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现行高中英语三种必修教材的比较研究

2012-05-28 07:06福建省长乐高级中学陈晓梅
海峡科学 2012年7期
关键词:人教版教材语言

福建省长乐高级中学 陈晓梅



对现行高中英语三种必修教材的比较研究

福建省长乐高级中学 陈晓梅

教材作为英语课程的载体,是教学和学习材料的核心。教材研究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部分,也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该文试图就目前国内高中阶段使用最广的三种教材(人教版、外研版与北师大版)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研究结论,提出合理建议,旨在抛砖引玉,对未来教材使用和编写能进一步引发新的探究和思考。

高中英语 教材比较 研究结论 建议

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归类统计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对目前国内高中阶段使用最广的三种教材(人教版、外研版与北师大版)进行比较研究,得出研究结论,提出合理建议。毋庸置疑,对教材的深入理论研究,必将有助于教师形成科学的教材观,从而对未来教材的使用与编写进一步引发探究和思考。

1 研究的结论

本研究以三种《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必修教材共15册为研究载体,以教材的语篇、语言知识安排、培养语言能力的活动设计、学习策略为研究对象,借助建构主义、图式理论、人本主义和二语输入与输出相关理论,从定性、定量两个方面展开系统、深入的对比与分析,从中得出下述结论:

(1)三种新教材的编写总体上符合课改精神,体现素质教育准则,坚持“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以学习者的年龄和认知能力为基础,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注意学科融合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寓人文教育于英语教学之中。在具体的内容安排上,教材既能够紧扣《新课标》要求,同时在目标层次、教学途径、教学内容、教学活动诸方面又不拘泥于《新课标》,这种“一标多本”即一种课标多种版本教材的出现,以充分适应不同地区、校、班的需求。

(2)教材遵循现行非常流行的“螺旋式”编排呈现方式,以“题材—功能—结构—任务”为编写原则,适合学生学习的途径和方法,构成以题材为纲、以完成任务为目标的功能—结构体系。如外研版的编排以题材为纲,以任务为目标,以综合不同技能的训练方式体现实际生活中有意义的语言应用。每个模块整体结构由四部分构成:目录、教学单元、单元配套练习以及附录。它的目录包括单元(module意为“模块”,实为“单元”)、话题和任务 (topic and task)、功能项目(functions)、语法(grammar)、技能(skills)、词汇(vocabulary)、日常用语(everyday English)、文化(culture)、学会学习(learning to learn)和配套练习(workbook)等10个部分。教学内容以话题和任务为依托,也采用单元划分的方式。其单元设计的板块有introduction等11个板块,这些板块没有固定编排,而是根据需要合理组合。特别值得注意的是Vocabulary and speaking、Reading and vocabulary和Listening and vocabulary这三个板块把词汇与说、读、听结合起来,还设置了module file供学生自我评价,同时workbook中还设置了词汇专栏, 优点是学生通过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学习词汇,同时词汇学习又与语言运用活动有机结合,并多次再现词汇,这样既不会让学生感到词汇学习枯燥无味,又能提高词汇学习的实际效果,教材的这种设计令人耳目一新。

(3)教材在中西双方共同合作完成的情况下,能够充分考虑中国国情及中国学生的英语基础和心理特点,注重知识的循序渐进,循环反复。如在中国题材艺术选取方面,北师大版教材中的京剧和剪纸的选择,弘扬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独具特色的民间传统艺术瑰宝。其中京剧的选择非常符合国家教育部倡导的京剧进入中小学课堂的指示精神,可以说具有前瞻之识。而剪纸作为一种民间传统艺术,独具魅力,也应得到传承与发展。另外,令人欣慰的是,在涉及舞蹈的话题中,北师大版的教材提到了中国的芭蕾舞 “白毛女”和东北的秧歌舞。用英文来介绍身边的中国艺术,使学生不但能够学到英语语言知识,而且还能加深对我国文化的理解,从中体会到民族的自豪感,激发学英语的兴趣(杨行胜,2008)。

(4)各类活动设计充分遵循建构主义理论原则,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尽可能创设真实情境,体现“做中学,学中做”,启发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体现学习过程最终目的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取,更是完成意义建构的编排理念。如人教版教材始终能以话题为核心,设计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就连语法的活动设计也不例外。人教版的语法活动都是通过本单元主文章Reading呈现该单元所要学习的语法结构的句型,然后在Learning about language 栏目的discovering useful structures中首先要求学生从找出新语法句型,然后再做练习加以巩固,之后在练习册(Workbook)的Using words and expressions 再做练习,以检验和巩固语法的运用能力。语法教学模式可归纳为“呈现—发现—归纳—实践—活用”。首先语法项目是在一定的情景(reading)中呈现的,让学生自己发现各单元中新的语法现象,然后帮助学生归纳出新语法的结构、形式与功能。当学生做出错误的归纳时,教师要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纠正,如可参考学生用书的Discovering useful structures 和附录中的Grammar部分。人教版的语法练习具有层次性,一般包括:结构认知性练习、控制和指导性练习、交流性练习。当然,要使学生真正掌握并能活用所学语法结构,还必须依靠听说读写等综合语言运用的大量活动。

