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断奶仔猪的消化生理特点及原料选择

2012-04-13 12:19张丽萍
饲料博览 2012年12期
关键词:乳清粉蛋白粉断奶

张丽萍

(中牧农业连锁发展有限公司,北京 100070)

随着养猪业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仔猪早期断奶已成为养猪生产中普遍采用的重要手段,但仔猪断奶后受营养、心理、环境等应激因素的影响,常出现腹泻、采食量低、生长受阻、免疫力降低、死亡率高等仔猪早期断奶综合征,从而严重影响养猪业的经济效益[1]。为了有效缓解仔猪早期断奶综合征,在配制仔猪饲料时恰当的选择和应用各种原料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在仔猪早期断奶应激的基础上,重点对乳仔猪消化生理特点和常见能量、蛋白原料的应用进行综述。

1 断奶仔猪消化生理特点

1.1 消化道的发育不完善

断奶后,仔猪消化系统小肠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主要表现为小肠绒毛高度减小、隐窝深度增加,这种变化比哺乳时更显著,并且断奶越早变化越显著。断奶后肠道形态的变化会使绒毛刷状缘酶(如乳糖酶、蔗糖酶、异麦芽糖酶和α-葡萄糖苷酶)活性降低,消化道吸收能力降低[2]。经测定,断奶后仔猪对D-木糖、丙氨酸、葡萄糖和电解质溶液吸收能力降低。

1.2 酶系发育不完善

仔猪出生后的几周内消化酶变化很快,乳糖酶以及与消化母乳中糖类的有关酶的活性在出生后2~3周时达到顶峰,然后又很快下降[3]。相反地,淀粉酶及消化淀粉和碳水化合物有关酶的活性在出生时很低,随后逐渐上升[4]。因此,仔猪特别是早期断奶仔猪对非乳饲料碳水化合物的利用率很差。蛋白分解酶中,凝乳酶在初生时活性较高,1~2周龄达到高峰,以后随日龄增加而下降,其他蛋白酶活性很低。虽然1日龄仔猪胃液中就含有胃蛋白酶原,并且浓度在3~6周内不断增加,但是由于缺乏盐酸,不能使其激活,因此其作用一般在20日龄后才能表现出来。断奶后,胃蛋白酶的消化能力逐渐增强,直至达到成年猪的水平。

脂肪分解酶的活性在出生时就比较高,同时胆汁分泌也较旺盛。在3~4周时,脂肪酶和胆汁分泌迅速增高,一直保持到6~7周龄。因此,仔猪对以乳化状态存在的母乳中的脂肪消化率高,而对日粮中添加的长链脂肪利用较差。断奶会对仔猪各种酶活性发育过程产生阻碍作用,影响程度与断奶日龄密切相关,断奶后12 h内食糜中胃蛋白酶出现显著蓄积,随后降低,直至50日龄前显著回升,但胃黏膜中胃蛋白酶活性降低幅度较小[5]。胃脂肪酶活性在断奶时增加,断奶时大多数胰酶活性会降低,至少2~4周后才恢复到或者超过断奶前水平[6]。

1.3 胃肠酸性低

初生仔猪的最大特点是胃液中缺乏游离盐酸,虽然其胃腺也分泌少量盐酸,但由于很快与胃黏液结合。一般从出生后20 d开始,才有少量游离盐酸出现,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加[7]。哺乳仔猪胃液酸度为0.05%~0.15%,至断奶时接近成年猪水平(0.27%~0.4%)。胃酸低不但削弱了胃液的杀菌抑菌作用,而且限制了胃肠消化酶活性和消化道的运动机能,继而限制了对养分的消化吸收[8]。

1.4 胃肠运动机能弱,胃排空速度快

出生仔猪就有连续而微弱的胃运动,没有静止期,以后运动强度增加,约10日龄开始出现2~4 min的静止期。随着日龄增长,运动期逐渐缩短,静止期逐渐延长,约2月龄时接近成年猪。仔猪胃排空的特点是速度快,但随着日龄增长而逐渐减慢。据报道,仔猪胃完全排空的时间在3~15日龄时约为1.5 h,1月龄时为3~5 h,2月龄时为16~19 h[9]。饲料种类和形态影响食物在消化道的通过速度,30日龄时喂人工乳通过时间为12 h,而喂大豆蛋白质为24 h,使用颗粒料时为25.3 h,而粉料为47.8 h。

2 饲料原料的合理选择

仔猪的消化生理特点对断奶仔猪饲料原料的选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选择适口性好、易消化、不腹泻的饲料原料满足其全面均衡的营养需要。

2.1 能量饲料的选择

能量饲料包括含碳水化合物高的谷物、简单糖类和油脂。仔猪对简单的碳水化合物利用率较高,例如乳糖、蔗糖等,而对于复杂的碳水化合物如淀粉的利用率则相对较低。

2.1.1 玉米

玉米品质要求容重>700 g·L-1,无发霉现象,破碎粒要少。最好使用膨化玉米约50%(占所用玉米),但不能使用太多,否则猪容易黏嘴(对颗粒料而言),进而影响适口性[10]。膨化玉米要求熟化(即糊化度),膨化玉米糊化率>88%。玉米破碎粒度直径为2.0即可。

