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自然善待生命
——《野性的呼唤》与《狼图腾》中人性的解读①

2012-04-18 05:03周天楠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桑顿巴克呼唤

周天楠

(东北石油大学外国语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8)

回归自然善待生命
——《野性的呼唤》与《狼图腾》中人性的解读①

周天楠

(东北石油大学外国语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8)

由于工业的快速发展,社会的变革,“人类中心思想”已在人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对野生动物无情的屠杀,对大自然疯狂的掠夺,使生态环境遭到了极大的破坏。杰克伦敦与姜戎虽不同国籍,不同时代,但相似的创作背景可以很好地诠释两位作家当时的心境:对自然的崇敬,对人性丑陋的揭示与渴望人性的回归。

《野性的呼唤》;《狼图腾》;回归;人性

《野性的呼唤》是20世纪初由美国作家杰克·伦敦创作的著名动物题材小说之翘楚。狼图腾是中国当代小说家姜戎的代表作,有评论说《狼图腾》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唯一一部全面研究狼、描绘狼、以狼为叙事主体的

小说。[1](P1)

1897年夏,伦敦怀揣着一夜暴富的美梦,踏上了阿拉斯加淘金之旅。然而这趟旅程并非预期的那么美好,伦敦不仅没有发家,还由于旅途艰辛患上了可怕的坏血病。最终他不得不放弃在克朗代克地区的探险。尽管黄金没有淘到,伦敦却得到了丰富的阅历,这些阅历使得他喜欢在自己的作品中展示原始动力以及他个人对自然的敬畏,也促成了他后来的传世佳作。1967年,青年的姜戎正好赶上“文化大革命”,和众多知识青年一起上山下乡,奔赴内蒙古额仑草原插队。在美丽的乌珠穆沁大草原,姜戎和当地牧民一起生活、劳动。他喜欢草原的原始风貌和生活,与共同劳作生活的牧民们打成一片,并从他们那里学到了不少东西。那里的生活超乎想象地艰难,人和野兽都举步维艰。那里便是他的小说《狼图腾》的故事发源地。[2](P76)

一、人——人性罪恶的控诉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人们善良的品性一点点地在消失,以往人们所具备的美好品德正在慢慢地丧失。人们虽然自己已经认识到这一点,但是却无法改变这个事实。[3](P22)

1.自私自利

《野性的呼唤》中,巴克起初在法官家过着逍遥的生活:和法官的儿子们一起扎进游泳池里,或者出去打猎;在清晨或黄昏,它也常以白马王子的身份,伴护着法官的女儿散步;冬日的夜晚,伏卧在法官的脚边,陪着法官看书。[4](P4)可惜好景不长,法官家的园丁因欠赌债,将巴克以100美元卖给了狗贩子。在利益和金钱面前,自私的人类丧失了生态道德,动物和自然成了服务人类和被人类利用的对象。[5](P126)

阵阵入乡随俗推崇草原狼图腾,对蒙古草原狼更是痴迷。但是他以所谓的“搞科研”为由,实为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而掏狼窝养狼崽,间接造成其余六只珍稀蒙古小狼崽被抛向“腾格里”,不可谓不自私。而幸存的小狼虽蒙阵阵悉心照料,但失去亲人孑然一身不说,还被剥夺了最为可贵的自由,生有何欢,死又有何惧!

2.凶狠残暴

被卖后,巴克学会的第一条生存法则就是“大棒法则”。对于几天几夜滴水未进的巴克,一位红衫人不是给予安抚,而是举起大棒痛打“落水狗”。聪明的巴克最终不得不屈服在他的淫威之下。但我们知道,那是象征着统治者压迫人民的“大棒”,残忍的镇压只能换来更强烈的反抗。巴克后来成为令人闻风丧胆的“狗魔”,不可不说是向残忍的人类的报复。

黄黄是毕利格一家当作珍贵的礼物送给阵阵的优良品种的小狗,自小跟随阵阵,结下深厚的友情。黄黄在阵阵的蒙古包里娶妻、生子,为阵阵鞍前马后不辞辛劳。在最后阵阵被抽调到连部,黄黄毅然抛家舍业跟随阵阵……就是这样通人性的黄黄在回牧业队探亲时,却被残忍的人半路截杀,只为满足贪吃的嘴。同样的情形发生在勇猛的杀狼狗“二郎”身上,这条向往自由的狗在大草原上“神游”之时,被人一枪毙命,令狼闻风丧胆的“二郎”岂能敌过人的枪,尤其是人的口!

