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县基层水利服务机构建设的实践与成效

2012-06-13 02:25王德英汪国庆
中国水利 2012年21期
关键词:和县水务局水利

王德英,汪国庆

(安徽省和县水务局,238200,和县)

一、概 况

和县位于安徽省东部,长江下游西北岸,总人口54.2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5.76万人,耕地62.62万亩(4.18万hm2),下辖9个镇。境内拥有和县经济开发区、省精细化工基地、乌江工业园、郑浦港新区等4个开发区。全县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部以低山丘陵为主体,水库塘坝星罗棋布;中南部和沿江为长江冲积平原,沟河港汊纵横交错。全县山丘面积 557.9 km2,圩区面积761.1 km2,6条通江河流穿境而过,易涝易旱,水利建设和防洪抗灾任务十分繁重。

加快推进基层水利服务机构建设,是保证农村水利建设管理适应农村改革发展形势、解决农村水利管理“最后一公里”问题的迫切需要。2010年以来,和县按照打造基层水利服务体系“三驾马车”的要求,扎实开展工作,共投入资金70余万元,恢复基层水利站9个,解决基层水利工作人员事业编制30人,聘用村级水管员109人。目前,该县正在逐步实现农村小型水利设施“时时有人管、处处有人管、事事有人管”,有效解决了“体制不顺、机制不活、运行不畅、效果不好”的问题,确保了小型农田水利设施长期稳定发挥效益。

二、和县基层水利服务机构建设的具体做法

1.出台政策性文件

和县是农业县,农村水利建设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着力点。乡镇水利站是最基层的水利队伍,水利站的建设与发展关系着基层水利队伍的稳定。为此,县委、县政府在上下形成共识的基础上,于2011年5月10日出台了 《关于进一步加快水利改革和发展的意见》,针对水利行业特点和乡镇水利站担负的职责,明确提出“以镇为单元,设立乡镇水利站,隶属县水务局管理。每站配备3~5名水利员,专门从事水利工作”。县政府、县编委会还分别就基层水利体系建设下发专文,明确成立9个镇水利管理站。水利管理站的具体职责是做好辖区内防汛抗旱、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等工作,同时协助县水务局做好水利兴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和水法宣传等工作。

2.落实运行经费

和县高度重视水利站建设,对水利站工作人员进行定编、定岗、定职、定责,同时落实经费。一是维护运行经费有着落。2011年11月,该县增加了70万元基层水利站经费,主要用于解决乡镇水利站工作经费及村水管员补助。二是工作人员有基本保障。该县基层水利站全部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医疗保险、社会保险等相关费用全部由县财政拨付。

3.理顺管理体制

管理体制上,县水务局会同县编办、各镇进一步深化乡镇水利站内部改革,建立健全各项适应需要的新的运行机制。县编委会分别于2010年5月、2011年7月两次下发专文,将全县9个镇的水利管理站划归县水务局管理,派驻到各镇开展工作。核定全县9个镇的水利站工作人员为30名,并确定财政供给形式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4.完善规章制度

为加强基层水利站管理,县水务局制定了《和县基层水利站工作职责》《和县基层水利站工作考核奖惩办法》《2012年全县基层水利站工作目标考核实施办法》等制度,各镇政府建立完善了水利站工作制度、学习制度、上下班制度、值班制度、干部管理制度、奖惩制度等。

5.加强业务培训

县水务局在每年年初制定职工教育培训计划时,将水利员业务知识培训列入其中,培训内容涉及水利工程管理、水行政执法、防汛抢险知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等各类水利知识。同时积极创造条件为基层水利技术人员提供进修和培训机会。2011年10月,县委组织部、县水务局、县水利协会联合举办了乡镇分管领导和乡镇水利干部培训班,市、县水利专家授课。2012年下半年,还将举办全县村级水管员培训班,要求乡镇水利员和村级水管员全部参加培训,系统学习水利基础知识和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知识。

6.改善基础条件

在县财政每年都拿出一定的办公经费基础上,县水务局于2011年为每个水利站配备了计算机、摩托车、测量仪器、办公桌椅等硬件设施,改善工作条件。水利站人员经水政监察员培训均持证上岗,人员工资由县财政统一发放,养老保险、职工医保、住房公积金等都已按规定全部办理。目前,水利站已全面做到有人员、有编制、有场所、有设备、有经费、有制度。通过深化水利站内部改革,提高了水利站人员队伍素质,调动了水利站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广大水利员服务 “三农”、服务基层的热情高涨,乡镇水利站的队伍形象、社会地位也进一步提升。

三、和县基层水利服务机构建设的主要成效

1.理顺体制,着力解决“有人干事”

近年,和县基层水利服务机构管理体制进一步得到理顺,县政府、县编委先后两次下发专文,明确全县水利管理采取“条块管理,以条为主”的体制模式,将全县9个镇水利管理站管理权上划县水务局,人员由县水务局派驻到各镇开展工作。经县编委会核定,和县基层水利站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确定编制为30名,实际工作人员为28人,全部为财政全额供给编制,彻底解决了和县基层水利工作“无人干事”的尴尬局面。

2.全力保障,着力解决“有钱干事”

一是加强经费保障。县财政每年根据各镇水利站实际情况拨付工作经费,同时按每名水利员4000元/a的标准拨付办公经费,不足部分由镇财政按实补齐。二是确保人员待遇有保障。基层水利服务机构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其人员工资、医疗保险、社会保险等相关费用全部由县财政承担,从而使基层水利工作者各项待遇有了可靠保障。

3.建立机制,着力解决“有制度管事”

基层水利站管理权收归县水务局后,和县继续推进水利站内部改革,建立了一套工作和激励机制,工作人员实行上岗资格准入制度。所有水利站工作人员均须经过相关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目前基层站已全面做到有人员,有编制,有场所,有设备,有经费,有制度。良好的工作机制,使和县各镇水利站能够在县局的统一领导下,积极开展辖区内防汛防旱、水毁项目修复工作、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管理等工作。

[1]楼豫红.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有关问题的探索[J].中国水利,2011(7).

[2]王霞.浅谈加强基层水利服务机构建设的措施意见 [J].科技资讯,2012(14).

猜你喜欢
和县水务局水利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工会
水利监督
迟到
提高水务局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路径选择
货船澳门附近海面沉没 七名船员全部获救
The Principles and Techniques in Teaching Reading Comprehension
2014年和县粳稻新品种比较试验
美好乡村建设中的农民土地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