2.1.2 乳清粉

乳清粉是良好的配制仔猪日粮的饲料原料,含有粗蛋白质>12%,乳糖60%~70%。乳清粉中含有丰富的乳糖,很容易被仔猪消化吸收,同时还含有营养价值很高的乳清蛋白和乳球蛋白,并且乳清粉能促进消化道乳酸菌的增殖,产生乳酸,提高消化酶活性,并通过抑制大肠杆菌等有害菌的增殖而防止腹泻等,因此在早期断奶仔猪日粮中使用乳清粉能有效降低断奶仔猪应激反应,提高生产性能[11]。断奶体重<7 kg的仔猪,添加乳清粉20%~25%,生产性能表现最佳[12]。断奶后10~14 d,对添加乳清粉的反应最大,随着体重的增加,乳清粉的添加量逐渐减少。

2.1.3 乳糖、蔗糖

乳糖适口性好,易于消化吸收(98%),且能通过发酵产生乳酸,维持仔猪的肠道健康,帮助消化和防止下痢,是仔猪良好的能量来源。余佳胜等报道,蔗糖不仅可提供能量,还可以改善适口性,但蔗糖属于热敏性原料,容易焦化,焦化对乳猪适口性有负面作用[13]。

2.1.4 油脂

仔猪需要高能量饲料,仔猪断奶后1~2周内对脂肪的利用效果较差,2周后利用率显著提高(P<0.05),在2周后添加油脂可增进饲料适口性,提高饲料质量及制粒效果。仔猪料中油脂的选择很关键,仔猪对于中短链脂肪酸的利用率高,对长链脂肪酸利用率低,中短链脂肪酸酯化率低,大部分可以直接吸收,不必经过脂肪酶的降解,然后通过门静脉直接进入肝脏;仔猪对不饱和脂肪酸利用率高于饱和脂肪酸,这种差异随日龄增加而逐渐减弱[14]。猪对动物油的利用率比植物油低,断奶后2周的仔猪日粮中添加植物油脂(例如大豆油、玉米油、棕榈油、椰子油或是这些油脂的混合物)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15]。

2.2 蛋白质原料的选择

蛋白质的消化率、适口性、氨基酸平衡是断奶乳猪日粮需考虑的因素,蛋白质原料选择以消化率为第一标准,因为乳猪的消化能力差,尤其对蛋白质的消化能力极低,是造成各种常见消化道问题的直接或间接原因。血浆蛋白粉、脱脂奶粉、乳清蛋白提取物、鱼粉、豆粕是断奶仔猪的主要蛋白源。

2.2.1 大豆类制品

大豆类制品是目前最丰富的蛋白质来源,然而因其加工工艺不同,豆制品蛋白质的可选择性较多。膨化大豆的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均很高,在饲料中应用,即可提供动物所需蛋白质,还可以提供充足的能量,但膨化大豆用量不可过多,一般应≤15%;豆粕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组成适宜,然而豆粕中含有极高活力的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可显著降低小肠胰蛋白质酶活性和日粮中蛋白质的消化率。虽然大豆分离蛋白的蛋白质含量较高,由于使用低温豆粕制造,因此也可能存在一定量的抗营养因子,所以在加工过程可以经过酶降解的方式。但是,由于有些产品经酶降解后,会产生苦肽而影响适口性,因此在选择时,既要可溶性较好,还要保证较好的适口性[16]。大豆浓缩蛋白是豆粕经过脱脂,然后再经热酒精浸溶,去掉了其中部分多糖类,营养水平较高,蛋白质含量丰富,并且氨基酸组成平衡,仔猪对大豆浓缩蛋白的消化率较高。发酵豆粕是豆粕经过发酵,蛋白质含量提高2%~3%,部分氨基酸含量略有增加,小分子肽和小肽含量都大幅增加,消化率大幅提高,如果发酵工艺和菌种好的话,可以去除大部分抗原和NSP等营养因子,补充大量的活性益生菌,但是不同的厂家发酵菌种和工艺不同,对乳猪料的价值差异很大,使用时需要谨慎[17]。

2.2.2 鱼粉

鱼粉是断奶仔猪日粮中仅次于大豆加工产品用量的一种蛋白质产品。其营养价值高,必需氨基酸含量全面,并含有大量B族维生素和丰富的钙、磷、锰、铁、锌、碘、硒等矿物质。在仔猪日粮中添加鱼粉有利于日粮氨基酸的平衡;可为动物补充必需的ω-3型脂肪酸势[18]。但使用时一定要选择新鲜、优质鱼粉。

2.2.3 乳源蛋白

一般作为饲料蛋白质来源的主要是高蛋白质含量的乳清粉和乳清浓缩蛋白WPC-34,其消化率和氨基酸组成仅次于血浆蛋白粉。如果单纯以蛋白质含量计算,其价格高于血浆蛋白粉。现在多用作人类食用,供应量又相对有限,所以无法在饲料中大量应用。

