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季节生猪常发病的防控

2012-04-13 12:19夏道伦
饲料博览 2012年12期
关键词:养猪场病原断奶

冬春季节对于养猪场户来说,病毒性疾病和呼吸道疾病是生猪的常发病,要有效地控制生猪的常发病发生,各养殖场户必须从消除病原、改善环境、提高生猪的饲养管理水平等方面入手,多管齐下,才能有效地控制冬春季节生猪常发病的发生。

1 猪舍内的环境调控

冬春季节养殖生猪,区别于其他季节的管理要求主要是猪舍内保温和通风的矛盾问题。各养猪场户应高度重视生猪养殖的硬件建设和设施投入,在保障猪舍内温度的条件下,在气温下降的天气,可采用暖气炉或热火炉供温,同时还要有局部的保温设施,如红外线保温灯或加热板等,防止仔猪扎堆,并诱发仔猪消化道疾病和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同时在保证猪舍内温度的前提下,应建立适合于冬春季节使用的排风系统,以利于及时排除猪舍内的氨气、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并搞好猪舍内外的环境卫生,及时清理猪舍内的粪尿,保持猪舍内清洁干燥,以减少温差造成生猪的应激反应,同时应按时消毒灭源,降低空气中的病原体或粉尘的密度,以减少猪群的感染机会。

2 加强生猪的饲养管理

加强生猪的饲养管理,做好生猪生物安全体系建设,防止疾病传入,加强消毒灭源,减少猪舍内病原微生物的数量,争取养猪做到全进全出制度;为猪群提供合理均衡的营养,尤其是乳猪在断奶前后给予高营养水平、适口性好的饲料,提高断奶仔猪的采食量,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生猪的发病率。同时应减少去势、断奶、转群、换料、疫苗注射等应激因素的负面影响。

3 坚持自繁自养

养猪场户在冬春季节要防范生猪常发病的发生,最基本的一条是要坚持自繁自养,严防病原的传入。如养猪场户确实需要从外地或外场引种时,应事先做好引种地的生猪疫情调查,同时做好生猪引种前后的检疫和隔离饲养措施,防止购进病猪和隐性感染病猪带入病原,生猪引种到场后,应隔离饲养半月以上,并按程序对购进的生猪进行免疫接种、预防性投药,让其产生适应于本养殖场微生物群的抗体,确定无疫病后方可与原有生猪混群饲养。

4 做好免疫预防接种

养猪场户应结合自身生猪养殖的实际情况,建立符合实际的科学免疫程序,做好生猪的免疫接种工作。在冬季到来之前,应做好种猪群口蹄疫、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猪瘟、伪狂犬病、蓝耳病等的预防接种,并及时给予驱虫;母猪群产前应按计划做好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二联苗、伪狂犬病等疫苗的免疫接种,使母猪处于较高的免疫水平。仔猪在15日龄用蓝耳病弱毒苗免疫接种。

5 实施药物预防的保健体系

养猪场户通过建立完善、合理、科学的预防用药保健方案,实施预防性用药,在冬春季节可有效地控制猪群常发病的发生。

仔猪在3、7、21日龄各注射1次龙米先或氟乐欣0.5、0.5、1 mL,对预防仔猪呼吸道疾病有一定的效果。仔猪在断奶前后和转群前后1周,在饲料中添加超氟粉、米奇(替米考星)或阿莫西林+支原净+强力霉素,可帮助仔猪增强抵抗各种细菌性肠道病;预防喘气病、胸膜肺炎、副猪嗜血杆菌病、萎缩性鼻炎等;预防断奶仔猪拉痢;预防仔猪附红细胞体病、链球菌病等高热性疾病;预防因蓝耳病、圆环病毒病引起的二次感染;提高仔猪的成活率。生长猪5~18周龄,可根据情况选择莫维欣,妙立素、维安、中威氟特等交替配合使用。

母猪分娩前后各1周,在饲料中添加保健预防药物,一方面可预防母猪产后感染,另一方面可减少病原菌的母仔传播。母猪分娩前后,可在每t饲料中添加80%妙立素125 g+莫威欣800 g+银翘散1 kg,或在每t饲料中添加80%妙立素125 g+威普健800 g+银翘散1 kg,连续饲喂7 d。保育猪转群前后1周,可在每t饲料中添加80%妙立素125 g+维安800 g+银翘散1 kg,连续饲喂7 d。

猜你喜欢
养猪场病原断奶
仔猪断奶后消瘦应采取哪些措施增肥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提高仔猪断奶窝重的方法
基于1500以太网养猪场的智能饲喂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仔猪断奶前阉割好处多
养猪场的提升离不开智能饲喂系统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原流行病学调查
规模化养猪场疫苗免疫的关键技术
高锌在断奶仔猪日粮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1961年刘少奇湖南农村调查:在养猪场住了6天6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