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州大春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2012-06-19 08:59谢春霞尹明芳欧阳作富冯丽萍杨昆红刘国扬
中国马铃薯 2012年5期
关键词:花冠感病大理州

谢春霞,杨 雄,尹明芳,欧阳作富,冯丽萍,杨昆红,刘国扬

(大理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云南 大理 671005)

大理州位于云南省中部偏西,属高原山区,气候冷凉湿润,光照时间长、光质好,昼夜温差大,土壤肥沃、疏松,是最适合马铃薯生长的地区之一。全州国土总面积29459 km2,山区面积占83.7%,境内最高海拔4295 m,最低海拔730 m,高差3565 m,特殊的高原山区立体气候,使得大理一年四季都可种植马铃薯,鲜薯上市期长达10个月之久[1]。马铃薯是粮菜饲兼用作物,在云南省占据重要地位,是大理州主要作物之一,种植历史悠久,其产量高、品质好,加上交通运输便利等特点,使大理州生产的优质加工型和菜用型商品薯供不应求[2-3]。由于市场前景好,收益增加,老百姓种植马铃薯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种植效率不断提高,马铃薯已成为山区人民的重要经济来源。

据调查,2010年大理州马铃薯种植面积累计24578 hm2,其中大春马铃薯主要种植在高海拔冷凉地区,面积达11905 hm2。但由于多年来,大春马铃薯一直以‘合作88’为主,品种较为单一,使得大春马铃薯品质和产量都受到一定影响,所以尽快找到适宜于大理州大春种植的优质高产抗病马铃薯新品种已成为当务之急[4-5]。

为了实现大理州大春马铃薯品种更新,选出适宜于大理州大春种植的优势新品种,2010年大理州农业科学研究所对云南省各育种单位新选育出的10个新品种(系)进行了比较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本试验参试品种(系)共10个,分别为‘丽薯8号’、‘丽薯 9 号’、‘YS04-5861’、‘YS04-5682’、‘YS04-6002’、‘合作 69’、‘04-017’、‘KM-9’、‘YL-15’和‘LN-8’,‘云薯 201’和‘合作88’为对照。各品种(系)分别来源于:丽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丽薯8号’、‘丽薯9号’)、云南省农业科学研究院经济作物研究所(‘YS04-5861’、‘YS04-5682’、‘YS04-6002’、‘云薯201’)、云南师范大学薯类作物研究所和大理州农业科学研究所合作选育(‘合作69’)、宣威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04-017’)、昆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KM-9’)、会泽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YL-15’、LN-8’、‘合作88’)。

1.2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10年在大理州剑川县上关甸村进行,海拔2650 m,大田前茬为马铃薯冬闲田,土壤为上等肥力沙质土壤。马铃薯生育前期气候干旱,严重影响苗情,后期雨水较多,晚疫病较往年重。

1.3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3次重复,小区行长4 m,行距85 cm,株距20 cm,2行区,20株/行,共40株,小区面积为6.8 m2。2010年3月14日播种,2010年10月18日收获。于7月22日、8月4日和8月18日3次调查材料晚疫病病情,8月4日调查材料花叶病和卷叶病病情。

1.4 田间管理

播种前每667 m2施充分腐熟农家肥1500 kg、N: P: K=15: 15: 15的三元复合肥60 kg、尿素20 kg,作为种肥1次施用。马铃薯生长期间进行中耕、培土各2次,同一措施均在同一天内完成,且不做任何病虫害防治。

1.5 数据测定方法与统计

薯块淀粉含量采用水比重法测定。马铃薯晚疫病鉴定按照国际马铃薯中心的9级标准,花叶病、卷叶病鉴定用发病率来表示。平均数多重比较采用新复极差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物学及经济性状分析

2.1.1 物候期

由表1可知12个品种的物候期相差较大。出苗最早的品种为‘KM-9’,4月27日出苗,比‘云薯201’提前2 d,其余品种出苗集中在5月5日~9日之间。最晚为‘YS04-5682’和‘YS04-6002’,均为 5月9日,与‘KM-9’相差12 d,比‘合作88’推后4 d。现蕾期最早的品种为‘YS04-5861’、‘云薯201’和‘合作 88’,均为 6月 2日。‘YL-15’和‘LN-8’最迟,为6月14日,比‘云薯201’推后12 d。其余品种主要集中在6月3日~6月6日之间。开花期最早为‘云薯201’,6月13日开花,开花期最晚为‘丽薯 8 号’、‘YL-15’和‘LN-8’,均为6 月27 日,较‘云薯201’推后 14 d,较‘合作88’推后10 d,其余品种主要集中在6月15日~21日之间。成熟期集中在8、9、10三个月份,其中8月份成熟的品种3个,9月份成熟的5个,10月份成熟的4个。成熟期最早的品种是‘丽薯9号’和‘云薯201’,均为8月4日。最晚的品种是‘04-017’,为10月16日,比‘云薯 201’推后 73 d,比‘合作88’推后45 d。生育期最短的为‘丽薯9号’,为90 d,比‘云薯201’早熟6 d;生育期最长的是‘04-017’,为 164 d,较‘丽薯9号’晚熟74 d,较‘合作88’晚熟 46 d。结果显示,若在当地栽培,‘丽薯9号’和‘云薯201’为中早熟品种,其余为中晚熟品种。

