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经济学追杀的士兵

2012-05-30 10:48岑嵘
读者 2012年2期
关键词:利特绑匪索马里

岑嵘

以色列日前上演2011版的《拯救大兵雷恩》的故事:5年前遭加沙地带武装人员拘捕的国防军士兵吉拉德·沙利特,日前已抵达以色列与家人团聚。依据以色列和哈马斯先前达成的协议,以色列总共将释放1027名在押巴勒斯坦人,用以换回沙利特。

对以色列来说,人是无价的,为了一个士兵,可以不惜代价去交换,这种交换充满了人道主义的光辉。但当我们转换视角,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时,得出的结论却恰恰相反。

交换人质从经济学上来说就是博弈论。如果是一次性博弈,那么以色列政府无论花多大代价都是值得的。问题是这样的解救事件会经常发生,所以这就是多轮博弈。

这种现象在经济学上也称为“绑匪经济学”,比如匪徒绑架了一个人质,政府满足了对方的天价要求,结果人是被救了,但是很快更多的人沦为绑票。在索马里海域之所以海盗如此猖獗,正因为绑架已经成为规模经济,大多数苦主采取巨额赎买的方法解救人质,和绑匪谈判在当地已经成为一个支柱产业。据报道,索马里海盗劫持一艘船的全部成本为30万美元(其中用于行贿的花销高达18万美元),最后到手的约有60万到100万美元,运气好时甚至有150万到800万美元。

海盗们也是经济学高手,他们的行为同样也符合投资学的“风险报酬率”。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曾出版过一本名为《无影钩——神秘的海盗经济学》的书,作者彼德·李逊说:海盗行为同样符合经济学。比如为什么海盗船要升起骷髅旗,其实这是警示“猎物”若不乖乖就范便有一场大屠杀。如果双方交火,不仅抢掠活动事倍功半,货物可能有损甚至货沉大海,造成经济学家所说的“盈利损耗”。所以海盗认为最佳劫掠策略是虚张声势,令“猎物”不战而降,换句话说,扯起骷髅旗是实用、狡猾的理性商业行为。

人们在向海盗支付天价赎金的同时,也就是在变相地鼓励海盗绑架更多的船员。

可怜的以色列大兵,看来他们身后不仅有人体炸弹、火箭炮的袭击,更有经济学看不见的手的追杀。

猜你喜欢
利特绑匪索马里
印度贱民反抗“胡须禁令”
难言之隐等 则
来自绑匪的视频
让绑匪自我曝光
梦里梦外
Shalite/沙利特 hs—001
索马里海盗报复美国
索马里首都发生交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