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时代与新闻图片编辑——以2011年福清侨乡报刊发的新闻图片为例

2012-05-10 02:34福清侨乡报社
海峡科学 2012年7期
关键词:读图版面摄影

福清侨乡报社 钟 鹰



读图时代与新闻图片编辑——以2011年福清侨乡报刊发的新闻图片为例

福清侨乡报社 钟 鹰

当今社会已经从“读文时代”进入“读图时代”,新闻图片凭借其强烈的视觉冲击、逼真的情景再现以及直观的信息传递优势在新闻报道中发挥特有的作用,“一图胜千言”的巨大传播优势,使新闻图片成为报纸在传媒竞争中的一个重要武器。

读图时代 新闻摄影 图片编辑

常言道,“百闻不如一见”,“一图胜千言’。现代生活,图片已经渗透到方方面面,无论是报纸杂志,还是生活用品的包装,到处是精美的图片,人类生活可谓进入了“读图时代”。《传播学概论》这样定义“读图时代”,由于科技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人进入了这样一个时代:文字令人厌倦,需要图片激发我们的求知欲望和吸引人的眼球。

1 读图时代的概念及其特点

1975年美国心理学家帕魏澳提出长时记忆中的双重编码理论,认为长时记忆可分为两个系统,即表象系统和语义系统。表象系统以表象代码来储存信息,语义系统以语义代码来储存信息。他认为图像比语言文字更具体、更直观、更富有表现力,大脑对于形象材料的记忆效果和记忆速度要好于语义记忆的效果和速度。由于现代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渴望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尽可能多的资讯,因此更倾向于直观、形象和简明扼要地记住相关信息,基于此,“读图时代”应运而生。

“读图时代”对于新闻报纸来说,就是由以文字报道为主转为以图片报道为主,利用图片作为“卖点”来吸引读者。读图时代的到来意味着图片报道需求量快速增大,版面采用大图片编排格局的出现。

“读图时代”的特征在报纸编辑运作中表现为:一是在“读图时代”,图片成为好版面的突出元素,相比文字符号图片更容易让受众接受;二是在版面的运用中,图片可以起到美化的作用,让读者不至于因版面的拥挤而产生阅读的疲劳。三是报纸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吸引读者,让读者在短时间内做出看哪份报纸的决定,图片是最好的眼球吸引点。也就是说,读图时代要充分发挥图片的视觉效应,用图片来吸引公众的“眼球”,吊住读者的“胃口”。如图1所示,这是一张看似平常的图片,不就是学生在上课吗?为何图片制作得那么大?读者细读,才明白原来是首届福清新疆班学生到福清就学,这些学生来自维吾尔族、回族、哈萨克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读图时代到来,“图”极大地扩张了人类的视觉世界,“读图”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为人们快速获取信息及“快餐式”文化消费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图像正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阅读,读图成了知识爆炸时代、数字化时代、眼球经济时代一个突出的特征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

图1

2 读图时代的新闻摄影及图片编辑

近年来,随着新闻社会事业快速发展,报业竞争日趋激烈,如何提升报纸的可读性是报纸成功与否的关键。而新闻图片在这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一张有视觉冲击力的新闻图片,不仅可以活跃版面,还能代替一些长篇大论的文字描写,而在最短时间内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因此,许多报社都积极调整办报理念,适应新形势,要求摄影记者在大千世界瞬息万变的新闻现场中捕捉最佳、最完美的画面,并用最快的速度让摄影作品与读者见面。

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新闻的特点就是真实性、实效性、准确性、简明性。新闻摄影是以真实的典型瞬间形象来传播新闻的一种独特形式,它以真实纪实为基础,但它并不是简单的拍照生活、重复生活,它要求新闻摄影记者在客观存在的现实中抓拍典型的瞬间形象,运用一些拍摄技法,如选择最佳拍摄角度,巧妙构图用光,采用技术技巧等,增强新闻图片的新闻效果和视觉效果。如图2所示,表现一个民生工程上马,就是摄影记者善于找角度,通过钢筋的线条和逆光的使用,使画面产生极强的视觉冲击力。

图2

但事实上,许多新闻摄影作品不善于创新,局限于模式化、一般化,令读者毫无快感。其实拍摄现场是千变万化的,关键是要具有深厚的新闻底蕴,有灵敏的新闻嗅觉,随机应变,善于创新,才能创作出有强烈新闻感和强烈艺术感的好作品,令读者喜闻乐见,赏心悦目。当前我国新闻图片传播中存在的问题表现有:带有暴力、血腥场面的图片泛滥,缺少应有的人文关怀;热衷于猎奇及对隐私的暴露,新闻图片格调低下,违背新闻真实性本质;图片的虚大、虚美现象严重,浪费了有限的版面资源;文字与图片的功能不协调,妨碍了人们对新闻事实的认知。

