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饲养节本增效措施

2012-04-13 12:19李连任
饲料博览 2012年12期
关键词:全价公猪发情

受多种因素影响,当前生猪销售价格持续下降,养猪效益提升缓慢,甚至出现亏损。面对养猪低潮时期,要及时淘汰生产性能差的种猪,提高母猪的繁殖能力;在保证猪营养水平的前提下,调整饲料配方,降低饲料成本;做好饲养管理,对健康状况不好、没有饲养和治疗价值的猪要立刻淘汰;养殖过程中重视生猪防疫、消毒和驱虫工作,保证猪群健康。

1 提高母猪繁殖能力

1.1 选好良种后备母猪

选择长白猪、大约克夏、杜洛克等良种母猪;选母猪本血缘关系较远的后代;在同一窝中选强不选弱。如发现一头有遗传病,则整窝猪都不能选;要选夏、秋及早冬出生的仔猪,不要选隆冬、早春出生的仔猪。

1.2 饲养好待配母猪

要预防断奶母猪患乳房炎,关键是在哺乳期内喂给粗蛋白质含量≥15%的全价饲料,并任其自由采食,吃足吃饱。做好仔猪的补料、补水,并尽早断奶,断奶前两天要限制母猪饮水。保证用全价饲料饲喂配种前母猪,对初配母猪、初产后再配母猪以及因哺乳而严重掉膘的母猪,还要在配种前半个月“优待”饲养,让其吃饱吃足。适度掌握后备母猪的膘情,用全价饲料饲喂八成饱。如果后备母猪因未吃饱而吵闹,可投喂含能量低的青饲料、蔬菜,保证中等水平膘情,8月龄时体重应达100 kg。

1.3 科学配种

按期初配。初配一般为8月龄、体重约100 kg,不要提前,也不要推迟,对初配不发情的母猪或断奶1周后仍不发情的母猪,可用公猪逗情,即让公猪与母猪接触,可促进母猪发情。也可给母猪注射催情素,促其发情。性成熟的母猪发情周期一般为19~24 d。发情前期母猪外阴部开始膨大,阴门内黏膜呈淡红色,精神不安,不时走动、鸣叫,追随、爬跨其他猪,但不接受公猪爬跨配种,此期约1 d。发情中期外阴部膨大呈桃核形,阴门黏膜潮红,继续走动不安,但有时发呆,两耳竖立颤动,用手按其背部,母猪站立不动,接受公猪爬跨,此期约1~2 d。发情后期外阴部开始缩小,阴门内黏膜呈淡紫色,有时仍走动,爬跨其他公猪,但不接受爬跨。配种应选择发情中期进行,即发情后20~30 h。连续交配两次。母猪出现发情表现24 h后,只要接受爬跨即配第1次;再过18~21 h,配第2次。选择健康、精力充沛的良种公猪配种。

1.4 精心饲养妊娠母猪

保证母猪能摄取适度的蛋白质、钙、硒、维生素A、维生素B12及其他的矿物质和维生素。要饲喂全价饲料,如果不是标准的全价饲料,则可在饲料中掺入贝粉、骨粉,要多饲喂青饲料,适度投喂胡萝卜及其他蔬菜。妊娠期一般为108~120 d,前30~40 d让母猪吃七八成饱,中间41~80 d让母猪吃八九成饱,往后则让母猪吃足吃饱。特别是最后1个月,要提高精料比例。但产前1周如果母猪膘情好,应逐步减少饲料。衡量投喂饲料的标准是看母猪在妊娠期增重是否适度,成年母猪以增重30~35 kg为宜;第1次或第2次怀孕的母猪以增重40~45 kg为宜。其次是要做好栏舍卫生,注意冬季保暖、夏季降温。1头母猪1个猪栏隔离饲养,保持安静。妊娠母猪每天活动1~2 h。

1.5 增加年产胎次

增加年产胎次关键是缩短哺乳期,提高1次情期受胎率。也可在哺乳期管理上下功夫,缩短发情间隔。保证母猪生殖道迅速恢复正常,在提高食欲的前提下配给日粮,保证母猪在断奶时有较好的体膘。同时在断奶第1天控制日粮,实行小群饲养。也可将母猪赶至公猪栏旁,以利刺激发情,必要时选用促性腺激素催情。

1.6 增加胎产活仔数

提高猪的受精率,可从提高公猪的精液品质、适时配种和应用某些激素着手。减少胚胎死亡,针对3个死亡高峰(受精第9~13 d、妊娠第3周、妊娠第60~70 d)采取措施,按饲养标准使用全价饲料,不喂发霉、变质、冰冻、带有毒性或强烈刺激性饲料,饲料变换不宜频繁,妊娠后期适当增加饲喂次数。 理上防挤、防滑、严禁鞭打。夏季做好防暑降温工作,以减少热应激带来的影响。