(5)新教材在版式设计和教学板块设计方面形式多样。各教材板式合理、图片精美,许多练习部分以图表形式科学设计和呈现,避免单一、简单机械的操练。北师大版教材尤为突出,在其篇章中穿插相应的精美图画或照片等,增添直观信息,增加激活图式的渠道,促进理解,有利于图式理论在实际教学中有效运用。此外,人教版教材在workbook上也充分考虑到了教材图片的鲜活。依据教材几乎每单元都会出现“讨论式”教学,要求教师鼓励学生形成和表达自己的看法,把个人的知识和经验纳入学习资源中来, 学会与他人共享,强调“讨论中合作,合作中再讨论”。同时在每个版本教材中都纳入了学习评估板块,主要由学生自己来进行自我评价,不仅有知识的评估,还有情感的容纳,处处体现“人本主义”的教育理念。

(6)作为非本国语教材,编写者在教材编写时必然要重点依据输入与输出理论,因为语言的输入和输出问题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一个关键领域。因此,三版本教材的编写,在可理解性输入方面,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在输入的语言形式或功能上有别于以往,超出了现有水平。同时,借助素材帮助学生形成正确、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便于把输入这种外因转化为内因,达到正确价值观的有效内化。同时,依靠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教材的教学,促使学生在语言输出时能意识到自身语言的不足,从而通过这个认知过程获得新的语言知识,或巩固原有的知识。这点在教材的有些内容安排上以“循序渐进,循环反复”呈现,可见一斑。在教材的口语或写作活动设计中,鼓励学生运用语言来分析和描述语言,从而在语言的形式、结构以及其它信息方面有所长进和提高,这些都是对输入和输出理论的最佳体现。

2 思考与建议

在对三种教材深入系统比较的基础上,笔者提出如下思考与建议:

2.1 教材特色和适用范围方面

三种教材均有自己独到的特色和适用范围——人教版适用于生源质量较好的学校,外研社版适合生源质量一般的中学,北师大版比较适合经济发达地区的中学使用。人教版无论在语篇选取及语言知识安排上,还是在培养语言能力的活动设计方面都较其它版本翔实,特别注重培养学生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为将来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适用于那些生源较好的学校。外研版在教材衔接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注重词汇、语音等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培养,适合生源一般的中学使用。北师大版高中英语更加贴近社会潮流和学生生活,文化品位和文化含量高、语言地道、语料丰富而且复现率高、版式新颖、编写体例富有创意、练习形式灵活而且重于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与表达的能力,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在教材内容的处理上,做到对其难度进行分解,利用现实情境进行引入,具有自己的特色,比较适合来自经济发达地区的中学使用。但因其语言较难,从而对教师的素质要求相应地要高。

建议:各教材使用省份的各级主管部门在选择适合于本地特色的教材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多听从来自各方面的专业性意见,应该容许各地级市自主选择教材,避免采取行政命令,采用“一刀切”的方式。

2.2 教材细节方面

各版本教材在细节方面都有所表现——人教版编排独具实力;北师大版在情感、态度及技能方面有所训练和突破;外研版的亮点和特色是夯实基础。由于各教材都以《新课标》为依据,因此在基本框架等方面趋于相同,但为了做到同中有异,编写者独具匠心,潜心研磨,于小处见实力。如人教版教材所有Reading都是文章在左侧,配套试题在右侧,方便使用,而且练习呈梯度排列,干净利索。另外,绝大多数pre-reading与reading分别处于一正一反两个页面,从实效性来说,无可置疑,且独树一帜。每单元语法内容尽可能在篇章中大量呈现,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即可自然习得。处处无不体现老牌教材编写出版社的实力和能力。北师大版在l~5模块每个模块的开始部分设置了Learning to learn,在情感、态度及技能方面上有所训练和突破,为其独有。另外,每单元设计了“quote-unquote”小栏目,且与单元话题配套,虽小见大。外研版教材中的Everyday English栏目,每册书的最后一个复习单元,都是该教材的亮点和特色之一,也体现其独创性。

建议:教材编写者在广泛听取一线师生所反映的建议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特色栏目的建设,在难度、量度、时代性等方面把握好尺度,去糟存优,不断修订,力争做到尽善尽美。