创新的新闻摄影作品可以吸引众多的眼球,提高报纸的知名度,一些有现代办报理念的报社对新闻图片编辑相当重视,但很多的报社也并不看重新闻图片编辑工作。我们会发现一些报纸特别是党报系统所刊登的新闻图片画面平淡、拍摄方法平庸,不能产生视觉冲击效果,影响了整个报纸的质量和发展。图3是一张视觉效果差的图片,无论是角度、用光的选取,还是瞬间的抓拍,都很不到位。一些报社没有设专门的新闻图片编辑,编辑仅凭自己的喜好或者经验选择、使用图片,无法进行比较专业的编排。这些问题制约着新闻图片编辑在工作中充分发挥图片的视觉效果与传播优势。

那么,新闻图片编辑的职责是什么?传播学中有关“把关人”的说法,即:“把关人对信息进行选择、决定取舍、决定突出处理或者删节哪些信息或其中的某些方面,决定向传播对象提供哪些信息,并通过这些信息造成某种印象”。图片编辑就是影像使用的把关人,他们对图片进行再加工,决定图片最终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在版面上。他们必须针对每一个新闻事件,有效运用图片形式,揭示新闻事件本质,让读者能够迅速理解媒体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并产生共鸣。

图3

新闻图片编辑要当好“把关人”,首先要确立新闻图片编辑在整个工作流程中应有的地位,增强其统领作用。众所周知,图片是用直观视觉语言表达的作品,在传统的以文字作为主导的传播机制下,对视觉作品重视不够。因而,肩负着视觉传播重任的图片编辑必须成为“读图时代”的有力推动者。在报业竞争激烈的时代背景下,很多纸质媒体设立了新闻图片编辑职位,专门负责图片的处理与编辑。这些工作主要包括宏观指导、组织策划、编辑稿件与组版设计等。新闻图片编辑成为沟通的“桥梁”,从图片的前期策划采集到后期的加工制作,新闻图片编辑发挥着统领版面的作用。

其次,新闻图片编辑要不断更新知识,吸取养分,提升专业素养。新闻图片编辑应该是复合型人才,需要有多种素质。不仅要对自然科学知识有所了解,而且要掌握社会科学领域的知识,只有具备这样的素质,才能在编稿时得心应手、胸有成竹,才能对所发的图片稿件从时代高度、思想深度、历史厚度、表现力度上进行综合判断和合理编辑。同时,新闻图片编辑要具有高水准的审美意识,应是图像鉴赏家,有独到的发现力。新闻图片编辑是新闻图片见报前的主要“加工者”。面对大量的图片,他们要善于评判稿件的好坏,以确定选优汰劣,并善于加工,对来稿进行适当的裁剪,以突出主题。唯有如此,才能体现编辑意识,实现摄影作品、图片编辑、版面编排三者的完美结合,令报纸版面从内容到形式上耳目一新。图4是一张富有激情的图片,福清的高铁时代来了,红旗挥动,哨声响起,人物表情凝重,很有感染力。但事实上,这个画面要归功于图片编辑,他要求摄影记者一定要拍到体现激情的图片,并从摄影记者100多张的图片里选定。

再次,新闻图片编辑充当好“沟通者”的角色。新闻图片编辑的工作应从选题开始介入,全程参与编辑工作。当然,新闻图片编辑的核心工作应是根据选题来选择图片,寻找最佳的视觉传达。新闻图片编辑要对版面的构成有清醒的认识,要综合考虑版面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同时,新闻图片编辑在图片的选择上绝不能将就,不能沦为文字编辑的找图员,要明白什么适合和不适合主题的表达,切忌变成文字的附庸。此外,新闻图片编辑要与文字编辑一样有着较强的新闻专业素质,能够敏感地把握一种观念、一种现象、一种生活。新闻图片编辑应该深刻明白,自己在影像方面也许是专业的,但对新闻的理解不一定十分到位,应多与版面编辑沟通与交流。成功的做法应该是,新闻图片编辑与版面编辑密切合作,实现图文并茂,从而实现传播效果的最佳状态。

图4

3 读图时代的新闻图片编辑策略

对新闻图片的编辑原则应该追求新闻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只有艺术性、没有新闻性的图片是不能作为新闻图片刊发的。新闻性强,有实实在在的新闻事实,这是图片编辑的首选目标。当前,报纸上大量新闻图片的新闻性都较弱,一方面与作者拍摄新闻图片的观念与手法有关,另一方面也与编辑在来稿中的选用标准有关。艺术性感人、画面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画面形象感人是新闻摄影的重要手段,也是交代新闻事实的最有力语言,没有艺术性的新闻照片,其新闻性要受到大大的削弱。当然,新闻摄影虽然也强调艺术造型手段,但重要的是尊重生活,反映生活的真情实感,切不可粉饰生活。既要艺术化,又要生活化,这是新闻图片编辑的最佳策略。

由于数码相机的普及,网络通信的高度发达,大大丰富了新闻图片的来源,面对大量良莠不齐的新闻图片,图片编辑必须坚持质量至上的选片原则,图片的质量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画面的表现形式,二是新闻事实的新闻价值。新闻照片的表现形式,既是新闻摄影者的劳动,也是图片编辑的劳动。照片拍得好,新闻价值也大,如果编辑没有编好,大材小用放在不显眼位置,将大大削弱图片效果。相反,把不该做大的图片放在重要位置,则起到负面作用。显然,编辑作为“嫁衣”的裁缝,量体裁衣应是他的基本功。