表1 各参试品种物候期(日/月)Table1 Phenological development of tested varieties(D/M)

另外,各参试品种的出苗率在82.50%~91.70%之间,出苗率最低的为‘合作88’,其次为‘云薯201’,其余品种出苗率都较‘合作88’和‘云薯201’高,最高为‘KM-9’,为91.70%。

2.1.2 植株形态特征

由表2可以看出,参试品种‘丽薯8号’茎叶绿、花少、花冠白色、无结实;‘丽薯9号’茎叶绿、花繁、花冠紫色、结实中等;‘YS04-5861’茎叶绿、花中等、花冠浅紫色、无结实;‘YS04-5682’茎紫色、叶深绿、花繁、花冠蓝色、结实少;‘YS04-6002’茎紫色、叶绿色、花繁、花冠紫色、无结实;‘云薯201’茎叶绿、花繁、花冠白色、无结实;‘合作69’茎绿色、叶浅绿、花中等、花冠浅紫色、无结实;‘04-017’茎浅紫、叶深绿、花中等、花冠紫色、结实中等;‘KM-9’茎叶绿、花繁、花冠白色、无结实;‘YL-15’茎紫色、叶深绿、花中等、花冠紫色、无结实;‘LN-8’茎绿色、叶深绿、花中等、花冠蓝色、无结实;‘合作88’茎浅紫、叶绿色、花中等、花冠白色、无结实。另外,12个参试材料都为直立株型,且匍匐茎短。

另外,各参试品种的株高变幅在88~118 cm之间,株高最低为‘云薯201’的 88 cm,最高为‘04-017’和‘合作 88’均为 118 cm。

表2 各参试品种植株形态特征Table2 Morphological traits of tested varieties

2.1.3 块茎性状

由表 3 可知,‘云薯201’、‘KM-9’和‘合作88’的块茎大小整齐度不一致,‘丽薯8号’、‘YS04-5861’、‘YS04-5682’、‘合作 69’和‘04-017’块茎整齐度一致,其余品种中等。‘丽薯8号’、‘合作69’、‘KM-9’和‘YL-15’的薯形为球形,‘丽薯9号’和‘LN-8’为筒形,‘YS04-5861’和‘云薯201’为短圆形,‘YS04-6002’为扁圆形,其余为椭圆形。‘丽薯8 号’、‘丽薯 9 号’、‘云薯201’和‘LN-8’的皮色为黄色,‘YS04-6002’和‘合作69’的皮色为紫色,‘合作88’为红色,其余为白色。‘YS04-5861’、‘YS04-5682’、‘04-017’、‘KM-9’和‘YL-15’的肉色为白色,其余为黄色。‘丽薯9号’、‘YS04-5861’、‘YS04-5682’和‘04-017’的薯皮略麻,其余8个品种的薯皮光滑。‘YS04-6002’、‘合作69’和‘YL-15’的芽眼中等,其余品种的芽眼为浅。

表3 各参试品种块茎性状Table3 Tuber traits of tested varieties

2.1.4 经济性状

由表4可以知道,各参试品种中大中薯率最低的为‘云薯 201’(54.83%),最高为‘合作 69’(89.14%)。大中薯率高于‘云薯201’而低于‘合作88’(78.61%)的品种5个,高于‘合作88’的品种5个。田间烂薯率最低为‘合作88’(1.34%),最高为‘YS04-5682’(10.09%),其次为‘YS04-6002’(9.24%)。

各参试品种的淀粉含量在11.05%~15.39%之间,最低为‘YS04-5682’,其次为‘丽薯 8号’11.09%,其余品种都较‘合作88’高。本批材料除了‘丽薯 8号’和‘YS04-5682’淀粉含量相对较低外,其余品种淀粉含量都较高。

