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nstar LS900与A 超测量高度近视眼瞳孔中央角膜厚度对比

2012-04-13 04:46张鸿瑫
实用医药杂志 2012年11期
关键词:测厚仪屈光眼科

张鸿瑫,蒋 华

角膜厚度是一项重要的眼球结构参数,可以决定和影响多种眼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特别是在角膜屈光手术中,角膜的厚度直接决定着屈光手术的术式、术中角膜切削深度以及术后安全性的预测,从而影响术后的视觉质量。有研究表明,高度近视眼患者角膜厚度比正常人偏薄,屈光手术风险更高[1]。因此,术前对角膜厚度精准的测量可有效避免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角膜厚度测量方法和仪器多样,A超角膜测厚仪因检测的高精准度一直被作为角膜厚度测量的“金标准,但检查过程中A超探头需接触患者角膜,容易造成角膜上皮缺损,角膜感染等问题[2,3]。临床新近推出的Lenstar LS900是目前最新型的光学生物测量仪,其对角膜厚度的测量为非接触式且快捷、舒适,临床应用前景广阔。本文评价了Lenstar LS900测量的可重复性,比较了其与A超角膜测厚仪测量高度近视眼中央角膜厚度(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CCT)的差异,探讨Lenstar LS900测量高度近视眼患者CCT的精确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客观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首先选取笔者所在医院健康志愿者30人(60眼)。其中男12人(24眼),女18人(36眼);年龄20~34岁。测量前排除眼器质性病变,由操作Lenstar LS900的技师对每只受检眼连续进行3次中央角膜厚度测量,以了解其检测结果的可重复性。

选取2011-01~06在济南军区总医院眼科准分子激光治疗中心进行LASIK术前检查的高度近视眼患者,共 35例(70眼)。 其中男 22例(44眼),女13 例(26 眼);年龄 18~31 岁,平均(25.6±3.5)岁。 等效球径屈光度为 (-8.82±2.40)D,35例患者经裂隙灯及角膜地形图检查排除其它眼科器质性病变、临床或亚临床圆锥角膜。

1.2 测量方法 每位患者的检查分别由同一检查者独立完成。使用美国Clinico公司Lenstar LS900和日本Tomey SP-3000超声角膜测厚仪分别对患者进行测量。

LS900检查方法:测量时让受检者下颌置于LS900下颌垫上,前额紧靠在前额条带上,睁大双眼并注视前方仪器中闪烁的红色视标,检查者前后移动手柄,按电脑屏幕提示进行对焦,提示圈中心出现小绿圈时按下测量按钮,连续测量3次,仪器自动取其平均值。

A超角膜测厚仪检查方法:患者仰卧位,双眼结膜囊内滴入爱尔卡因1次行表面麻醉,嘱患者注视正上方目标,探头放于角膜中央顶点,轻微接触,连续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

1.3 统计学方法 利用 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重复性检验应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两种测量方法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Lenstar LS900测量的重复性检测 对健康志愿者60眼的中央角膜厚度连续进行3次检查,对3次测量的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3次测量值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 (F=0.625,P=0.475),表明Lenstar LS900测量中央角膜厚度的重复性良好。

2.2 两种方法测量CCT结果 LS900和A超角膜测厚仪测得的高度近视眼患者中央角膜厚度范围分别为484~598μm和479~612μm,平均分别为(538.32±13.15)μm 和(536.89±31.37)μm。 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0.826,P=0.228)。

3 讨 论

角膜厚度的测量在角膜屈光手术中占有重要地位,角膜厚度决定着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术中角膜的可切削深度。黄色人种高度近视眼患者角膜厚度较正常人偏薄,预期需要矫正的屈光度大[1]。因此,手术风险较其他患者高。术前准确的角膜厚度测量不但可以为选择手术方式提供重要依据,而且可以据此估计术后保留的角膜基质厚度,预防近视回退和术后圆锥角膜的发生。

