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专业研究生明尼苏达多相人格与五态人格关系

2012-05-03 06:19王宗华何厚夫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2年12期
关键词:躁狂症太阴人格

王宗华 何厚夫 陈 颖△

研究表明,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低于普通大学生[1],医学生、医学研究生心理问题需要得到社会的重视[2-3]。中医专业研究生作为医学研究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其人格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他们的执业方向和执业水平。面对具有复杂心理活动的病人,中医专业研究生自身心理健康状况及其重要。保证他们拥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是高等院校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连续4个年级(2007~2010级)的236名硕士研究生。共发放问卷266份,有效问卷236份,资料准确可靠。所有进入研究受试者均为研究生学历,无用药干预,无严重精神和躯体性疾病。其中男生55人(23.3%),女生181人(76.7%)。年龄21~37岁,平均(24.7±2.1)岁。

1.2 方法

1.2.1 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试量表(MM PI) 采用北京回龙观医院海斯曼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提供的心理CT-2000C心理测评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MM PI测试软件作为研究工具。主要应用说谎(L)、诈病(F)、校正(K)3个效度量表,疑病症 (H s)、抑郁症(D)、癔病(Hy)、精神病态(Pd)、男女子气(M f)、偏执狂(Pa)、精神衰弱(Pt)、精神分裂(Sc)、轻躁狂症(M a)、社会内向(Si)10个临床量表。测查中被试者需要一次性做完399项测试题目,在60~120分钟内完成。无效问卷的条件:说谎分、诈病分、或校正K分的中国常模换算T分(不加K)>70分或<30分。

1.2.2 五态人格测验表 中国中医科学院薛崇成和杨秋莉根据中医“五态人”理论制订了科学化、标准化的《五态人格测验表》,并制定了全国常模。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已成为国内外公认的成熟量表,广泛应用于临床与科研。本研究采用该测验表,应用其6个分量表为研究工具。被试者须做完103项测试题目,掩饰(L)量表得分<5分者,考虑被试者诚实度不够,测验作为无效。

1.2.3 施测过程 采取调查问卷方式,按班级为单位进行测试,避开考试时间,以免影响问卷准确度。调查人员统一宣读指导语,并解释学生的疑问,要求学生先后独立完成两份问卷,学生答完问卷后统一交卷。

1.3 统计处理 全部资料通过Excel录入整理,使用SPSS 15.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方差不齐者采用近似t检验、W ilcoxon秩和检验、双变量相关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进行统计。

2 结 果

2.1 中医专业研究生MM PI人格特征

2.1.1 中医专业研究生心理异常发生率 见表1。中医专业研究生心理状态异常发生率为35.59%,男研究生心理状态异常发生率为34.55%,女研究生心理状态异常发生率为35.91%,进行Wilcoxon秩和检验,两组总体分布相同(Z=-0.150,双侧P=0.881>0.05),不能认为男、女研究生心理异常发生率不同。

表1 不同性别研究生的MM PI心理状态比较(n=236)

2.1.2 不同性别研究生MM PI人格特征 见表2。经Wilcoxon秩和检验,男性研究生男女子气(M f)量表得分显著高于女性研究生(P<0.001),轻躁狂症(M a)量表得分显著低于女性研究生(P<0.001)。

表2 不同性别研究生MM PI量表T分比较(n=236)

2.2 中医专业研究生五态人格特征

2.2.1 中医专业研究生五态人格得分和全国教育程度常模(大专及以上)比较 见表3。经t检验,中医专业研究生五态人格的各个维度得分均显著低于全国教育程度常模(P<0.01)。

2.2.2 不同性别研究生五态人格特征 见表4。男女得分采用W ilcoxon秩和检验,各个量表P值均>0.05,认为不同性别中医专业研究生五态人格各维度得分没有差异。

2.3 中医专业研究生五态人格特征与MM PI人格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表3 中医专业研究生五态人格与全国总体教育程度常模比较

表3 中医专业研究生五态人格与全国总体教育程度常模比较

量 表 中医专业研究生(n=236)全国教育程度常模(大专及以上) t太阳(Tya) 10.04±3.28 14.09±3.46 -17.92***少阳(Sya) 11.55±4.19 12.47±4.08 -3.21**阴阳和平(Yy) 6.36±2.39 6.95±2.24 -3.62***少阴(Syi) 13.05±3.52 13.89±3.69 -3.47***太阴(Tyi) 7.34±4.75 10.97±4.85 -11.13***

表4 不同性别研究生五态人格量表标准分比较(n=236)

2.3.1 中医专业研究生五态人格与MM PI量表相关性分析

见表5。太阳与男女子气(M f)、轻躁狂症(M a)呈正相关,与抑郁症(D)、癔病(Hy)、精神病态(Pd)、社会内向(Si)呈负相关;少阳与轻躁狂症(M a)呈正相关,与抑郁症(D)、癔病(Hy)、精神衰弱(Pt)、社会内向(Si)呈负相关;阴阳和平与疑病症(H s)、抑郁症(D)、癔病(Hy)、精神病态(Pd)、精神衰弱(Pt)、精神分裂(Sc)、社会内向(Si)呈负相关;少阴与疑病症(H s)、精神分裂(Sc)、轻躁狂症(M a)呈负相关;太阴与疑病症(H s)、抑郁症(D)、癔病(Hy)、偏执狂(Pa)、精神衰弱(Pt)、精神分裂(Sc)、社会内向(Si)呈正相关。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

表5 中医专业研究生五态人格标准分与MM PI量表t分相关比较(r)

2.3.2 心理状态异常研究生五态人格特征与MM PI人格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见表6。根据MM PI评分结果,将调查对象分为“心理状态异常组”和“心理状态正常组”,探讨五态人格特征对心理状态的影响,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表6 心理状态与五态人格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

