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下辽河平原东部凹陷水源地区地热资源勘察前景

2012-04-19 07:35
地下水 2012年3期
关键词:馆陶本区泥岩

徐 林

(辽宁省地勘局第五地质大队,辽宁大石桥 115100)

水源地区位于辽宁省大石桥市与盘锦市接壤部位、地处下辽河三角洲腹地。是寻找传导型地热田的有利部位,以往地热勘查工作较少,为了填补该区无地热资源空白。在该区寻找开发地热能这一绿色环保的新型能源意义深远。本文充分利用该区已有资料和油田勘探井成果,进行了地热田潜力分析,论述了热储类型及特征,为确定该区的地热资源潜力、地热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1 地热田潜力分析

1.1 区域地质背景

1.1.1 地层

第四系由全新统、更新统组成,累计厚度440.0 m。

更新统(Q3y)曾发生三次沉积旋回;

上更新统(Q3y3-1)有较明显的粗—细—粗的沉积旋回;灰绿、灰黑色粉细砂、中细砂夹多层粘性土,厚度20~130 m。

中更新统(Q2Z2-1)沉积韵律上粗下细,黄褐灰黑—灰绿色粘性土夹沙层,厚度10~130 m。

下更新统(Q1X2-1)沉积韵律下粗上细,下段以砂砾石混土为主,厚度较大,分布稳定,厚度10~20 m;上段以粘性土为主厚度30~90 m。

上第三系地层由明化镇组(N1+2n)、馆陶祖(N1g)组成,累计厚度759.0 m。

明化镇组(N1+2n):砂岩、砾岩、杂色泥岩互层,厚度211~720.5 m。

馆陶祖(N1g):砂砾岩夹粉砂岩、泥岩等,厚度122.5~337 m。

下第三系由东营组、沙河街组成,该两组总厚度4 964.5 m。

东营组(E3d)分三段,砂砾岩、砂岩、泥岩互层。

砂河街组(E3S)分四层,泥岩砂岩、砂砾岩互层夹数层油页岩,还夹安山岩、玄武岩等。

1.1.2 地质构造

该区大地构造单元为辽河断陷的中央凸起与东部凹陷的南端,处于辽中—大洼深大断裂以东,抚顺—营口深大断裂以西。二界沟深大断裂和辽中—大洼深大断裂构成中央凸起的东西边界。深部地球物理及地壳构造特征表现为深部重力异常梯级带,地壳厚度(30~32 km)呈西薄东厚变化。

第三系地层中的玄武岩层,表明新生界前期构造、火山活动强烈。

图1

1.1.3 水文地质条件

该区地处下辽河入海口三角洲地带,广泛发育第四系、第三系地层。第三系地层含水层厚度大、水量丰,厚度240~779 m,主要由半胶结砂岩、砾岩组成,涌水量不低于80 t/h,开采动水位20~90 m。

上第三系明化镇组(N1+2n):砂岩、砾岩、杂色泥岩互层,含碎屑孔隙层间淡水(现以成咸水),单井自流量10~100(t/d)。

上第三系馆陶祖(N1g):砂砾岩夹粉砂岩、泥岩等含碎屑孔隙层间淡水,单井自流量500(t/d),单井抽水量1 000~3 000(t/d)。

下第三系渐新统东营组(E3d)底部和沙河街组(E3S)上部,砂砾岩、砂岩、含热水,自流量200~500(t/d)。

1.1.4 地温场特征

地温梯度是反映地热增温带中温度随深度变化规律的参数。一般以每百米的变化值为标准。

具体计算公式为:

式中:R为地温梯度(℃/100m);T为实测温度(℃);T0为恒温带温度(℃);H为测温点深度(m);H0为恒温带深度(m)。

该区恒温带深度为30 m,恒温带温度为10.5℃。

根据以上公式,对区内油田勘探井测温资料进行计算,在1 000 m深度上中央凸起区地温为36℃ ~40℃,1 500 m深度上为55℃;东部凹陷分别为32℃和50℃左右;2 500 m深度,中央隆起为75℃ ~80℃,东部凹陷为70℃ ~75℃。

本区地温梯度平均为4℃/100m。

1.1.5 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在本区共取6个水化学分析样品,均为馆陶组热储流体。本段地热流体水化学类型比较单一,主要为 HCO3-Na型水,矿化度变化不大为1 292.87~1 466.69 mg/L。热水的硬度较低,总硬度为20.05~101.48 mg/L。区内热水主要离子成分,阴离子以HCO3-为主,含量为 482.31 ~438.38 mg/L;CO32-含量为 12.31 ~ 13.17 mg/L,SO42-含量为 182.31 ~211.33 mg/L、Cl- 含量为 182.31 ~286.41 mg/L、NO3-含量为2.31 ~2.46 mg/L、F-含量为0.001 ~0.003 mg/L;阳离子以 Na+为主,含量为 253.77 ~285.46 mg/L;K+、Ca2+、Mg2+含量很低,K+离子 1.45~3.35;Ca2+离子含量为 6.01~29.38 mg/L;Mg2+含量为 1.22 ~9.86 mg/L。

