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祥县2011年流腮流行病学分析

2012-06-09 08:57李军
中国医学创新 2012年17期
关键词:腮腺炎腮腺流行性

李军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自实施计划免疫以来,嘉祥县流腮发病率大幅度下降,但局部地区仍有暴发流行,为了解嘉祥县流腮流行规律,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现将2011年嘉祥县流腮疫情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流腮相关资料来自法定传染病常规报告系统,由嘉祥县疾控中心疫情室和计划免疫科提供。

1.2 方法 采用Excel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在时间、人群、地区分布上进行描述性分析。

2 结果

2011年共报告流腮病例358例,无死亡病例。

2.1 流行特征

2.1.1 地区分布 全县县址及15处乡镇均有病例发生。具体发病情况见表1。

表1 2011年度嘉祥县流腮病例地区分布

2.1.2 时间分布 全年均有发病,3~6月为发病高峰,发病率85.5%(306/358),见表2。

表2 2011年嘉祥县流腮病例时间分布

2.1.3 人群分布 发病年龄最小2岁,最大63岁,病例以中小学生为主,占总数的72.3%(259/358),其次为散居儿童。男性273例,女性85例,男:女为3.2:1,见表3。

表3 2011年嘉祥县流腮病例年龄分布

2.2 病例免疫史 从登记完整的241例流腮病例来看,免疫1次123例(51.0%),免疫2次15例(6.2%),无免疫史69例(28.6%),免疫史不详34例(14.1%)。

3 讨论

嘉祥县2011年流腮病例集中在春秋季节[1],潜伏期14~25 d,平均18 d。部分病例有发热、头痛、无力、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发病1~2 d后出现颧骨弓或耳部疼痛,然后出现唾液腺肿大,体温上升,可达40 ℃。腮腺是最常受累的,通常一侧腮腺肿大后,2~4 d又累及对侧。双例腮腺肿大者约占75%。腮腺肿大2~3 d达高峰,持续4~5 d后逐渐消退。

腮腺炎并发脑膜炎46例,占12.8%。患者出现头痛、瞌睡和脑膜刺激症。一般发生在腮腺炎发病后4~5 d,脑脊液主要是淋巴细胞增高,白细胞计数在25×106/L左右,愈后一般良好。从腮腺炎并发腮脑46例,经住院积极治疗全部康复。疫情发生后,对患儿按呼吸道传染病进行隔离,对易感人群进行流腮疫苗主动免疫。

分析显示,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的103例占42.7%(103/241),说明嘉祥县8月龄的腮腺炎减毒活疫苗基础免疫和≥1.5周岁麻风腮复种存在许多漏种儿童。但57.3%(138/241)的有免疫史儿童仍然发病,可能因素:(1)接种人员的技术和设备没有在冷链情况下进行运转,导致免疫成功率低;(2)初免疫失败的儿童没有及时得到复种。因此,提高儿童免疫接种率是控制流腮的根本措施[2]。

因此,要有效预防和控制流腮流行,应积极做好流腮疫苗的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工作,消灭免疫空白点,做好入学、入托查(验接种)证补种工作,确保冷链系统的正常运转,同时加强健康教育,使儿童家长认识到计划免疫是预防一些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手段。

[1]赵留芝,陈凯,李艳华.一起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的调查报告[J].疾病监测,2001,16(7):272.

[2]李长辉.一起小学校流行性腮腺炎暴发流行的调查报告[J].疾病监测,2001,16(7):272-273.

猜你喜欢
腮腺炎腮腺流行性
腮腺炎与男性不育
腮腺木村病的DWI和动态增强MR表现
猪流行性腹泻的疫苗研究进展
猪流行性腹泻防控上常见的误区
猪流行性腹泻2011-2017年
流行性腮腺炎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超声检查对腮腺肿大的诊断价值
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的流行特征及预防控制疫情流行的具体措施分析
治腮腺炎
腮腺脂肪瘤: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