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均衡发展与初中数学目标教学研究

2012-05-10 02:11陈爱娇
中国教育探讨与实践 2012年3期
关键词:目标教学初中数学

陈爱娇

摘要:目标教学是以学生为主,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的课堂教学,是教育均衡发展在课堂教学的具体化。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开展目标教学?本文从定标与展标;前提诊测;导学达标;教学评价四个方面进行。

关键词:教育均衡发展;初中数学;目标教学

目标教学是实践素质教育的理想载体。在目标教学的各环节中,如何做到面向全体,使学生均衡发展呢?历经多年目标教学的探索与教育均衡发展谈淡我的几点做法:

一、定标与展标

每节高质量的“目标教学”课,都是从“定标”开始的。实践证明,正是从知识性、发展性、教育性三方面“定标”,将三项教学目标统筹兼顾,整体达标,才能促进学生的均衡发展。

目标教学层次性原则。初中数学认知目标分成“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四个层次,能力目标分为:初步、学会、熟练三个层次。定标时目标层次化,并在教学时准确把握可避免盲目的超前教学,这样可以有效地把学困生的失误积累降到最低限度,并使之逐渐转化,有利于学生均衡发展的目标的实现。

目标教学适应性原则。即定标时,要注意到目标的弹性,与学生的认识结构,接受能力相适应,设计出目标的梯度。如“垂径定理”属认识领域的掌握层次,但通过一节课的教学,学生不可能达到熟练以至灵活运用的程度。须在后续课程学习中逐步学会,如果要求过高,会使差生失去信心,产生畏难情绪,产生负面影响,不利于学生的均衡发展。

“展标”是目标教学区别于传统教学的重要特征。“展标”的方式有多种,但要注意不要放过让学生参与的每一个机会。比如,让学生读标,绝不是形式上的参与,它可以培养学生自觉性、主动性等良好的习惯,特别是学困生完成这一易于完成的任务得到鼓励和表扬的同时,会增加巨大的学习动力。

二、前提诊测

我们把它作为实施目标的第一个环节。也有把它叫“前置教学”的。“前提”就是学习新知识所必须的预备性、基础性和相关性的知识与技能,前提测评的目的在于了解和诊断学情,对学习欠缺者及时进行差异补救,使全体学生都进入了学习前的最佳准备状态。以保证新课目标的达成度。它是目标教学中促进学生的均衡发展的重要体现。布鲁姆认为,决定教学效果的三个主要变量中认知前提能力的影响作用占50%,可见它的意义之重大。因此,这一环节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努力发挥前提诊测的诊断补偿功能。

教师要根据学生知识时可能遇到的障碍,设计出诊测题。题型多以判定、选择题型出现,这样易于通过“五色反应卡”诊断出全体学生的情况,诊断后对存在的问题予以及时补偿。从而保证对新目标学习的顺利进行。

如在教学“切线的性质”一节时,例题教学中需应用用“平行线的性质”和“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两个定理。因此,在前提测评时,有针对性地设计题目,进行诊断、补偿,以便以全体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节奏,增进新目标的达成度。同时,还应注意前提诊测与新课引入巧妙结合,不要使学生手思维断了线。

(二)情感前提,重在培养。

情感信息的传递与交流是每时每刻“随风潜入夜”般悄悄进入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的,学生的学习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任何时候都要及时观察学生情感方面的变化,并采取适当方法加以矫正。

前提诊测阶段的任务之一是要吸引学生注意力,一方面帮助学生收敛课前干扰学习的思维活动,一方面使用新颖的材料或语言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进入新课题的学习。

三、导学达标

导学达标是目标教学的核心环节,在这一环节上要实现促进学生的均衡发展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学生观。

人才不仅包括掌握了高深科技,文化知识和高层次专家、学者,而且包括工作在各行各业中数以亿计的有道德、能敬业、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行行都光荣,行行出状元。所有坚持正常学习的学生都可以完成基础阶段的学习任务,做到学习成绩合格、防止分化、力争优良。笔者认出认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主要是由于教育教学失误积累所造成的,通过采取措施,弥补缺陷,就可以使学困生得到转化。我们只有树立起这种思想,才能有意识地在教学过程中千方百计地寻求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促进学生的均衡发展。

