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争议用灾区水产当外援

2012-03-20 13:57
环球时报 2012-03-20
关键词:核辐射共同社水产

本报驻日本特约记者 孙秀萍

日本政府拟出资购买“3·11”重震灾区的水产品,援助发展中国家。据共同社18日报道,出口产品经核辐射检测,确保安全无虞。日本震后一周年面临窘境,国内经济低迷、国际支援贷款被迫减少,日媒称,政府用灾区水产搞复兴外交,意在重建国际市场对日本灾区食品的信心。此举遭到一些日本团体反对,毕竟在本土市场,民众对灾区食品的安全性疑虑尚存。

共同社18日称,根据日本政府与联合国粮食计划署签的一项协议,政府将拨出10亿日元预算,购买重震灾区东北四县的水产品,用于支援柬埔赛等5个发展中国家,主要为校园供餐。日本外务省政务官加藤敏幸强调,产品必须经核辐射检测,确保安全之后才能出口,此举“益于全面恢复遭受重创的灾区水产业,并重树因核辐射受损的日本产品形象”。

这项计划遭到一些日本市民团体反对,19日日本舆论却多表态支持。《日本经济新闻》称,政府此举利于复兴灾区和援助外国,受援地区覆盖亚、非及中南美洲多个发展中国家。《读卖新闻》视其为政府复兴外交“系列”之一。《每日新闻》指出,日本试图以此宣传积极形象,对外传播灾区实际情况,减少流言对日货形象的损害。

日本政府正力推复兴外交。日外务省公布,7月在重灾区仙台等四市举办国际部长级会议讨论大规模自然灾害问题,外务省还在积极运作,推动联合国把2015年国际防灾会议放在日本开,以让防灾领域的国际行动计划与日本有关计划接轨。

东京的百货商场近期配合政府宣传,纷纷设专柜售卖灾区食品,有商场做担保,大家购买起来稍感放心。但出于安全考虑避免购买、食用福岛等地食品的日本国民不在少数。为美国彭博社网站撰写专栏的日本记者大久保义人坦言,因担心国家对灾区大米、牛奶和水产的检测不够充分,日本消费者仍倾向于购买其他产地的食品。日本农林中金综合研究所研究员石田信隆提供给《环球时报》记者的数据显示,日本目前对全国食品的检查规模,只相当于切尔诺贝利事故后食品检查规模的1%。▲

猜你喜欢
核辐射共同社水产
《金瓶梅》里的水产:餐桌上的游龙戏凤(下)
水产养殖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核电站电气贯穿件安装工艺及常见问题分析
核辐射探测仪器和技术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