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乳汤治疗产后缺乳32例临床观察

2012-04-10 01:10周仕萍
河北中医 2012年12期
关键词:缺乳乳汁哺乳

张 军 周仕萍

(江苏省无锡市中医医院乳房病科,江苏 无锡 214000)

通乳汤治疗产后缺乳32例临床观察

张 军 周仕萍

(江苏省无锡市中医医院乳房病科,江苏 无锡 214000)

泌乳障碍;中药疗法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具有丰富的免疫物质和婴儿生长发育的营养物质,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纯母乳喂养成功率应达80%。产后缺乳是指分娩后乳腺泌乳量少,远不能满足喂养新生儿,或无乳汁分泌[1]。2011-10—2012-06,我们采用通乳汤治疗产后缺乳32例,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32例均为我院乳房病科门诊患者,年龄23~31岁,平均26.4岁;产后7 d~1个月发病,平均18.5 d;顺产23例,剖宫产9例;一胎28例,二胎4例。

1.2 诊断及排除标准 产后排出的乳汁量少,甚或全无,不够喂养婴儿。乳房检查松软,不痛不胀,挤压乳汁点滴而出,质稀;或乳房丰满,乳腺成块,挤压乳汁疼痛难出,质稠。排除因乳头凹陷和乳头皲裂造成的乳汁壅积不通,哺乳困难[2]。

1.3 治疗方法 予通乳汤。药物组成:黄芪15 g,党参10 g,白术 10 g,茯苓 10 g,穿山甲珠 10 g,路路通 10 g,王不留行10 g,漏芦10 g,甘草5 g。偏血虚者加熟地黄15 g、当归10 g、鸡血藤10 g;情志不遂,肝气郁结加柴胡15 g、白芍药10 g、桔梗10 g。每日1剂,水煎取汁300 mL,分早、晚2次温服。连续服用14 d。同时嘱患者进食猪蹄汤、牛奶、鱼汤等高蛋白食物;保持情志舒畅;让婴儿勤吸吮,按需哺乳;指导正确的哺乳姿势及方法。

1.4 疗效标准 治愈:乳汁分泌正常,乳房胀满,能正常哺乳;好转:乳房出现胀感,乳汁分泌增多,或乳汁分泌正常,但量少不够喂养婴儿;未愈:乳房松软,乳汁分泌无改变[2]。

2 结果

本组 32例,治愈 26例(81.25%),好转 4例(12.50%),未愈2 例(6.25%),总有效率93.75%。

3 讨论

泌乳的内分泌及神经机制较复杂。现代医学认为,孕激素、雌激素、胎盘催乳素、泌乳素、皮质醇及胰岛素皆与乳房系统生长发育及泌乳功能有关,内分泌及神经调节失常皆可导致产后缺乳。此外,乳汁开始分泌后,若营养不良、精神恐惧或抑郁,可直接影响丘脑下部,使垂体催乳素分泌减少,而致乳汁不分泌或分泌量减少。哺乳不当也可造成乳汁分泌不足。

产后缺乳属中医学缺乳、乳汁不行范畴。病机为气血不足,脾胃虚弱,与冲任亏虚关系密切,也与肝失疏泄条达和乳络不通有关。其病性为虚实夹杂,但多以虚为主。《傅青主女科》载:“妇人产后绝无点滴之乳,人以为乳管之闭者也,谁知是气与血之两涸乎!夫乳乃气血之所化而成也,无血固不能生乳汁,无气亦不能生乳汁,然二者之中,血之化乳。”《妇人良方》曰:“妇人乳汁不行,皆由气血虚弱,经络不调所致。”乳汁由脾胃水谷之精华所化生,脾胃气强,乳汁多而且浓,产后脾胃虚弱,则运化失职,气血生化乏源,“无气则乳无以化,无血则乳无以生”,出现乳汁过少甚至全无。乳汁的分泌及运行又有赖于肝脏正常的条达疏泄功能。《儒门事亲》认为“或因啼哭悲怒郁结,气溢闭塞,以致乳脉不行”,肝失条达,气机不畅,经脉涩滞,阻碍乳汁运行,以致乳汁不行。治以益气健脾通络为主。通乳汤方中党参益气生津养血;黄芪补气升阳,与党参相配增强补气作用,气旺则生血化乳;穿山甲、王不留行、路路通、漏芦能通络下乳,促进乳汁分泌;白术味甘,主入脾胃经,能健脾益胃,茯苓味甘淡,甘属土,甘则能补,两者配伍能健脾益气,使后天脾胃运化有力;甘草味甘,得中和之性,有调补之功,同时又可调和诸药。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穿山甲可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并能促进乳汁分泌[3]。王不留行含王不留行皂甙、黄酮甙等,可调节生理功能,影响体内代谢,使血浆和子宫组织中第二信使环磷酸腺苷(cAMP)含量明显增高,有活血调经、下乳消痈等作用[3]。

猪蹄、鱼肉等为有情之品,可滋补精血津液,通行乳脉,为生化乳汁之要药。《陆川本草》记载:乳妇奶少,花生米90 g,前猪脚1只,共炖服;猪蹄,为全身筋力所在,能补气血,养虚羸,润肌肉,故善通经隧,能通乳汁;土母鸡,古时有称“黄雌鸡”,有健脾益肾、填髓补精、补益五脏之功。《本草纲目》说:“黄雌鸡,治产后虚羸,煮汁煎药,佳。”故产后营养饮食对治疗产后缺乳也不可缺少。

通乳汤以益气健脾为主,脾胃健运,则生化有力;饮食加强营养,则乳汁生化有源;同时鉴于当前社会压力大,且女性易情志不遂,致使垂体前叶催乳素分泌减少[4],亦会导致乳汁分泌减少,故在临证时可加入疏肝理气之品,使乳络通畅。

[1]冯俊婵.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318.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71.

[3]马清钧,王淑玲.常用中药现代研究与临床[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5:441-442,426 -427.

[4]赵彩凤.应用通乳颗粒对产后乳汁分泌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27(4):338.

R271.430.531

A

1002-2619(2012)12-1797-02

张军(1977—),男,主治中医师,硕士。从事中西医结合乳腺外科临床工作。

2012-06-29)

猜你喜欢
缺乳乳汁哺乳
按摩推拿护理缓解哺乳期乳汁淤积诸症的作用
会哺乳的树
乳汁点目需谨慎
五行音乐疗法用于剖宫产术后缺乳的可行性探析
产后缺乳治疗研究进展
妈妈的奶为何变色了
哺乳仔猪大肠杆菌病的SM2疗法
按摩治疗产后缺乳98例
一起哺乳仔猪猪瘟腹泻的诊治
针药并用治疗缺乳30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