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例儿童带状疱疹的护理体会

2012-04-13 05:12倪杏艳邓德权谢其美曾梅华胡文星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2年14期
关键词:水痘皮肤科水疱

倪杏艳,刘 娟,邓德权,桑 红,张 敏,谢其美,曾梅华,陈 军,胡文星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皮肤科,江苏南京,210002)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以沿周围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和以神经疼痛为特征的病毒性皮肤病[1-2]。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具亲神经和皮肤特性,经呼吸道黏膜进入机体,初次或原发感染后表现为水痘或隐性感染,见于儿童,带状疱疹多见于成年人。近年来儿童患病率明显增高。现将本科近来诊治的3例儿童带状疱疹护理报告如下。

1 病例介绍

病例1,患儿,女,12岁。因“左侧胸背部水疱伴疼痛3 d”于本院就诊,该患儿2周前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伴发热,最高体温38.9℃,经输液治疗已痊愈。3 d前左侧胸背部出现数处散在红斑,未予处理,后红斑上逐渐出现水疱伴有破溃,稍疼痛,于本院就诊。体格检查:全身一般情况好,系统检查无明显异常。皮肤科检查:左侧胸背部成簇成团的红斑、水疱,部分破溃。

病例2,患儿,男,9岁。因“右侧胸背部群集水疱5 d”于本院就诊。体格检查:全身一般情况好,系统检查无明显异常。皮肤科情况:可见右侧胸背部第8~10肋红斑、水疱。

病例3,患儿,女,13岁。因“右侧腰背部水疱2d”于本院就诊。皮肤科情况:查体可见右侧腰背部红斑、水疱。疱壁紧张,疱液澄清,疱周红晕,疼痛明显。患儿因中考,近日压力大、睡眠少。

2 治疗及预后

3例患儿均以抗病毒治疗和对症处理为原则,予阿昔洛韦、维生素B1、B12口服,局部外涂莫匹罗星、阿昔洛韦软膏,半导体激光局部照射治疗3 d,1~2周内水泡干涸,结痂脱落,症状消失,愈后遗有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斑,均未出现后遗神经痛。

3 护 理

3.1 饮食护理

患儿应食用富含蛋白质、维生素,营养丰富及易消化的流质食物,食物品种多样化,饮食清淡,多餐少食[3]。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饮水,加强营养,增强抵抗力。

3.2 局部护理

水疱较大时,在无菌技术操作下用1 mL的注射器抽出泡液。在水泡期间应避免洗澡,外用炉甘石洗剂,避免搔抓、被压,健侧卧位,减少活动,防止继发感染。指导患者穿宽松的棉质衣服,保持舒适的体位,多休息。破溃的皮肤伤口清洗换药,增加皮肤的清洁度,局部涂药时动作应轻柔,防止摩擦加剧疼痛。伤口愈合时会有瘙痒的感觉,嘱患者勿抓破皮肤,定期修剪指甲,并注意保护皮肤,避免摩擦及外界的刺激。

3.3 心理护理

由于带状疱疹起病较突然,症状和疼痛较明显。心理护理是护理人员根据心理学的理论在护理过程中通过人际交往来影响和改变患者心理状态的行为,促进其康复的方法和手段[4]。疼痛可出现于皮疹之前,也可持续至皮疹消退之后,患者因剧烈疼痛可出现紧张、恐惧和焦虑等不良情绪,护士应以尊重、同情、安慰、关心、鼓励的语言和举止给予患儿心理支持。告知患儿及其家属病情、护理要点等内容,保持良好的沟通,赢得患儿及家属的信任,提高患儿的依从性,积极配合治疗。

3.4 疼痛护理

局部疼痛是带状疱疹的特征之一,带状疱疹病毒侵犯感觉神经末梢和神经节产生神经源性痛,包括痛觉敏感、痛觉过敏、痛觉超敏[5]。可有剧烈的烧灼感、刀刺样疼痛,要主动关心患儿,理解疾病给患儿带来的痛苦。用半导体激光照射,可以促进皮损愈合,并有镇痛作用。神经痛一般会随病期逐渐减弱或消失。

3.5 其他

告知患儿及家属按医嘱用药,注意休息,缓解压力,定期门诊随访。

4 讨 论

带状疱疹与水痘为同一种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在无或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多数为儿童)初次感染此病毒后,临床上表现为水痘或呈隐匿性感染,此后持久地潜伏于脊髓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中。在各种诱发刺激的作用下,潜伏的病毒再次被激活,生长繁殖,使受侵犯的神经节发炎及坏死,产生神经痛。同时,活动的病毒可沿着周围神经纤维而移动到皮肤,在皮肤上产生带状疱疹所特有的节段性水疱疹[6]。带状疱疹是皮肤科常见病,发病季节主要春秋季节多发,发病率随年龄增长递增,近年明显增多,儿童带状疱疹患病率也逐年增加。感染为儿童带状疱疹的主要诱因[7],均有单侧带状沿神经排列的簇集性丘疹、丘疱疹、水疱,皮损特点表现为水疱型、播散型[8]。儿童带状疱疹较成人带状疱疹少,大部分患儿无前驱症状,少数有低热、食欲不振等,自觉症状轻,部分患儿只有皮损无疼痛。3例患儿均有典型的成簇的水泡损害,且沿神经呈带状分布,临床表现典型。病程短,预后良好,均未发生后遗神经痛。

[1] 蔡润学.老年带状疱疹的临床特点及皮质类固醇的合理应用[J].中国临床医生,2003,31(5):9.

[2] 杨秀琴.早期带状疱疹误诊病例分析[J].中国临床医生, 2003,31(5):14.

[3] 张宝珍,王 莺,龚红荚.60例带状疱疹患儿的护理[J].中华实用医药,2009,1(4):210.

[4] 杨 燕,董佩芳.1例先天性短食管伴胸腔胃畸形患者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5):360.

[5] 张加英,张俊英.带状疱疹60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6):27.

[6] 赵 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0394.

[7] 揣瑞梅,吴汝英,杨延安.38例儿童带状疱疹临床分析[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3,19(2):179.

[8] 张正中,牟韵竹,陈 星,等.41例儿童带状疱疹临床分析[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7,23(12):1118.

猜你喜欢
水痘皮肤科水疱
依托皮肤科独立病区开展皮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教学查房探讨
水痘源流考
皮肤科医生6招教你抗“冬痒”
“水痘”离您的孩子很近,您做好准备了吗?
邢台市中医院皮肤科
猪水疱病的诊断与防治
猪传染性水疱病的鉴别诊断和防治措施
水痘王国
某部2011—2015年水痘发病分析
当归拈痛汤在皮肤科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