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影响农村教育均衡发展的因素与对策

2012-05-10 02:11陆羡超
中国教育探讨与实践 2012年3期
关键词:均衡发展农村教育

陆羡超

摘要:农村基础教育是中国教育的主要部分,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但目前有很多因素制约着农村教育的均衡发展,政府和教育部门应采取必要的措施来保障农村优质教育资源的公平、充分的拥有,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缩小现实中存在的不公平,从而实现农村教育的均衡发展。

关键词:农村教育;均衡发展;因素与对策

目前我国的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56%左右,农村教育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农村人口素质低,是现代化进程中的沉重包袱。农村基础教育是中国教育的主要部分,其普及程度及教育水平,直接影响全国普及教育和基础教育的实现程度。如果从教育民主化的要求来看,没有农村教育的普及和提高,就不可能实现中国教育的公平原则,更谈不上教育的现代化。可以说办好农村教育才是真正办好了教育。经过近几年的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我们的农村教育事业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不断提高,农民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阶段农村中小学教育出现了家长、学生“择校热”,并且这种现象愈演愈烈。造成这种情形最主要的原因是家长、学生认为是农村缺乏优质教育资源。目前,在农村教育的发展进程中,存在着许多影响农村教育发展的因素。如“政府财政投入及教育总供给能力不足、优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这不仅影响农村孩子接受教育,而且使农民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认知也存在一定的影响。

目前我县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采取的是就近入学办法。但随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独生和少生子女时代的到来,人们对子女教育的期望值也不断提高,期望子女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日益强烈。于是,县城的孩子向名校挤,农村的孩子向县城挤,“择校风”愈演愈烈,导致城乡教育资源严重失衡。其实择校择的就是“优质的教育资源”,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农村中小学优质教育资源贫乏?是什么因素影响了农村教育的发展?应采取何种对策呢?

一、影响农村教育发展的因素之一: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我国实行的是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法》明确提出:举办义务教育是政府的责任,义务教育的投入必须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原则,但政府对农村学校的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为了贯彻这一原则,我县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推行“一费制”的收费政策。

“一费制”在我县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其积极意义当然无庸置疑。然而,要减轻家长负担,同时又要保证农村义务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在实施一费制的政策中,关键在于落实政府对义务教育的投入责任。但是,在实施“一费制”后的贫困山区农村中小学普遍存在着由于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严重不足,学校正常运转困难,问题日益增多,矛盾日益尖锐的现象。以我镇中学为例,县财政规定拨给学校的公用经费为每生每年550元。按以上标准计算,我镇一个280人规模的农村中学,每年能使用的公用经费仅为154000元。扣除政府规定的报刊杂志征订费和学校应支付“二女户”、贫困生等的费用,学校实际每年可用经费约14万元左右。这14万元要维持一所农村中学一年的正常运转(水电费、宽带费、电话费、学校修缮费、各种各样的评比检查等等),简直是杯水车薪。可想而知,农村中学的经营是多么艰难!

我们调查发现,经费的严重不足,给农村学校带来了许多问题:

有的农村学校负债运转。由于部分农村学生的费用难收齐,学校也要发给资料等,以避免造成流失生,为了共建和谐健康的新校园,学校又要“保安全,保运转”,很多农村学校只得负债经营。而且现在还要实行“校安工程”,前期办理手续的费用都要学校自己出,再加上“校安工程”造价资金缺口较大,学校的债务将越背越重。

农村的生源质量下降。农村的学生不断向城镇学校流动,而且由于家长、学生的取舍在学校发展上形成了“好的越来越好、差的越来越差”的马太效应。生源的流动进一步加大了农村学校与重点学校之间办学质量上的差距。很多农村中学经费仅能维持最基本的办公费用,由于没有足够资金的扶持,农村中小学校舍、设施设备较差,校舍出现破损无钱维修,喝水用电等费用都成了问题,理化实验仪器用完无钱添置,使原来建起的专用实验室成了摆设,教育技术课程无法开展、好的校园无法建设、优秀教师严重流失,农村中小学的教学质量没有保证。

二、影响农村教育发展的因素之二: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由于农村学校条件艰苦,工作负荷普遍大于县城中学,而得到的报酬收入却远远少于县城教师。而农村教师除财政工资外,其他的几乎没有,利益竟是如此的不平衡。农村发展教育最现实的困境是既缺钱,更缺人!这里说的“缺人”不是指教师绝对数量的缺乏,而是优秀教师人才的匮乏。现在,把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县城,而农村中小学校校舍有的严重短缺,或即使不短缺也是房破屋漏;有的学校校舍因生源缺乏而大量闲置,根本不发挥什么作用;农村学校有普通教室但缺专用教室;教室合格但活动场地不达标;设施勉强过关但设备配套残缺;设施设备也还不错但师资又显不足。正是教育资源的分配极不均衡,才使得农村中小学教育步履维艰,无形中加剧了农村中小学与县城学校的差距越来越大。

总之,农村这个最需要教育资源的地方,却最缺乏;农村这个最需要接受教育的群体,却最远离教育。教育资源的“倒挂”已经成为现阶段教育体系中的普遍问题。政府财政投入及教育总供给能力不足是造成农村中小学教育资源贫乏的最主要因素。

