可以按照单项“六个步骤”、同主题三个以上子项来设计:“班级同学考试作弊情况调查”——“校内毕业年级学生求职简历作假情况调查”——“大学生信贷违约情况调查”。这种由简单到复杂的安排,目的在于促成教师“手把手”地教学生“做”,转变为教师“放开手”让学生独立“做”;促进学生在完整的“做”的过程中生成出完整的思维过程,思维能力也得到相应的锻炼。

四、特色化处理

特色化处理思政课实践教学是各个高校的办学类型、办学层次、办学传统、办学特色决定的,是各个高校拥有的教育教学资源的差异性决定的,也是各高校实现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所需要的。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特色表现为特色的教学内容和特色的教学形式,其中内容的特色归根结底源自于这所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是呈现特色的根本,而形式是用来表现内容的。所以,我们可以从形式上来概括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特色,这种概括试图为特色化处理思政课实践教学提供一种导向。

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形式,又指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组织形式,在实践教学领域它通常是以“实践活动”来呈现的,这种能承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信息)的实践活动又被称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活动载体”[4],这种活动载体“按照人类实践活动的目的以及思政课程的目标可以分为探索性活动、创造性活动、变革性活动和生产性活动等四种基本类型”[4]。当然,各个基本类型的活动载体还可以进一步细化,如探索性活动可以细化为调查活动、探险活动、科学研究、社会考察等。对于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为使命的高校来说,上述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四种活动载体势必都应使用,但依据各自的具体人才培养目标,应各有侧重。“侧重”是形成“特色”的重要路径,所以选用具体的活动载体,应结合适应某一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思政课理论教学内容;应结合该高校的办学实际,包括学校的类型、层次,学校的人力、物力、财力现状,学校的办学特色等因素;应结合包括年级、专业、家庭等因素在内的学生实际;还应结合为思政课实践教学提供重要阵地条件的社区实际。

[1]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2005〕5号[Z].

[2]姜大源.论高职教育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1-5.

[3]钱结海.对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几个问题的思考[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10(5):62-66.

[4]钱结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活动载体[J].凯里学院学报,2011(2):23-25.

Abstract:Top design is the ur gent need of standardization, systematization and ef fectiveness of teaching practi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The basic paths of top design: f rstly, courses planning and amendment of disorder teaching practice. Its central task is the preparation of curriculum standards; Second, thematic processing, taking theoretical teaching content as the soul and implementing task group management; Third, project handling, focusing on project management and project teaching; fourthly, characteristic processing, focusing on carrier selection.

Key words: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ies course; top-level design; path

(责任编辑 查明华)

The Basic Paths of Top-level Design of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ies Course

QIAN Jie-hai
(Maanshan Teachers College, Maanshan 243041, China)

G641

A

1674-9200(2012)04-0108-03

2012 - 04 - 30

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同城职业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研究”(JG11281)。

钱结海(1971 -),男,安徽怀宁人,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基础部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思政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神秘的混沌理论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