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人与海》中的意象窥探海明威的自然观

2012-05-08 05:23李明轩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2年9期
关键词:亚哥大马老人与海

一、引言

在美国现代文学史上,涌现出了众多的文学大家,也有诸多作家获得了文学至高荣誉——诺贝尔文学奖,195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可谓大家中的大家。这么多年来,没有一个作家像他一样对美国文坛甚至世界文坛产生过如此深刻的影响,他俨然成为一个独特的“文学现象”,他本人、作品以及与他相关的研究也成为后世作家、学者膜拜与研究的对象,他的出现与离开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海明威1899年出生于美国伊利诺州芝加哥附近郊区的一个医生家庭,1961年自杀于爱达荷州凯彻姆的家中,在其戏剧性的一生中,海明威积极投身世界,体验生活,为以后的辉煌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生笔耕不辍,成果颇丰,单是经典成名之作就有多部,如《太阳照样升起》(1929)、《永别了武器》(1929)、《丧钟为谁而鸣》(1940)、《过河入林》(1949)、《老人与海》(1952)。这些作品均从不同侧面、不同视角反映了海明威不同人生阶段对社会的冷峻观察与思考,具有极高的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海明威独特的自然观。其中,发表于1952年的中篇小说《老人与海》称得上是其经典中的上乘之作,也是其获得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的主要助推器,在世界范围内更是风靡。截止到2012年,《老人与海》中文译本近40个,小说中桑提亚哥的英雄形象也成了人们永久传唱的经典。

二、《老人与海》故事概述

作为一部中篇小说,《老人与海》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就是一个渔夫和鲨鱼搏斗的故事。海明威通过这个朴素简单的故事,像一则人性寓言一样告知世人在人生追求当中“永不放弃”的宝贵精神,不可过分计较物质财富的得与失,同时也从侧面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关系。故事的主人公老渔夫桑提亚哥在海上已经坚持了整整84天还是一无所获。刚开始,一个敬佩老渔夫的小孩曼诺林跟着他捕鱼,可是40天过后,因为老渔夫仍没有任何收获,在父母的强硬命令下,小孩离开了这个没有好运气的老渔夫。失去小孩陪伴的桑提亚哥孤独地在大海上继续寻找目标,可好运依旧没有到来,直到第85天才有了转机。这天一大早,老渔夫就把船划得很远很远,鬼使神差地竟然钓到一条硕大无比的大马林鱼,但是鱼太大,钓不上来,鱼居然拉着老渔夫和船一块儿走,坚毅的老渔夫也没有放弃,和大马林鱼大战两天,最终用叉子击中它。悲剧的是,被击中的大马林鱼流血不止,引来一群鲨鱼的蚕食和攻击,老渔夫依然不放弃,转而和鲨鱼群搏斗,坚强的老渔夫终于回到了码头,但带回来的只是大马林鱼的一副骨架,他自己也累得轰然倒在地上。小孩曼诺林来看老渔夫,依然充满敬佩的眼神,并鼓励他说他并没有失败,在随后的梦里,老渔夫梦见了狮子。

三、《老人与海》——海明威自然观的展示

海明威出生于芝加哥郊外,从小就与大自然亲近无比,酷爱玩耍的海明威经常缠着同样热爱户外运动的父亲出去打猎、骑马、捕鱼等,这种从小与大自然结下的亲近情结有助于他成人后自然观的形成。从心理学层面来说,童年时期或青年时期经历的野外生活,对孩子成长中生态意识的形成具有极强的潜移默化作用,成年后的生活习惯都有以前野外生活的影子。早年创作之前当记者的经历,使海明威有机会穿越各地的河河山山,接触大自然中的万事万物,这为后来海明威创作时体现的自然观埋下了伏笔。同时,对社会满怀热情,使海明威积极投身于两次世界大战,不仅体验了世界各地的自然风情,更经历了战争的残酷及其对人性的摧残。骨子里对自然的向往,使海明威畅游世界,非洲的草原、中国的绿水、欧洲的高山、美洲的大河都成了海明威心灵震撼的触发点,让他对自然有了一种深刻的理解。

其实《老人与海》取材于一个真实的故事,一戰结束后移居古巴的海明威爱上了出海捕鱼并结实了老渔民格雷戈里奥·富恩特斯,一次海明威乘船出海遭遇暴风雨,老渔民救了他,从此二人结下不解之缘。1936年,富恩特斯出海捕鱼,一天出海很远,结果捕到一条以前没有碰到过的大鱼,由于鱼体过大,无法拖动,耗时几天才运回来,但是回来时发现就剩下了一副鱼骨架。这个故事对海明威触动很大,因而他开始结合自己的经历,凭借对大自然的透彻理解,运用超强的艺术处理,让这个小故事成了一个文学经典。小说中涉及诸多自然意象,都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同时反映了海明威内心隐藏的朴素自然观。

小说一开始就是对大海环境的热情讴歌,显示了海明威对大自然的崇敬之情。其中有这样的描写:“陆地上空的云块像山冈一般耸立着,海岸上剩下一长条绿色的线,背后是些灰青色的小山。海水呈深蓝色,水中穿梭地闪出点点红色的浮游生物,阳光在水中变幻出奇异的光彩。”寥寥数句,就勾勒出一幅美丽的海天景象,显示出自然的平静淡雅,没有唯心的一味盲目刻画,海水的蔚蓝纯净,天空云朵的气势,清晰地呈现眼前。同样,背后的山是灰青色的,并不是常见的“唯美式”描述,这样反而更加真实,这正是作者对待自然的态度,平静对待而不去过分造作美饰,这不由让我们想到爱默生、梭罗的超验主义自然观。而后面出现的闪闪而动的红色浮游生物更是令景观有了灵动的气息,自然显得更为和谐动态。这种描写算是海明威纯景式的描写,只涉及自然景物,但依然反映了他的自然观,那就是显示自然的平静淡雅本性。

