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恒:“投票”选出来的皇帝

2012-04-17 02:30徐振余
决策 2012年2期
关键词:周勃吕氏刘恒

徐振余

我们在惊叹汉文帝刘恒高超的政治手腕和社稷之术时,却鲜有人知道这个创造辉煌的人物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个通过“投票”选举出来的皇帝。

公元前180年,刘恒登上大汉王朝皇帝的宝座,他就是在历史上非常著名的汉文帝。汉文帝在位期间,是汉朝从国家战乱走向繁荣昌盛的过渡时期。他和儿子汉景帝统治时期,国家政治稳定,社会经济得到显著发展,诞生了自秦朝大一统后第一个彪炳史册的封建盛世“文景之治”。刘恒,我们在惊叹他高超的政治手腕和社稷之术时,却鲜有人知道这个创造辉煌的人物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个通过投票选举出来的皇帝。

“最好捏的软柿子”

从刘邦末年开始,皇帝及其垄断朝廷要职的功臣列侯和占据关东疆土的宗室诸王,已成为决定西汉政局发展与走向的三股主要力量,并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而吕后专政之后,她便在朝廷内任用外戚诸吕控制朝廷大权,这便极大地损害了功臣列侯与宗室诸王的既得利益,最终招致他们的共同仇恨。高后八年,功臣集团与刘氏王侯趁吕后去世之机,联合铲除吕氏集团,而在立帝问题上却出现了较大分歧。

齐王刘襄由于功臣列侯的牵制而不能入继大统,而功臣列侯也因宗室诸王的反对而无法在刘姓之外拥立新帝。从刘氏诸王中物色一位新主,一方面是为了维护兵变胜利果实,另一方面也变相的增强了这次推选新主的政治合法性。

齐王刘襄带头起兵反对诸吕,又是汉高祖的长孙,众人却反对他继立。齐王刘襄落选的真实原因,并不是他的舅舅厉害,而是刘襄厉害。

在诛灭诸吕的过程中,在外功劳最大的莫过于刘襄了。他不仅征调了齐国的兵力,而且借机兼并了另一个诸侯国,以两个诸侯国的全部兵力直逼长安。

而同样为刘邦孙子的刘章以超人的智谋与胆略,让当时掌握着帝王废立之权的陈平跟周勃都感到毛骨悚然。刘章的娘家势力很强,如果立他,将来难保不会出现第二个吕氏王族。

在当时的情境下,无论选择刘襄还是刘章出任新主,重臣唯恐难以驾驭,都将是不利于王侯将相切身利益的选择。刘恒作为高祖现存最大的儿子,让刘恒继位,表面上是因为刘恒“贤圣仁孝,闻于天下”,其更深层的原因在于刘恒软弱无能、胸无大志的假象骗过了那些利欲熏心的封建官僚。

最后大家同意了立代王刘恒,原因很可笑,代王刘恒本身的势力很小,本人表面看上去没野心,而且娘家只有他母亲薄太后等寥寥几个人,根本没有什么势力,功臣众将都把他当成了那个最好捏的软柿子。

韬光养晦

西汉代地,地处北陲,是汉王朝与匈奴作战的主战场。作为代王的刘恒要防备来自于两个方面的挤压,一是来自于西汉朝廷的政治监控,二是来自于匈奴帝国的军事侵扰。刘邦驾崩后,国事操纵于吕后之手,吕后疯狂打击异己,政治权力斗争腥风血雨般展开。吕氏一族不可一世,汉室刘氏诸王、功臣等终日惶惶不安。代王刘恒为躲避吕氏倾轧,从国都晋阳徙居中都小县,韬光养晦,以弱示弱。

为保护自己免于遭受内外交困,腹背受敌的窘境,刘恒母子低调处理自身的一切,与国中相臣和睦相处,身居俭朴,时时处处以国事为重,绝无骄横奢侈之行。刘恒在代为王17年,多年的从政生涯,使他认识到了发展经济对于稳定社会安定的重要性。刘恒在母亲的教诲、相臣的辅佐下,发展生产,兴盛文教,使当地百姓安居乐业,自己也逃过了宫廷政治权力斗争的漩涡。

当然提及代王当帝,就不得不提刘恒的母亲了。代王刘恒之母薄姬并非刘邦宠姬,刘恒母子没有对吕氏构成任何威胁,且代国又不似齐国、赵国一样备受吕氏集团的密切关注,必欲夺之或削之而后快。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使刘恒得以摆脱朝廷险恶的政治争斗,且未遭到吕后的忌恨和残杀。

十几年来,母子俩远离政治权力中心,虽默默无闻,倒也相安无事。是时,远在代地的刘恒虽置身事外,但对长安的动向却时刻关注。当诸大臣拥立的“阴谋”传至代地时,在代臣中引发不小的争议。张武等代臣力谏刘恒拥立“多谋诈”,并谏言代王“称疾毋往,以观其变”。但中尉宋昌力排众议,他认为这是上天赐予的一个绝好机会,且天下对刘氏归心已久,周勃、陈平他们耍不出什么花样。

