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实践与探索

2012-03-29 11:54明,刘海,朱
电力安全技术 2012年10期
关键词:标准化生产设备

向 明,刘 海,朱 猛

(华能珞璜电厂,重庆 402283)

华能珞璜电厂作为全国首家通过标准化二级企业达标评级的单位,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方面进行了一些富有成效的实践,对企业如何适应“转变发展方式、实现产业转型”的要求,开展安全管理、建立适合企业实际的安全管理体系,促进企业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具有较强的示范和指导作用。

1 安全生产标准化的作用和意义

安全标准化工作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的真实体现和具体行动之一,是防止特、重大及频发性电力生产设备事故及人身伤亡事故,大幅度减少乃至消灭恶性事故的一剂良药,是规范管理并实现生产管理标准化、制度化,创建一个“管理标准化,行为规范化,资料数据分析计算化,设备无重大隐患,各项运行参数、指标合格”电厂的重要途径。

1.1 有利于了解本企业安全管理基础的确切状况

安全生产标准化分专业设置了若干个评价项目,规范了标准化评级的内容及要求,克服了评级中的随意性,它是对电力企业进行的一次全面、规范的安全大检查。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有利于了解本企业安全管理基础的确切状况,发现安全管理方面的薄弱环节,使企业领导和职工对可能引发事故的危险因素做到心中有数,为下一步安全生产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

1.2 有利于防范措施的制定及贯彻落实

企业经过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确定一批整改项目,通过对不符合项目的整改,可以消除一批不安全因素,并从整体上推动各种安全检查整改措施的全面落实。

1.3 有利于业务培训和档案健全

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标准及评级项目,是从电力生产各种事故中总结并提炼出来的精华,开展标准化建设,可以使企业领导和职工熟悉标准、规章制度、反措及本单位的设备和系统,它是对各级生产人员的一次再培训过程。在标准化检查和整改过程中,可以发现资料、档案、记录等是否健全,经过整改,有利于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的各种技术档案。

1.4 有利于各级责任制落实和对技术监督的补充

通过对标准、制度、上级文件执行情况的检查,可以了解各级人员责任制的落实情况,以及时修订完善。技术监督是保证电力企业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重要管理手段,其重点是针对设备的管理、更改、整治和参数达标。通过标准化工作,不仅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发现技术监督不到位的地方,还可以从安全管理方面对各项技术监督进行补充。

1.5 有利于发现企业安全管理中更深层次的问题

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可发现一些较深层次的问题。

(1) 系统和设备的联锁、保护装置的逻辑和定值的合理性,维修、退役、复役、变更及备品、缺陷管理的严密性。

(2) 检修工作外包部分的安全、质量、资料管理问题。

(3) 规章制度的修订、贯彻与执行问题,机构设置的变动是否产生分工的漏洞及责任真空。

(4) 设备制造国的标准、制造厂的规定与我国规定的差异。

(5) 规程规定、联锁保护装置、备用电源、仪控气源、电源及控制油系统在故障情况下的功能是否能控制事故的扩大。

(6) 设备异动管理——设备变动后相应的规程、图纸的修订问题。

(7) 运行和设备状态分析(包括寿命与疲劳分析)以及相应资料的采集积累问题。

2 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2.1 贵在真实,重在整改

真实地反映企业的安全现状是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基本要求。安全状况评价不真实,也就难以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标准化工作也就毫无意义。因此,安全生产标准化查评与整改,绝不能讳疾忌医、遮遮掩掩,不要怕暴露问题,否则就达不到预先诊断、超前控制的目的。

2.2 标准化查评结果不与企业的绩效考核挂钩

为了真正达到预先诊断、超前控制的目的,标准化查评结果不应与绩效考核挂钩,而且企业与企业之间不要比较。因为每一个企业都会受到自身设计、设备及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危险因素及种类是不一致的,因此不能用评级得分多少来评价企业,也不要追究既往责任。只有这样,查评企业才敢于暴露问题,敢于揭自己的短处。

