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酮ⅡA分离纯化工艺的研究

2012-04-19 02:46刘春晓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2年16期
关键词:溶性丹参酮容量瓶

刘春晓

天津市安定医院,天津 300222

1 丹参主要成分——丹参酮

1.1 丹参酮基本概况

唇型科植物丹参 (Salvia miltiorrhiza Bge)为鼠尾草属植物,中国有78种、24变种和8个型,具有广泛和较高价值的药理活性。丹参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性微寒,味苦,具有活血祛瘀、清热凉血、清心除烦、养神定志、通利关脉等作用。

图1—1 丹参

丹参的脂溶性有效成分丹参酮ⅡA属邻醌结构由于难溶于水,其药物的应用和药效的发挥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近年来,丹参酮在作用机制、临床制剂和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均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在丹参酮制剂的研究方面,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1.2 丹参酮的理化性质

丹参的化学成分主要有两大类:脂溶性的丹参酮类化合物和水溶性的酚酸类化合物[1-2]。丹参酮IIA是丹参根部经醇提而得的脂溶性成分,纯品为红色针状结晶。

丹参酮IIA含有醌型结构,易被氧化还原,受热易分解,损失的程度随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因此应选用低温干燥等方法进行干燥。丹参酮IIA,在溶液中对光极敏感,会发生光化反应,生成多种产物。湿热也能使丹参酮 IIA开环,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变化。[3]

2 丹参酮提取工艺

2.1 提取分离工艺的研究

2.1.1 超声法特点

通过超声波提取目标产物具有快速、常温、能耗低、提取率调味等特点。应用超声波提取法操作方便,提取时间短,提取率高,节能、节约药材,一般无需加热,具有很多常规提取方法无法比拟的优点。

2.1.2 提取工艺

根据参考文献[4-5]与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加热回流提取法,浸渍 (常温浸渍、煎煮等)提取法相比,丹参酮IIA的最佳提取方法为超声提取。

2.1.2.1 原料的预处理

将丹参根经多功能食品加工机粉碎得到丹参颗粒,过40目筛,得到丹参粉末待下一步提取。

2.1.2.2 丹参酮IIA的提取

取丹参粉末50g,放入圆底烧瓶,以95%乙醇作为提取溶剂,放入超声波清洗器中,40℃提取两次,每次用8倍量溶剂,提取30min。两次提取后一并抽滤,收集滤液,经40℃旋转蒸发得丹参浸膏,回收乙醇。

2.2 丹参酮分离纯化方法

2.2.1 丹参酮的分离纯化研究状况

1976年,房其年等从丹参根粉中性部分得到丹参酮I、隐丹参酮、丹参酮IIA和丹参酮IIB等[6]。

延续至今,所有研究人员对丹参脂溶性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使用的固定相主要有两种:硅胶[7]和氧化铝[8],但是分离丹参酮多数用硅胶作固定相。

2.2.2 吸附柱色谱原理

吸附色谱法的三要素是吸附剂、溶剂 (展开剂、洗脱剂)、被分离物质,三者之间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处理好三者的关系是分离成败的关键。

2.2.3 装柱与上样

装柱有干法装柱与湿法装柱两种。同样加样也有干法加样 (拌样加样法)和溶液加样法。本实验采用湿法装柱和拌样加样。

2.2.4 洗脱梯度的选择

用硅胶、氧化铝等极性吸附剂进行吸附柱色谱操作,采用逐步提高洗脱剂的洗脱能力 (极性)来达到分离不同极性成分的目的。

起始洗脱剂的选择:

分别选用石油醚-乙酸乙酯=100:1和80:1、50:1、30:1作为展开剂,在253.7nm下点样。

2.2.5 样品收集

将各份洗脱液浓缩后用薄层色谱检测,把成分相同的洗脱液合并,回收溶剂,得到单体。如为数个成分的混合物,可再进一步用柱色谱法或其它方法进一步分离纯化。将用不同比例洗脱的收集液分别用旋转蒸发器蒸干,收集样品。

3 含量测定

3.1 色谱条件

色谱柱:Diamonsi1TM C18色谱柱 (200 mm×4.6 mm,5μm,迪马公司);流动相:甲醇-水 (85:15);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70nm;柱温:30℃;进样量:20μl。

3.2 色谱行为

标准品 精密称取干燥丹参酮IIA标准品2mg,用流动相溶解,并用流动相定容至5ml容量瓶中备用。

样品 精密称取柱层析分离的丹参酮IIA粗品2mg,用流动相溶解,并用流动相定容至5ml容量瓶中备用。

3.3 最大吸收波长的测定

称取干燥至恒重的丹参酮IIA样品适量,以甲醇为溶剂,并稀释为适当浓度,容量瓶中定容,以甲醇为空白,在200-350 nm范围内扫描。丹参酮IIA在溶液中的紫外吸收最大吸收峰为270 nm,即为最大吸收波长。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一部)[S].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57.

[2]杨云,张晶,陈不婷.天然药物化学成分提取分离手册[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43-145.

[3]苏子仁、刘中秋、周华.丹参醇提液在浓缩、干燥工艺过程中的化学成分变化研究 (Ⅰ)——丹参酮ⅡA湿热降解机理探讨[J].中成药,1997,19(11):5-6.

猜你喜欢
溶性丹参酮容量瓶
谈如何降低容量瓶的容量误差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Tanshinone Capsule in the Treatment of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实验要点剖析
对容量瓶几个实验问题的探讨
基于一测多评法的丹参酮提取物质量控制△
脂溶性维生素:营养需求之外的功能
高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设计实践
黔产丹参脂溶性成分的研究
亚临界水萃取康定鼠尾草中丹参酮类成分工艺的优化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