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影响、对象与内容

2012-04-14 01:57刘向阳长沙环保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湖南长沙410004
关键词:助学贫困生资助

刘向阳 黄 芳(1. 长沙环保职业技术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湖南 长沙 410004

2.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 思想政治课教学部,湖南 长沙 410100)

在当前道德环境下,高校贫困生感恩话题及相关教育情况,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湖南助学老人陈自绪十年间帮助的154名大学生,只有78人寄来了253封信,老人希望学生能寄张照片做纪念,也只有40%的学生做到。[1]湖北襄樊更有5名贫困大学生,因被认定为受助不感恩,被取消受助资格,经媒体报道后,新浪212816名网友在“如何看待贫困大学生受助不感恩被取消资格?”调查中,认为“应该取消,不知感恩的人很难期望他们将来回馈社会”占82.9%。[2]

感恩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3]当前,“高校贫困生感恩”已成为社会的一个热点话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作为具有一定道德认知水平的贫困大学生,在道德感恩上存在某种不足;更折射出当前高校在对贫困生开展感恩教育上存在着某种问题。

高校在贫困生感恩教育中产生问题的原因,既有对感恩教育影响的社会性估计不足,也有对感恩教育对象的复杂性认识不够,更有对感恩教育内容的实践性培养不力。

一、贫困大学生感恩教育影响的社会性

贫困大学生在受到社会帮助之后,即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需要承担起相应的社会义务,比如对帮助人表示感谢,对社会慈善心怀感恩。先人有言“人之初,性本善”,有理由相信受助的贫困大学生在接受帮助的同时,都是心怀感恩。只是在现实情况中,贫困大学生对于“如何表达感激”“何时表达感激”有着自已的认识。一位贫困大学生在受助后,给帮助人的信中写到“我是一个不会表达自己的人,因此,当我面对您的时候,我不知道该说什么,也不知道该怎样来表达我的感谢之情,但请您相信我,我一定会永远将您铭记于心的,您的恩惠,我会永远记在心里的。”[4]从中,不难看出,贫困大学生在受助后,习惯于将恩情藏在心中,一时难以做到社会对感恩常见认知的“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而忘恩以及“ 不懂得表达感恩,让社会上的人觉得做好事不仅没有好报,连句好话都没有,资助人因此成为了一些人的笑话对象。”[4]

在贫困大学生受助关系中,一头是需要帮助也需要承担感恩义务的贫困生,一头是热心助学强调某种感激的好心人,由于两者之间对如何面对帮助以及如何帮助人的认知不统一,造成了一些尴尬的事情。如果能够通过感恩教育,让受助贫困大学生意识到即时、明确的对社会帮助表示感谢,不仅是自已应该承担的一种义务,更对社会助学等慈善事业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则是教育对社会的一个重要贡献。贫困生的感恩教育应该由家庭、学校、社会以及贫困生自身共同完成。对贫困大学生而言,其远离家庭、未进入社会、自身在道德认知上也有待提高,因此,高校应该在贫困大学生感恩教育中承担主要责任。

高校贫困大学生感恩教育,作为高校德育建设的重要内容,其成效不仅体现在提高学生个体的道德素质上,其影响更具有社会性。这种社会性,一方面是显性直接的,即对社会助学事业发展存在影响;一方面是隐性间接上,即对社会道德环境建设产生作用。

对社会助学事业而言。如果爱心人士的“滴水之恩”,能够获得贫困学子最简单的“言语致谢”,比如上文提到的写一封信、打一个电话等,无疑能让爱心人士在某种程度上获得一种精神慰藉,从而让社会助学事业,在一种“受恩”与“感恩”的良性互动中,循环发展。反之,“忘恩负义”以及“不懂表达感恩”,都会对助学事业,形成某种伤害,这种伤害不仅会直接体现在爱心人士终止对某个贫困生的资助上,更会增加即将进入高校的贫困生获得资助的难度,造成一种恶性循环。虽然,现代慈善助学事业提倡捐助不附带任何物质以及精神回报,但在当前环境下,一方面是捐助人的境界还有待提高,另一方是贫困大学生某种形式的感恩,能够推动社会助学事业更为良性的循环发展。

对社会道德环境而言。在贫困大学生感恩问题上,由贫困生、资助人、媒体、公众形成的道德认知,对于整个社会道德环境的影响是较大的。从贫困生群体来看,受助学子大致分为三类:有懂得感恩的,也有忘恩负义的,更有大部分是不懂表达的。[4]由于社会“片面”强调感恩的重要性,会让他们觉得尴尬、自卑,甚至屈辱,[5]因为这一群体中60%的因贫困感到羞愧难当;22.5%的感到很自卑,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处境,并不可抑制地抗拒师生善意的同情,有42.2%的学生不愿在英特网或其它媒体上公开求助,即使是能够收到满意的效果。[4]有的贫困生甚至可能会认为资助人提供帮助是以他们表达感恩为目的的。而从资助人角度来看,受助人不表达感谢甚至“忘恩”,也会让其对社会道德环境形成负面认知。当媒体将与传统道德观念中“善有善报”“好人有好报”观点相左的“做好事连好话都没有”贫困大学生感恩问题报道出来之后,公众对社会道德环境的认知,也会是负面,比如上文提到的网友对襄樊贫困生新闻调查。