目前,临床使用的角膜厚度测量仪器多种多样,而且不断推陈出新。根据测量原理可以分为超声波和光学测量法[4],前者包括A超角膜测厚仪和超声生物显微镜,后者包括非接触式角膜内皮细胞镜、Pentacam眼前节分析及测量系统、Orbscan裂隙扫描角膜地形图/角膜测厚系统、眼前节光学断层扫描仪、光学生物测量仪等。由于各种仪器的特点及适用范围不同,对角膜厚度测量的精确度有所差异。在我国较为普及使用的是A超角膜测厚仪,它曾被认为是角膜厚度测量的金标准,它检测费用低、准确度高,但其测量方式为接触式测量,增加了角膜上皮损伤、感染等机会。最新推出的光学生物测量仪Lenstar LS900是一种非接触式光学长度测量仪,它以光学低相干反射测量法为原理,采用波长820 nm的光源[5],使其通过耦合器后分为信号光和参考光,信号光通过待测眼球,经内置的分析装置对探测的干涉信号进行数据处理,分辨出介质屈光指数相近的组织。一次操作眼轴长度、角膜厚度、角膜曲率等9项眼球结构参数同时获得,其内置分析功能强大,检测时患者眨眼和固视丢失都将会被监视,只有符合标准的结果才会被采用,所以误差率大大减小。与传统A超相比,Lenstar测量方式为非接触式,测量位置位于视轴上,光学生物测量理论误差为±0.03mm。但目前Lenstar LS900多用于晶体度数、眼轴长度测量,关于CCT的研究较少。Koktekir等[6]通过Lenstar LS900和A超对130正视眼的测量研究表明,两者测量结果有统计学差异,但高度相关。

对于角膜厚度和近视的关系国内外学者观点不同。多数欧美学者认为白人角膜厚度与近视度数无关,日本和我国很多学者的研究认为有色人种角膜厚度随近视度数加深而变薄[1]。本文中LS900和A超测得高度近视眼患者CCT分别为 (538.32±13.15)μm 和(536.89±31.37)μm。 与国内外文献报道中相同观察对象组测量结果一致。

本文Lenstar LS900对健康眼角膜CCT的测量结果表明,Lenstar LS900在测量CCT中具有很好的重复性,这与其他学者研究结果一致。Lenstar LS900与A超测量结果相近,无统计学差异,这表明在对高度近视眼患者角膜厚度的测量中,Lenstar LS900精确度高,因其还具有无创伤、非接触、快速的特点,可与传统A超相互替代。

[1]李镜海,周 芳,周树安,等.正常眼与近视眼多方位角膜厚度研究[J]. 中华眼科杂志,1994,30(6):445-447.

[2]赵明慧,邹 俊.角膜厚度的测量方法及其临床进展[J].眼科新进展,2008,28(1):74.

[3]Modis L Jr,Lanqenbucher A,Seitz B.Scanning-slit and specular microscopic pachymetry in comparison with ultrasonic determination of corneal thickness[J].Cornea,2001,20(7):711-714.

[4]华焱军,黄锦海,王勤美.角膜厚度的临床意义及测量方法进展[J]. 国际眼科杂志,2011,11(8):1376.

[5]叶向彧,纪建丽,张广斌,等.Lenstar LS900与IOLMaster测量眼前节生物参数及人工晶状体度数的比较[J].眼科新进展,2011,31(11):1041.

[6]Koktekir BE,Gedik S,Bakbak B.Comparison of 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 measurements with optical low-coherence reflectometry and ultrasound pachymetry and reproducibility of both devices[J].Cornea,2012,11(18):677-678.

猜你喜欢
测厚仪屈光眼科
眼科诊所、眼科门诊、视光中心的区别
第二十二届亚非眼科大会(AACO 2022)
第二十二届亚非眼科大会(AACO 2022)
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治疗方法及远期疗效
大型仪表的使用和维护
关于JJF1255-2010《厚度表校准规范》和JJF1488-2014《橡胶、塑料薄膜测厚仪校准规范》几点理解
硬性角膜接触镜在矫正屈光参差中的应用
屈光参差患者水平垂直融像功能变化(中)
屈光参差的配镜原则
超声波测厚技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