根据标准回归系数的正负,太阴为正值,说明心理状态异常与太阴程度呈同向关系,OR(高值相对于低值)为1.051,即对于同一个学生而言,若太阴取得一个正的增量时对应的心理状态异常概率相对于原先取值相应概率的1.051,这个正增量为1。该回归方程是PY=1=e-2.799+0.049*Tyi/(1+ e e-2.799+0.049* Tyi)。

3 讨 论

本研究中医专业研究生心理状态异常发生率为35.59%,与以往对医学生心理状态异常发生的36.7%接近[4];男、女研究生心理异常发生率差别不大。说明中医专业研究生存在心理状态异常的情况,须引起学生管理部门和医务工作者的重视。

轻躁狂症(M a)量表男性得分比女性低,说明相较于女生,男生更沉稳,内敛,人际交往能力略逊于女生,女生更乐观开朗,更具活力和热情,精力旺盛,更有想象力和创造性。

本次研究的中医专业研究生少阴维度得分高于其他维度,符合全国都以少阴得分为高,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的谨慎有节,持久稳健的民族性格[5]。中医专业研究生五态人格的5个维度得分均低于全国总体教育程度常模(大专及以上),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说明中医专业研究生相比全国大专及以上常模,对刺激反应程度较弱,灵活度较差,适应能力较差,平衡能力较低,持久性不足,但趋近性较强。

中医专业研究生以少阴人格得分高,少阴与疑病症(H s)、轻躁狂症(M a)呈负相关,说明中医专业研究生的人格比较不易患疑病症和轻躁狂症。而太阴进入心理状态异常回归方程,太阴维度与心理状态异常正相关,验证了太阴人格是一种内向不稳定的人格,随着阴的成分的增长,阳的成分的降低,太阴分数不断增高。此种人格在自我压抑和内省中,心理负担层层加重,过度的猜疑、退缩、悲观失望容易导致偏激和极端,产生心理异常的情况。因此应该在日常的学生工作中格外重视太阴人格的研究生,关注其不稳定的精神人格状态,及时纠正,避免心理异常和心理危机的发生。

有研究表明,学习环境、家庭环境、就业、自身生理、人格特征、文化素质是影响医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6]。中医专业研究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心理状态不仅受到上述因素影响,还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①竞争压力大:这主要来自学业、就业和经济压力;②人际交往范围窄,交流少:研究生阶段更重视专业知识的积累和专业技能的培养,研究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医院或实验室忙碌;同时中医专业要求研究生能静下心来做学问,无形之中产生一种宜“静”不宜“动”导向,生活相对封闭,缺乏与他人、社会沟通接触的机会;③应对逆境的能力差,一旦激烈的竞争降临,容易产生心理冲突和情绪不稳;④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医专业研究生的影响:积极的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提倡的修身、宽容、仁爱等特质,客观上维持了研究生心态的平衡,有较强的抗压能力和韧劲;中庸、知足则更是通过在一些妥协的基础上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内心世界的平和,甚至某些时候表现出不切实际的乐观和满足。消极的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自抑性质的自我调试,使得研究生更具备人群的特征而缺乏特立独行的个性,创新性、独立性相对较差,容易依从权威。长期压抑自我的情感、欲求,得不到正常的表达和宣泄,丧失个性,也会导致研究生心态的失衡,引起焦虑、疑虑、谨小慎微、退缩等强迫性倾向。同时这种相对封闭的人格让研究生更要面子,倾向于依靠自身力量解决问题,遇到困难羞于求助,容易逞强。

针对成因,笔者建议加强医学研究生尤其是中医临床专业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建立心理档案,完善个人资料[7],构建学校-学院-班级-宿舍4级心理健康监测体系。重点关注太阴维度得分偏高的学生,对已经发现有心理问题的研究生要进行跟踪了解;②开设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构建心理健康的网络平台。建立研究生心理健康网站,在线解决研究生的困惑,减轻心理压力;③重视导师在研究生心理健康中的作用。秉承“师带徒”的传统,导师除学术外,还应重视对研究生心理状态的把握。同门师兄、师姐要充分发挥作用,做师弟、师妹的“心灵帮手”;④鼓励研究生参加具有中医特色的体育运动、社团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医的气功、太极拳通过排除杂念,放松入静,达到消除焦虑、烦恼、恐惧,调节身心的作用;而各种学术技能类社团、各类志愿者协会则能提供同本专业同行交流、为他人服务的机会。以此疏通心理积压,调节阴阳,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综上所述,中医临床专业研究生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学校、家庭和社会应予以足够重视,找准造成心理问题的成因,及时干预,避免和减少心理危机的发生。

[1]肖圣龙.某医科院校医学生心理卫生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12):1062-1064

[2]金海燕,路平,林伟连.易发心理障碍研究生的人口学特征及其教育对策[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3):34-38

[3]钱文彩,刘宝花,黄悦勤.医学院学生自杀意念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8,24(11):1285-1286

[4]张翠红,谢正,代娟,等.医学生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14(4):390-392

[5]杨秋莉,薛崇成.中医学心理学的个性学说与五态人格测验[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6,12(10):777-779

[6]郭燕,唐平.医科大学生毕业前夕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12):1083-1084

[7]刘晓岚.医学研究生心理问题及对策[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7(4):46-48

猜你喜欢
躁狂症太阴人格
列宁的伟大人格及其当代意义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碳酸锂联合卡马西平治疗躁狂症与碳酸锂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躁狂症的疗效
宇宙间的四种基础物质
躁狂症病人护理工作是怎样的
Thirty-Six Stratagems (1)
解读太阴病本证辨证论治体系※
容易被忽视的是“躁狂症”
整天太兴奋或患躁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