而对人和自然的融合描写,海明威有所区别地对待。一种是人物只是自然的衬托,比如这样的描述:“他划到海里的某一片水域,看见果囊马尾藻闪出的磷光,渔夫们管这片水域叫‘大井,因为那儿水深突然达到700英里,海流击在海底深渊的峭壁上,激起了漩涡,种种鱼儿都聚集在那儿。这里集中着海虾和可做诱饵的小鱼,在那些深不可测的水底洞穴里,有时还有成群的柔鱼。”这是老渔夫桑提亚哥一出海时作者的一段描述,没有华丽的辞藻和冗长的语言,这也是海明威“冰山理论”的体现形式。通过这段描述,我们看到了海面上闪闪而动的马尾藻,不是很漂亮,只是以本色的朴素形式在那里闪耀,更显质朴之美。这会儿自然界中的动物——鱼儿也出现了,它们在海中自己的空间自由地穿越,似乎与世无争,最多被当做渔夫们的鱼诱饵而已。通过这种情形,作者有意让我们思考自然界中个体的角色问题,在自己的空间位置里自由活动,与邻为善乃本质追求。这段描述顺便带及了人类的身影,当然只是自然的衬托而已,提到了渔夫,提到了渔夫曾经在这片水域有所活动,才有了所谓的对水域的命名。这种意境没有联系到自然界的对抗与杀戮,依旧阐释着自然的和谐,也可以说是对抗的和谐。鱼儿成了渔夫的鱼饵,成了杀戮的对象,但正如小鱼吃水草一样,成为彼此共生共存的链条。而这样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才是最淳朴的关系。另外一种描写就是,自然成了人物活动的衬托。在渔夫桑提亚哥与鲨鱼对抗搏斗的过程中可以明晰感知。小说中有这样几句:“它选择是待在黑暗的深水里,远远地避开一切圈套、罗网和诡计。我选择的是赶到谁也没到过的地方去找它。”这完全成了人类和自然界对抗的写照,显示出彼此的对立。人类的诡计与动物的智慧在博弈中对抗,而“黑暗的深水”等自然意象则成了对抗的背景衬托。这是数百年来人与自然关系的浓缩体现,它并不是海明威宣扬的主题。相反,在与鲨鱼对抗的过程中,老渔夫桑提亚哥体现出的对自然万物的悲悯意识令我们深思。在与大马林鱼对抗的一天夜里,老渔夫曾经说出这样的话:“我很高兴,我们不必去弄死那些星星。”他把大马林鱼当成了自己的兄弟,对大马林鱼他有这样的感慨:“在海上过日子,弄死我们自己真正的兄弟,已经够我们受的了。”从桑提亚哥对待星星和大马林鱼的态度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无奈与庆幸。作为渔夫,他的使命或职责就是捕鱼,然而他却把鱼类当做自己真正的朋友,可以想象他内心的苦楚,也许是生活的无奈才致使其去捕鱼养家。而只有对星星发出庆幸以表达对大马林鱼的悲悯情怀,他是多么希望大马林鱼能像星星一样继续点缀我们的星空和海洋。在与自然对抗的过程中,人类体现的悲悯意识正是海明威通过老渔夫桑提亚哥之口告知人类的。

四、结语

永恒的经典之所以千古不朽,不仅在于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慧眼理解和艺术手法的高超运用,更在于作品永久的社会辐射性和深邃的思想性。《老人与海》这个取材于真实生活经历的中篇小说,用笔不多,题材也不新,海明威却能把它打造成为一个传世经典,就在于作者运用了简练的语言,融合了大自然的内在潜质与人性世界的真美,一方面,展现了人类在追求真理过程中面对困难的积极人生态度;另一方面,展示了在大千世界中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关系。人不是社会的主宰,鲨鱼之类更不是人类的主宰,人类应该告别陈旧的“人类中心主义”,冷静平等地对待自然中的万物。人类和世界万物都是大自然的有效组成部分,不可诋毁、对抗另一因素,相反,大自然应当朴素、平静地存在。作为曾经宣称“大自然主宰”的人类,切忌再用所谓的“理性主义”来理性地对待这个世界,那样大自然必将失去“理性”。当今人类内心那片久违的宁静以及对自然的悲悯意识,正是我们应当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动力源泉。《老人与海》中海明威的朴素自然观或许正是我们“只知其名不知其真”的追求理念。

[参考文献]

[1] 鲁枢元.精神生态与生态精神[M].海口: 南方出版社,2002.

[2] 高青.海明威自然观的双重性及其悖论——生态批评视域中的《老人与海》[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

[3] 余箐,王桃花.生态批评视野中的《老人与海》[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02).

[4] [美]海明威.老人与海[M].吴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

李明轩(1978—),女,河南南阳人,郑州大学护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学、英语教学法。

猜你喜欢
亚哥大马老人与海
探析《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的人物形象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浅析《老人与海》中的桑提亚哥精神
《老人与海》读后感
永不言败
《老人与海》与海明威
穿越大马
小螺丝钉旅行记(二)
秋千上的鹦鹉
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