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探索

2012-04-27 02:18赵月虹
学园 2012年7期
关键词:基础知识解题习惯

赵月虹

【摘要】学好高中数学,高中教师必须从高一学生的思维及教材特点出发,运用积极的评价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欲望,同时适时渗透数学思想、重视学法指导将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高一数学有效性评价数学思想习惯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7-0158-02

一 把握学生思维及教材特点,铺垫良好转轨期

学生思维特点:由于初中内容较浅显、容量少,在考试中大部分题目能在课本里找到原型,有的直接利用公式即可解答。受初中学习习惯的影响,高一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大多处于“直接、经验”状态,对教师或教材依赖感较强,缺乏深入探索知识的意识,“坐”、“等”现象比较严重。

教材特点:较初中内容而言,抽象性强、密度增大、独立性强是高中数学基本特点,考试题目在课本范例基础上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一般在课本找不到原型,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

针对以上两个特点,要实现学生在高中阶段学好数学,高中教师必须重视高一学生心理、生理发展特点,努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由“经验记忆型”向“探索理解型”学习方式转变。同时,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建立知识网络,结合教材差异,把学生理想目标和能力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做好学生从初中到高中学好数学的衔接工作。

二 注重全面评价,激励学生过渡发展

新课标明确指出:“课堂教学评价应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鼓励和表扬等积极的评价手段为主,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在课堂中要注重评价的全面性,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用赏识的教育观点评价学生,对学生综合学习能力、道德品质、个性与情感进行全面评价。

高一大部分学生保持着初中阶段“模仿”的思维定势,在解题时缺少举一反三的思考,也缺乏类比加深理解,即使题目较简单,他们也不知如何下手,有的有了思路也是凭印象解题,究其原因就是缺乏自主探索的能力。

如,已知函数y=x2+ax+2,若y>0恒成立,求a的取值范围。部分学生看到题目,马上想到判别式大于0。面对学生解题时依靠“直接、经验”的思维方式,教师首先要倾听学生的思路,再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呵护学生的自尊,包容学生的“低级”错误,从不同角度肯定学生的思维和方法,给学生自信。在点拨学生思路时,要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由易到难、由分散到综合地推导和演练,让学生真正掌握思考方向及解答方法。经验告诉我们,如果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足够的尊重和肯定,学生才会在课堂上与教师互动,最终达到教学相长。

三 重视数学思想渗透,发展数学思维

数学思想的运用始终贯穿于高中的数学学习过程,而注重解题思路的分析。在定理、例题的证明与解答过程中与学生一起探讨其中隐含的数学思维过程,才能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根据高一学生思维有待成熟、可塑性强等特点,教师就要立足全局,有意识的实施数学思想的渗透,为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数形结合是高中数学学习常用的一种重要思想,要实现数学文字语言与图形语言的互化,需要教师在高一的教学中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才能让学生在今后的解题中养成良好习惯。在学习了对数和指数函数后,对函数性质的归纳,教师要引导学生常动手画图,结合图形达到理解并识记异同点的目的,从而避免了通过死记硬背达到记忆的被动学习过程。常用数形解答,可有效地形成知识的拓展,有利于学生探索能力的培养。

如,求函数f(x)=lgx与f(x)=sinx的交点个数。由于平时注重数形结合解答,我班大部分学生碰到这种题目首先想到画图,但部分同学还是得不到正确答案,原因是学生未深入对两图形最值进行比较。在讲解时,我首先赞赏学生能在第一时间想到结合图形来解答,肯定学生重视图形在解题中的作用。引导学生在同一坐标画两个函数的图像后,我有目标的放手让学生相互讨论、分析交点所在的区域,学生在讨论中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最终得到正确选项。学生从画图到得出结论的过程,实际上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基本体验过程同步发展的过程。因此,要让学生学好数学,重视数学思想的渗透,教师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四 重视学法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是一种复杂而艰巨的脑力劳动,而脑力劳动讲求科学性,只有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促进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高一学生的大脑已发育完全,具备了发展智力的物质基础,他们正处于一种可塑性强、各方面力求定型的特殊时期。如果这个阶段,在教学中除了传授知识外,还教给他们科学的方法,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的能力,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便可大大促进智力发展,使他们受益终生。

为了让高一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高中数学教师应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引导学生做好课前主动预习、课上专心听讲、勤动手、课后及时复习强化理解记忆、独立思考完成练习、及时小结系统归纳、遇到问题大胆质疑、学会与同学交流合作等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二,引导学生重视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从外围渗透到焦点攻破的知识学习模式。众所周知,数学高考以掌握基础、提高能力为主线。学生要在高中阶段学好数学,就必须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由基础知识的点滴掌握才能上升到综合体系的形成。高一阶段的学习要避免考什么就学什么的学习态度,只有广泛地掌握知识,才能实现知识点从一般到特殊、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第三,引导学生严谨审题,养成手脑并用的好习惯。教学中发现,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普遍存在审题漏字而选错答案的现象,甚至有些学生屡考屡犯。调查发现,部分学生在平时解题时,眼睛看试题,两手不动,想了很久才拿起笔,这种行动滞后于思想的不良数学学习习惯,既浪费了时间,也易使学生分心。针对这一现象,教师要在高一阶段要求学生在解题时要细心谨慎,做到手不离笔、手脑并用,及时把文字、符号和图形三种数学语言转换表达,在动手的同时才可能实现隐含条件的挖掘,找到突破点,从而形成解题思路,提高学习效率。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数学学习要取得良好的效果,需要高一师生共同努力夯实基础,才能实现“数学高楼”万丈平地起的壮景!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编.任勇与数学学习指导[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高照〕

猜你喜欢
基础知识解题习惯
习惯
上课好习惯
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逻辑思维的培养——以数列解题为例
好习惯
“化二为一”法在初中解题中的应用
通过变式训练,夯实基础知识
巧用比妙解题
解题勿忘我
假期数学竞赛指导(二)
增进健康的8个好习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