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鉴定质量的影响因素和保证措施

2012-04-12 04:33陈水琴刘书超
湖南警察学院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检材物证实验室

陈水琴,刘书超,李 琼

(湖南省公安厅刑侦总队,湖南 长沙 410001)

DNA鉴定质量的影响因素和保证措施

陈水琴,刘书超,李 琼

(湖南省公安厅刑侦总队,湖南 长沙 410001)

D NA鉴定的过程包括现场生物检材的发现和提取、生物检材的保存和送检、实验室内的检验等环节。这其中的每一环节,都有可能影响D NA鉴定的质量,从而影响案件的侦破及诉讼。为消除这些影响因素,确保D NA鉴定的质量,必须采取相应的保证措施。

D NA鉴定;影响因素;保证措施

随着DNA检验技术的不断提高,DNA检验鉴定已广泛应用于各类案件中的各种检材,尤其是DNA检验的灵敏度提高后,接触性DNA的检验极大地拓宽了生物物证的提取范围。

DNA鉴定的过程包括现场生物检材的发现和提取、生物检材的保存和送检、实验室内的检验等环节。对于其中的每一环节,都有可能影响DNA鉴定的质量,从而影响案件的侦破及诉讼。现对每一环节中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保证措施。

1 现场生物检材的发现和提取环节

1.1 影响因素

1.1.1 现场检材的发现和提取率不高

从理论上讲,只要有人活动,就有可能在现场留下生物物证。对于常见的、明显的生物物证,技术人员一般都会正确提取。但对于一些少见、微量生物物证,或者因技术发展而拓宽的生物检材,就有可能遗漏,如汗斑、吻痕、指纹、各种接触性检材等。

1.1.2 现场检材遭污染

现场勘查时若防污染的意识不够,现场人员(现场指挥、现场保护、抢救、勘验技术人员、作证人员等)将本不属于现场的生物成分带入现场,造成污染,如在现场丢弃烟蒂、吐痰、咳嗽等,或将勘验后的手套、头套乱扔。

因个人防护不够,极易对生物检材造成污染,尤其是微量接触性检材。如无一次性头套、手套、口罩等,自己的头发、指纹、唾沫等极易留在现场。

现场提取生物检材时若操作不当,则易造成交叉污染。如提取检材时不使用一次性耗材,会使不同检材间的DNA发生转移,如蜜蜂转移花粉;多件物证混合在一个包装袋内会相互污染;同一物证的不同部位有不同人不同浓度的DNA,由于不当包装会使DNA转移,造成浓度变化,使量少DNA被掩盖而无法检出,如凶器柄上少量嫌疑人的成分被受害人大量血迹掩盖。

其他物证检验,如指纹显现时粉末和刷子的重复使用也可对生物检材造成污染。

1.1.3 现场检材被破坏

对于需要转移提取的斑迹,尤其是微量斑迹,在转移提取时DNA常常被稀释,导致后续检验失败;

对同一载体上的不同部位可能遗留有多人DNA的物证,进行大范围一次性转移,将单纯的DNA人为变成混合DNA,破坏了载体上DNA的原始分布。

对接触性检材,因为脱落细胞在载体上粘附松散,极易脱落。现勘过程中,若动作力度稍大,或反复翻动、抖动,都会对物证造成破坏,如面罩、绳结、衣物等。

在进行指纹显现时未注意保护其他可能留有DNA的部位,如对茶杯、碗、饮料瓶等进行指纹显现时,未对杯口、碗沿、瓶口等可能留有唾液部位的保护。

1.1.4 现场勘验记录不完整、不准确

完整、准确的现勘记录,既能重现生物物证的原始状态,也有助于现场重现,直接关系到DNA检验方案的设计,也关系到完整证据链的建立。如某杀人案中,现勘笔录记录现场有5枚烟蒂,送检DNA检验为7枚,其中2枚检出为犯罪嫌疑人的。检察院因数量不一致而退卷,后查现场照片确有7枚烟蒂。

1.2 质量保证措施

1.2.1 将对参与现勘的所有人员进行必要的DNA基础知识培训,提高对生物检材的防污染意识和保护意识。

1.2.2 对现勘技术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和知识更新,掌握基本方法和新动向,提高生物检材的发现、提取率和提取质量。

1.2.3 进入现场的所有人均应做好个人防护,最基本应有口罩、手套、头套、脚套;严格实行每份检材都使用新的一次性耗材和器具(包含手套、剪刀、镊子、棉签、指纹显现粉末),避免人员污染。