1.7 提高断奶窝重

做好补铁,补硒、补料、防腹泻和环境小气候的控制工作。一般是3日龄仔猪补硒、补铁;7日龄补料,饲料选用质量好的乳猪颗粒全价料,让体大力壮的仔猪先采食;20日龄内抓好奶膘,20日龄后抓料膘,并抓住旺餐,勤添少给,逐天增加,不剩料,保持新鲜。疾病防治主要是防腹泻、水肿病,注射好各种疫苗,并加强护理。

2 降低饲料成本,防止饲料浪费

2.1 降低饲料成本

饲料原料的控制。原料是影响质量的关键因素,养殖户使用浓缩料,则要采购玉米和麸皮,玉米要不能有霉变,且水分≤14.5%,麸皮最好直接从面粉厂进货。养殖户使用预混料,还需购买蛋白质、钙、磷、盐等原料。豆粕要注意生产厂家的规模,加工过程中的温度过高则豆粕呈棕褐色,过低则呈白色,温度控制不稳定,豆粕有生有熟,没尿素酶活性时可能正常,但实际上此豆粕的质量差。过熟的豆粕,其蛋白质变性,利用率只有正常的70%,生豆粕则由于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没有被破坏,而导致蛋白质消化上的障碍,从而引起猪腹泻的发生。由于鱼粉的价格较昂贵,常有掺假的发生,好的进口秘鲁鱼粉其蛋白质含量>62%,国产鱼粉除外观细度上没有秘鲁鱼粉均匀外,内在质量完全可以和进口鱼粉媲美。

饲料配方的控制。养殖户应按饲料厂家的推荐配方使用,切忌自已随意添减。一般来说,在猪的育肥阶段,养殖户如追求高的瘦肉率,则麸皮的添加量可稍大一些,大猪可达20%~25%,但如果追求生长速度,则可将麸皮的添加量控制在15%~18%。养殖户对经济状况追求不同,而推荐配方应稍有差异。配方一旦确定,不要经常更换。

加工工艺的控制。配制全价饲料称量要准确,混合时间要充分。原料的添加顺序应遵循由大到小的原则。在进行手工拌料时,先倒一层玉米粉,再倒一层浓缩料,再倒一层麸皮,最后来回翻动几次直到均匀为止。

2.2 减少饲料浪费

饲料配方随季节变化。一年四季的气温不同,猪对营养的需要也不同。冬季用高蛋白质配方,会造成蛋白质的浪费;夏天用高能配方,会造成能量的浪费。

加工饲料的浪费。生产上加工料时不过秤;缺乏一种原料时,轻易地用其他原料代替;原料以次充好,如用湿玉米代替干玉米等都会破坏饲料配方的合理性,影响饲料利用率。

使用高水分玉米要改变配方。在秋冬季,常听到养猪户反映预混料或浓缩料质量不好,猪不长了。这并不是由预混料或浓缩料质量引起的,而是由于玉米水分过大造成的。秋冬季气温偏低,猪对能量的需要量要比春夏季节高,而这时的玉米多是新收获的玉米,水分>20%,所配合出的饲料就存在能量不足现象,加大玉米比例,同时加大饲喂量;在用湿玉米的同时,配合高能量饲料如油脂等,这适合于需要能量浓度大的乳猪料或仔猪料中。

大猪小猪各吃各的料。经常遇到小猪吃乳猪料,中猪吃小猪料,大猪吃中猪料现象,这些都会造成饲料的浪费。而更严重的是让后备猪吃育肥猪料,会大大推迟母猪发情期,影响正常配种。

搅拌均匀。搅拌不均匀在许多猪场出现过,有边粉碎边出料的,也有搅拌时间不足的。最容易忽视的是在饲料中加入药物或微量添加剂,不通过预混直接倒进搅拌机,很难做到搅拌均匀。

3 狠抓饲养管理

良好的饲养管理是养猪能否获利的关键。要根据猪的不同阶段实施不同的管理方法。应妥善地处理好不同阶段猪的温度、湿度、密度、饮水、通风换气等方面的问题。同时注意操作的程序和规范化。

加强技术力量。生产中,不看食欲随意给仔猪加料而造成的剩料或不足,不看膘情机械地饲喂妊娠母猪而引起过肥或过瘦,不看时机配种造成的受胎率低和产仔数少等都是因为缺乏技术造成的,只有通过加强技术力量解决。

肥猪及时出栏。在一些限制饲养猪场,为了等待毛猪价格的上涨,本来220~230 d可以出栏的猪却要养到270 d,有的甚至养到>300 d。这是一种严重的浪费,按维持饲养1 kg·d-1的饲料,折算起来也是需要一笔不小费用的,而且后期的生长速度明显降低。

不要饲养无价值的生猪。无价值生猪主要是一些病弱僵猪、无法治愈的猪、治愈后经济价值不大的猪、治疗费工费时的猪、传染性强的猪、治疗费用过高的猪等。这些猪应及时淘汰,否则浪费人力物力,甚至会带来疫病危害。