3.贪婪愚昧

接连换了几位主人后,巴克等来的新主人何其糟糕!被阿拉斯加有黄金的传言吸引而来,却又对北方荒原知之甚少,还刚愎自用。此三人真乃无知、贪婪的表率!他们的行李堆积如山,没有什么是他们不需要,可以丢弃的。这满载的,连勤劳的雪橇狗都不堪重负的雪橇何尝不象征着他们的欲望。他们一意孤行,不听别人的劝告在冰层解冻之时,强行上路。最终满载着欲望的雪橇驶向了万劫不复的冰河深渊。

包顺贵在《狼图腾》中是一个不折不扣讨人嫌的角色。来到新草场,他像发现了大金矿,大声高叫:真是块风水宝地,翡翠聚宝盆啊,真应该先请军区首长们开着小车来这儿玩几天,打天鹅打野鸭子,再在草地上生火吃烤肉。[6](P178)呜呼哀哉,一群“癞蛤蟆”要吃天鹅肉!可怜的天鹅夫妻双双命丧油锅;草原上稀有的白芍药花被他连根拔起,就为了搏军区首长一笑;繁衍了数百年的獭子,也遭到了灭顶之灾;不顾牧民劝阻,枉顾草原“大命”而让自己村的农耕人口进驻草原开地种田,只为眼前的蝇头小利……天鹅的弯弯颈项,像一个鲜明的问号,默默地向天问、向地问、向人问、向世上万物追问:人,究竟什么是你不想要的?

二、狼——人性正义的寄托

文学既是人学,描写动物是从另一种途径,以别一样的视角来表达关于人的观念。相对于人类道德的缺失,两位作家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狼,将其作为动物的代表,赋予它们人的情感、智慧与美德。

1.爱

《野性的呼唤》中巴克与桑顿之间的感情早已超出了友情的范畴,我们可以称之为爱。桑顿先是挽救了巴克的生命,又对巴克朋友般地惺惺相惜,换来巴克对桑顿的视为知己者死。桑顿的指令它无条件服从,哪怕是跳崖;桑顿吹嘘打赌,它拼尽全力支持;有人欺负桑顿,它挺身而出;桑顿落河遇险,它几次三番跳入激流涌动的河水去救;桑顿遇害,它疯狂地复仇……这是怎样的一份情谊,不禁让人感叹唏嘘。

《狼图腾》中的母狼们堪称伟大的母亲!为避免外敌入侵,学会“狡狼三窟”;被敌人发现时不惜以身作饵、以命相搏,可谓爱子心切。可是残忍的人类还是出于种种目的掏狼窝,弑其子。丧子之痛的母狼疯狂了,循着人类的足迹把小狼崽的尸体从地里挖出来叼着乱转。母爱无所寄托的母狼们向人类的复仇可谓惨烈,即使豁出性命也要与人类的蒙古马群玉石俱焚。

2.自尊

巴克自尊心极强:当出卖它的园丁把绳子套上它的脖子,它略为“矜持”地接受了;当红衣人向它抡起大棒,它蒙受奇耻大辱,暴跳如雷;当它第一次踏上北方的雪地而好奇地舔雪被周围的人嘲笑时,它感到非常不好意思……小狼虽狼在屋檐下,但偏偏不低头。它从不吃“嗟来之食”,一切阵阵为它精心准备的食物,在它看来全部都是它自己努力抢来的,无需摇头摆尾感激涕零;小狼失去了自由,它被一根长一米半的铁链拴住,成了一个小囚犯。但小狗凭什么可以趾高气扬不被拴呢?小狼忍不住将进狼圈陪它玩的小狗咬疼咬哭咬跑,最后重又落得个孤家寡人;迁往新草场的途中,自尊的小狼宁可勒死,也不肯学小狗,被搬家的牛车牵上路。

3.智慧

初到荒野雪原时,巴克不知道怎样保暖睡觉,直至“发现比利躺在雪底下,身体蜷缩成一团,像一个毛球似的”,“原来它们是用这种办法的呀!”巴克欣喜若狂地“也给自己挖好一个洞,学比利紧紧蜷缩着身子”;[4](P17)当雪花落在脚上结成坚硬的冰块时,他会用牙齿把结在脚趾中间的冰块咬掉。口渴时,要是刚好走到冰河,他就选择冰层较薄的地方,然后用坚硬的前脚把冰敲开,顺利喝到水。在报复阴险的斯匹次的过程中,他“对斯匹次切齿痛恨”,但他先使自己更强大,“静静地等待机会来临”。