1.2.4 将所有现勘人员的DNA输入全国DNA数据库的质控库,避免将勘验过程中的人员污染当成嫌疑人DNA进行错误排查。

1.2.5 做好现场勘查笔录,确保有关检材的文字记录和照片的完整、准确、一致。

2 生物物证的保存和送检环节

2.1 影响因素

2.1.1 标识不清楚或不牢靠,造成检材的混乱,甚至张冠李戴。

2.1.2 检材的干燥方法不正确,导致检材DNA降解。一般斑痕类检材需先在阴凉通风处晾干后装入透气的洁净包装袋内。若使用烘、烤、晒等方式,都会使检材中的DNA降解。

2.1.3 检材保存条件不恰当,造成检材腐败或DNA降解。斑痕类检材应干燥后在低温、干燥、无阳光照射的空间保存。新鲜组织类检材如肌肉、脏器、肋软骨、新鲜骨骼等,均应冷冻保存。

2.1.4 对检材的保护措施不到位,导致检材被破坏或丢失。如被风吹走、被老鼠、蟑螂等动物啃噬等。

2.1.5 检材不及时送检,使检材中的DNA自然降解甚至丧失殆尽,尤其是接触性检材,时间越长,检出率越低。

2.1.6 送检人员对案件及现场不熟悉,不明白检材与案情的关联程度和证据力度,对送检的检材无重点、无针对性,不利于DNA技术人员科学的设计实验。比如命案现场提取上百份血迹,送检人员应能结合现场情况、嫌疑人可能的活动轨迹、血迹分布规律、血迹形状等综合分析哪些可能为嫌疑人所留下。

2.2 质量保证措施

2.2.1 建立正规的检材保管室,并有一整套关于检材的标识、干燥、包装、保存的严格的操作规程。

2.2.2 及时送检,并有一套严格的送检流程。

2.2.3 送检人员不仅熟悉现场,熟悉物证,还应了解DNA检验的基本知识,有助于DNA检材的筛选、排序,进而设计科学的检验方案。

3 DNA检验环节

3.1 影响因素

3.1.1 实验室环境设施的设置不合理

DNA实验室最起码应设置有受理区、准备区、DNA提取区、扩增区、检测区、DNA数据库工作区、试剂配置区、物证和样本保管区、办公区,按照DNA含量由少到多的顺序,实现检材和样本在区域间的单向流动。尤其是P C R产物,必须有专门的存储冰箱和处理回收途径。

实验室应有独立的送排风设施,实现实验室间空气的相对独立性,避免DNA通过气溶胶污染。

3.1.2 实验室的消毒设施和措施不到位

实验室应该配备紫外灯、高压蒸汽消毒锅、超声波清洗仪等清洁、消毒设施。

实验室必须每天进行紫外消毒;关键仪器如离心机、P C R仪、孵育仪、批量工作站等,均需定期消毒;所有器皿、耗材在使用前必须消毒;所有操作台面在操作前、后均应进行清洁、消毒,尤其在处理L C N样品时,更应加倍注意。

3.1.3 实验过程中个人防护意识和措施不到位

实验室个人防护意识和措施应该比现场勘查时更严格。进入实验区前必须更衣,换穿洁净的工作服,穿戴好一次性的鞋套、头套、口罩、手套。尤其是在处理接触性检材前,每份检材必须更换一次手套。

实验过程中,严格避免对着检材近距离咳嗽、喷嚏、讲话等行为。

当实验员在不同实验区间单向移动时,应保证手套等易污染的耗材不带入另一区间,更不能从P C R后区间逆向移至其他区间。

3.1.4 实验过程中,无全面的质量控制程序和措施

关键试剂(DNA提取、纯化、扩增试剂盒)和耗材(离心管、吸头、棉签拭子等)在使用前要对其进行验收检验,质量合格才能使用。

每次实验必须设置对照样本(如标准品、已知样本和阴性对照),分析结果时,首先分析对照样本结果是否准确。

建立DNA质控库,且每批基因型入库前要与质控库比对,排除相关人员污染,尤其是混合基因型、无比对样本的孤立基因型。

3.1.5 DNA技术人员的技术力量和检验习惯,直接关系到检验的成功率和作用率

现场生物检材的质量千差万别,腐败、降解、微量、污染的检材都是DNA检验中的难题。而DNA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作为技术人员,应不断更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如骨骼牙齿等疑难检材的DNA提取技术、L C N检材的DNA纯化和浓缩技术等,提高DNA检验的成功率和作用率。

