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节能决定节能减排兴衰成败

2012-05-25 09:23项枫
浙江经济 2012年8期
关键词:高耗能潜力比重

□文/项枫

解决资源和环境的瓶颈问题,是浙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首要问题

浙江省这几年由于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以及节能减排工作的推进,单位GDP能耗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到“十一五”末,浙江省单位GDP能耗已降至0.72吨标准煤/万元,仅为全国(约1.03吨标准煤/万元)的7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1.04吨标准煤/万元,仅为国家平均水平的55%左右,比“十五”末下降了近30%。但要完成“十二五”期间的节能减排指标,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通常意义上的节能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方式来实现:结构节能,指通过产业结构演进方式实现的节能,主要表现在国家和地区层面上;技术节能,这种节能方式主要发生在物质生产企业层面上,因此也可称为社会生产节能;消费节能,这种节能方式主要是通过家庭、个人及各类社会服务的消费行为来实现的,也可称为社会消费节能。在上述三种节能方式中,结构节能是集社会生产和消费于一体的节能集合,而技术或生产节能与消费节能则是结构节能的具体体现。结构因素是影响浙江省单位GDP能耗的决定性因素。

国际经验也表明,在推进节能减排的各种因素中,产业结构的节能潜力巨大。产业结构的演进,尤其是到了工业化后期,服务业的快速发展这一结构变动,推动着单位GDP能耗的降低,对节能的作用十分明显。有研究将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5个世界能源消费大国作为分析对象,结果表明,随着工业化从初始走向成熟,国家能源消费总量增长有一个从快到慢的减速过程,并且由此导致单位GDP的能耗由升到降局面的形成。1950-2000年期间,这些发达国家的单位能耗的下降幅度超过了41%,其中产业结构演进的作用至关重要。

从浙江“十一五”的情况看,结构因素只能说是有利于节能,但贡献不大,结构节能的潜力还没有充分发挥。从结构方面寻找浙江的节能潜力,是实现全社会节能降耗目标的重要途径。首先,三次产业结构的节能潜力较大。按可比价计算,三产比重提高一个百分点,二产比重下降一个百分点,可以拉动单位GDP能耗下降一个百分点。2010年,浙江省第三产业占比为42.7%(2005价),比二产比重低10.2个百分点。如按“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的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至2015年,如果确保比2010年三产比重提高5个百分点,二产比重下降5个百分点,则能拉动单位GDP能耗下降约5个百分点。

其次,工业内部结构变化的节能潜力也是可以挖掘的。按计算,八大高耗能行业比重每下降一个百分点,可以拉动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6个百分点,单位GDP能耗下降近1.0个百分点。浙江目前工业内部的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行业发展仍滞后,高耗能行业比重仍有一定的下降空间。如能按“十二五”规划建议的切实完成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的任务,提高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行业比重,降低高耗能行业比重,工业内部结构调整将成为今后节能的主要方式之一。

最后,从产品结构和行业规模结构来看,高耗能行业内部仍有节能潜力,如加快提升高耗能行业中纺织、化学原料和化学纤维等传统行业附加值,也能拉动工业能源利用效率提高。

面对日益趋紧的节能减排任务,政府一度采取了限电、关停高耗能重工业企业等实现能耗目标见效最快的手段。从短期来看,节能减排对处于金融危机后时代的浙江经济发展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甚至可能直接影响GDP的增长。但这只是经济发展中的阵痛,从长期来看,以结构调整为主的节能减排有利于浙江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

改革开放30年来,浙江经济快速发展,已经完成了工业化早期阶段向重化工业和高加工度化制造业为主导的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的结构转换。在这个转换过程中,解决资源和环境的瓶颈问题,是浙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首要问题。在节能减排倒逼机制的作用下,浙江应主动地推进产业结构的转换与优化升级,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占领经济发展的产业制高点。浙江需要发展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服务业和新能源产业,只有把这些产业发展起来,在产业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实现“良币驱逐劣币”,才能真正把“两高”产业的能源消耗挤占、摊薄、消化,从根本上降低能耗和污染物排放。因此,“结构节能”是釜底抽薪之策,也是决定节能减排工作兴衰成败的关键所在。

猜你喜欢
高耗能潜力比重
科学认识和调控高耗能产业
艺术的纯真潜力
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或仍下降
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及比重
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及比重
PPP模式怎样发挥最大潜力?
学习潜力揭秘
12星座
中卫地区高耗能电力市场情况分析与预测
中卫地区高耗能电力市场情况分析与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