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通背的散手抱势与守中进攻

2012-04-25 06:14赵宝安
少林与太极 2012年8期
关键词:技击中线手掌

文/赵宝安

中华武术流派甚多,在散手击技中各门各派都有自己的风格特点,其主要表现在散手的亮相动作——抱势上。抱势即散打尚未进入实战前或每一回合前,双方所采用的准备姿势,也就是打擂时所谓“拉开架子”、“摆开门户”。无论哪门哪派的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为了战胜对方,保护自己,使自己在各种情况下攻守均能处于有利位置。散手的架势绝非可有可无,它是散手、击技运动取胜的重要环节。五行通背散手抱势的突出特点是:守住自己中线,进攻对方中线。其代表动作名为“引手掌”。拳谱中有:

当场递手鹤形现,鹰目猿神精气贯。

引手虚伸蛇吐芯,五护八断内中藏。

拳法不离正中尖,攻得敌人无处挪。

引手掌,又称“阴阳手”(图1),手法精细,变化狡诈,神出鬼没。前手(掌心朝上) 为阳掌,要求出手“高不过眉,低不过口”,后手(掌心朝下)为阴掌,藏于前手肘下,要求“出手不离心,回手不离肋”,两手护住中线交替使用。“出手为掌、点到变拳、拳后复掌”。虚引要逼真,引诱、迷惑对方上当,并乘虚而入,发劲目标“直出直入”、“三点一线”,也就是中线,引手掌整体动作如毒蛇吐芯一般袭击对方中线上的要害部位 ,如:眼睛、鼻、咽喉等(图2~4)。

拳谱中有“万拳之法不离中,中门之路妙无穷”之说,强调在散打中,应首先有效地防护好自己中线上的要害部位,再伺机进攻击破对方突然袭击,或先发制人战胜对方。

中线是通背拳的劲力运行轨道,更是散打中的重要法则,是前辈通过长期实践摸索出来的,其目的就是要守住自己身体由上而下的中线,同时去进攻对方的这一条中线——这不仅是人体的几个重要部位所在,而且也是人体的重心所在。如果这几个重要部位中的任何一个部位受到攻击,不幸命中,人就有致伤致残甚至丧生的危险;如果重心受到攻击、重心偏移体外,人就会站立不稳而倾倒丧失战斗力。

守住中线进攻中线,除为了达到攻击对方重要部位及人体的重心的目的外,还能自然形成一种使对方不易躲避的有利态势。当你面对一名强悍、高速冲前的对手时,你的脑海可能有几种应付招法,但在搏斗中是没有时间思考对策的,也很难有时间仔细做出使用哪一种招法去应对的决断。最有效的应对招法就是凭本能的反应和直觉去进行攻击、防守,这些无条件的反射动作,是不挡不架(挡架被动挨打),“直出直入”直线进攻,护住自己的怕打部位中线(主要面部),利用直出掌法“挤滚穿”猛力进入,以快取胜(图5),在进攻中线时防守,在防守中线时进攻。“一稳、二准、三毒、四狠,脚踏中门往里钻”,专打敌人中线上的要害部位,如百会穴、面部、咽喉、心窝、丹田、裆部等。

在技击格斗中,还可用佯攻对方中线上要害部位的假象,来迷惑对方、欺骗对方,使对方心里发慌,首尾不能照应,处于被动的防守挨打中。如果对方向右躲闪,我便进攻其左方;如果对方向左躲闪,我便攻其右方。指上打下,假中有真,使其就范或败北。

守住中线、站稳重心,就等于取得了进攻和防守的主动权,在实战中就能够躲闪灵活、进退自如。左右躲闪而入,一进即打,一打即连打,“出手不离面,落手劈三山(两颊与鼻骨)”,粘体抢攻,中线突破,使对方猝不及防(图6)。

“千招会不如一招精”。防守中线、进攻中线是五行通背拳散手中的精中之精,具有较高的命中率及杀伤作用。

散手、搏击的内容是非常丰富深奥的,除了掌握好攻防技击动作外,应把散手抱势放在首位,它是技击取胜的第一环节。五行通背散手抱势——引手掌并不好练,它是在练好五种基本功(摔、拍、穿、劈、钻)单操的基础上所进行的形状练习的高级功操法,引手掌除了要练好出手含有“挤滚穿”、回手含有“捋带勾”的手法外,关键还要在平时练习与实践过程中,时刻注意攻防意识,练拳时面前无人如有人,交手时目中有人如无人。攻则以对方中线为主要攻击目标,防则以自己中线为主要防守目标。出手力求在对方中线起作用,运动中则尽量避免自己中线受到攻击。对方攻击我中线时应随时注意左右躲闪,或运用“挤滚穿、捋带勾”的手法进行化解,或撤步起用脚法,在防中闪进,争取主动,使其打击不力或落空,与此同时加以有力的反击变被动为主动。

总之,在散手击技或攻防格斗中,必须时刻遵循守住中线、进攻中线这一原则。如果双方都在严密的防守中,我方则应抢先争取中线攻击以避免被动,这时就要考虑全面击技技术动作掌握与速度这一因素。因而,只有在平时单操单练时,用心用意,多习多练,久而久之才能做到熟中生巧,达到本能无条件反射。先师葛太然常说:武术没有绝招,所谓绝招,就是快打慢、慢打次,心计多的打心计少的。此话是很有道理的。

五行通背练30个字:

缩小绵软巧,轻灵活速妙。

冷急脆快硬,贴连挨粘随。

穿蹦跳跃转,闪展腾挪移。

猜你喜欢
技击中线手掌
人文视域下武术技击术规则的演变与发展
摊开手掌
课本内外
课本内外
——书写要点(三)
手掌上的童话
课本内外
把手掌放在画纸上描一描,画出一只考拉吧
少林拳实战技击精粹(上)
南派洪家拳之技击基础
传统技击五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