代王虽没有采纳张武等人的谏言,但是在赴长安即位过程中的警惕谨慎仍表现得淋漓尽致。谨慎的代王刘恒又派他的舅舅薄昭先去京城长安打听了一番,看到周勃确实是要他当皇帝,这才启程进京。代王抵达长安,周勃与陈平率领群臣,再一次上书劝进。代王照例推辞一番,群臣再三跪伏固请,代王于是不再谦让,群臣皆拱手称贺,当即尊代王刘恒为天子。在乱局之后,在没有先皇传位旨意的前提下,统治集团就这样通过内部民主选举成就了一代帝皇——汉文帝。

大智若愚

刘恒的其他兄弟大多受到吕后的控制和迫害,结局悲惨,而刘恒却得以独善其身,刘恒是如何妥善处理与吕后关系的?刘恒在为代王时就表现出了过人的政治智慧,他一向行事谨慎、深谋远虑、居安思危,而这一切均在他“仁孝宽厚” 的表象下有条不紊地逐步展开。

在为代王时,刘恒一直在掩饰自己,把自己装成胸无大志,甚至有些愚钝、弱智的人,就是为了避开宫廷权力斗争的锋芒。洞悉时局的刘恒为了不引起吕后的嫌恶和猜忌,谨慎小心地维系着与长安吕后的关系。他既不愿党从于吕氏,又不敢对其持公然反对态度。对作为吕后赏赐殊礼的五名宫女,刘恒自然不敢怠慢。尤其是对曾经侍奉过吕后的窦姬,他格外疼爱。在汉代历史上,将宫女赏赐给诸侯王,这还是头一次。吕后这一创举,刘恒自然深知其特殊的政治意义。独幸窦姬,实际上是刘恒一种巧妙的自我保护,是向远在长安的吕后传递自己的顺从和忠诚。

刘恒虽安居代地,但他却对吕后打压翦除刘氏诸王的酷烈手段印象极为深刻。吕后七年,吕后在连连鸩杀赵王刘如意,“幽闭”赵王刘友,逼迫赵王刘恢自杀之后,又“使使告代王,欲徙赵王”。三位赵王或惨死于吕后之手,或终生被“幽闭”,赵王之位、赵国之地,成为汉初不祥的凶示符号。吕后派人通知代王,准备把他徙封到条件更为优越的赵国为王。不卑不亢的刘恒,在洞悉时局后,立刻上书吕后,感谢吕后的垂爱,并表示愿戍守代地,抗击北方之敌,为朝廷分忧解难,婉言谢绝了吕后改封赵地一事,从而显示出他的聪明睿智和深谋远虑。

文帝绝非仅有“仁孝宽厚”的一面,他那老练的政治手腕和治国之术随着即位日久而逐渐显现出来。

面临即位初期人心浮动、心怀异志的情况,汉文帝的当务之急便是安抚人心,巩固刚获得的帝位。加之皇位缺乏法定继承人的权威性,特别是在即位初期很难取得朝廷重臣的拥护,刘恒不得不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诸侯国旧臣来维系统治,同时还需精心调整刘氏王侯及诸大臣之间的关系,以保持朝廷政局的稳定。

因此,他一方面不露声色地以各种手段清除了有可能威胁帝位的主要政敌,如楚元王、齐哀王、城阳王、济北王等都在文帝上台不到二年的时间内陆续死去,除济北王刘兴居是因兵败自杀外,其他诸人也未都尽为善终。尤其是对文帝威胁最大的齐哀王、刘章、刘兴居三兄弟的死,明显与文帝有意的诛除异己有关。另一方面,文帝还对社会各阶层着意笼络,对其他诸侯王则是采取了退还削地的怀柔政策。

“诛吕安刘”之后由功臣拥立称帝的刘恒,自然会对功臣集团深怀戒心。于是他采取了一系列的重要措施来强化皇权。他将在代国做诸侯王时的旧臣带到长安,取代了功臣的兵权和相当大的政治权力,同时将一直由功臣担任的太尉一职取消,又利用陈平、周勃间的矛盾离间周勃辞去丞相。他还命令在长安的功臣们回封地居住,从而消除了功臣集团对皇权的直接威胁。文帝一方面将宫廷护卫力量控制在心腹代臣手中,又大量擢升代来之臣。从而实现了代臣和功臣集团权力上的相互钳制。这样便较为妥善地处理了汉臣与代臣的关系,维持了朝局的基本稳定,这不仅为处理更为棘手的同氏王侯间关系创造了条件,也为开启“文景之治”奠定了基础。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周勃吕氏刘恒
明清易代之际的批判理学:再论吕留良理学思想的基本定位*
Integrated silicon-based suspended racetrack micro-resonator for biological solution sensing with high-order mode*
“吃了吗”原来是乡约
Plasmonic characteristics of suspended graphene-coated wedge porous silicon nanowires with Ag partition*
汉文帝智斗周勃
“两面”袁盎
太尉周勃的顿悟
莫让语文空对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