2.3 积极主动,自查为主

标准化查评应以企业自查为主。在专家组进行查评之前,被查单位要先按评级内容进行自查、自评,因为自查、自评的过程本身就是提高、改进企业安全工作的过程。在自查、自评过程中,企业可对照查评标准,对过去未做到位的工作进行整改,使之达到标准要求,这对安全工作水平的提高大有好处;通过自查、自评还可以摸清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水平层次和不安全因素,为专家组评价创造一个好的条件,使专家组有更多的时间深入、细致地进行查评和提出改进意见。

2.4 强调实时,侧重管理

虽然标准化查评重点着眼于现时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不安全基础,而不涉及造成这些不安全因素的主观、客观原因,也不涉及已经彻底消除的不安全因素,但是标准化查评中应重视管理这一因素,因为很多不安全因素都与管理到位与否有关。标准化查评是全面规范的安全检查,所查评的项目与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密切相关,所以标准化查评过程中,不能忽视管理这一重要因素。

2.5 重监督、重过程、重隐患治理

安全标准化与电力系统中的“双达标、创一流”、“安全性评价”不同,但有一定的关联。后者重视结果,重视人的行为,是对已发生过的问题及经济指标进行考核。而安全标准化是现代化管理的一种方法,它重视过程的监督及管理,重视设备的隐患治理,通过明确的制度、标准和规定要求,对安全管理的各个要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最终达到预测出可能发生的事故、提高对事故超前控制能力的目的。

2.6 认识到位,领导重视,全面动员

安全生产标准化是一项挑毛病的工作,重在查出问题后进行整改,这一点一定要有充分的认识。认识到位后,还需要领导高度重视并支持,只有领导重视并大力支持,以企业第一责任人为首的组织体系才能发挥保障作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要全方位地发动每一个职工参与,要通过宣传与宣讲,让全体职工明确标准化建设的目的、意义、必要性、指导思想以及具体的开展方法。只有全方位动员并积极行动,才能更加全面地发现安全生产和管理中的不安全因素。

3 注重传承与创新,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过程中注重传承与创新,通过查制度、查记录和不断整改,实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方位安全管理,从而建立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3.1 注重传承与创新

所谓传承是指不能孤立地看待标准化建设工作,而是要把以前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经验运用到标准化建设工作中去。

创新是指以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为抓手推动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通过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使设备健康水平得到了提高,违章得到了控制,隐患排查和治理取得了实效,电厂在安全理念、安全意识、安全管理能力以及设备可靠性、隐患排查和风险辨识能力上取得了明显的进步,营造了以人为本的安全文化氛围,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

3.2 从制度看安全管理是否到位

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涉及系统图,发电设备台账,热控及继电保护管理台账,值班岗位分布,现行运行、检修规程,现行管理制度,各级人员责任制,运行管理制度,检查管理制度,设备管理、安全管理、培训管理、备品配件管理、燃料管理、技术档案与技术资料管理、合理化建议管理等制度,安措、反措计划及应急预案,锅炉、压力容器技术登录簿,各运行岗位值班记录、日志、机组启停记录,运行月报、运行分析报告,静电除尘器、锅炉吹灰器故障停用记录,“两票”原件、登记表等。

3.3 从记录看技术管理是否到位

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涉及定期试验记录,甩负荷、超速试验记录,励磁机、备用电源、保安电源定期试验记录,防雷击保护装置记录,防污闪清扫记录,接地网检查试验报告,设备异动和缺陷记录,外包工程合同、安全条款及执行记录等。

通过对记录的查阅和整改,提高了技术管理水平,巩固了安全基础。

3.4 实行动态管理,建立长效机制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要求采用“策划、实施、检查、改进”的动态循环模式,要结合自身特点,建立并完善安全生产标准化系统;通过自我检查、自我纠正和自我完善,建立安全绩效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在实际生产经营活动中,要认真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认真落实谁主管谁负责、不安全不开工、安全措施不到位不开工的原则,高度重视员工人身安全和职业健康。在检修工作中从重工期转变为重质量,在技术改造中从重数量到重效果。始终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安全工作全局,结合解决生产经营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安全绩效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不断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水平。

猜你喜欢
标准化生产设备
谐响应分析在设备减振中的应用
标准化简述
用旧的生产新的!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基于MPU6050简单控制设备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500kV输变电设备运行维护探讨
论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