当前贫困大学生感恩问题,有相当一部分原因是因为高校对此问题影响的社会性估计不足,导致对贫困大学生的感恩教育流于形式,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如果高校在此方面加强认识,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不仅有利于贫困生的健康成长,也有利于社会助学事业的良性发展,更有利于社会道德环境改善。

二、贫困大学生感恩教育对象的复杂性

高校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感恩教育,首先需要面临的一个问题是,贫困大学生作为感恩教育对象,存在着复杂性。这种复杂性,首先体现为对感恩行为界定较为复杂,特别是社会存在着某种狭隘的感恩观念,不利于激发贫困生的感恩心理。其次是贫困生不懂得感恩的原因比较复杂。

(一)贫困大学生感恩行为界定的复杂性

1. 面对恩情的三种情形

贫困大学生面对帮助,往往分为三种类型:知恩图报、忘恩负义、不懂表达。知恩图报的行为较好界定,就是贫困生至少已经通过言语对来自他人的帮助表示了感谢,甚至已转化为某种回馈行动。在一般的社会认知中,一个人接受帮助后,其面对帮助之后的给他人造成的印象,要么就是知恩图报,要么就是忘恩负义。其实在这两个极端的“是非”“对错”之间,是存在着很大一个中间区域的,那就是不懂得如何表达感恩。比如有受助贫困大学生在给资助人的信中写到 “我想告诉您一个事实,就是得到过您的帮助而没有与您联系的同学,他们并不是忘恩负义,并不是不感激您,只是暂时将此份恩情藏在心底。”[4],而正是因为受助一年多,没有主动给资助者打过一次电话、写过一封信,更没有一句感谢的话,[2]襄樊5名贫困大学生被取消了受助资格的,但实际情况却有可能是贫困生恩情在心口未开,而这种不懂表达的感恩往往容易被社会误认为“忘恩负义”。

2. 两种狭隘的感恩观念

社会上两种较为狭隘的感恩感念,极易将感恩与忘恩的中间区域不懂表达感恩,误认是“忘恩负义”。从感恩是“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的概念出发,第一种狭隘的感恩观念认为不对资助人表示感谢的是不懂得感恩的,也就是把贫困大学生的感恩对象狭隘的圈定在了资助人一个对象上,而定义中的“别人”肯定不仅仅是资助人,还可能是父母、老师以及其他人,如果贫困生对父母、老师表示过感谢,而仅仅是没有在言语上对资助人表示感谢,是否可以认定他们是“不懂感恩”的人,这是值得思考的;第二种狭隘的感恩观念认为对资助人表示感谢应该是显性即时的,也就是一种“他帮助了你,你一定要感谢他”的直接因果认知,而实际上贫困生的“表示感激”,不一定直接作用于受助人,他可以选择作用于社会其他人,不一定是今天接受帮助今天就表示感谢,也许这种感谢是在某一段时间之后。这两种狭隘的感恩观念,往往让贫困大学生在某种场合下的感恩,变得非“有感而发”,而变成一种受外界干扰的非自我行为,比如在捐助仪式上,在闪光灯下。受外界因素干扰的感恩行为,既让人怀疑感恩是否出自真心,更给贫困大学生带来了精神痛苦。

(二)贫困大学生不懂得表达感恩的两个因素

在贫困大学生感恩问题中,“大部分是不懂表达”感恩。这类贫困大学生不懂得表达感恩的原因,也较为复杂,大致上一是因为经济原因造成的自卑心理;一是环境因素形成的内向性格。

经济原因造成的自卑心理。部分贫困生“由于他们不能正确把握自己,往往因自己的经济条件、家庭境况不如他人而感到自尊受挫,把自己看得低人一等或一无是处,遂产生不同程度的自卑感”[6]。有学者从心理学层面对贫困学子进行了分析,他们认为贫困生心理存在着“两高一低”的特点,即高自尊心、高自卑心、低自信心,他们接受社会的爱心资助,但内心却不愿让人知道。[7]贫困生往往认为“贫穷不是一件光彩的事”,在助学活动中,他们因为经济条件先天不足不能保证自身应有的读书权利,需要获得来自爱心人士的物质帮助,但如果这种帮助需要以显性直接的感恩为“回报”,会直接刺激他们内心的自卑。

环境因素形成的内向性格。经济上的贫困,给贫困生的成长环境带了不利影响,使他们形成了较为内向的性格特征。从家庭环境来看,贫困大学生特别是特困大学生,家庭对他们的要求往往集中学习上,可能忽略和他们在情感方面的沟通。从学校环境来看,贫困生和其他学生之间存在的“经济鸿沟”,往往会让他们在交往上选择面较小。从他们与社会环境的接触来看,由于经济因素,他们往往在融入社会方面,存在某种困难,比如从小接触非学习类社会活动机会较少。环境因素容易让他们形成内向的性格,甚至发展为“异常敏感、多疑,往往担心别人不能正确理解自己和接纳自己甚至对自己造成伤害而把自己封闭起来”,[6]特别是在社会帮助面前需要感恩时。