2.3 贯彻教育理念方面

教育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为本”,而上述教材中有些模块量的确定就较少考虑到学生能有多少用于英语学习的时间与精力,有多少学生能够承受教材推出的要求和内容。这样,教材反而导致了教学中“表里不一”的现象,即观摩教学与日常教学不同,课堂教学不能完成主要的学习任务,许多要求都压到课外完成。笔者对所教的103名高一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有75.7%的学生认为人教版高中英语起点高,与初中内容相比,梯度大,部分学生刚进入高中,很难适应。关于教材内容,有30%左右的学生不持肯定态度,认为难度大,不贴近他们的实际生活,不能引起其学习兴趣。特别是在第一模块,应该充分考虑教材与初中的衔接。针对使用北师大版的部分教师问卷调查表明:有93.5%的教师认为该教材相对于以往教材具有一定的优势,认为此套教材选取的话题能提升学生兴趣,所选课文有时代感, 题材多样,能有效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而使用外研版教材的大部分教师认为教材总的要求偏低,在听说读写等方面要求较低。特别是新教材对阅读的要求, 有67.7%的教师认为偏低, 22.6%认为适中,仅9.7%的教师认为偏高。另外,所有参加问卷调查的教师一致认为此套教材与初中阶段内容衔接合理、自然,有利于学生很快适应高中学习生活。不过,大家都认为该教材在体现先进的教学方法方面略显不足。

建议:教材编写者到基层进行广泛、充分的调研,结合《新课标》中所分配的课时数,结合教材的内容,进行大量的实验、比较和分析,以照顾大多数学校为基准,最终确定教材量的大小及适用是否带有普遍性、客观性。

2.4 教材格调方式

教材的编写是做到了图文并茂,语言地道,材料鲜活,编写者也是以高度负责任的态度完成这一神圣而惠及无数祖国栋梁之事。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受高考指挥棒的引导,教师在教授教材中易受急功近利之不端思想的困扰,在大面积地删减教材内容,忽视听、说等的训练,完全把教材当成是传授考试知识的工具,此乃上级教育部门及教材编写者不愿见到之情形。

建议:教材编写单位加大资金和人力投入,加强新教材的培训力度,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指导教材使用者用好教材,活用教材,从思想上改变旧有的教学模式,使英语教师真正能够遵循《新课标》中所要求的教材使用原则,杜绝随意性、主观性。

2.5 教材内容难易程度方面

教材内容难易程度易与许多学生的实际水平脱节。有些教材中话题符合《新课标》要求,但是选材的难度不适合中学生的年龄层次和认知水平,特别是在不具备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学校,教师在解释教材中有关知识的背景方面略显吃力,欠缺直观性输入。当然,编写者也考虑到了一线教师的劳动量,在配套教师用书中都配有光盘,里面含有大量有关教材的授课素材和课件,有力地促进教学向更深、更广层次发展。

建议:编写者对教材中的语言材料进行再审视,多调研,多沟通,多换位思考,真正拿出可信的依据来论证材料的适中,用可行的措施来调整篇章的难度。同时,学校也应加大现代化教学用具的投入,让教师更加容易操作和实施课堂教学中的环节。

3 结束语

教材是课程内容的集中体现,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没有一流的教材就没有一流的人才。教材编写的成功与否关系着新课程改革的成败,甚至与青少年的价值观导向密切相关。本次研究仅选择了2004年初审通过的三种教材的必修模块进行比较与分析,但是三种教材选修部分还各有6册,其是否在具备前五册优秀之处的基础上再有所发挥提升,还是有前紧后松不连贯之嫌,这也值得比较研究。同时,通过审定的还有其它一些版本教材,其中一些为什么业已出版却未投入使用,一些投入使用但又逐渐淡出市场, 一些使用中又进行大幅度的修订等等问题,这些值得反思。教材的编写和修订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例如,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如何处理知识系统、学生和社会的关系,怎样处理好基础性和层次性的关系、如何处理好继承和发展、借鉴与创新的关系等等,这些课题需要进一步开发研究。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刘道义.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必修1-5).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3] 陈琳,Simon Greenall.新标准英语(必修1-5)[M].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8.

[4] 王蔷,Michael Harris.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必修1-5)[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6] 程晓堂,康艳.中小学英语教材编写的若干问题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2009(3): 39-45.

[7] 任志娟.新版高中英语教材的特点与使用建议[J].教育革新,2007(3): 45-47.

[8] 曹进. 新高中英语教材分析与评价[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06.

[9] 陈琳, 王蔷, 程晓堂. 英语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10] 何安平. 外语教学大纲•教材•课堂教学设计与评估[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

[11] 杨行胜. 四种版本教材必修部分选取的中国题材分析[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8(6):9-12.

猜你喜欢
人教版教材语言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语言是刀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基于历史中“人”的历史叙事——以人教版《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为例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人教版“两极世界的形成”商榷
我有我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