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机安全监理工作

2012-04-12 10:56武晓华
时代农机 2012年11期
关键词:农业机械农机监理

武晓华

(华县农机监理站,陕西 华县 714100)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农业生产已经由单一的种植业向畜牧业、渔业、林果业、设施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等领域进军,农业机械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不可替代的载体,农业对农机装备的需求将呈现刚性增长的态势。随着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农民自主购买农业机械的热情高涨,农业机械拥有量的逐年增加,“人减、机增”的趋势不可逆转,从而使农机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几率也呈现上升的趋势,安全形势也越来越严峻。面对新形势,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如何本着“以人为本、为农服务、帮民解闲,为民增效”的原则,重新树立农机监理的地位,提高监理效率,有效地保障农业机械的安全生产,值得我们农机安全监理部门深思。

1 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在建设新农村进程中的地位

农机监理工作是农业机械主管部门依据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农业机械及其驾驶人员进行安全监督管理,负责对道路上行驶的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农业机械实行登记制度,发放号牌、行驶证,对登记后的拖拉机等农业机械根据用途、使用年限等不同情况,定期进行安全技术检验,对符合国家安全技术标准的农业机械,发放检验合格标志。对拖拉机驾驶人员考核合格后发给相应类别的驾驶证,定期对农业机械驾驶证实施审验。农机监理工作关系到广大农业机械驾驶(操作)人员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农机的安全生产,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2 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农机监理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监理队伍在充实人员的过程中,由于体制方面的问题,缺乏严格把关,所以造成农机监理队伍思想素质高低不一,文化程度参差不齐。主要问题有:法律法规生疏、依法行政意识不强、专业知识匮乏、服务意识不强、执法行为不规范、执法纪律不严明等问题,农机监理部门普遍存在着“重执法轻服务”的现象。

(2)体制不健全,经费保障不足,监理装备落后。装备建设是强化行政执法工作的基础,按照国家《农机监理技术装备标准》要求,农机监理部门应配备必要的交通、通讯、检验检测、事故勘察仪器以及办公自动化设备。然而,农机监理机构归属事业单位,执法经费紧张,导致监理装备差,没有配置音像检测设备,检验人员还没有摆脱传统的靠肉眼凭经验的做法,在农机事故勘察设备上还得不到很好得完善。监理装备的不足和落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机监理规范化建设和农机工作效率的提高。

(3)舆论宣传不深入,农机户法制观念淡薄。宣传法规、教育群众是农机部门的重要任务,由于受多种因素制约,农机安全法规的宣传跟不上形势需要。比如有的电视节目中,还出现无牌拖拉机违章载人的镜头,起到了反面作用。在执法检查中,有的人不理解农机还需要执法,不知道农用拖拉机要挂牌、办证等基本常识,经常出现被查到无牌无证的手扶拖拉机驾驶人;有的农机户知法犯法、逃避监管,违规现象屡禁不止;也有些人把正常的法规管理看成是乱收费,经常与执法人员抵触对抗。在部分群众中认为无证驾车和无牌行驶不是违法行为,形成了“挂不挂牌无所谓,有证没证都一样”等错误观念。

(4)农机手安全意识淡薄,农机培训机构形同虚设。一方面随着新型农机具推广,农机操作方法变得更加复杂,农机手对农机法规知识的缺失,加上对《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农业机械监督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缺少认识,认为农机操作技术简单,通过自学就能驾驶,不愿意参加系统的驾驶培训;另一方面农机培训部门考试、办证把关不严,甚至有的培训机构只收费不培训,形同虚设。另外,在很大程度上“黑车非驾”、农用车违法搭人载客的行为的存在,影响农机化事业的发展,影响农机户的经济收入,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

