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的小叛徒

2012-05-14 16:52康慨
中国新闻周刊 2012年29期
关键词:奥兹普罗叛徒

康慨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成千上万的欧洲犹太人响应复国运动的号召,相繼投奔巴勒斯坦,并期待在圣经所述的祖地上建立自己的国家。强烈的建国愿望不仅让他们与周围的阿拉伯人摩擦不断,更使自1920年起托管此地的英国成为邪恶的占领者和头号公敌。地下武装活跃,破坏活动和暗杀事件层出不穷。十二岁的犹太少年梦想着成为其中的一员。

阿摩斯·奥兹的小说《地下室里的黑豹》以这少年的口吻,追忆了风云激荡的1947年之夏。主人公身为一个爱读书的小朋友,被人唤作“普罗菲”——“教授”的简称,又因对占领者的仇恨,而与另外两个小朋友秘密成立了暗杀队,取名“霍姆”——即“自由或死亡”,自比暗伏的黑豹,可随时一跃而出,奋勇杀敌。然而,他并非我们熟知的少年英雄,普罗菲既不是张嘎子,也不是小保尔,更没有罗金保或朱赫来这样的怪叔叔指点革命的方向,因此注定无法走上正确的民族解放之路。普罗菲及其同伙所为,更近似汤姆·索亚,不过是铁钉埋路一类的小把戏,剩下的就只有狂野的幻想,比如拆毁家里的冰箱,制成凶悍的飞弹,从耶路撒冷开炮,直取白金汉宫里的英王。

怪叔叔终于以另一种面目出现——他没有斜背王八盒子,也没穿破旧的水兵服,而是一身土黄色的英国军装。某次宵禁时,普罗菲被英国大兵邓洛普抓获。此人长身大头,巨掌绵软,脸如水母,满面佛相。“敌人的手就放在我的肩膀上,它就像棉花一样,并不邪恶。”普罗菲写道,“我感到耻辱,好像正在被女孩触摸。”这英国佬正在研读犹太圣经里的《撒母耳记》,讲一口半生不熟的书面希伯来语。普罗菲有意刺探敌情,遂接受鬼子邀请,秘密造访英国兵营。

邓洛普实在是个好心的怪叔叔,内心孤独,总是想方设法逃避刑讯的差事。他与普罗菲互为师友,学习对方的语言,读对方的书,兼谈人生。然而“自由或死亡”里的另外两位少年同志无法容许小教授的亲敌行径,对他进行了大义凛然的批斗,并在他家墙上涂下愤怒的标语:“普罗菲是卑鄙的叛徒!”

“你普罗菲爱敌人。爱敌人嘛,普罗菲,比泄密还要糟糕。比出卖战斗者还要糟糕。比告发还要糟糕。比卖给他们武器还要糟糕。甚至比站到他们那一边、替他们打仗还要糟糕。”一个小朋友愤怒地下了结论,“爱敌人乃叛变之最。”

立场问题或站队问题是一切激进政治的首要考量之一。如果稍有动摇,来自同志们的春天般的温暖,倾刻间便化为冬天般的无情。普罗菲的遭遇,这种非黑即白的政治态度,不仅折射着1947年之夏的喧哗与骚动,直到今日,也仍然污染着我们世界的空气。

好的文学能够呈现出复杂的生活现实,从而超越那种简单的、有毒的和粗暴的政治现实。作为当代以色列最具世界声望的大作家,阿摩斯·奥兹巧妙地借用少年视角,批判极端主义之恶,亦为文学扬善、倡导理解与宽容做出了一个令人信服的表率。这种高尚的文学观念,亦可在中译本所附钟志清女士的作者访谈,以及我译的奥兹在2007年接受阿斯图里亚斯亲王奖时的讲演中窥得一斑。

2007年,美国导演琳·罗斯以《小叛徒》之名,将此书搬上了银幕。全片在耶路撒冷老城拍摄,而且加上了一个好莱坞式的光明尾巴,不算突兀,也讨人喜欢。

猜你喜欢
奥兹普罗叛徒
印邦长拍女记者脸惹众怒
叛徒
叛徒
蝶恋花
酒吧游戏知多少
《绿野仙踪》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