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参建社区图书馆联盟研究★

2012-04-12 10:35黄金亮
河北科技图苑 2012年3期
关键词:图书馆社区服务

黄金亮

义乌工商学院图书馆

〔浙江省义乌市 322000〕

*黄金亮 男,出生于1974年。

一、社区图书馆联盟建设的背景与意义

随着现代化社区的建设和改造,传统意义上的自然社区日益转变成一个复杂的社会地域概念[1],具有文化教育功能的学习型社区将成为我国社区建设的趋势。社区图书馆是社区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社区功能结构系统中担任着社区的记忆功能和沟通功能,具有综合信息服务功能、文化服务功能、对用户能力进行培养的教育功能[2]。因此,社区图书馆的建设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

美、英、澳等发达国家的社区图书馆具有起步早、发展快、分布广、效益好等特点。为了推动社区图书馆的发展,这些国家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比如经常举办各具特色的文化活动和讲座、聚会和读书会,举办适合中、小学生的各种活动,让孩子们在假期从玩耍中得到新知[3]。而在国内,社区图书馆建设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虽然在各地的文化工作计划中,均提出要实现“区-镇-村”三级信息资源中心和“农家书屋”的建设,但在实际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各地社区图书馆都或多或少面临着缺乏总体规划,发展不够平衡;馆藏资源有限,投入没有保证;缺乏管理人才,服务水平较低;开放时间少,读者活动很少,甚至只建不用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直接影响社区图书馆作用的发挥,而且关系到社区图书馆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

因此,结合当前困难和各地经济状况,社区图书馆建设如果还只纯粹靠上级单位投资,根本无法提高资源质量和服务水平,甚至无法生存。当务之急,建设社区图书馆联盟,资源共享、利益互惠才是服务居民、发展社区图书馆的有效举措。目前,我国的图书馆事业已经进入整体协同发展的新时期。高校参建社区图书馆联盟建设,有利于发扬《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教高[2002]3号)[4]与《图书馆服务宣言》[5]精神;有利于实现由单馆到多馆、信息资源由孤岛到共享、信息服务由中心向多点扩散;有利于完善和提升社区文化服务功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赢的目的。

二、高校图书馆参建社区图书馆联盟的障碍

社区图书馆联盟是社区内包括高校图书馆、科研院所信息中心、公共图书馆及街道、村图书室在内的图书馆联合体。社区图书馆联盟的建设涉及到公共馆、高校馆、科研院所信息中心和村、社区(居委会)馆等,参盟单位具有领导部门不同、资金来源多样、读者对象不同、资源现状悬殊较大等特点[6]。因此,社区图书馆联盟建设相对区域公共馆联盟及区域高校馆联盟建设难度较大。虽然大量的学者针对高校图书馆参建社区图书馆联盟可行性、必要性、服务方式等进行了很多针对性的研究,也有部分高校图书馆已开展社区服务,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尚存一些障碍需要解决,唯其如此,才能进一步完善和提升高校图书馆的社区文化服务功能。

(一)认识障碍

多类主体对高校参建社区图书馆联盟,服务社区存在认识障碍。(1)社区管理者的认识不到位。在建设社区图书馆的过程中,社区管理者很少主动联系高校图书馆,没有通过互惠机制,携手高校图书馆共同建设社区图书馆的意识。(2)高校管理者对图书馆社区服务的认识障碍。高校管理者一直把图书馆定位为“服务师生”的文献信息中心,对图书馆服务社区并不热衷,也无支持政策。(3)高校图书馆员工的认识不到位。员工在做好服务师生的本职工作前提下,并不愿意额外承担服务社区居民的工作,特别是在没有利益激励的背景下。(4)社区居民对高校图书馆的认识不到位。

(二)能力障碍

高校图书馆结合学院学科布局,形成了固定且特色鲜明的馆藏结构,而社区居民的文献需求具有大众化、科普性、通俗性等特点,可能与高校馆的专业文献结构并不吻合,因此并不是每所高校都有能力保障所有的社区信息服务,而现有的研究与实践并没有把不同用户类型的信息需求及图书馆的服务能力有效结合。

(三)管理障碍

现行的社团或学会类的松散管理方式无法调动高校图书馆参建社区图书馆联盟的积极性,影响了服务效果。这是因为高校图书馆的本位服务限于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无论是从领导层面还是员工层面,都不会主动为社区居民增加服务成本,现有的行政隶属、人事和财政关系也严重制约了联盟建设的进程。

(四)利益障碍

一项活动若要保持长久的生命力,归根到底要靠长久的利益分配机制,而目前社区图书馆联盟建设过程中缺乏有效、合理的利益平衡机制。高校在服务社区的过程中,涉及很多利益分配问题,诸如:当地政府是否对高校图书馆的社区信息服务提供报酬,高校图书馆是否因全面的社区服务而影响了高校师生信息服务质量,社区企业是否应为自己所获得的学科知识服务买单,高校图书馆的开放性服务是否带来安全隐患、校安保部门是否增加运行成本等等,这些尚未解决的利益分配问题,成为联盟推进的最大阻碍。