3 加快推进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建议

(1)健全农机安全监管机制。健全完善法规是农机安全监理工作正常运转的前提。①要构建立足防范、长效监管、操作性强的农机安全法律法规体系,为农机安全管理提供法制保障,将农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保证农机安全管理体系的良好运行和持续改进,使农机安全生产管理环境不断改善。②在严格执行国家现有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基础上,因地制宜制定与之相配套的规范性文件,并积极推动地方立法,着力解决本地区农机安全的突出问题。③健全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机监管网络体系,使监管人员的配备与农业机械保有量相匹配,并为基层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④要构建创建“平安农机”长效机制,农机安全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2)加强监理装备建设,改善监理手段。加强监理装备建设,改善监理手段,是农机监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农机监理队伍普遍存在装备落后的问题,难以适应当前农机监理工作的需要。因此监理部门要争取地方政府部门的支持,争取政府加大对农机监理工作的财政专项补助资金投入,有计划地配备安全技术检测、农机事故勘察处理、牌证网络化管理等技术装备,改变安全检测无设备局面,逐步形成“基地健全、设施齐备、手段科学、执法规范、保障有力”的农机安全监管体系。

(3)加强农机监理队伍建设,农机监理工作人员整体素质。①建立提高农机监理队伍素质的培训考核机制,定期组织农机监理人员开展政策法规、政治理论、专业技能等方面的培训教育,并制定培训教育的考试考核办法和激励制度,以提高农机监理队伍专业技能和政治思想素养;②有计划选送年轻、能力强的农机监理人员到高等院校进修学习,从而逐步提高农机监理队伍专业技术水平;③实行末位淘汰制,对业务能力差、工作责任心不强、机手意见大的监理员进行待岗学习,以建设一支素质高、作风硬、纪律严的监理队伍。

(4)加大安全生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安全生产意识。搞好农机安全宣传教育是预防和减少农机违章、农机事故的一项关键措施。农机安全宣传要注重内容要丰富,形式要灵活多样,方法要得当。①要组织广大驾驶员和农机户进行培训,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使机手认识到“黑车非驾”不参加年检是违法行为。②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宣传农机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常识,组织监理宣传车深入乡村、集市、人口密集地区,采取张贴标语、流动广播、电视或走进电台直播间等方式进行宣传,普及法律、法规及安全生产知识,切实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农机法治意识、安全意识、文明意识,使拖拉机挂牌、驾驶员持证,成为有机户的自觉行动。③要建立农机安全宣传教育机制,落实农机安全宣传教育责任,使农机安全宣传教育社会化、制度化、规范化,推进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工程向纵深发展。

(5)加强农机安全生产的经常性检查。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应加大安全检查的力度,扩大安全检查的区域,组织人员深入乡村道路、田间、场院等农机作业区进行认真检查,做到堵漏洞、不留死角;同时运用现代化的检测工具如酒精测试仪、雷达测速器等,提高检测的科学性、准确性。要扩大安全检查的范围,不仅要对进行作业的农业机械进行检查,而且要对作业前的农业机械进行检查;不仅要对驾驶操作人员进行检查,而且要对作业环境进行检查。在安全检查中,要坚持严惩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于严重违章的必须依法查纠和处罚,对于违章情节较轻、态度较好的,给予批评教育,体现“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原则。

(6)加大对农机驾驶、操作人员的监管力度。加大执法力度确保农机安全生产,关键是在人,最根本的要注重培养大批优秀驾驶、操作员。①向他们传授农机安全生产知识和农业机械常识,使他们懂得安全生产常识,具备熟练驾驶、操作技术,能够维护、修理机车。②严格考试制度,考试合格发放有效证件,建立好驾驶、操作人员档案。③利用好农机安全日的学习,积极组织学好法律法规。④搞好驾驶操作人员的定期审核,严格把好检验关,合格的驾驶操作人员和拖拉机可以继续使用,不合格的拖拉机应保养修复,驾驶操作人员要复训。⑤及时纠正违章,对违章作业的要说服教育,耐心宣讲安全生产重要性和违章的危害性。⑥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意识,为驾驶操作人员办实事好事,为他们选择好农业机械,解决维修、保养、操作的疑难问题。

猜你喜欢
农业机械农机监理
沃得农机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宜宾市农业机械研究所
不一样的农机展
关于建设工程监理发展趋势的探讨
工程监理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农业机械自动化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
如何加强农机管理发挥农机作用
加强农业机械管理与维护保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