受技术影响,分析DNA结果遇到干扰谱带时,如影子带(stutter峰)、加A不完全、荧光洇渗(pull-up峰)、模版量太大(双肩峰)、稀有等位基因(rareallele)等,若不能正确鉴别和分析,就会发生基因分型错误。

受检验习惯和责任心的影响,若样本标记或编号失误造成DNA结果的张冠李戴,使DNA数据库产生错误信息,则会导致错误的比中结果,误导办案人员,甚至直接影响到案件的诉讼和判决。

3.2质量保证措施

3.2.1 建立规范、合理的DNA实验室;各区间有独立的通风排气系统;实现人物分流;根据DNA含量由少到多实现单向流动;配备齐全的清洗、消毒设施,从设施设备上有效防止污染。

3.2.2 加强技术人员的培训和交流,切实加强技术力量和攻坚克难的能力,加强证据意识和诉讼意识,使DNA更好服务于侦查实战。

3.2.3 建立一套完整、科学、可靠的检验方法,从方法原理、使用范围及要求、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方面形成作业指导书,规范所有技术人员的实验过程。

3.2.4 制定严格的质量控制和监督程序,如对仪器的校准和期间核查、关键试剂和耗材的验收、实验对照样本的设置、图谱质量的核查、实验室能力验证等。

4 DNA检验结果应用环节

4.1 影响因素

4.1.1 错误地运用DNA的鉴定结论

线粒体DNA测序和Y-S T R分析不能达到同一认定的水平,只能作为S T R分型技术的补充手段。因为它们都属于单倍体检验,在排除变异的前提下,同一母系的所有个体线粒体序列一致,同一父系的所有男性个体的Y-S T R单倍型分型一致。实际办案中若不能正确认识到这一点,将它们等同于常染色体DNA检验,就有可能出现错案,如山西岳兔元案。

4.1.2.不能正确对待DNA技术的局限性

常染色体S T R分型的个体识别率高,一般在个体识别和三联体的亲子鉴定中可以达到同一认定的水平,作为证据使用。但当遇到遗传变异、单亲亲子鉴定、非直系亲属鉴定、混合DNA样本检验等特殊情况时,无法到达认定的水平。在实际办案中,这些特殊案例的检验结果不能轻易当成认定的结果,必须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4.1.3 过分依赖,单纯将DNA结果作为直接判断有无犯罪的依据

对于检出基因型的“阳性”结果,只能说明现场中遗留有某人的生物成分,但不能断定是否为案发时遗留,必须结合其他相关证据能否形成证据链进行综合分析,如强奸案中犯罪嫌疑人家中床单、卫生纸等检出精斑成分。

对于未检出基因型的“阴性”结果,也不能直接作为排除作案的可能性,如强奸案中若嫌疑人无精症或输精管结扎,均可能导致无法检出精斑成分;刀具等已被清洗,无法检出受害人的成分;伤害多人的凶器中部分受害人的基因型未能检出等。

4.2 质量保证措施

第一,正确定位DNA技术在侦查、起诉、审判阶段的作用,不夸大,不迷信,不依赖。

第二,DNA技术人员在积极宣传DNA技术的同时,也要向办案人员解释DNA的局限性。

第三,在公、检、法、司系统进行DNA基础知识的培训,尤其是DNA结果的解读和应用。

Influencing Factorsand GuaranteeM easures in theQuality of DNA Identification

CHEN Shui-qin,LIU Shu-chao,LI Qiong
(Department of Criminal Investigation,Hunan Public Security Bureau,Changsha,Hunan,410001)

DNA identification process includes the discovery,extraction,preservation and submission of the biological samples,as well as the laboratory test.Each of these factors is likely to influence the quality of DNA identification,thus affecting the solving of the case and its litigation.In order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the DNA identification,appropriate Guarante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eliminate these factors.

DNA identification;influencing factors;Guarantee measures

D919.4

A

2095-1140(2012)05-0096-03

2012-09-15

陈水琴(1970- ),女,湖北黄石人,湖南省公安厅刑侦总队DNA室主任,副主任法医师,主要从事DNA检验技术工作。

王道春)

猜你喜欢
检材物证实验室
“演员中心制”戏剧始于北宋的新物证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试论物证在烟草行政处罚中的适用
原野侦探课 第三节 关键物证
疑难生物检材DNA的检验探究
浅谈刑事案件物证的保护
直接扩增法提取脱落细胞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