三、高校图书馆参建社区图书馆联盟的对策

满足社区用户的信息需求和提高馆舍资源的利用率是社区图书馆联盟建设的终极目标。其中,资源共享、利益互惠是联盟建设的原始动力,信息资源体系建设是联盟的基础,受共同认可的协议和机制是联盟运行的基本保障,稳定的资金来源和合理的分配体系是联盟成功的条件[7]。下面针对高校图书馆参建社区图书馆联盟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之策,以期完善和提升社区文化服务功能。

(一)面向社区多路径宣传和推介高校图书馆资源及服务

市民不了解高校图书馆的资源结构、使用制度,更没有在有信息需求时转向高校图书馆寻求帮助的意识,这是高校图书馆长期不对外开放直接导致的结果。认识障碍可通过多渠道的宣传和有效的用户培训来解决,但更多的需要相关制度的保障,特别是管理层的认识及相关部门的协调与沟通。比如高校图书馆可以结合社区和本馆的实际状况,开展读书报告会、科普知识讲座、组织读者俱乐部等文化活动[8]。高校图书馆在收集和整理大量文献及网络资源的基础上,可以向居民提供全方位与多角度的事实性信息咨询服务,涵盖居民学习、工作和生活等各方面,增加居民对图书馆的感性认识。

(二)结合馆藏优势开展针对性的特色服务

社区用户与高校师生服务对象区别较大,文献需求特点迥异,高校图书馆关键要区分社区读者的类型,有效的解决途径就是高校馆在调研和统计社区用户信息需求的基础上,分工协作,与本馆的优势相结合,扬长避短,有针对性地提供文献服务[8],提高服务社区的能力。比如师范类院校图书馆可侧重服务社区青少年用户,工科院校图书馆可侧重服务社区技术型企业员工及科研人员,广播电视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图书馆可侧重中老年及在职员工用户。

(三)建立高校图书馆参与社区服务的项目管理小组

建立以当地政府文化部门牵头,各高校领导参与的项目领导小组,来组织和协调社区图书馆联盟建设,这是因为:(1)虽然各高校的行政隶属不同,但高校都有服务本地社会经济的功能定位,因此高校图书馆理应服务社区信息用户;(2)各高校虽然隶属体制不同,但均享受到了当地政府土地、政策等扶持和帮助,特别是在各地科教城、大学城的建设过程中,地方政府做了很好的协调和服务工作,因此高校有义务回报所在社区;(3)当地政府行政机构有资金、有政策,相比主管部门和协会组织,更有调控的办法和手段,能让各项工作落实到实处。可建立“当地政府文化局—高校分管院长—图书馆馆长”的三级领导小组,政府领导对高校提出相关工作要求、制订考核标准,分管院长要求高校图书馆馆长积极参加社区图书馆联盟建设,并对服务社区的质量进行考核。只有把任务层层分解并考核,才能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

(四)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是共建活动持续深入的保障

在联盟建设过程中,拥有资源、人才与技术的高校图书馆往往被认为是“援助方”,认为高校馆应本着社会责任而服务社区,忽视了利益机制的研究,而合理的利益分配制度才是推动高校图书馆服务社区的根本动力。高校服务社区对自身的好处:(1)高校图书馆服务社区可以提升图书馆的地位。(2)高校图书馆服务社区可增加办馆经费,比如政府拨款、企业赞助、个人捐助等,甚至可以与房地产开发公司合作,开设小区图书室。(3)目前高等院校图书馆都在开拓参考咨询等有偿服务工作,社区服务可以密切联系当地企业、居民,作为高校图书馆宣传和开展有偿服务的前沿阵地[9]。另外,高校图书馆还可与社区共同开展收费教育培训活动。培训主要分两类,一类是高校图书馆基于自身专业背景开展的信息素养教育;另一类就是基于丰富的文献资源和人才队伍,与社区共同开展包括职业技能培训、成人教育、再就业指导、社区青少年教育等在内的培训活动。由此可见,高校图书馆参建社区图书馆联盟并不是纯粹的帮扶、贡献,而自身也能获得相关的利益。

四、结 束 语

社区图书馆联盟建设是高校图书馆、社区居民和社区文化事业发展的多赢之路,许多学者都在研究“校地共建社区图书馆联盟”的具体办法,当务之急是解决实践中存在的种种障碍。目前制约共建的主要障碍是利益障碍,急需出台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这也是研究者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

[1]唐虹.社区图书馆联盟管理模式与组织结构研究——以校地共建社区图书馆联盟为视角[J].图书馆建设,2009,(10):65~67.

[2]周丽琴.依托城市社区大学建设社区图书馆[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0,(1):106~108.

[3]李娟.澳大利亚社区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0):30~32.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的通知[EB/OL].(2002-02-21)[2012-04-1]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23/200202/221.html6.

[5]中国图书馆学会.图书馆服务宣言[EB/OL].(2008-02-15)[2012-04-16].http://www.gslib.com.cn/xh/tqxw/08ztxy.htm.

[6]江新.高校图书馆参建社区图书馆联盟的障碍研究[J].山东图书馆学刊,2010,(5):57~59.

[7]周明华,谢春枝.美国大学图书馆联盟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3,29(5):77~82.

[8]封秀英,杨祖逵.共建社区文化——高校图书馆实现服务创新的新途径[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0,(2):81~82,90.

[9]卢淑玲.高职院校图书馆在社区服务方面的优势和重点[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1,31(3):102~105.

猜你喜欢
图书馆社区服务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图书馆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去图书馆
如何积极应对社区老年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