三、贫困大学生感恩教育内容的实践性

当前,高校在对包括贫困大学生在内的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时,往往侧重于教育内容的理论性。体现为单一的讲授感恩理论知识,而不注重如何将感恩内容转化为感恩行为能力;教学内容与社会实践需求相脱节,高校感恩理论与家庭、社会感恩实践没有有效结合起来;对贫困大学生在内的感恩教育考核,主要以理论知识的考试为主,缺乏对其感恩行为的考察。

当对贫困大学生开展的感恩教育,侧重于内容的理论性时,产生的后果是较为严重的。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葛晨虹教授认为当前学校的道德教育往往是一种道德理念和道德知识的教育,不仅脱离学生实际道德需求,也脱离社会的道德要求。正是由于我们道德教育忽视了对于学生道德能力的培养,导致了孩子们恩情在心口难开,让他们在面对帮助的时候连谢谢也不会说。[7]而感恩教育的要求是要通过教育内容,让受教育者也即受助者能够形成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行为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只能是通过侧重于感恩教育内容的实践性,来达到的。

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实践性感恩教育,主要可以侧重于两个方面:如何面对帮助以及如何帮助他人。如何面对帮助也即要懂得“识恩”“知恩”,资助人对受助贫困大学生的帮助,既体现在物质上的经济帮助,也可能体现在精神上的爱护关怀,资助人在经济帮助之后,希望彼此之间能够以电话、书信等方式联系,是这种精神关怀的一种体现,而非经济帮助之后的“附带要求”。如何帮助他人,也即如何做到“报恩”和“施恩”,是贫困大学生在受助之后,需要承担的义务。首先,这种“报恩”和“施恩”最简单的体现为与资助人之间的平等对话交流,让资助人了解熟悉资助之后的情况变化;其次,还可以体现为将资助人的帮助,回馈给社会其他人。

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实践性感恩教育,可以通过换位思考的方法,激发他们的内心的认知,促使他们认识到感恩不仅是精神上的,更是行动上的,及时表达感恩具有重要意义。包括资助人在内的社会爱心人士,其了解受助贫困大学生面对帮助和帮助他人的感恩行为,主要是通过言语表达完成的信息传递。如何促使受助贫困大学生将内心的感激表达出来,应该成为感恩教育的重点。

感恩的表达首先还是基于对他人帮助的正确认知。一位受助贫困生认为“为何要把别人的帮助看成一种丢面子的事呢?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想问题,要知道有人帮助总比一个人孤立无援,甚至绝望来得好,而且有人帮助证明我们还是有人关心的。我们并不孤单,有人在爱着我们,他们在关心我们。”[8]可见,如果能够把他人的帮助视为一种爱心的体现,感恩的表达就有了可能。

感恩的表达其次还是基于换位思考之后形成的看法。资助人和受助人,在帮助和感恩上,应该彼此换位思考自身的言语行为对社会助学乃至社会道德环境的影响。受助贫困大学生可以从资助人在物质精神帮助之后,对其的行为企盼角度出发,重新认识感恩表达的重要性。比如受助贫困大学生可能认为自已“做了好事如果没有一句好话”,似乎也不会计较,但更应该看到“如果做了好事有一句感谢”,其对资助人的精神鼓励将起到的积极作用。

所以,贫困大学生应该认识到感恩不能只是藏于心底,高校的感恩教育应该认识到其教育内容重点不是课堂的理论知识,而是让贫困大学生在受助之后,思考“如何面对帮助,以及如何帮助他人”,并将这种思考转化为一种实践的行动,促使贫困大学生形成一种正确的感恩观。

[参考文献]

[1] 唐湘岳,纪富贵. 为何助学老人梦难圆?[N]. 光明日报,2011-11-09.

[2] 李剑军,周华玲,姚武. 湖北5名贫困大学生受助不感恩被取消资格[EB/OL].[2007-08-22]. http://news.sina.com.cn/c/062113715970.shtml.

[3] 陶志琼. 关于感恩教育的几个问题的探讨[J]. 教育科学,2004(4): 9.

[4] 唐湘岳,纪富贵.教会孩子说出感谢[N]. 光明日报,2011-11-14.

[5] 潘晓凌,成希. 贫困大学生被终止资助背后的心理困境[N]. 南方周末,2007-08-29.

[6] 黄向真,陈祖标. 高校特困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与对策[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 130.

[7] 唐湘岳,纪富贵. 学生道德教育要加强[N]. 光明日报,2011-11-28.

[8] 唐湘岳,纪富贵. 爷爷的梦一定能圆[N]. 光明日报,2011-12-13.

猜你喜欢
助学贫困生资助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关爱·帮扶·助学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为助学一诺千金
郭万里“三帮”助学子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
扎实帮困助学造福贫困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