及时淘汰无效公母猪。正常猪场母猪年产2.2胎,胎产活仔>10头,每头公猪应保证20~30头母猪的配种,如果猪场没达到上面指标,很有可能是饲养了不少无效母猪。无效公母猪主要有长期不发情的母猪、屡配屡返情的母猪、习惯性流产的母猪、不出现返情的母猪、产仔数少或哺乳性能差的母猪、有肢蹄病不能使用的公猪、使用频率很低的公猪、精液质量差的公猪等。

应教育养殖户尽量不喂泔水猪,尤其不要喂垃圾猪。多建科学饲养圈舍,做好防暑防寒,减少因饲养不当而引起发病。规模猪场应在隔离状态下进行饲养,利用天然和人工隔离设施来阻断多种传播途径。要给猪只创造良好而又舒适的生活环境,尽量减少各个方面的应激,增强猪只的抗病能力。

4 加强疾病防治

疾病是困扰养猪业的重要问题之一。随着养猪规模的扩大和养殖时间的增加,疾病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疾病防治的原则是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4.1 疫苗预防为主

病毒性疾病主要靠疫苗预防。疫苗选择上不要贪图便宜和省事,尽可能到比较大的、贮藏条件好的地方采购,并按照规范来运输、贮藏、使用疫苗。疫苗只能接种健康动物,当动物处于隐性或慢性感染时,必须先行治疗,恢复健康后才能接种疫苗。疫苗接种前后,禁用药物,尤其是具有抗病毒成分的。

4.2 重视肠道健康

肠道是机体最大的防御屏障,肠道健康是机体健康的基础。便秘、粪便干燥、腹泻、饲料便、血便等都是疾病的表现。肠道病预防首先考虑使用优质益生素,高纯蒙脱石最好,没有任何副作用,还可以提高饲料报酬。一般疾病治疗后,因肠道有益菌被破坏,使用益生素是十分必要的,往往能显著提高生长性能。

4.3 药物预防的原则

预防用的药物,一定要使用副作用小的单方制剂,尽量避免使用磺胺类药物;预防用药的使用时间每次3~5 d,每月不超过1次。秋冬季节,适当使用预防呼吸道的抗生素如泰妙菌素、泰乐菌素、阿莫西林、强力霉素等,氟苯尼考具有较强的免疫抑制作用,疾病高发季节使用抗病毒类纯中药如板蓝根等做适当预防;其他象附红体、弓形体等高发季节,选用敏感药物阶段性做些预防。

4.4 重视营养保健,高度重视饲料卫生

优质蛋白源、充足的维生素、优质的微生态制剂、适宜的微量元素、酵母细胞壁多糖等对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都具有积极地作用。重金属、霉菌毒素、受污染的动物蛋白都是破坏免疫力的元凶,是疾病多发的根源。

4.5 正确消毒

在消毒方面大多养殖场存在侥幸心理,不消毒,或消毒不规范,流于形式,起不到相应的作用。消毒程序机械消毒将猪舍粪便、残留饲料、杂物等清理干净,用高压水枪将猪舍房顶、墙壁、地面、设备冲洗干净,不留任何死角,晾干;普通消毒液冲洗用普通消毒液,将猪舍彻底清洗干净,不留死角;隔天进行火碱消毒,用2%的火碱将猪舍房顶、墙壁、地面、设备彻底喷洒消毒,不留任何死角,不耐火碱的设备,移到舍外阳光下暴晒数日;次日用清水或普通消毒液将猪舍房顶、墙壁、地面、设备彻底冲洗干净,防止火碱残留烧伤猪只或腐蚀设备,猪舍晾干;猪舍密闭,用甲醛熏蒸消毒;也可根据情况,将猪舍空置一段时间使用。要加强厂区出入的消毒,定时对猪舍带猪消毒。

4.6 降低药品浪费

药品使用方法要得当。生产中常出现给已经拒绝采食的猪料中加药、不溶于水的药物用饮水给药、对已发病猪群用预防剂量、不明白药物的药理作用而盲目用药等情况。对治疗是没效果或效果很差的,药品浪费在所难免。

不要以次充好。同一药品因生产厂家不同,价位相差很多。且用弱毒菌苗不要同时用抗生素。疫苗预防和药物预防都是控制细菌性传染病的有效措施,但二者不能同时使用。这是由于弱毒菌苗仍是活的细菌,如同时使用抗生素,这些菌苗会被抗生素杀死,起不到激发猪体产生免疫力的作用,造成疫苗的浪费。在饲料加药和饮水加药中采用逐步稀释法,搅拌均匀。

猜你喜欢
全价公猪发情
48亩白鲢增产10000多斤!这款全价生物渔肥成为渔民创收的秘密武器
超10亿!从大水面到精养池,市场容量巨大,全价生物渔肥为何能成为“核武器”?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铁路儿童票划分将告别“单一标准”
母牛的发情鉴定和配种
母牛发情的鉴定方法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二)
PIC-408系列采用育种技术控制公猪异味
母驴配种注意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