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黄金更无价的东西

2012-05-02 07:20张世普
青年时代 2012年2期
关键词:饭盒漫长贫困学生

张世普

白芳礼是一位贫穷的老人,他的个人生活几近乞丐,去世的时候没有一分钱存款。

然而,就是这位老人,从74岁的暮年开始至90高龄,每天在大街上比一个壮年人还拼命的拉三轮,拿出35万元钱,资助了近300名贫困学生。如果按每蹬1公里三轮车收5角钱计算,他为贫困学生奉献的是相当于绕地球赤道18周的奔波劳累。

老人老得实在蹬不动三轮的时候,他就蜷缩在车棚给人家看自行车,每天把所得的1角、2角、1元、2元的钱整整齐齐地放在一个饭盒里。在一个飘着雪花的冬日,须发皆白,身上已经被雪浸湿的他,颤颤巍巍地把那个饭盒递给了学校的老师,说了一句:“我干不动了,以后可能不能再捐了,这是我最后的一笔钱……”老师们全哭了。

当白芳礼患病的消息传出,一批又一批学校的学生来到他的身边。他望着孩子们,泪水一个劲儿地流:“孩子们,等我病好了,我还要蹬三轮挣钱资助你们读书!”

老人是平凡的,甚至很多人眼里是可怜的。在媒体发现他之前,没有人知道他的故事,没有人知道他以一己之力捐资助学的情怀。即便他的事迹被媒体公开以后,也有很多人不能理解老人的行为,有人说老人有点傻,在一些人看来,他生活得卑微且默默无闻,但他倾其所有去帮助别人。

可是我觉得白芳礼老人是在追求一种心灵的享受,因为对一位饱经世事沧桑的近百岁老人来说,死亡已不恐惧,物欲更无所谓。

老人逝世以后,无论是在现实或者网络虚拟世界中,人们都给予了这位老人最崇高的敬意。送葬的人群绵延数里,人们纷纷把手中的花朵洒向灵车,漫天花雨,很多人对着老人的遗像失声痛哭。各大网站更是跟帖如潮,寄托哀思。即便在这位贫穷的老人逝世6年之后的今天,还有那么多人想念着他,网络上纪念他的文章绵绵不绝。

今天很多年轻人崇拜高贵,什么样的人算得上高贵呢?在这个世界上,衣食温饱以外还有精神的追求,这是区别禽兽与行尸走肉的一个重要标志。世界的美丽、生命的高贵,正在于对真善美的追求。

一个人,一辈子,做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怎样做一个有益于大众的人。唯此,无论生命是短暂还是漫长,才能获得永久的心灵满足,才能永远活在人们的记忆中。白芳礼这位生活在最底层却博爱到极致的老人,用他的行动告诉我们,这世间确实有一种比黄金更有价值、更高贵的东西存在,即便在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打磨之后,仍如日月辉耀,熠熠闪光。

猜你喜欢
饭盒漫长贫困学生
《漫长的余生》
小老鼠的漫长一夜(下)
小老鼠的漫长一夜(上)
塑料饭盒异味巧去除
漫长的冬季
军旅书法家李洪海捐助兰考县贫困学生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甜蜜的饭盒
筹资百万救助贫困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