表4 各参试品种经济性状Table4 Economic traits of tested varieties

表5 各参试品种主要病虫害调查Table5 Disease resistance of tested varieties

2.2 主要病害调查

试验主要调查了参试品种晚疫病、花叶病和卷叶病的发病情况。晚疫病调查结果显示(表5),7月22日所有参试品种都有感病现象,其中‘合作69’和‘04-017’最轻为初感,‘丽薯9号’和‘云薯201’感病最重达8级,其余材料除‘KM-9’感病6级较‘合作88’(5级)重外,其它材料都较‘合作88’感病轻;8月4日,各参试品种晚疫病病情有所扩大,‘合作69’和‘04-017’感病最轻为 3级,‘丽薯9号’和‘云薯201’感病最重已全部死亡,‘KM-9’感病8级较‘合作88’(7级)重,其余材料感病为4级或5级;此后病情继续扩大,到8月18日,剩余材料中,感病最轻的依然是‘合作69’和‘04-017’均为4级,‘KM-9’病情最重已全部死亡,其次为‘合作88’感病8级,其余材料分别为5级或6级。由调查结果看,‘丽薯8 号’、‘YS04-5861’、‘YS04-5682’、‘YS04-6002’、‘合作69’、‘04-017’、‘YL-15’和‘LN-8’这8个品种对晚疫病抗性较好。

花叶病调查结果显示,‘YS04-6002’对花叶病表现高抗,发病率为0,其次为‘YS04-5682’,发病率为5%,发病率最高的是‘丽薯9号’和‘KM-9’,发病率为20%。本次调查可知,‘丽薯9号’、‘YS04-5861’、‘云薯 201’和‘KM-9’对花叶病的抗性一般,其余材料的抗性较好,其中‘YS04-5682’和‘YS04-6002’表现高抗。

卷叶病调查结果显示,‘YL-15’和‘合作88’的发病率为0,表现高抗,其次为‘LN-8’,发病率为2.50%,抗性最差的为‘云薯201’,发病率为20%。调查显示,本批材料除了‘云薯201’抗性一般外,其余材料发病率较低,抗性较好,其中,‘丽薯8号’、‘丽薯 9 号’、‘YS04-5682’、‘YS04-6002’、‘合作69’、‘KM-9’、‘YL-15’、‘LN-8’和‘合作88’为卷叶病高抗品种。

表6 方差分析结果Table6 Analysis of variance for yield of tested varieties

表7 各参试品种产量差异比较Table7 Yield comparison of tested varieties

2.3 产量结果及分析

方差分析表明,各参试品种重复间产量差异不显著,品种间产量差异极显著(表6、表7)。其中,‘04-017’、‘合作 69’和‘YS04-5861’极显著高于‘合作88’,增产11.57%以上;‘YS04-5682’、‘YL-15’、‘YS04-6002’和‘丽薯 8 号’比‘合作88’增产,但增幅未达显著;‘KM-9‘较‘合作88’显著减产,达7.12%;其余品种较‘合作88’减产,但减产未达显著。‘04-017’、‘合作69’、‘YS04-5861’、‘YS04-5682’、‘YL-15’和‘YS04-6002’极显著高于‘云薯201’,增产7.78%以上;‘丽薯8号’显著高于‘云薯201’,增产7.06%;‘KM-9‘较‘云薯201’减产,但未达显著;其余品种较‘云薯201’增产,但未达显著。

3 讨论

得宜于近乎马铃薯原产地的自然条件和气候条件、良好的区位优势和多年的积极发展,大理州已成为云南省重要的马铃薯优势产区之一。近年来,政府越来越重视大理州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对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也不断加大。而大春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进一步提高将对大理州马铃薯产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所以优势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意义重大。

试验结果表明:‘04-017’、‘合作 69’、‘YS04-5861’和‘YL-15’综合评价较高,具有植株生长势好,对晚疫病、花叶病、卷叶病抗性强,适应性强,丰产性好,商品薯率高,薯块整齐,薯形好,品质优等特点,有可能替代‘合作88’成为大理州大春种植的优势新品种。另外,‘YS04-5682’和‘YS04-6002’的综合评价也较高,但‘YS04-5682’商品薯率低,‘YS04-6002’薯块不够整齐,所以还需进一步试验调查。

[1]隋启君.西南地区马铃薯产业现状分析[M]//陈伊里,屈冬玉.中国马铃薯研究与产业开发.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267-272.

[2]连勇.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1:1-2.

[3]孙茂林,谢世清,何云昆,等.云南薯类作物的研究和发展[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3:19-20.

[4]李启立,蒋先文,张金龙,等.盘县马铃薯新品种(系)比较试验[J].中国马铃薯,2011,25(4):193-196.

[5]颉炜清,关兴华,肖继坪,等.半干旱地区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J].中国马铃薯,2012,26(2):70-75.

猜你喜欢
花冠感病大理州
烟蒜轮作对易感病烟田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美术作品欣赏
野生猕猴桃实生后代株系对溃疡病的抗性及果实品质
冰脊龙戴花冠
甘蔗实生苗早期阶段黑穗病抗性鉴定与评价
兔子采花
柑桔黄龙病菌侵染对甜橙叶片糖代谢的影响