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冷水江、新化二县(市)经济一体化的思考

2012-04-07 14:48肖体梅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新化新化县区域

肖体梅,肖 潇

(1.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组织部,湖南娄底417000;2.娄底市中心医院,湖南 娄底417000)

目前,世界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我国经济发展也日益呈现出以城市群为龙头带动区域一体化的总趋势。基于近期参加娄底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课题的调研,本文就冷水江市与新化县(简称冷新)经济一体化做如下思考。

一 冷新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

新化县,地处湘中偏西,北临安化,南抵新邵,东与冷水江市、涟源市接壤,西与溆浦、隆回交界。全县国土总面积3 642平方公里,辖30个乡镇级单位,1 135个行政村,总人口138万,为全国人口的1‰,其中农业人口116万,占84%。2011年,全县社会生产总值120.5亿元。其中,第一产业35.1 亿元,占 29.1%;第二产业 39 亿元,占 32.3%,;第三产业46.3亿元,占38.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1亿元。全县财政总收入8.28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 17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 726元,人均GDP为10 388元[1]。

冷水江市位于1969年建市,市境总面积439平方公里,总人口36.7万,其中城镇人口25万,农业人口11.7万,占31.8%,辖乡镇级单位17个,153个行政村、59个居委会。2011年,全市社会生产总值182亿元,其中第一产业6.45亿元,占3.5%;第二产业129.27亿元,占71%;第三产业46.26亿元,占25.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6亿元。人均GDP为49 591元[2]。

冷水江与新化相比较:国土面积为新化的12.05%,人口为新化的26.6%,2011年地区内生产总值为新化的151%,人均GDP为新化的477%,第二、三产业占地区内生产总值的比率高出新化17.5个百分点,城镇人口比率高出新化52.2个百分点。冷新对照可见,新化仍然是一个人多地大工业欠发达的农业大县,是名符其实的国家级贫困县。冷水江经过几十的发展,已经具有相当雄厚工业基础,成长为湘中工业重镇,从2005年开始,连续7年进入全国中部100强和全省经济10强县市,又是新生的资源枯竭型县市。

二 冷新经济一体化的必要性

综览国内外经济发展趋势,结合冷新的具体情况,冷新经济一体化存在客观必要性。

(一)从宏观视野来看: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国际经济关系中最引人注目的趋势

据世界银行统计,全球只有12个岛国和公国没有参与任何区域贸易协议(RTA)。174个国家和地区至少参加了1个(最多达29个)区域贸易协议,平均每个国家或地区参加了5个[3]。这种国家之间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以贸易为基点和核心展开的包括市场、资源、科技、关税在内的协定融合,达到经济互惠、军事互助、政治互信、思想互交、文化互生的目的。

(二)从中观视野来看: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国内经济关系中最耀眼的词汇

纵观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至今已经历了4个阶段:即“‘沿海’‘内地’‘三线’”期;“‘东、中、西’‘老少边穷’”期;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环渤海等“七大经济区”时期;囊括“东部优先、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的新“东、中、西”时期。长三角洲经济区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一个发展程度较高的全国最大、世界6大城市圈之一的经济区域。珠三角经济区的发展经过了“小珠三、大珠三、泛珠三”即面积从24 437平方公里到200.6万平方公里,人口从4 283万到 45 698万的突变[4]。

(三)从微观视野来看:市场自生和政府催生的各种省内跨行政区划的经济区如雨后春笋

2007年12月14日,经国务院批准,长株潭城市群与武汉城市圈一起,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同时,区域经济的发展已经并将继续冲破传统行政区划的束缚,引起行政区划的调整。如北京市东城、西城、崇文、宣武4区合为新的东城、西城区。天津塘沽、汉沽、大港3合1,设立滨海新区;深圳、厦门经济特区扩容;2010年大浑南开发全面启动,沈阳现将东陵、浑南、航高基地合署办公,形成建设大浑南的新格局。

从冷新的具体情况来看,冷新都在积极谋划借助长株潭“3+5”两型城市群建设和《湖南省武陵山片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落实的契机,将自身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的湘中次中心城市,但各行其是,孤军奋战,势单力薄、难成气候,需要联手。冷水江继续发展面临主体资源濒临枯竭、生态失衡、城市发展受制、工业转型困难、农村产业化水平低、后续发展乏力等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需要增援“突围”;新化产业发展长期“散兵游勇”、“群龙无首”,集中集聚与扩能提质裹足不前,需要“领军”平台。冷新各为其主,在产业布局和规划上难免结构简单重叠,内容低水平重复,争项目、争资源、争政策,互相设防、同位低能竞争时有发生,需要“联姻”组合。

三 冷新经济一体化的可能性

分析冷水江与新化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冷新经济一体化具有现实可能性。

(一)地域同缘

43年前冷新本一家,冷水江属新化县的1个区,1969年因世界锑都等老工业基础而建市。冷水江市紧邻新化东侧,两地同饮资江水,共有穿境路,同为梅山文化、蚩尤傩文化的传承发源地,人缘相亲。历经几十年的建设,特别是通过近10年双方相向发展,两地县市政府所在地相距仅17公里,地理“融城”已指日可待。