阵阵曾不止一次地请教毕利格老人,曾创造辉煌、横扫欧亚的蒙古大军的军事才华从何而来?老人说:“打仗,狼比人聪明。我们蒙古人打猎,打围,打仗都是跟狼学的。”随即毕利格老人用一种原始但又先进的教学方式——实地观看蒙古狼打围黄羊,让他心中的疑问渐渐化解:狼群按捺住暂时的饥饿和贪欲,耐心地等到了多年不遇的最佳战机,轻而易举地解除了黄羊的武装。由此,陈阵领教了草原狼卓越的智慧、耐性、组织性和纪律性,并对草原狼和崇拜狼图腾的草原民族肃然起敬。

三、回归自然——人性回归的渴望

巴克对内心深处来自远方的神秘的呼唤与对桑顿的爱间痛苦徘徊,几番梦醒欲追寻而去。但桑顿是它爱的寄托,无论它走多远还是会回到桑顿身边。但当桑顿遇害,巴克复仇之后,它已心无挂碍,冲破凡尘俗世,奔向心中的伊甸园——荒野。野性的呼唤其实就是自由的呼唤,即摆脱文明的枷锁,返璞归真,找回真实的自我,其实这也是伦敦自己内心的呼唤,是一种精神上的宣泄,正如小说开篇的诗歌所云:“热望本已在,蓬勃脱尘埃;沉沉长眠后,野性重归来。”[7](P87)

《狼图腾》中侠客般的“二郎”特立独行:本性中狼性多过狗性,做不好狗,也不为狼所容。在人们滥杀流浪狗时迫于无奈,放弃了向往的草原寄于阵阵篱下。但它始终喜欢在草原游荡,目光迷离地向着草原发呆。对于它,以天为盖,地为席,草原才是真正的家。而被阵阵视为“掌上明珠”的小狼亦有不自由,毋宁死的精神:它套着铁圈呼呼猛跑为了每一寸向“主人”争取来的领地而欢欣鼓舞;除非喊“开饭了”,否则谁也别想把它从草原上拉回家;为了认祖归宗学习狼嗥,无奈学艺不精,重归草原不成还累了一身病最终吐血而亡……被制成“狼皮筒子”在风中自由飞舞的小狼终将魂归腾格里,成为草原的“狼图腾”。

荒野情结与草原大命可以说是从感性和理性两个方面要求人类对自然要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自然界“万事万物紧密相连,这表明生态圈是一个精细的网络,每一组成部分都与其它部分相连”[8](P496)。因此“荒野情结”与“草原大命”向人类敲响了警钟。人类与其他生物要建立兄弟般的关系,才能使人类社会有更广阔的生存发展空间,才能更好地维护我们美丽的家园。

[1]安波舜.编者鉴言——享用狼图腾的精神盛宴[M]//狼图腾.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

[2]刘宁宁.《野性的呼唤》与《狼图腾》中的共性对比[J].鸡西大学学报,2011,(1).

[3]刘颖慧.从《狼图腾》到《藏獒》——谈狼性与獒性之争[D].东北师范大学,2008.

[4]London Jack.The call of the Wild and White Fang[M].Beijing: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2009.

[5]何亚卿.敢问路在何方——从贝克到狼的嬗变看伦敦的生态哲学[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6]姜戎.狼图腾[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

[7]吴文南.野性的呼唤之存在主义解读[J].绥化学院学报,2010,(4).

[8]Commoner Barry.“At War with the Planet.”Reading the Environment[M].WalkerMelissa.Ed.New Y ork:W.W.Norton&Company,1994.

Returning to Nature Respect for Life——Reflection about Humanity inThe Call of the WildandWolf Totem

ZHOU Tian-nan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Northeast Petroleum University,Daqing 163318,China)

Due to the rapi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social changes,the thought of“human centre”has been deeply rooted in people’s minds.With wild animals killed and the nature depredated mercilessly,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badly damaged.In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different times,Jack London and Jiang Rong have the similar writing backgrounds,which interpret the thoughts and feelings of the author:respect for the nature,revealing the evil of the human nature and longing for the return of the humanity.

The Call of the Wild;Wolf Totem;regression;humanity

I106.4

A

1007-9882(2012)01-0104-02

2011-10-20

周天楠(1981-),女 ,黑龙江大庆人,硕士,东北石油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

[责任编辑:张 峰]

猜你喜欢
桑顿巴克呼唤
温泉
无声呼唤
第六章 对人的热爱
Chapter 6 For the love of a man 第六章 对人的热爱
Chapter 4 The new lead-dog第四章新的头犬
巴克的掌控
傻狗阿布的冒险
傻狗阿布的冒险(一)
爱的呼唤
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