(二)采取分层施教的方法。

基于上述思想的建立及学生知识技能、兴趣、特长差异的客观存在。我们应探寻的是如何使学有专长的学生和有困难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分层施教是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原则的具体体现,是融集体教学、合作学习、个别辅导等多种形式为一体的教学方法,它采用的是“低起点、多层次”的教学策略。

(1)分层施教的组织形式。按学生编班成绩或前一学期的期末检测编成三个小组。使师生都明确某一个同学在某一个阶段时间内所处的层次,随着学情的发展各小组成员随时调整。随着目标教学的有效实施,差生组逐渐会被瓦解,这时的课堂教学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均衡发展。

(2)分层施教的弥补措施。为了尽可能减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失误积累,使绝大多数学生达标,对个别学生有存在的问题教师要进行个别辅导或在班里组建由优中差三人组成的帮学小组,让他们通过课下互相帮助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这种把希望寄托于学生自身正是教育均衡发展思想的体现。

(三)坚持过标的全面性原则。

教学中既要有知识的学习又要有能力的训练,思想的提高,才能实现学生均衡发展。

(1)在教学中,首先必须展现思维过程的教学。要通过展示数学知识发展过程的来龙去脉,理解其意义,从而使思维能力得以训练。其次,课堂上要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去练习,亲自去实践,这样知识才能得以内化,能力得到培养,了可以看到自己的学习成果,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挫折的压力等情感体验,使学习更有兴趣的动力。

(2)抓住时机,在教学各环节渗透德育教育。结合解题教学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结合我国古代人民的伟大成就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学;通过鼓励,激发等策略进行学习品质教育。

比如在讲解直线y=kx+b在坐标系中的分布与k/b的关系时,先假定直线初始位置与y轴重合,并可能绕原点旋转。同时交待“正一顺一上”“负一逆一下”两组对应方位词。再作如下易于记忆的说明:“k正,顺转;k负,逆转”“b正上移,b负下移”。教会学生用运动的观点,理解数学知识,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规律化。

四、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是反馈学情有针对性的弥补和矫正的过程。是为避免教学失误积累而设置的目标教学的重要环节。目标教学和教学评价分三个阶段:课时形成测验与评价;单元形成性测验与评价;总结性测试与评价。实践证明总结性测试与评价的主要意义在于反馈学情,考查达标率。但是,要想转化后进生,避免新的后进生,实现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就必须注意提高前两个阶段的教学评价效果。

(一)课时形成性测验与评价。

它以了解当堂教学效果,诊断学习中的问题,并及时予以矫正为目的。设计测验题时,要做到:①与教学目标对应,每一个目标必须配备一个或一个以上检测题,保证检测题的覆盖面;②题目尽可能客观化,标准化;③设计出由易到难的合理梯度,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评价方式可采用与“导学达标”交叉进行的方式,这符合布鲁姆反馈矫正要及时的原则。完成一个目标的教学后再进行下一个目标的教学。使教学目标层层落实,严格控制了教学的随意性,教师教得心中有数,学生学有所得,最终达到高效率的目的。应该注意的是课堂上一定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亲自去实践。产生学困生,并未能得到以转化的原因之一就是差生解题速度慢,思维迟缓,教师未提供足够的时间,就匆匆而过。有的教师安排课下再去练,这是不可取的,因为学困生的自制力,主动性是较差的。

(二)单元形成性测验与评价。

它是一个单元结束时,根据单元教学目标编制出与目标对应的A、B两组平行性测试题进行的测试教学评价环节。这一测评的目的是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少数学生未达标知识内容所对应的教学目标,要进行必要的调整和补救。对于存在的问题,教师要变换方式重授或补授,并安排帮学小组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去矫正。通过补救和互帮之后,进行平行性的B组测试,以保证及时反馈矫正,为全体学生的后续单元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我们要树立起正确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评价观。使目标教学更加深入,更加完善。学生的均衡发展才能得到落实。

参考文献

[1]学沛,杨尚莹.《数学教育实践中实施素质的问题及其解决》数学教育学报,2003.12(4).

[2]王子兴.《数学教学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12.

[3]陈振宣.《中学教学思维方法》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88.7.

[4]彭湘云,敬炳安.《中学生心理问题漫谈》湘南教育出版社,1993.

猜你喜欢
目标教学初中数学
高职会计专业分层次教学研究
明确目标,提升课堂教学达成度
浅谈“目标参与式教学”的应用策略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开展目标教学
基于“研学后教”理念下的单元目标教学操作
科技课堂中微笑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试分析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