2.2.4 血浆蛋白粉

血浆蛋白粉是近年来研究开发的适宜早期断奶仔猪消化生理特性的一种新型高蛋白质饲料资源。血浆蛋白粉的粗蛋白质含量约78%,赖氨酸含量约7%,其他氨基酸含量较丰富且均衡,蛋白质和氨基酸消化率>90%,是一种品质极好的动物性蛋白饲料,并且血浆蛋白粉中含有免疫球蛋白,能有效提高仔猪的被动免疫能力和健康水平。血浆蛋白粉的最佳使用效果与其添加量有关,一般≥3%[19]。

2.2.5 肠绒蛋白

猪肠绒蛋白(DPS)主要原料组成是猪肠黏膜水解蛋白,其来源是利用猪小肠黏膜在萃取肝素后的副产物。含有大量的小肽和游离氨基酸,吸收速度更快,效率更高,早期断奶仔猪饲喂DPS,可以提高仔猪的脂肪酶和胰淀粉酶的活性,能较好地改善仔猪肠道形态结构[20-21]。

2.2.6 小肽类制品

目前有许多小肽类制品应用在仔猪饲料中。小肽可提高仔猪消化道消化酶活性,从而诱导仔猪消化道发育提前,加强机体对小肽的吸收。小肽可改善仔猪肠道黏膜形态结构,促进营养物质消化吸收,能增加消化道有益菌群的繁殖,降低断奶仔猪的腹泻率,提高仔猪的免疫功能[22]。小肽添加剂作为一种绿色添加剂其功用被人们越来越认可,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1]吴建忠.早期断奶仔猪的营养[J].畜禽业,2004(7):19-22.

[2]王继强,赵中生,龙强,等.早期断奶仔猪的生理特点及营养调控措施[J].饲料广角,2007(5):31-34.

[3]徐振华,刘晓华,王立芹.仔猪的消化生理特点与日粮配制[J].饲料博览,2009(11):24-26.

[4]李德发.猪的营养[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5]Jensen M S,Jensen S K,Jakobsen K,et al.Development of diges⁃tive enzymes in pigs with emphasis on lipolytic activity in the stomach and pancreas[J].J Anim Sci,1997,75(2):437-445.

[6]Lindemann M D,Cornelius S G,Kandelgy S M,et al.Effect of age,weaning and diet on digestive enzyme levels in the piglet[J].J Anim Sci,1986,62(5):1 298-1 307.

[7]张庆丽,张志刚.哺乳仔猪消化生理研究进展[J].饲料博览,2011(2):14-17.

[8]张庆丽,张志刚.乳仔猪营养及消化生理研究进展[J].饲料广角,2010(23):30-34.

[9]刘景臣.哺乳仔猪的消化生理特点[J].黑龙江动物繁殖,2011,19(1):48.

[10]许忠华,张景洲,曹平.乳猪料配制原料的选择要点[J].养殖技术顾问,2011(12):55.

[11]汪文萍.仔猪饲料的配制[J].今日畜牧兽医,2007(11):63-65.

[12]汪丽华,石满仓.早期断奶仔猪饲料原料的研究及应用[J].饲料广角,2004(15):37-39.

[13]余佳胜,陈晓辉,曾邦藩.对乳猪料配制特点及原料选用要点的探讨[J].广东饲料,2008,17(2):21-24.

[14]林继明,郑瑞耕.早期断奶仔猪营养需求与原料选择[J].福建畜牧兽医,2006,28(6):26-27.

[15]朴香淑,李德发,代建国,等.不同脂肪来源对早期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01,13(4):34-39.

[16]王统石.乳猪料中蛋白原料的选择及配方设制[J].中国畜牧杂志,2006,42(24):52-53.

[17]王晓翠,王浩,李杰.发酵豆粕在断奶仔猪生产中的应用研究[J].动物营养学报,2011,23(6):919-923.

[18]张岁丑.保育仔猪的消化特点与营养需要[J].养殖技术顾问,2011(11):23.

[19]高玉云,蒋宗勇.血浆蛋白粉对仔猪的作用机理研究进展[J].饲料工业,2009,30(16):35-38.

[20]薛云萍,李兆明.早期断奶仔猪特殊饲料原料的选用[J].养殖技术顾问,2007(6):26.

[21]耿春银,姜元刚,王玉琳,等.断奶仔猪常见蛋白原料的研究进展[J].今日畜牧兽医,2007(8):56-57.

[22]张含.小肽的功能及其在仔猪生产中的应用[J].广东畜牧兽医科技,2008,33(1):16-18.

[23]Hedemann M S,Jensen B B.Variations in enzyme activity in stom⁃ach and pancreatic tissue and digesta in piglets around weaning[J].Arch Anim Nutr,2004,58(1):47-59.

猜你喜欢
乳清粉蛋白粉断奶
仔猪断奶后消瘦应采取哪些措施增肥
仔猪饲料中乳清粉的应用分析
蛋白粉“七问”
“高大上”的蛋白粉,您选对了吗?
提高仔猪断奶窝重的方法
蛋白粉“七问”
仔猪断奶前阉割好处多
我国乳清粉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蔗糖替代乳清粉在仔猪饲料中的应用
蛋白粉真的那么神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