图片编辑对照片的剪裁是新闻摄影的再次构图,也是对被摄影主体进行再次选择和最后的确定。这种构图主要是弥补拍摄的不足,加强画面的视觉冲击力,使画面主题更加突出,形式更加完美,它们的原则是简洁有力。如图5,反映的是两岸道教进行文化交流,原本这是一张场面较大的场景图片,图片编辑为了突出交流的距离,表现一种亲近感,对画面进行了裁剪,突出人物表情,从而大大强化了主题的体现和视觉效果的张力。“有力”有两层意思,一是阅读的视觉力度,二是对新闻事实的交代有力。一幅新闻摄影作品如果画面力度不够,再好的新闻事实,其新闻性也将大大削弱。摄影是在杂乱无序的现场摄取相对有序的场面,形成主体的强化,简洁是对新闻图片画面形式的最基本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使读者一目了然,产生强烈的视觉印象,吸引住读者。

图5

4 新闻图片编辑的新变化

数码科技的高速发展,印刷业的发达,文化教育的普及,报纸杂志等平面媒体数量激增,电影、电视、录像、网络中的图像、视频等在社会空间中的无孔不入,让传统的新闻图片编辑有了危机感。新闻图片编辑必须适应新形势的变化,调整自己的步伐,创新编辑理念,创新工作机制,实现图片编辑新的转变。

一是创新编辑理念。在当代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情境下,直观的视觉信息接受正成为主流。过去,我们的办报理念一直是“重文轻图”,但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情况开始发生了显著变化,很多报纸特别是都市报类快速走出“重文轻图”的窠臼,倡导“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办报理念。具体表现在:大标题、大图片成了主流的版面风格,巨幅照片常常占据版面较大空间。如图6,这是一张表现福清建设者夜班施工的场景,画面中人物动作精彩,色彩饱满,构图严谨,有较强的艺术视觉效果,图片编辑进行了特别处理,将其放大至占版面的1/4,在读者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新闻图片达到了可观的数量,摄影图片取代了手工插图,而成为主要的形象性、直观性的信息传递者;组照和摄影专题报道成为报纸的重头戏定期推出。跨入新世纪,人们对图片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有人提出“构建现代报纸图片新闻体系”的崭新课题。而事实上,新闻图片在快速传播信息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伴随着网络的高速发展,其地位正不断得以巩固和强化,在抗震救灾、奥运会以及每年的“两会”等报道中,新闻图片均显出了其他媒体所无法比拟的巨大优势。

图6

二是创新工作机制。众多报社已彻底改变传统的把图片编辑作为附属品的运作机制,专门设立了图片总监岗位,建立了图片采编运作系统。各报虽然运作模式不尽相同,但大都是由摄影部、图片编辑部、后期制作部构成图片编辑的完整运作机制,形成了与文字报道并行的采编系统。《华商报》在建立图片新闻运作体系上,除了上述做法外,还有诸多创新:其一,建立图片交流与共享网络。作为信息资源管理的网络,“华商新闻图片网站”不但使《华商报》使用图片规范、快捷,还可以与外界进行横向交流。此外,和其他城市报纸签订“新闻资源互用共享”协议,保证该报随时以图片新闻反映新闻事件。其二,建立社内“图片市场”制。对摄影记者的劳动成果以“按质论价”的原则进行考核,并实行末位淘汰,大大调动了摄影记者的积极性。其三,建立竞争机制与获奖奖励机制。本报人员作品获中国新闻奖的,报社也予以重奖,获省级新闻奖也有相应奖金。

5 结语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方式更加多样,如何在尽量短的时间内,方便地获取最新鲜的信息资源,成为信息爆炸时代的重要特征之一。毫无疑问,“读图时代”背景下,新闻图片发挥的作用引人关注,其优势在于:面对过剩的信息,图片能在最短时间内传递最多、最直观的信息。因此,适应“读图时代”的要求,专业的新闻图片编辑逐渐凸显出来,图片编辑当好“把关人”,扮演全程参与沟通协调各系统功能角色,做到图文并茂,让新闻图片和文字“两翼齐飞”,从而实现传播效果的最佳状态。

[1] 江绍高.让报纸更精彩[J].新闻战线,2006(11):27-28.

[2] 章妮,杨国祥.读图时代新闻照片的选择[J].青年记者,2008(30).

[3] 盛希贵.新闻摄影教程[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 康大荃.摄影构图学[M].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2005.

[5] 吴文虎.传播学概论[M]. 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6] 韩丛耀,刘亚.新闻摄影指南[M].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

猜你喜欢
读图版面摄影
读图
读图
读图
读图
版面撷英
好版面要有独到的创新技巧
版面“三评”看得失
WZW—bewell摄影月赛
最美的摄影
新版面 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