根据苏林(Sulin)的油田水分类,对水样的成因系数进行计算,结果表明:

完全符合苏林(Sulin)的油田水分类中重碳酸钠型大陆水的要求,因此本区热水成因型为大陆水。

2 热储类型及特征

本区上第三系、下第三系地层中均有热储分布,上第三系地层主要为馆陶组层状砂岩、砂砾岩夹泥岩。热储埋深890~1 199 m。主要为孔隙型热储;下第三系分为东营组、沙河街组沙一段,埋藏深度1 300~3 000 m,为孔隙裂隙型热储。

2.1.1 馆陶组碎屑岩类孔隙热储

馆陶组热储在区内稳定分布,主要岩性为浅灰色厚层状砂砾岩夹粉砂岩、紫红色泥岩。砂层厚度为100~309 m,本区可达到300 m以上,向东逐渐减小到100 m以下;砂岩孔隙度为 20.5% ~ -22.2%,平均渗透率在 34.9×10-3~167.39×10-3m/h之间。单井涌水量 55 t/h。

馆陶组储层温度普遍较低,1 000 m深度的地温为38℃~42℃,本区地温较高,而东部储层平均温度小于38℃。

2.1.2 东营组碎屑岩类孔隙裂隙热储

东营组热储在区内稳定分布,主要岩性为灰白色砂砾岩、含砾砂岩、砂岩夹灰绿色、灰色泥岩。砂层厚度为100~340 m,本区可达到300 m以上,向东逐渐减小到120 m以下;砂岩孔隙度为19.5% ~ -23.6%,平均渗透率在35.9×10-3~177.4×10-3m/h之间。单井涌水量 55 t/h。

东营组储层温度中等,发育有厚层玄武岩体,1 500 m深度的地温为50℃ ~62℃,埋深2 000 m处的热储温度60℃ ~80℃,本区地温较高,而东部储层平均温度小于50℃。

2.1.3 沙河街组沙一段碎屑岩类孔隙裂隙热储

区内沙河街组沙一段孔隙裂隙热储层主要分布在本区及辽河的北岸,热储层以含砾粗—细砂岩为主,由多层热储构成,顶、底板埋深也是受断块断落深度控制。沙一段储层顶部埋深1 750~2 200 m,在辽河北岸的西部深度在2 000 m以下,砂层的厚度40~130 m,在东北部可达90 m以上,西部和南部厚度略小。

沙河街组沙一段热储砂岩矿物以石英、长石为主,胶结类型以孔隙、接触式为主,约占90%。砂岩孔隙度为19.04%~22.1%,平均渗透率在 101.9 ×10-3~411.6 ×10-3m/h之间。单井涌水量45 t/h。

本段热储层埋深,大部分热储层埋深1 000~2 000 m之间,深度适中,温度高于58℃,最高可达88℃,是区内地热开发的首选层位。尤其是本区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

3 结语

综上所述,水源地区是一处热贮资源丰富、地热地质条件较好的地热场区。热贮赋存于近地表的下第三系内,尚有隐伏厚层玄武岩体分布,地温梯度值较高,从储层厚度和温度的组合条件看,地热地质条件最为优越,是辽宁地区最具勘查前景的地热勘查远景区。

[1]辽宁省区域地质志[M].辽宁省地质矿产局地质专报.1.14.

[2]辽宁省地热资源调查评价报告[R].辽宁省国土资源厅.辽宁省地质矿产勘查局.2011,8.

[3]渤海湾盆地辽河坳陷东部凹陷荣88断块89钻井地质资料[R].辽河油田公司.2010.10.

猜你喜欢
馆陶本区泥岩
风化泥岩地质断层水疏排工艺探讨
柴达木盆地及其毗邻山地植物区系研究
开原市小甸子区多金属矿成矿期及分带性研究
春天的省会是馆陶
馆陶四月
馆陶到底有多馆陶
高孔低渗泥岩渗流-损伤耦合模型与数值模拟
邯郸作家峰会在馆陶召开
“撒哈拉以南非洲”教学解读(人教版)
基于模型正演的深层砂泥岩薄互层地震分辨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