三、对策:农村教育呼唤有效机制加以保障

目前,要克服影响农村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改变农村教育现状,我认为,最迫切的是要建立有效的机制加以保障。

(一)要依法治教,确保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

要确保教育经费足额投入,首先最主要的是要加大农村教育的投入,平衡城乡教育资源。其次要确保生均公用经费的足额拨付到位,要合理制定学校生员数量的起算数(如不足400人的应按400人发放生均公用经费)。再次,要查清乡村小学、中学的负债状况,对因负债建校舍、添设备的要通过财政拨款支付,使学校能较好地运转。要借“新农村建设”的春风,实现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第四,一些政府部门应支付的费用,不能转嫁到学校,由学校代行买单。第五,在税费改革中,要保证改革后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总体水平一样,并逐年增加。实现“保工资,保运转,保安全”的三保目标。第六,“校安工程”费用(包括前期办理手续的费用)应全部政府买单,不应由学校承担。对当前农村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可采取多方筹措资金,多方办学。尽管我镇经济有许多困难,俗话说“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必须把我镇农村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上,为农村实现小康社会,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优秀的人才提供保障。

(二)要建立教育资源均衡分配的保障机制。

(1)要真正建立教师流动机制。国外实行的城乡教师“轮岗制”可以为我们所借鉴。《义务教育法》规定:城镇的教师有义务、有责任到农村执教,他们在晋升高级教师前必须有一段在农村教学的经历。虽然我县现在实行“支教”的形式来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给农村提供优质的教师资源。但现实中,派出支教的学校并不是把优秀的教师派出,更有甚者是有的支教师教育教学责任心不是很强。据了解到的情况,有的还是名义上的支教,其目的是评聘高级职称时有了农村教学的必备条件!还有,支教的教师福利待遇是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好几倍。这样,城乡资源的互动大多是一种形式,甚至在某些方面反而易造成负面影响。

(2)要切实改善农村教师的福利待遇等实际问题。中国有句古话“无利不起早”,得益是杠杆。农村工作条件差,强度大,相对城区教师来说,最起码应该是“城乡同价”!否则,教师心理不平衡,怎能留住人?从城区过来支教的教师怎能留住心?但现实是城区教师的待遇远远大于农村教师的待遇!上级主管部门应当制定政策,确保“城乡同价”!要以待遇留人,以事业留人,以感情留人。让农村中小学办出“农”味,让农村教师,农家子弟立志在农村安营扎寨,为农村教育服务于“三农”而贡献一份力量吧!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教育的均衡发展而努力奋斗。

(三)要积极改革,根据农村实际合理定编。

上级人事部门要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认真做好定岗定编工作。在核定编制时,要充分考虑偏远农村中小学的特点,保证农村教学编制的基本需求。要进一步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对教师的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逐步实行教师聘任制,岗位责任制,结构工资制。实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目标。

(四)要加强教育科研,强镇兴校。

我们这偏僻的农村中小学想谋生存,图发展,必须转变育人理念,明确农村办学特色,提升全镇教育质量。这一切都要靠学校自身的改革和努力,改革学校内部管理势在必行。学校内部管理的核心是“人”,只有建立一支专业化的教师队伍,自力更生,才能使教师提高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业务水平,提高教育质量。只有师资队伍结构配备合理,教研课改就能明晰学校的办学特色,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学校要始终坚持以科研为突破口,以科研强镇,以科研促各校发展,从而使我镇以中心校为首,其他村小为辅的科研型学校迅速发展起来,涌现出一批镇级的农村骨干学科带头人。

(五)调整一级达标中学定向指标分配比率。

按照国家规定,结合农村实际情况,调整一级达标中学定向指标分配比率,至少应将50%~70%的一级达标中学的招生名额定向分配到各中学,一些农村中学条件简陋,生源较少,师资匮乏的还可适当照顾。

(六)要加大培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要实施“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以新课程,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重点,以提高教师实际教学能力和接受计算机基础知识为主要内容,开展好教师全员培训和继续教育,使教师成为热爱学习,学会学习,终身学习的楷模,成为社会的表率。

处在社会转型和全球化背景中的中国农村正在和将会发生历史性的巨变,农村教育也必将经历一个前所未有的变革与创新过程。农村教育的对象、功能、机构和体系都将要有调整和变革,尤其需要有适合中国农村实际的教育创新。从长远的角度看,农村教育在人才培养的素质与规格上要着眼于造就一代具有现代精神的新农民,即促进人的现代化,为改变中国的二元社会结构、实现城乡现代化协调发展准备人力资源。

面对无数农村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求,面对愈演愈烈的择校现象、面对城乡教育资源严重不均衡的现状,我们认为: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农村教育经费投入的力度,教育行政部门应保障农村优质教育资源的公平、充分的拥有,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缩小现实中存在的不公平。让教育真正成为“教育是为一切人,教育是为人的一切”。

猜你喜欢
均衡发展农村教育
略论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策略
以规范管理提升农村教育均衡发展软实力
关于如何优化农村小学教师综合素质的探索
职业教育区域均衡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探析
初探关于促进城乡幼儿教育均衡发展
浅谈如何改善农村小学体育教学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发展问题探究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发展问题探究
金融均衡发展对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实证研究
古代社学对发展农村教育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