(二)资源同类

冷水江、新化境内已探明具有开采价值的同类矿产资源有煤、铁、硅石、石膏、石灰岩、花岗岩、耐火粘土等10多种,其中煤炭的地质储量冷水江和新化分别为5.5亿吨和3.25亿吨,均入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县市之列。同有“江南煤海”和“有色金属之乡”的美誉。

(三)产业同根

在产业体系上,冷水江形成了钢铁、有色、煤电、煤化、建材等主导产业,工业化基础较好;新化县形成了以农为主、以特种陶瓷、建材、煤炭、冶金、农副产品加工为支柱的产业布局。境内的波月洞、梅山龙宫、大熊山国家森林公园、紫鹊界梯田、大乘山等自然风景名胜区景观和锡矿山烈士林园、罗盛教纪念馆等红色人文景观浑然一体。冷水江新发现的储量近360亿立方米煤层气和石油天然气[5],新化储量价值达 5 000 亿元钛矿[6],均构成各自新型产业的基点。可见两者同属本土型资源产业。

(四)人心同向

由于地域同缘、资源同类、产业同根,冷新决策层和民众逐渐认识到冷新联手的必要性,具有了冷新经济一体化的思想基础。我们在此次调研中发现,冷新不同层面、不同视角的人士对一体化表现出惊人的立意同高、思维同理、规划同心、心情同切、异口同声的可喜势头。

四 冷新经济一体化的实际操作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质,一方面是经济运行基础的整体性、同一性、畅通性和互补性,另一方面是经济增长结构的错位化、异质化、互利化和多极化。从操作层面讲,冷新经济一体化至少应该逐步做到以下几点。

(一)思想观念一体化

冷水江和新化的领导层要在思想观念上求突破,跳出现有行政区的束缚,以更高更宽的视角看待全局发展。克服“谁融合谁、谁收编谁”的思想。统一认识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世界潮流和大趋势,主动对接,通过破除行政壁垒、消除地域障碍,建立一个包括生产、生活、流通在内的统一体系,实行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发挥规模经济效益,从而促进本区域共同繁荣。

(二)基础设施一体化

经济一体,基础先行。实现地相邻、域相通、事相融、理相合、富相和、人相亲、心相印,前提是统筹建设包括路运、水运、空运在内的一体化大交通网,包括宅区、供水、供电、供气、供暖、教育、医卫、影视、娱乐、休闲在内的一体化大生活网,推进交通同畅、资源同占、信息同有、生态同建、环境同治、幸福同享“六同”建设,为冷新一体化构筑强有力的基础设施平台。

(三)资源配置一体化

突破行政区划壁垒、消除管辖屏障,统筹城乡规划横向到边不留盲区,统筹产业布局到底不留空档。强力有效整合现有煤炭岩石、有色冶金等同行企业,引导资源集聚,打造集团支柱产业;有利有节开发煤层气、石油天然气和钛矿,形成高科技新型产业;科学规范散遍全国的打字复印维修服务,形成地方特色产业;结合新农村建设、新农业开发,配套提升波月洞、梅山龙宫、大熊山、紫鹊界、大乘山、锡矿山烈士林园、罗盛教纪念馆等景区旅游圈的质量,培育生态旅游产业。形成统筹规划、分块实施、统一协调、布局科学、分工协作、产业互补、错位竞争、互利共赢、低碳高效的区域经济发展的崭新局面。

(四)和谐发展一体化

实现和谐发展,是区域经济一体化追求的目标之一。要把推进冷新一体化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以城镇组群发展为龙头,吸纳农村人口,支持和带动农村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要把推进冷新一体化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结合起来,既通过“改、组、转、关”提升现有工业品质,又适时引进和开发高起点、高科技、高效能的新型工业,实现“改、引、建”一体化;要把推进冷新

一体化与治污、治愚、治穷结合起来,建立联动机制,加快幸福娄底建设步伐。

五 结语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区域经济组织不仅是竞争的产物,更是大势所趋。在经济一体化的历史潮流中,有效的政府作为显得十分重要。区域经济的发展必将引起行政区划的调整变化,行政区划的变革是区域经济管理和实施最敏捷、最有效、最可靠的手段。冷新经济历史同根,现实同源,未来同福。推进冷新经济一体化顺应当代世界经济关系大势,符合冷新发展需求,反映两地人民心声,体现娄底市府意愿。

[1]新化县统计局.新化县统计局2011年年报[M].内部资料.新化:新化县统计局,2012:3.

[2]冷水江市统计局.冷水江市统计局2011年年报[M].内部资料.冷水江:冷水江市统计局,2012:3.

[3]区域经济一体化[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92189.htm[2010 -05 -09].

[4]50 三大经济圈珠三角[EB/OL].http://3y.uu456.com/bp-s0b9764ac8s0ad02de80411d-1.html[2010 -01 -06].

[5]冷水江市发展与改革局.冷水江情况简介[M].内部资料.冷水江市发展与改革局,2012:2.

[6]新化县发展与改革局.新化县情况简介[M].内部资料.新化县发展与改革局,2012:6.

猜你喜欢
新化新化县区域
家乡的大石栎树
新化三合汤
新化:守护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分割区域
新化山歌的传承与开发初探
湖南省优秀教师“三笔”书法比赛参赛作品展示(十二)
新化山歌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新化县 中小河流治理喜见成效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